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新研究

2023-07-14 09:21:48黄菊
参花(下) 2023年7期
关键词:文旅文化遗产文化

一、引言

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历史上辉煌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思想情感的寄托和延伸,[1]不仅发挥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而且还充当着改善我国人文面貌,推动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稍显不足,这也阻碍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以现阶段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现状为研究基础,探讨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新,并提出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二、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冲突

文化与经济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文化和经济的共同发展,而制约经济发展提升的诸多因素中便有文化因素。可以说,文化发展能够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文化遗产作为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无疑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便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以损害文化遗产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应找到经济建设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从而达到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促进经济建设的目的。在现阶段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为促进经济发展而损害文化遗产的现象,阻碍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播途径不足,宣传方式单一

文化遗产凝聚了先辈们诸多的人生经验与文化内涵,同时还承载着我国人民对于过往历史的一种独有的精神寄托,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时代风貌、人文风貌。随着经济发展和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在提到文化遗产保护时,便会直接联想到老一辈的物件,觉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很“老气”,或者感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关,这也导致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大不如前,甚至有一些文化遗产已经面临失传的境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传播途径不够广泛,因此导致社会大众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了解认知不够全面。[2]现阶段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宣传方式较为单一,还是停留在以往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与宣传途径,固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质量都很高,但却忽视了当代人在阅读信息时的爱好趋向,由此导致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了解不够深入,从而阻碍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与运行。

(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缺乏人才资源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空间的社会工程,要想维系并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性发展,就一定不能缺少人才资源的投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推进需要大量优秀人才的不断参与。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且艰辛的工作,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个人的发展需求和上升空间,极易使人们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当前很多人不愿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一现象在青年群体中尤为明显,这也直接导致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状态,阻碍了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借助文旅融合的途径来缓解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间的冲突

当前,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文化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这种文化交流更加便捷迅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涨,这无疑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当今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想实现模式上的改善和优化,那么就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工作路径,而是要积极迎合时代潮流,以当前文旅融合的发展形势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基础,创新自身工作模式。[3]相关工作者可以将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文旅融合策略实施的重要资源,一方面能够让游客们领略各地优美的山川景色,同时也能让他们参与体验当地特有的文化遗产项目,例如传统的民间技艺类非遗项目,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节日类、民俗类非遗项目,等等;另一方面则是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辟更多的方式路径,例如当地可以借助文旅融合的策略来积极建设文化遗产旅游街区优选项目,进而不断提升当地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还可以借助文教卫体领域展示交流平台来吸引各个文化遗产社团开展文化交流、参观调研活动。以此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式路径和探索方向,同时借助文旅融合的途径来缓解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间的冲突。

(二)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策略,扩大其传播途径与影响力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变得更为便捷多样,这无疑给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与机遇。而倘若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结合在一起,进而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魅力以一種大众都能理解的方式展现出来,那么社会大众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解程度就可能更上一层楼,进而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而针对其中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文化遗产,我们要明确其文化属性,利用其丰富内涵,积极创新改变媒体的传播方式。例如,可以借助各类短视频平台,诸如抖音、快手和B站等。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及工作者可以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带领群众领略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从而给“看不见摸不着”的诸多文化遗产提供展现自我文化素养的平台。一方面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让人们有机会认识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实行全媒体传播来扩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途径与影响力,从而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切实保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这主要是因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首先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持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充分证明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公益性。但当前,相关部门很难把有限的资金完全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中。[4]因此,在项目资金投入上,一方面要让相关机构充分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以此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学习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中。

(四)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做到务实与创新

务实与创新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是紧密相连的。在当今社会,从事文化遗产传承是一项长期且艰辛的工作,相关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感觉到工作内容的单调枯燥等种种心理状态,但由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文化建设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求相关工作者能够扎实做好基础工作,能够接受枯燥乏味的工作事项以及工作日常,并且在日常工作中积极通过运用自身所学来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现阶段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大多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务实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创新上也仍有明显不足。创新是要求相关工作者打破惯性思维,不偏安于现状,在务实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在保护手段上创新,在保护科技上创新,在合理利用上创新。积极创造新的资源整合机制,推动文化遗产科研、规划、实施,构建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五)通过科技创新强化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对文物或遗迹的保护,而是同时囊括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交叉,既包括通过多种学科的技术延伸,诞生的修复、保护文化遗产的新型手段,也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和计算机技术,形成的文化遗产可视化途径。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诞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相关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保存和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有效的途径。以故宫为例,故宫博物馆推出的VR体验馆项目,就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使游客获得了绝佳的真实体验,甚至可以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模拟,使游客真正地走进历史上的故宫,感受种种人文景观。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可视化还原,以及视觉、听觉的附加感官刺激,甚至能使游客获得比亲身接触文物古迹更为真切的感受,使文化遗产在获得物质性保护的情况下,也实现了精神上的延续。由此可见,有效利用当下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工作模式和保护形式,能够强化对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四、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几千年来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在当今社会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同時,文化遗产还承载着我国人民对于过往历史的精神寄托,在一定程度上,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人文风貌、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方面可以将更多文化遗产展现在世人面前,进而构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知,历史便是我们在前行道路上最好的教科书,而历史文化遗产则是注释文化发展最好的“活字典”。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到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50余处大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在当下,我国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加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而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可以讲好、讲精、讲透文化成果,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从中汲取坚守正道的定力、攻坚克难的毅力和创新探索的活力,从而能够发掘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敞开文化胸怀,坚定文化自信。[5]

(三)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以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事业的融合发展,进而通过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来推出一系列的文旅产品,文旅产品的销售是带动文化旅游发展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将非遗项目的文化价值体现为物质价值的有效途径。文旅产品的优劣、多样以及新颖程度,无疑都是影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可以丰富文旅产品的建设,同时也可以将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充分地体现在文旅产品中,以此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文旅综合体,来让文化遗产成为专业性、艺术性、场景性的魅力空间和文化地标。在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加全面、更具发展性地保护文化遗产,能够促进当地公共文化事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五、结语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拓展,全球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而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想不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那么首先应将对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其次便是需要相关工作者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把握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命脉,积极将创新精神贯彻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中,同时还要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向数字化保护传承的发展方向,以此来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霄冰,胡玉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体系的建立[J].文化遗产,2017,50(05):48-56+157-158.

[2]陈启权,何华湘.略论新媒体时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06):7-11.

[3]石梅芬.浅谈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思路[J].魅力中国,2020(35):25.

[4]王丹.新时代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J].新丝路,2020(20):219-221.

[5]刘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法创新琐谈[J].文物春秋,2011(02):33-35+53.

(作者简介:黄菊,女,硕士研究生,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中级,研究方向:考古学、博物馆学)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文旅文化遗产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金桥(2021年9期)2021-11-02 05:54:28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0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0
谁远谁近?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