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华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二科,河南 平顶山 467021)
慢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和最主要死亡原因[1]。呼吸困难、肢体水肿、疲倦乏力等均是该疾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显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在3%,4 a死亡率达50%,已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虽然心力衰竭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已有很大改善,但重症患者5 a内死亡率高达70%以上。目前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以基础性治疗为主,但心衰病情易反复加重,再住院率较高[3]。中医药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将慢性心力衰竭归属于“胸痹、心悸、水肿”等范畴,病机可归纳为虚、瘀、水,心气亏虚为治病之本。参芪扶正注射液含有的党参、黄芪等成分可发挥补中益气、利尿消肿功效[4]。目前临床关于该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例如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国药准字Z19990065),每次250 mL,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1)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将患者的气短喘息、胸闷胸痛等症状按无、轻、中、重度以0、1、2、3分计分,总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2)血流动力学指标。专业人员于治疗前后使用无创心排量监测系统测定患者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每搏输出量、每博指数。(3)心功能指标。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记录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连续监测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4)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NT-proBNP、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使用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NT-proBNP、CysC水平。(5)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头晕等。
2.1 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2 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每搏输出量、每博指数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LVEF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V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2.4 血清hs-CRP、NT-proBNP、Cys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NT-proBNP、CysC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CysC水平比较
2.5 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慢性心力衰竭好发于老年人,早期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喘息,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下肢水肿、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等,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8]。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不断攀升,长期心衰患者预后较差,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随着近年来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更新,对其的认识从改善血流动力学逐渐转变为抑制心肌重塑,多药联合可抑制甚至逆转心室重构,为抗心衰治疗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9]。尽可能遵循指南用药才能使患者获得最大的收益。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降低心脏泵血阻力,但其治标不治本,加上药物费用较高,存在明显局限性。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中医药是一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药物,具有多靶点作用、辨证论治的优势。既往有研究显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对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入院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10]。
中医古籍卷帙浩繁,数不胜数,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描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心痹者,脉不通,暴上气而喘。”其描述的心痹与现代心力衰竭症状极为相似。《金匮要略》中提到:“心水者,不得卧,烦而燥。”心水一病与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相符。心阳不足、心络气虚是本病基本病理,瘀血、痰饮、水湿是病理产物。瘀从气虚来,络脉瘀滞,气血不畅,形成恶性循环。本病多见于老年人,肾阳虚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肾阴亏虚,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心阴亏虚,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导致阳虚水泛,心阳虚脱[11]。根据临床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论治,治疗应围绕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为原则。参芪扶正注射液中的党参,性平,味甘,入脾肺,可调中益气、固脱升陷;黄芪味甘,入脾肺,可补气升阳、健脾补中、益卫固表;两种药物联合可共同发挥补中益气、活血化瘀的作用[12-13]。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党参中含有的人参皂苷可通过阻滞细胞膜钙负荷,减少心肌损伤,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纠正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异常,同时还具有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心输出量、改善血黏度的作用;黄芪中的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钙释放,加强心肌收缩,另外其具有抑制心肌重构、调节机体免疫力、调节正性肌力、保护肾功能的作用[14-16]。此外参芪扶正注射液通过静脉途径给药,药物直达病灶,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同时促使药物发挥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提示了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有效性,同时体现了中医药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的优势。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临床鉴别呼吸困难的新方法,其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早期临床决策[17]。本研究中,观察组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每搏输出量、每博指数高于对照组,提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基础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排血量和运动耐受能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有重要作用,LVEDD、LVESV、LVEF均是反映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指标。hs-CRP与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NT-proBNP可反映心室压力和心脏容量负荷变化;心力衰竭发生后肾脏血流不足容易引起肾功能损伤,改变CysC水平。本研究中,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LVESV、血清hs-CRP、NT-proBNP、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基础性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李月亮等[18]在一项研究中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显示,联合应用组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常规西药组,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另外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了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中西医联合治疗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理化指标方面都较单纯西医治疗能获得更高的受益,取精去粕,虚实结合,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综上,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基础性治疗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和心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其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