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摘 要:在全球化态势下,民族文化交流是常态,但因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介入出现了文化同质化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民族的多元共生。为了生存、发展及强大,每个民族势必要建构和强大自身的文化。就中华民族而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艺类电视访谈节目,因为电视强大的涵化功能、文艺动人的情感力量及节目设置兼具精英和大众双重文化功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方面一直承担着重要的使命。综观文艺类电视访谈节目已有的积极实践,今后需要加强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中经典文艺广博内容的深度挖掘以及呈现形式的创新转化。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类电视访谈节目;当代传承
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较之语言、文字等传统媒介区别明显,即一改它们的抽象性而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因而兼有人际传播的性质;较之广播、电影等大众媒介,它又因为能够做到声画一体而具有真实性和现场感,故而自产生之时起便受到世人的青睐,一度风靡全球。然而随着电脑、网络以及手机的相继产生,移动客户端又成为人们的新宠。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昔日的显赫地位出现了急速下滑,但从事电视行业的人们并没有因此放弃努力,反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适应和努力调整,以寻求行业的困境突破与业绩增长。
电视与新媒体联姻合作已经成为新的潮流,目前网络电视发展形势喜人。这样的行业形势,与电视人对电视节目类型、节目内容与形式方面的拓展密不可分。而在电视节目类型中,文艺类电视访谈节目一直是相对成熟且备受关注的。在新形势下,对它的使命职责进行重新认识,对其实践活动作出及时总结,对其未来发展给予思索,这些无疑都显得急迫且有价值。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的定义,历来说法较多且无定论,然而将之归纳后会发现,它与民族农牧民密切相关,它既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与习德,又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故而它之于民族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之所在。
在当代,随着信息及交通技术的发达,全球呈现出密切的交流态势,民族共存于是成为常态,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每一个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着依存关系;最后,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1]而依据语言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可知,当下的文化交流早已不是单纯的文化交流,其背后常会渗透着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商业目的,故而文化交流有时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替代军事、政治等手段而进行的入侵。虽然文化交流会带来民族的共存,但是当下的国际文化交流中,时常会呈现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的输出,以此来达到政治、经济等目的,故而国际文化交流渐渐出现单向度的文化输出,文化同质化现象于是愈发严重,这对于各民族的生存、发展及实现民族共存显然是极不利的。
而依据文化研究的成果可知,文化是民族间隔的最有力的保障,“民族认同,基于血缘、宗教和民族性等固定不变的因素之上,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2],因此一个民族要想在全球化形势下生存、发展乃至强大,以实现与其他民族的共存,从而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势必要发展自身的民族文化。“文化是区隔两个民族(国家)的最核心、最顽固的因素,包括一个民族(国家)独有的语言、风俗、宗教信仰、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念等,一个国家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积淀而形成的传承性和稳定性,有着强大的社会整合与社会导向功能,是维系一个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最核心要素,对于异类文化的‘侵蚀具有很强的免疫力。”[3]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4]。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何在当下继续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强大,以实现真正的民族认同,从而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合作,并积极参与人类文化的共建,呈现出民族的光辉姿态,这是中华民族需要认真思考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我国当下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作出指示,提出要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其中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并且强调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可见,回归传统文化,从中挖掘出优秀文化,然后将之进行转化,从而供力于本民族的认同以及参与當下的民族文化建构,已经是高度认可的路径之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7]。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国学热”、新世纪以来受国家及各地政府重视并倡导的“非遗热”以及以历史为题材创作出来的各类影视剧的风靡等,均是这方面的积极实践成果。
就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而言,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电视剧的创作为例,关于唐代名臣狄仁杰的电视剧创作,首先是在美国兴起的,然后传播至香港,进而引发国内电视剧创作者的相继关注,于是形成了当下中国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改编和创作的一个热点,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作品不断。再如以唐诗的国际传播为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域外一直受到关注,对其研究的除了相邻的韩国、日本,还有英国、美国等国家,故而关于杜甫诗歌的译介工作自十九世纪以来就代有承继从未中断,近年来英国BBC还拍摄了杜甫的专题纪录片,在英语国家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好评。
二、文艺类电视访谈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重要作用
在中华优秀文化当代传承方面,电视特别是其中的文艺类电视访谈节目无疑是大有作为的,这与电视的媒介特点、文艺的强大功能以及访谈类电视节目的形式特点等密切相关。
文字以及用文字书写成的典籍,属于传统媒介,它们属于抽象思维,需要阅读者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需要在思维上进行必要的前期训练,因而并不是人人可以使用的。广播、电影属于和文字典籍等传统不同的大众媒介,它们是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产生的,它们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故而入门的要求较低,拥有的观众一下子扩大至各类阶层。继广播、电影后起的电视,则更进一步,因为它实现了“声画一体”[8],同时它还实现了文字与声画的三位一体,这使它兼具了抽象性与形象性、逼真性与在场性,从而具备了传统的人际交往和新兴的媒介交往的双重功能,因而赢得了数量更多、阶层更广的观众。电视拥有前所未有的观众数量以及在媒介的巨大优势,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构成。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台电视成为每个中国家庭的梦想,而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电视成了每个中国家庭的常见电器。从电视诞生之时起,电视节目、电视栏目以及电视频道等就一直是电视行业人士所着力建设的。
就电视节目类型而言,它大致可以分为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电视特别节目等,其中电视文艺节目一直深受人们的欢迎,这与文艺的强大功能有关。文艺与人类共生,它源于人类生活且高于生活,想象和情思是人类文艺的核心要素,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知,在人类交流时,情感是最活跃的也是最具感染力的力量。[9]电视既是媒介也是文化,在进行文化建构时,因为其观看以家庭为主体、是家庭成员一起观看,这样的场域特征决定了电视的观众与电影、戏剧等不一样,观看时观众呈现出低度卷入的特点。[10]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留住观众,依据涵化理论,电视的内容越是与观众的现实生活经验贴得近,就越容易涵化观众。因为文艺始终与人心相连,故而越是优秀的文艺,即便它们使用的素材不是来源于观众当下的真实生活,它们也能够始终贴近人心,进而被观众所熟悉和理解,深入到人的心灵中。所以,随着观众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文艺与电视相结合以吸引观众提升收视率,就成了电视行业的重要法宝。
随着电视观众的受重视以及观众理论研究的深化,将电视文艺节目与电视访谈节目结合则成为行之有效的行业实践。电视访谈节目是以主持人为中介,连接嘉宾与观众,所邀请的嘉宾往往是文艺创作与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他们会对节目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解读,确保节目的知识性和科学性,使节目拥有了权威性。而邀请观众来参与节目,自然可以增强对节目的互动性,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提升他们参与的主动性。节目主持人需要在嘉宾和观众之间进行访谈,以控制好节目的流程与节奏,从而确保节目的效果理想。总之,将文艺与访谈相结合,在电视节目中进行融合,既能实现专业知识的权威性,又调动了大众人群的参与性,使电视节目兼具了娱乐、审美与教育等多种功能,这些无疑推进了传统媒介推动的精英文化与大众媒介主导的大众文化的充分融合,电视因此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极大的积极作用。
我国的电视管理制度有着本国的特色,既要承担起为政府宣传的使命,同时还要注重追求商业价值的实现,这势必使我们的文艺类电视节目追求高雅与通俗并具,不但要考虑大众的审美娱乐需要,同时还要自觉承担起思想引导和教育重要功能的发挥。将文艺与访谈相结合,既可以避免因为过分追求文艺的审美而淡薄思想意识形态的建构,也可以避免受商业利润主导而出现“娱乐至上”忽略掉教育功能的实现。在当下,要想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艺类电视访谈节目的实践与发展,不但符合我们的国情,而且有利于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建构,故而它们应当受到足够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
三、文艺类电视访谈节目在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上的实践及今后拓展
将传统文化融入文艺类电视访谈节目,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首先是此类节目对主持人的重视。无论是文艺类电视综艺节目还是文艺类访谈节目,都离不开主持人。而在文艺电视节目中对主持人的重视有一个过程。《话说长江》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档成功的节目,不仅风光秀美而且解说词充满着文学气,做到了雅俗共赏,可是却没有主持人出镜。到了后来的《话说运河》则开始有了主持人,在《望长城》节目中,出镜主持人的出色发挥,使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增加,起到了极好的收视效果。文艺类电视访谈节目不同于一般的新闻类电视节目的时事报道,也不同于娱乐电视节目所追求的对观众感官的激发,它既强调知识性和审美性,同时也兼顾到娱乐性与教育性,因而对于主持人的知识储备和艺术感受力的要求非常高。近些年,在这方面的重视,使得不少优秀的主持人出现,比如杨澜、董卿、撒贝宁和许知远等。
其次是对节目内容的重视。文艺节目融入电视,最初欢迎的是相声小品,音乐一直是此类节目的核心内容,将传统文化融入文艺访谈节目虽然一直都有,比如传统文化里的戏曲、民歌等,但是这方面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则经历了一个过程。比如《朗读者》,虽然最初请的名人嘉宾和后期出现的观众等各式朗读者朗读的不少是现当代的名著名篇,但主题却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找到的精髓,如第一季的“陪伴”,其实就是抓住了中华民族文化中非常注重的伦理,包括可贵的家庭亲情以及对社会其他人士的关怀兼爱等,这样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将原本的传统文化简单地照搬,而是对其重要的精华作了提炼,然后再以合乎现代人的形式给呈现出来,故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国家宝藏》则从有形的文物寻找灵感,进行当代的文艺创作,从而讲述中国故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入的挖掘。比如以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为出发点,以十八岁的少年为主题进行舞蹈创作,结果出现了《只此青绿》,当代的艺术者们以舞蹈的形式将五千年文明中富有的丰沛少年之气灵动地呈现了出来,从而激发起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华优秀文化产生深切认同,进而增强了文化自信。
最后,对形式创新的不断追求。关于形式,文艺类电视访谈节目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营造出书卷气以及提升观众的参与度。《朗读者》在第一季里,主要在場内进行,但是却分了内外两个厅来进行节目的制作,在外厅主要是嘉宾、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故而营造的是一种开阔明朗的感觉,在内厅则是嘉宾与主持人的互动,故而营造的是一种亲密信任的感觉,内厅里桌子上的茶具特别用心也非常醒目,因为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就是象征着高雅。而《典籍里的中国》除常规的知识讲述以外,还将优秀的戏剧表演以及数字化技术融入其中,这些形式上的创新,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这些积极实践,使文艺类电视访谈节目能够在电视行业发展的困境中不断地突破重重困境,做到推陈出新,在提升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四、结 语
总之,由于电视行业整体面临的新媒体冲击,文艺类电视访谈节目作为重要且富有活力的电视节目类型,今后仍然需要作出更多的与时俱进的努力。结合此类节目已有的实践,为了更高效地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使命,所作的努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中华文化一路薪火相传,从未中断,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当下已经为电视行业人所关注的历史重要典籍、古典经典诗词、民间代表曲艺和各类“非遗”以外,其实还有更为渊博的内容,这些内容深深地影响着当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需要电视行业的从事者联合专业人士特别是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挖掘。另一方面,还需要在呈现形式上进行创新性发展。电视行业一直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密切相连,因而文艺类访谈节目需要关注新科技的融入,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增强观众的体验感,从而提升收视率,以推动电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
[2] 石长顺.电视话语的重构[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0.
[3] 石长顺.电视话语的重构[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8-19.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5] 习近平.在教育文化衛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7] 陈振凯,雷龚鸣,何美桦.习近平谈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7-10.
[8] 叶家铮.电视媒介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15.
[9] 金维一.电视观众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6.
[10] 同[9]:34.
[11] 古德温,惠内尔.电视的真相[M].魏礼庆,王丽丽,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2] 菲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3] 王逢振.电视与权力[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14] 邢虹文.电视、受众与认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15] 胡智锋.电视发展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6]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电视节目播音主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17] 蒲剑.电视文艺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