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三角形最值问题的两种路径

2023-07-13 09:29张恒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余弦定理正弦最值

张恒

三角形最值问题主要有:(1)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值;(2)求三角形周长的最值;(3)求三角形某个角的最值;(4)求三角形某条边长的最值.这类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通常要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正余弦定理、三角形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图象等来解题.下面主要谈一谈求解三角形最值问题的两种路径.

一、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

在求解三角形最值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正余弦定理,将三角形的边、角、周长、面积用三角函数表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最值问题,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有界性、周期性快速求得最值.

例1.已知ΔABC 的内角 A,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c ,若 c=1,cosB sin C +a - sin BcosA + B=0.

(1)求角 C 的大小;(2)求ΔABC 面积的最大值.

解:(1) C = ;(过程略)

(2)由(1)可知 c =1, C = ,

∴2R = = = = ,得 sin C = ,∴ S ΔABC = ab sin C = ab

=?2R sin A?2R sinB = sin A sinB

=  sin A sinπ+ A=1 sin A cos A +1 sin2 A

= sin 2A - cos 2A + = sinè(?)2A - ?(?)+ ,∵ C = ,∴ A + B = ,∴0< A <,∴- <2A - <,

由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和图象可知- < sinè(?)2A - ?(?)≤1,

∴0

∴Δ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

我们先根据正弦定理求得sinC的值,即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ΔABC 面积的表达式;然后通过三角恒等变换将目标式变形为只含有一个角 A 和正弦函数的式子,即可根据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图象,以及角A 的取值范围求得三角形面积的最值.在求得目标式后,往往要利用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对目标式进行三角恒等变换,使其化为最简形式:只含有一个角和一种三角函数名称的式子,这样便于直接运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图象求最值.

例2.已知ΔABC 的内角 A,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 a sin = b sin A .

(1)求 B ;(2)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c =1,求△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

我们运用正弦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可以快速求得ΔABC 面积的表达式.该式中含有,需根据正切函数的有界性和单调性,以及角 C 的取值范围求得最值.这就要求我们熟记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例3.已知在△ABC 中,sin2 A - sin2 B - sin2 C = sin B sin C.

在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求得目标式的最值时,往往要仔细研究目标式中角的取值范围.可根据已知条件、隐含条件,以及有关三角形的定理,如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o ,尽可能地缩小角的范围,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二、利用基本不等式

若 a、b > 0 ,则 a + b ≥ 2 ab ,当且仅当 a=b 时等号成立,该式称为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是解答最值问题的重要工具.在解答三角形最值问题时,往往可以将目标式进行适当的变形,使得该式为两式的和或积,并使其中之一為定值,便可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目标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我们根据余弦定理可得 1 = a2 + b 2 - 2 ab ,该式中含有两式的和 a2 + b 2 与两式的积 ab ,根据基本不等式的变形式 a2 + b 2 ≥ 2ab ,即可求得 ab 以及 ΔABC 面积的最值.

在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仔细观察代数式的结构特征,尤其要关注两式的和、积,对其进行合理的拆分、变形,可通过添项、凑分子、凑系数、常数代换等方式,配凑出两式的和或积.

先根据余弦定理将已知的边角关系化为边的关系,求得三角形的周长的表达式;然后根据关系式 9 = b 2 + c 2 + bc的特征,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得 b + c 的取值范围,进而求得三角形周长的最值.

总之,解答三角形最值问题,既可以从角的关系入手,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定义、性质、图象求解;也可以从边的关系入手,根据代数式的特征,配凑出两式的和或积,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 相比较而言,运用基本不等式求三角形最值问题较为便捷.

猜你喜欢
余弦定理正弦最值
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
单调任意恒成立,论参离参定最值
聚焦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巧用不等式求最值
数列中的最值题型例讲
余弦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正余弦定理的若干证明与思考
“美”在二倍角正弦公式中的应用
正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