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后勤育人探究

2023-07-12 16:28:27王旭孙曜
经济师 2023年6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后勤育人

王旭 孙曜

摘 要:高校和社会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学生步入高校后,其生活环境会发生显著的改变。高校后勤作为高校管理工作重要的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主要路径,强化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对“三全育人”理念优化和完善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拓展。然而,由于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体系发展不完善,理论研究等方面尚未成熟,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后勤育人凸显了相应的不足。基于此,文章对“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后勤育人相关概念加以阐述,剖析高校后勤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显露出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为高校后勤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三全育人” 高校 后勤 育人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6-181-02

高校的后勤是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的保障性部门,但实际上高校后勤并非只有服务的功能,其在开展管理或提供服务期间也可发挥育人的效用。然而从高校后勤育人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其不属于高校育人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进行育人期间往往被忽视,这也是后勤育人工作开展不理想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由于后勤工作性质的原因,高校中的大部分师生对后勤工作存在一定的偏见,該项因素给后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不利于后勤育人工作的开展。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三全育人”理念的诞生和落实赋予了高校后勤育人工作新环境,给高校后勤育人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后勤育人相关理论概述

(一)“三全育人”含义

“三全育人”指的是开展育人工作要具备全员性、全程性以及全方位性,到目前为止,对于“三全育人”概念的界定尚不具备一致性。学者王习胜认为“三全育人”是实时育人、出处育人以及人人育人,而其他学者将“三全育人”总结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以及育人无不尽责。由此不难看出,在对“三全育人”的概念上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是将其总结为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的整体性。

(二)高校后勤育人

后勤和前勤是两个相对的理念,前勤在企业中代表的是“生产”,而后勤是为生产提供服务的部分,从高校层面而言,前勤是对学生开展直观教育,通过教授书本知识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后勤则是为高校在教书育人期间提供相应服务部门,最大程度满足高校育人的所有需求,是高校教书育人工作顺利实施的后方保障。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因结构存在差异,因此,部门体现也有所不同,例如,学者徐军平曾提出,后勤服务育人指的是在图书馆工作人员将育人作为主旨,将服务作为育人手段,在塑造健康的学习环境期间,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行为。而其他学者认为,应将高校公寓管理进行优化,深入服务育人理念,建立个性化的教育思

想。对于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教育界通常对高校图书馆以及学生公寓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此,本次研究对高校后勤服务主体加以界定,即公寓、图书馆以及食堂等课堂教学以外的场所。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后勤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后勤对育人工作认识不充分

高校后勤育人工作在开展期间,受到自身性质和工作内容的影响,导致高校后勤工作人员不能全面认识到后勤所具备的育人作用,加之老师和学生对后勤工作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见,使后勤部门具备的育人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伴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诞生和落实,有效改善了高校对后勤育人功能的认识,意识到其对育人的关键作用,然而,高校后勤部门依然对其育人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也是造成高校后勤育人工作缺乏理想性的主要因素。

(二)后勤部分主体意识缺乏全面性

随着高校不断的发展,其规模得到持续扩张,后勤部门的工作在此时也变得更加繁重,此种情况下无疑给后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因此,高效后勤工作在开展期间,在强化服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注入了过多的精力,忽视了本身具备育人的能力,而这种情况也使得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对后勤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提供服务方面,同时由于高校后勤育人工作在开展区间缺乏专业的方法和形式,长此以往,后勤工作人员也会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使其对育人工作的实施热情逐步降低。

(三)高校后勤育人队伍能力不足

在高校后勤部门工作的人员,大多数属于劳动型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同时不具备育人的知识和技能。后勤工作人员在日常开展工作过程中,往往以老师和学生的需求为主,例如,饮食、打扫卫生以及维修等,工作量大且繁杂。由于一些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知识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育人工作的需求,致使后勤育人工作开展的效果差强人意。

(四)高校后勤育人条件有待完善

高校后勤和教学部门之间有所不同,从教学部门角度出发,其责任主要是教书育人,后勤的工作内容是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和服务,两者因工作内容和性质的差异,导致高校后勤不具备完善的教育设备,为其落实育人工作增加了难度。另外,虽然在育人工作开展阶段可以满足规定的工作内容,但缺乏对新方案、新思路的思考,使育人成果同预期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后勤育人的优化建议

(一)实现全员育人,使后勤育人作用得以发挥

在“三全育人”理念贯彻和落实的环境中,高校后勤开展育人工作过程中,应重视和优化育人机制,使育人主体得到有效拓展,使全员育人的目标得以实现。高校后勤部门工作内容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安保、饮食以及维修等,考虑到高校后勤各部门工作内容的不同,高校应全面的规划后勤工作,为后勤育人工作的切实开展提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高校后勤每个部门不仅要重视和高质量的完成基础职责,还需强化各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力度,确保工作有效、顺利进行,取得1+1>2的成果。此外,为了进一步深化后勤工作的有效性,高校建立专业的育人队伍,并严格筛选小组成员,成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素养,并且还需对后勤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后勤育人工作开展期间可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后勤全员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优化后勤服务机制,实现全程育人

高校在发展期间,引进和使用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高校应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将当代信息科技作为后勤育人的工具。例如,后勤在开展育人工作时,可以构建网络服务平台,为高校师生各时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加速全程育人的进程。而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便可以登录学校网站,对学校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如果住宿以及饮食等方面,这样有利于学生进入校园后迅速的适应校园生活。学生进入高校以后,还可通过后勤服务平台对相关内容提出建议,这样可以使后勤部门结合学生反馈意见对饮食和住宿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善。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三)挖掘后勤育人要素,实现全方位育人

高校后勤应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点内容,不断挖掘育人要素,加大后勤工作落实力度,以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第一,重视安全育人,在高校各项工作开展期间,安保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该项工作的开展是营造和谐、健康校园的基础。安保工作的开展不仅限于对师生安全及财产的保护,同时还要肩负着高校设备以及校园环境安全的责任。为了强化高校师生安全意识,高校后勤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来培养和提升师生的保护能力,如可组织生命、知识宣教以及急救等教育活动。第二,劳动育人,学校开展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出综合性人才,高校后勤工作不仅涵盖的内容多且具有实践岗位,可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实践工作中来,促使学生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劳动的艰辛,这样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可磨炼其意志,为学生形成正向的价值观以及优秀品质塑造夯实的基础,建设育人目标的实现速度。

(四)强化后勤育人能力

若想要使后勤具有较强的育人能力,将后勤育人资源加以整合尤为关键。高校后勤长时间以来的育人工作并没有得到高度关注,加之后勤工作内容存在局限性,导致后勤育人能力严重匮乏。所以,为改善此种局面,高校应重视和加大后勤育人队伍建设,使其逐步壮大。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能力,应经常开展培训活动,使高校后勤服务能力和技能有大幅度的提升,充分發挥其具备育人作用。另外,高校后勤增强服务水平期间,还应重视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在合作过程中使育人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后勤优秀的服务意识和质量,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具有长远的影响。

四、结语

“三全育人”是高校后勤服务的核心内容,为了加大“三全育人”落实和推进的速度,高校应关注和不断地加大后勤育人功能,认识到在落实“三全育人”过程中,后勤服务功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此外,若想要最大程度发挥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效用,不可仅是依赖于后勤工作人员,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以及后勤协会等均应积极的参与到后勤服务育人工作中来,为后勤育人工作的开展出谋献策。结合高校后勤育人服务现状可以发现依然存在较多问题,甚至部分后勤人员对后勤育人理念缺乏全面的理解,所以,为了提升高校后勤育人的效果,高校应强化后勤育人宣传和支持力度,为育人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课题信息:2022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三高四新”战略下高校思政课中生态伦理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XSP22YBC164);2021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思政理论课教研专项、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E26);2022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Z2022-09)]

参考文献:

[1] 付国柱,李建华,杨雯.创新高校融合育人模式推进特色劳动教育落地——北京化工大学“后勤学校”劳育平台建设实践成果[J].高校后勤研究,2022(04):6-9.

[2] 曲霞,衣扬.论高校后勤推进劳动教育的合理定位与作用发挥——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1(12):18-21.

[3] 刘娅,李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以山西医科大学开展大学生扶贫实践为例[J].高教学刊,2017(23):7-8+11.

[4] 谭赛江,李涵博,苏娜.“以体育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研究[J].作家天地,2021(29):185-186.

[5] 李纪岩,宁波.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运用——以海南特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例[J].文化学刊,2018(06):84-87

[6] 毛丹丹.“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提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1.

[7] 李禹潞,张磊,李肃霜.法治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向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02):131-135.

[8] 高凯,刘恩泽.“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2):104-108.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作者简介:王旭,硕士,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绿色后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后勤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后勤服务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2
“强力后勤”入职记
后勤服务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7:21:24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6期)2016-04-06 00:31:25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7期)2016-04-01 09: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