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策略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路径

2023-07-12 15:32:01叶永强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策略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

叶永强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施中,以初中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为参照物,涵盖了家国情怀、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思想、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价值,是当前我国初中生“三观”形成和法治观念塑造的重要课程。从近年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改革效果来看,大多数初中生在极富生活色彩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快乐,并将该课程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理论的传授,更要把教育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贴近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基于此,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采用生活化策略的价值出发,探究了生活化策略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育;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類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1-0209-03

初中课程改革要求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使初中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完全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理念,并逐渐“内化于心”加强理解与感悟,“外化于行”以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道德、法律的知识和理论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新课程改革中也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当前我国中学道德与法治建设正面临新的挑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既要积极改进、优化、突破,又要以富有生命力、生活化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加强学生的法治精神,从而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采用生活化策略的价值浅析

十九大报告中曾经明确指出,当前的社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望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富裕,而且对社会公平、社会法治等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且对社会正义、社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正在不断提升。法律是保障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法治保证,它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法治意识的树立、法律知识的学习、道德修养的提升密切相关。教育与教学的发展是动态的、不断进步发展的。因此,教师教育教学的观念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顺应社会的发展,顺应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首先,以生活为基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与“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任务相一致,同时也符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拉近学生与学科、教师之间距离的基本要求。其次,以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为基础,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一些逻辑、理论知识,用生动的情景或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初中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法治知识,接受法律教育,不断促进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意识,主动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将生活化的策略赋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此外,以生活化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实践,充分反映了新课改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改革与创新。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对于中学教学改革、教学创新和学习模式创新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基于生活化策略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路径

(1)营造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将书面文字生活化

相比于小学生,初中生对学习更加专注,特别是对教育和教学中的一些新鲜事物,还是抱着一种好奇和探究的态度。因此,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尽可能引进一些切合初中生生活的新鲜事物,营造具有生活特色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贴近生活的环境中学习。具体来说,在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时,要把生活的教学元素和内容与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相结合,使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能够通过生活实例的形式展现,也就是体现出日常生活的法治与道德的内容。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可以更容易地掌握法律、道德理论等知识,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比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有关“家的意味”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生活化的内容出发,从家庭对国家的意义、家庭对个人的意义等方面,使学生从家庭的温馨感受中树立关爱家人的意识,从“小家”到“大家”,从而树立热爱国家的意识,深切感受到个人和家庭、家庭与国家的密切联系。如果教师只是简单讲解课本的内容,那么,孩子们就不能真正了解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家庭幸福与自己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实施教育教学前,教师必须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客观全面的分析“家的意味”,力求使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一些有关和谐家庭、幸福家庭的录像素材,并将其归类、整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与录像内容相结合,开展“家庭幸福,我快乐成长”主题式的教学内容,使同学们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家就是自己努力向上的动力源泉,也是自己休息时的心灵港湾。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个学生与家长共同录制一段家庭生活录像,并选取一些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进行分享展示,使同学们在录制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家的意味”,让学生充分融入充满生活化气息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同时也可以理解“爱家爱国”“爱护家人”等道德与法治的深远含义。

(2)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将生活体验融入其中

随着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思想观念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重视理论知识、以考试为目的,要以加强学生生活经验为导向,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进行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这是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中强化生活化策略成效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以学科教学内容为立足点,在遵循初中生认知、心理发展、生理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充分引导学生进行人生体验,发挥其教育教学中“引导者”的角色,使其对生活的法律内容、道德观念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与心理行为上的认可,从而在增强其生活经验的背景下,形成对学科知识的强烈认同感。

比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揭开情绪的面纱”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育教学观念,使同学们在教材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将日常生活经验运用其中,可以采取“匿名信”的方式,让同学们把平时遇到的困惑、难题等写下来。当教师查看“匿名信”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疑惑做出相应的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地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难题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人生经验,加强其学科生活化体验感,并逐渐学习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某些青少年容易出现的消极、叛逆的情绪,可以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结合教师的科学指导,实现不良情绪的合理宣泄;再如,在“少年的征程”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探讨“好人好事”“英雄事迹”等身边的事件,以生活中的素材使他们感受作为新时代青年人的担当,从而培养初中生爱国爱家、爱国爱党、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践行道德与法治理念。

(3)优化作业设计,融入生活化元素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的优化也要融入生活化设计,在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作业都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活与学科的无缝衔接已成为强化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布置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生活化的教学思想,同时,还要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相匹配,使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重要内容,并积极将书面知识化为行动,增强自身实践力,以达到提升学科素养、增强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比如,在“以礼待人”的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把礼貌意识的教学融入课后作业中,让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深入感受何为以礼待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以礼待人,教师可以设计带有生活化特點的作业,用实践参与的形式把道德与法治中的生活化元素展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建设的质量。具体而言,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可以运用校风建设、校园板报等方式,使学生围绕“以礼待人”这一主题,开展校园板报绘制,或制作手抄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让同学们留意生活中自己在言行举止方面哪些地方做到了以礼待人,并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悟,形成一份思想报告,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强化作业成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逐渐建立学生的道德意识,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意识到教材与生活联通之处,积极对课堂内容思考感悟,灵活运用与生活之中,逐步成长为一个道德修养好、法治意识强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

(4)强化家校联通合作,提升生活化教学成效

初中生生活的环境主要是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中心,家庭是他们的第二课堂。此外,家庭也是中学道德与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生活化策略的初中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实施,需要家庭和学校的两方协作,不断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生活化教学方式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效果,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塑造他们的法治观念,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果。具体而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应定期且长期地开展家校合作,组织法律专题讲座、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家长交流会等各式各样的活动。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的父母参加到自己孩子的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等相关的教育工作中,并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以耳濡目染的生活化形式提升孩子的学习效果。同时,家校合作的进一步加强还可以让学生的父母了解到,学校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开展的途径和策略,从而有效配合教师,实现课程的增效增质。此外,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邀请有法律工作经验或者本身从事教育方面的父母开展道德法治教育研讨会,以家长的身份向学生宣讲道德法治教育。

比如,很多父母都是做律师的,那么,教师们就可以举办一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讨论会。在交流会上,学生家长以专业的视角向师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课程的基本内容及体系,并以案例问答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解法律知识、法律观念,以一件件生动鲜活的事例,让初中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法律术语、法律观念、道德思想等内容有了直观的认识,以创新性的理念和生活化的方式强化了学生道德观念,使学生重视自身的道德建设,不断增强其法治意识,营造一堂氛围浓厚、生动鲜活的道德与法治课。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家校合作座谈会,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道德与法治的无所不在,理解了道德与法治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发挥出学习主动性认真学习课内内容、积极拓展课外知识,配合教师有质有量地完成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通过这种家校联通的方式,让家长以生活化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强化道德法治教育力度。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社会各界、教师、学生家长越来越多地关注和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推进与创新。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门极具教育内涵的课程,它与日常生活紧密连接、息息相关,对日常生活有着非比寻常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对于他们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活化策略教学方法的价值及作用,在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况下,将日常生活中的元素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白鹤珍.浅析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2(33).

[2]朱恩.探究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2).

[3]尤文晃.以情动人,立德树人——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学苑教育,2022(32).

[4]马俊仓.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10).

[5]靳睿琼.融入生活元素,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2022(23).

猜你喜欢
生活化策略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的应用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9:50
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性教学初探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0期)2016-10-31 16:08:14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