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童诗,唤醒童心

2023-07-12 15:32陈臻逸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育意义儿童诗教育策略

陈臻逸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儿童诗,可陶冶个人情操,丰富思想内涵,拓宽思维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儿童诗教学,始终立足于小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兴趣特点,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审美情感和创作热情,使其自发主动地展开儿童诗的朗读、欣赏、创作和评价,从而实现陶冶情操、丰富见闻和身心成长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教育意义;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1-0185-03

儿童诗指的是适合儿童吟诵、听赏和阅读的诗歌,既包括古体诗和现代诗,也包括成人为儿童创作的诗歌和儿童自发创作的诗歌。儿童诗大多有着语言生动而充满童趣、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情感真挚等特点,对发展儿童的审美力、想象力、创造力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儿童诗也是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开展儿童诗教学时,教師要立足于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特点,创设趣味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学习兴趣,为其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

1.儿童诗教学的开展意义

(1)培养学生感知能力

亲近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在自然环境中,儿童往往能够敏锐地发现周遭环境的独特变化,哪怕是一草一木、都会让他们感到沉醉不已,仿佛发现了新的世界,从而激动的手舞足蹈或是喃喃自语。儿童的这种纯粹自然属性,可以敏锐地发现和感知到成人无法企及的自然美好。然而,随着应试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小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嬉戏游玩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也导致他们失去了发现和感受的能力,但这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极为不利。而儿童诗教学,正可唤醒学生的这一自然天性,进而引领学生走进课本,发现其中蕴含的生活种种,找到生活的情趣,将一瞬间的感动化为永恒,可促进其更好地感知生活、感知生活的美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2)激活学生想象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推广下,绝大部分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忽略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还有部分教师一味强调标准答案的唯一性,使学生不能放开手脚,自由畅想和创造。而儿童诗教学则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激活和发展。

(3)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诗歌的力量不仅仅在于陶冶情操,还在于启发智慧。诗歌是智慧的结晶,也是思维的产物,来源于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及个人深沉的思考。儿童诗会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和思考,以此开阔自身的思维视野,并获得独特的哲思和警示,学习诗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辨力和思考力,促进其思维、智力上的发展。

(4)增强学生表达能力

许多诗人认为,儿童本就是天生的诗人,因为他们有着形象而直觉的思维,语言中蕴含着天然的稚趣和可爱,如果没有给予珍视和引导,很有可能随着年岁增长而消逝。而儿童诗意象清晰,语言简朴,十分适合儿童学习。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密切结合,让他们集思广益、自由发言,表达出自己对某一事物的内心感受和形象认知,以此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2.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对策

(1)读诗——重视学生情感朗读,体会儿童诗歌韵美

儿童诗具有语言富有童趣、意境优美生动、想象丰富多彩和情感饱满质朴等特点,在儿童诗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有感情的朗读,切身地体会儿童诗的韵律之美,发自身心地喜欢上儿童诗。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品味童诗语言之美。儿童诗的内容趋向于儿童化,往往富有童真童趣、活泼生动,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余韵悠长。在开展儿童诗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感情地去仔细品读。例如,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对韵歌》中,“云对雨,雪对风。花对鸟,鱼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童诗充满自然风趣,在带领学生们朗读过后,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该诗歌的语言韵味:“诗歌讲究对仗工整,大家读过之后,绝对这首对韵歌功有哪些对仗?对仗工整吗?说说看?”学生反复查看了对韵歌,在诗中发现了很多对仗,其中“云、雨、雪、风”是天气现象,同时云对雨,雪对风,属于天气对天气;而“花、树、鸟、虫”是动物植物,其中花对树、鸟对虫,是动物对动物、植物对植物;“山清对水秀”突出了自然风光的美,山和水对仗是形容了具体的自然景物,而清对秀则是对景物的形容;“柳绿对桃红”也是如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对儿童诗的语言特点认识愈加清晰,对儿童诗的语言之美感受愈加深切,这也使他们学习儿童诗的热情愈加高涨。

第二,领略童诗意境之美。意象和情境是诗歌意境构成的基本要素,儿童诗普遍以歌咏自然美好和幸福生活为意境主题,在意象上选择独到,具有色彩明快、优美和谐等特点。教师可带领学生赏读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意境之美。例如,学习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时,教师在带领学生朗读完毕后,指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如“青蛙”“蝌蚪”“水珠”等,诗歌情节构思巧妙,旨在以生动形象且具体的事物,引导学生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富有独特的诗歌情趣和意境之美。在反复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闭目想象:夏天的池塘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荷叶上露珠浮动,小青蛙呱呱鸣叫着……此情此景,如诗如画,以此更让学生们感受到诗歌中的自然情趣,感受儿童诗的意境之美。

第三,感悟童诗情感之美。儿童诗立足于儿童的角度抒发了童稚淳朴的美好情感,有对自然生命的珍爱,有对祖国乡土的热爱,有对美好生活的眷恋,有对父母朋友的热爱等,在落实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有效载体。因此,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语言,领略到诗歌中蕴藏的淳朴高尚情感,以此得到情感的陶冶。例如,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一诗中,歌咏了一个山村孩子讲述自己想要去北京天安门看升旗仪式的愿望,以及一个城市孩子讲述自己想要去新疆天山上看雪莲花的愿望。教师可依托多媒体,呈现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及新疆天山的人文风光视频,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可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中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热烈的情感,进而理解到诗歌中抒发的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以及心怀梦想与美好希望的思想情感。

(2)赏诗——鼓励学生鉴赏学习,激发诗歌创作灵感

文学创作的诞生都是从学习模仿到独立创作的过程,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不断积累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而通过欣赏与学习他人的优秀作品,一方面能够启发创作灵感,一方面可树立创作信心,为独立进行儿童诗创作打下殷实的基础。因此,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搜集和筛查优质的原创性儿童诗素材,在课堂中供学生们分享,引导学生积极吸收和学习童诗的诗情和构思,提升诗歌的鉴赏能力。例如,学习教材诗歌的基础上,教师会为学生推荐一些原创的儿童诗,如《爸爸的鼾声》,这首儿童诗童趣盎然,比喻准确形象,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在带领学生朗读该诗后,教师让学生们一起来评鉴一下,说说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学生们在讨论和探究过后,很快做出各种各样的评价,有学生认为,作者将“爸爸的鼾声”比喻为“山上的小火车”,而“爸爸的鼾声停了”,又将其比喻为“火车到了站”,可谓是非常形象生动,因为鼾声总是断断续续,正像是火车摇摇摆摆地前进一样,童趣盎然,同时也能从诗歌中体会到温暖美好的亲情。

(3)作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提高诗歌创作能力

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许多学生在诗歌鉴赏中被优秀的儿童诗歌吸引,逐渐产生自主创作的念头,这符合小学阶段学生乐于表达和乐于表现的学习心理。鉴于此,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创作热情,趁热打铁,为学生进行儿童诗创作构建相应的实践平台,并充分鼓励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儿童诗。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开放主题。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还处于写话阶段,在语言编排、创作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为引导学生顺利作诗,教师在设计儿童诗创作任务时,应严格遵守开放性原则,对诗歌的主题内容、篇幅长短等方面不做具体要求,任由学生凭借自己的创作灵感肆意发挥,为他们的想象力插身翅膀。当学生缺乏构想和灵感时,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些主题引导,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例如,《星空》《虫鸣》《彩色的梦》《田野》《河流》等,均是具有生活性、聯想性和开放性的创作题目,可有效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创作灵感。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儿童诗创作互动,可为学生创作提供良好契机,增强学生的创作自信心,激发创作欲望。

第二,引导想象。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儿童诗的源泉,儿童诗也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鲜活生动。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有着敏捷的思维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同时具有少年儿童特有的天真淳朴。在儿童诗创作中,教师可适度地做出介入引导,帮助学生习得童诗的创作手法。例如,教师可建议学生在创作儿童诗的时候,多多运用比喻、拟人和夸张等艺术化手法,进行虚实结合的描写,同时在诗歌创作中融入自己的大胆想象,以此实现自己对事物感知的艺术化加工,充分凸显诗歌的艺术美感。

(4)评诗——重视诗歌评价反馈,激发学生创作动力

有人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学生完成儿童诗创作后,教师要积极做好评价和反馈,并严格遵循以学生为本的评价原则,充分呵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学习成就感。对于一些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儿童诗的创作经验,同时生活经历和体验有限,写出的诗歌内容相对稚嫩和简单,可能不具备儿童诗的审美要素,但只要学生积极尝试,教师就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在建立创作自信的同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完善与改进,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诗歌创作水平。具体而言,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委婉地提出问题和不足,引导学生做出完善和修改。优质的文章和诗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经历多次的修改和润色,因此在学生初次成稿后,不论作品内容是否具备儿童诗的审美要素,教师都要给予温和的指引,在合理维护学生的创作自信心的同时,为其指出目前诗歌中存在的不足和可改进之处,形成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不断提高个人的诗歌创作水平。例如,有学生创作出《一分钟》:“一分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有时候很长,有时候很短,真是很奇怪。”这首儿童诗已经具备初步的诗歌要素,但是内容上较为单调,教师作出引导:“你的儿童诗非常不错,很有哲趣,但是若是再加一些内容,就会显得更加丰富圆满,比如究竟哪些时候很长,哪些时候很短呢?”在教师委婉的点评下,学生对诗歌内容进一步作出了改进,最后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饱满,赢得了教师的认可。

第二,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小学生都有着强烈表现欲,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想要得到教师或家长的认可和赞扬。因此,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对待学生的创作要不吝地给予赞扬和肯定,对于一些优秀的诗歌创作作品,教师可以将其列为示范案例,供全班学生欣赏和传阅,让大家互相学习和品鉴,这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肯定和表扬。教师还可以将这些优秀的儿童诗个例,推荐到校园刊物或学生刊物进行发表,以此表达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褒奖,使其获得作诗带来的成就感,进而对诗歌学习保持持续性的热情。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儿童诗教学的开展意义,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创设具有针对性的童诗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读诗、赏诗、作诗、评诗中,体会到童诗的语言、意境和情感之美,逐步提升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在自由的诗海中畅洋。

参考文献

[1]刘莹梅.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29).

[2]徐哲敏.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2(09).

[3]钱裕芳.积铢累寸,拾级而上——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语文中低年级儿童诗教学[J].学苑教育,2022(10).

[4]张书.基于儿童本位的儿童诗教学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22(13).

[5]肖雪.儿童诗教学策略之我见[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06).

猜你喜欢
教育意义儿童诗教育策略
教案《创作儿童诗》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
幼儿课间游戏活动的开展研究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