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嘉泽
至今我还常想起前年冬天去花田小镇研学的事情。在那里,我们参加了喂羊吃菜、运南瓜、种菜等有趣的体验活动,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拔河比赛和丛林穿越。
拔河比赛开始了。老师让我们分成两组,我在第二组。大家分站在绳子两侧,脚顶着脚,手挨着手,牢牢抓住绳子。为了能把绳子抓得更牢,我挪来挪去,反复了好几回,才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这样抓更好用力。比赛规则是三局两胜,第一局我们组有个同学摔跤了,输了;第二局,我们没有掌握好节奏,又输了。连输两局,大家都有点不甘心:“第三局可不能再输了!”大家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可不是,哨声一响,大家就一起喊:“一!二!一!二!”一起用劲向后拉。每个人都红着脸,憋着气,我也使劲往后拉。当时,绳子把手磨得很痛,但我仍然咬牙坚持,不敢放松。尽管大家都很努力,但因为实力上确实有差距,中间的红带子还是一点一点地被对方拉了过去。就在红带子要靠近对方那边的那条终止线时,“向后倒,向后倒!保持直线,加油!加油!”老师来为我们加油了,全队人员激动地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大家拼命向后拉。哪怕感觉就要坚持不住了,大家也咬着牙使劲拉——老师都这样支持我们,我们能让他失望吗?我们丢得起这个脸吗?就这样,红带子又一点一点被我们拉了回来,直至最终我们取得完全胜利……
最刺激,也是大家最喜欢的丛林穿越游戏到了。看着同学们兴奋地大喊大叫,开心地笑,平时胆小如鼠的我眼红不已,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站在了丛林穿越的入口。可当真上去了,我又后悔了——“泸定桥”离地面足足有两三米高!看到我站在那不敢动,腿也發软,老师和同学都在鼓励我。这个说:“加油,不要怕,勇敢地迈出去!”那个讲:“你不要向下看,看前面。”金阳同学更是大声鼓励我:“你怕什么,下面有保护网,掉下来也不会掉到地上,我们在出口处等你……”在大家的鼓励下,我终于向前迈出了一步。有了第一步,就有第二步、第三步……就这样,我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越走越快。“原来丛林穿越看着惊险,走下来也还轻松!”就在我心里彻底放松,想着很快就能到终点时,意外发生了:原本“老老实实”的“泸定桥”,突然像被抽了一鞭子的蛇一样,不停地“翻滚”扭曲起来。“泸定桥”一剧烈晃动,我顿时紧张起来了,马上停住脚步,死死抓住两边的“栏杆”不放。看到我头上冒出了冷汗,身体也在不停打抖,“不要捣乱!”老师便大喝一声,严厉阻止了捣乱的同学。没人捣乱,桥很快就平静下来了。趁着这个时机,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小心地、慢慢地走过了桥,顺利地完成了丛林穿越。等回到地面,再看那个“泸定桥”,我突然觉得这桥好亲切。
直到现在,那次研学的情形还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教师点评 习作化大为小,由研学到活动,由众多活动到只讲拔河和丛林穿越,又由参加活动的众多人员到着重讲自己——这其实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写作技巧:化大为小,以己为本。当然,习作层次清楚,语言生动有趣,心理刻画细腻也是非常值得点赞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