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猫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都读过唐诗,都知道唐诗大致的特点,比如唐诗有五言、七言,讲究平仄和押韵。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一首童诗长什么样?或许它是隐形的、透明的,正等待我们去发现。下面我们从一个框入手,孩子们,通过这个框,你能看见什么?你们能看见一首童诗躲在里面吗?
这是美国著名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画的一个框。看吧,这个框里什么也没有,所以什么都在里面,它是空的,也是满的,关键看你如何去用想象填充这个画框。
那么希尔弗斯坦是如何用童诗呈现这个框的呢?请看下面这首童诗:
透明男孩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我们看见透明男孩
正玩耍在他透明的小屋
他把一块透明的奶酪
喂给一只透明的老鼠
哦,多么漂亮的图
你愿不愿意给我也画上一幅?
有趣的事情出現了,这首“透明诗”开始慢慢显形,一首童诗就这么显现出了自己的样子。如果让你们去描写这个框,孩子们,你们又会如何表达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小王子》中找到答案,请看下面两幅图:
在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著作《小王子》中,作者这样叙述:“我把我的这幅杰作拿给大人看,我问他们我的画是不是叫他们害怕。他们回答我说:‘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我画的不是帽子,是一条巨蟒在消化着一头大象。于是我又把巨蟒肚子里的情况画了出来,以便让大人们能够看懂。这些大人总是需要解释。”
我相信孩子们一定能看懂这两幅画,因为这正是你们心灵的珍贵之处,你们用纯真的眼睛看待这个世界,你们的想象就是生命最初赋予你们的最美的礼物:
礼物
我要送你
一个核桃壳
里面可以有各种东西:
大海
雪
一阵风
一朵云
葱绿的草
彩色的石
一块方巾
你的影像
寂静
我要送给你
一个核桃壳
里面是空的
也是满的
体会一下最后两句空和满之间的关系,其实这就是童诗本来的面目,你必须足够耐心才能看见它们。一个微不足道的核桃壳对孩子而言就是一首美丽的童诗,因为这里面装着情感、爱与想象。我希望你们能记住,你写下的这首童诗是可以飞行的,它们的翅膀就是想象。
那么究竟什么是童诗呢?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首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英国女作家依列娜·法吉恩的诗。
什么是诗
(英)依列娜·法吉恩
什么是诗?谁知道?
玫瑰不是诗,玫瑰的香气才是诗
天空不是诗,天光才是诗
苍蝇不是诗,苍蝇身上的亮闪才是诗
海不是诗,海的喘息才是诗
我不是诗,那使得我看见听到感知
某些散文无法表达的意味的语言才是诗;
但是什么是诗?谁知道?
孩子们,比如玫瑰,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因此它并不神秘,但是它的香气怎么能抓住?你只能感受它隐秘的芬芳,你甚至不清楚这芬芳是如何产生的,所以它是神秘的,神秘的就是诗。当然,这首诗里还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诗是某些散文无法表达的意味。作者在这首诗中并没有给我们一个非常确切的答案,诗,它自身不会说话,它像花香、光、海的喘息一样神秘。正因如此,对于童诗,我也无法告诉你们答案,一切都要你们亲自去探索语言和发现语言之美,这样,你们就能慢慢地、一点点地看清童诗的秘密。
孩子们,你们也能写一首“透明”的小诗吗?描述你心中童诗的样子,期待你的童诗飞到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