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都城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重大课题。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物化载体的中国古代都城遗址,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广为世界所仅见。它们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和科学研究资源,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科学意义。
自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开展考古工作以来,近百年间,考古界对中国古代都城遗址进行了全方位的、持续不断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一大批古代都城遗址,如夏代都城堰师二里头遗址、商代都城堰师商城遗址和安阳殷墟遗址、西周都城丰镐遗址和东周洛阳王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南京六朝都城遗址、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南宋临安城遗址、辽金都城遗址和元大都遗址等的地望、范围、形制布局基本究明,为中国古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长安作为城市之名始于汉代。西汉是中国历史上帝国确立与进一步发展的时代,是帝国的各种规制进一步完善并走向成熟的时代。作为西汉王朝都城的长安城,对中国古代两千年来帝国时代的都城发展史,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汉唐时代的都城长安,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大都会。汉唐长安城是至今我们所知道的中国古代都城中形制比较清楚、城址保存比较完好的都城。其规模宏大,布局复杂,宫殿富丽堂皇,里坊井然有序,市亭商业繁荣,街道宽阔平整,苑囿风景优美。可以说,汉唐长安城是汉唐时代历史的缩影,从其建筑与文物遗存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丰富多彩、气势博大的汉唐盛世画面。
笔者曾参加并主持秦咸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的考古工作,深知古代都城遗址发掘的复杂性。20世纪50—60年代,汉长安城考古工作开展伊始,即有考古工作者明确提出:“对于这样一座规模巨大的历史名城,考古发掘工作的计划必须是长远的,先要究明城墙和城门,然后再有步骤地发掘政治中心所在区域的各个宫殿,以及城内的街道、手工业区、商业区、官府、贵族宅第和一般的居住区,最后还要把工作范围扩大到城外的离宫别馆和宗庙、陵墓等。”
近几十年来,长安都城遗址考古发现众多,既包括宫殿区,也包括其他功能分区,如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的全面考古勘探,中央官署遗址、西南角楼遗址的考古发掘,东市与西市遗址的考古发现,上林苑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以及唐长安城含元殿遗址的全面考古发掘,大明宫中三清殿遗址、清思殿遗址、朝堂遗址、太液池遗址、丹凤门遗址与御道遗址的考古发掘,等等。且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诸如长安都城遗址的历史发展变化所反映的社会形态,宫殿建筑遗址、礼制建筑遗址、中央官署遺址布局形制所反映的社会功能,以及都城手工业状况与社会管理机制等,极大丰富、深化了大众对古都长安历史的认识。汉长安城未央宫,唐长安城大明宫、大雁塔、小雁塔和兴教寺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安作为陆上丝绸之路起点,已经被世界所公认,中华民族的文化从长安传播到世界各地。
王国维认为“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长安作为千年古都,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代都城选址与营建以“择中”“崇方”为原则。《吕氏春秋·审分览·知度篇》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中”是四方之中,天下之中,以“中”为核心的国家一统的理念,由都城布局形制彰显、固化并世代传承。
由大朝正殿连接宫城正门、都城正门的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重要政治特点。中轴线表面上是建筑规划与技术问题,折射出美学与艺术理念,实质上是国家政治理念在都城建设上的反映,是寄寓于都城中的国家认同的重要物化载体之一。从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来看,中国古代都城的中轴线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无到有,再从夏晚期及商早期的“王国时代”都城双轴线至“帝国时代”都城中轴线的历史过程。
汉长安城平面近似正方形,经纬大致相等,总面积约34平方千米。作为中国历史上“帝国时代”修建的第一座都城(秦都咸阳就都城形制而言,属于从“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的过渡型都城),其从汉高祖在城内修建未央宫伊始,即确定了以大朝正殿为基点、以宫城为中心的基本格局。未央宫位于全城地势最高处,是中国古代高台宫殿建筑中的杰作。其前殿基本位居宫城中央,以南北大道为轴线,向北连接横门大街,向南至西安门,出西安门,宗庙在左,社稷居右。至隋大兴城与唐长安城,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真正实现了“居中”,全城以穿过宫城、皇城和郭城正门(承天门、朱雀门和明德门)的南北大街为中轴线,坊市左右对称,布局规整。
从目前考古发现资料来看,汉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形成四面营建城门、宫门规制的最早都城。都城与宫城的“四门”,代表国家的东西南北“四方”,一门三道,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四门”相对都城之内的宫城及大朝正殿的“居中”而言,形成二者的“中和”,这种空间的“中和”理念,既体现了“中”对“四方”的公允、公正、不偏不倚,又强化了“四方”对“中”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此后,“中和”的建都理念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千余年来基本延续不变,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
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中原历史与文化研究院(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