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呈现
题目:请以“这,就是我的回答”为结尾,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自命题作文,提示语简洁明了,对八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写作思维的广度及深度都有一定要求。202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是“请以‘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结尾”,2022年是“以‘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为开头”。面对此类作文题,考生须自拟题目,然后据此立意谋篇,这是完成写作的关键。
一、审题——分析因素
1.“这”“就是”“回答”:“这”,是指对于“我”来说最近发生、经历的事情;“就是”是语气词,有确定和强调的意味。“回答”一词书面意思为口头或书面的答复及对问题、呼吁或号召的回复,可以引申为对于某些困境、情况、质疑、号召的回应。在写作中,“回答”可以是观点或态度,也可以是行为、行动,但都应该是明确且坚定的。
2.写作时,主要表现心灵在面对选择时的态度和行动,在过程中体现个人选择和转变,可以记叙“我”面对“问题”时的应对经历。同时,需要在文中交代“我”遇到的问题或选择,我是如何应对的或作出了怎么样的回答。
二、解題——增加因素
1.“我”的解读:“我”可以是不同职业身份、时代的人,“我”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物,如时钟回答时间,墨水回答历史,诗词回答文化……
2.“回答”的叠加:对“回答”一词内涵的叠加,实际是本文中心立意的叠加:如从少年的自我成长到文化坚守,从冷漠的旁观到沉默的守护……
初稿
成为怎样的人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梁銶琚初级中学初二级 苏健乐
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至今,有答案了吗?我问自己。
在我还懵懂无知的时候,父母曾问过我这个问题。那时的我只着眼于眼下,对于未来,自然无所回答。他们当然也清楚,这问题也不过当作一个玩笑,只是他们又笑着摸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希望以后你自己明白。
初中以后,学习生活与以前截然不同。先是生活作息的不适应,慢慢地,又感觉到不小的压力袭来,起初我尝试坚持,但最终没能逃脱被压垮的命运。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意志消沉了,无心学习。但在这样逃避现实与责任的学习状态中,我找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舒适感……
这样不也挺好吗?多快乐啊!我说服自己。在无数次质疑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时间在荒废中很快走过。新一次的考试,明显退步的成绩再一次给予我痛击。同学、老师,甚至父母,都对我前段时间的学习产生了怀疑,我亦一样。
这晚,我倒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自知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对不起期盼我进步的父母,更对不起自己,悔恨的泪水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此刻我无比自责。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恍惚间,父母多年前的提问不知为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现在的我是令自己满意的模样吗?不,一定不是的!荒废学业,放纵懈怠,这不是一名饱含热情、追逐梦想的少年该做的事。
那时的他们问时无心,但现在,我好像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要无时无刻不为自己的生命奋斗,为自己更灿烂充实的人生拼搏。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
这,就是我的回答。
老师评语
作者有强烈的点题意识,且点题形式丰富,“问题”与“回答”贯穿全文,通过“我”的思考的前后对比、步步推进,让最后的“回答”出现顺理成章。语言表达具有感染力,丰富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但选材千人一面,与他人十分雷同。自拟题目更是无法提供有效信息,结尾的情感抒发也稍显空洞生硬,与前文关联性不强。
修改建议
1.选材要体现个性。素材要展示自己作为初中生丰富而真实的生活体验,避免雷同,在熟悉的内容中展示自我思考的独特性。
2.拟题要清晰明确。“文好题一半”,题目应与文章的重要内容或中心主旨相关联,并展示作者的才思。
3.主题要言之有物。文章结尾升华看似激情昂扬,实则空洞生硬。应准确具体地阐明自己对学习、人生等命题的思考,才能与前面学习受到挫折后的挫败、自责、空虚形成对比和关联。
升格文
红纸翻飞的岁月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梁銶琚初级中学初二级 苏健乐
作为一把锈迹斑驳的剪刀,我见证着流逝的岁月。
我的主人——一位同样上了年纪的奶奶,剪纸是她的拿手好戏。
这年春节,如我所料,奶奶又小心翼翼地把我从抽屉里拿出来,轻轻拭去我身上落了一年的尘灰。桌面上,红纸整齐,在那副老花镜的映照下,伴随着清脆又细微的“咔嚓”声,红纸翻飞起来。约两个小时,第一幅剪纸才算大功告成。锋利如我,也感到有些劳累,那双灵活的手却浑然不觉,继续在运动着。
房门突然被打开,她的孙子蹦蹦跳跳地闯进来。“奶奶!奶奶!妈妈都说了,您年纪大了,就不要再自己剪纸啦。瞧!妈妈都在外面买好了,用先进的机器做的……”
见奶奶没有反应,他又问:“怎么您还要坚持剪呀?”我终于被放下。“机器的,不一样!”奶奶只说了一句。小孙子哪听得懂,随手把买来的剪纸放在桌上,又跑到外面玩去了。她捡起桌上的剪纸一看,叹息着摇了摇头……
是啊,我老了,奶奶也老了。机器越来越厉害,我还有价值吗?坚持剪纸的意义是什么?不知道是我越来越来笨拙,还是奶奶老花的度数又加深了,我总会不小心在她布满皱纹的手上划下口子,有时还会浸出鲜血。旧时,奶奶的手总能紧紧地握住我,现在却总是抖个不停。再看小孙子拿来的剪纸整整齐齐,完美无瑕。我想,我和奶奶的手在红纸上的刻画,实在比不上现代的机器了。但是,奶奶还在剪着。
深夜,奶奶终于拉开了另一个抽屉,里面整整齐齐地摞放着这二十年多来的所有作品。成百上千张红纸,剪出了桑基鱼塘,剪出了傍晚船影,剪出了龙舟竞渡,剪出了龙狮鼓舞……一张又一张红纸,都曾翻飞着,在被尘封的抽屉里,流淌着过去的岁月,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回忆的故事。
只要还有一双愿意裁剪好时光的手,我便享受与红纸相伴的岁月。
第二天清晨,依旧是一位老人,一把剪刀,片片红纸。
顽皮的小孙子又跑了进来,这次,我知道该如何回答。
“咔嚓、咔嚓”,清脆的剪纸声,在小小的房间里不断回响,细微,坚定……
这,就是我的回答。
老师评语
和初稿相比,作者的这篇文章在拟题、选材、立意和情感抒发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安静的老人、剪刀、红纸,很容易被人所忽视,却藏在作者的心间,成为重要的精神烙印。同时,作者打开了写作视野,用拟物的角度进行叙说,把一把平平无奇的剪刀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结合起来,结尾的情感升华自然递进,富有韵味。
优秀作文
静默者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梁銶琚初级中学初二级 陈嘉棋
风起了,我被轻轻吹起,流苏牵着风摇摆着。
风以为会得到一曲清脆的乐歌,可我却只能回它几串沉闷的音符。
风好奇地游走了一圈,又走了,只扬起一阵尘土。我极力抖动,却无声可发。是啊,无风的铃,有什么用呢?
“快!孩子,快进去!待会儿无论见到什么都不要说话,进去躲好!”是女人急促的声音。孩子躲在废墟的后方,一双圆圆的眼睛像看见了我,于是往外挪了些。可是,他该往里面去的呀!
“快去搜,看看佛像后有没有人!”蓄着胡子的军汉呼喊着。女人被甩到地上,那个幼小的身躯连摔带爬地冲出去,挡在母亲的面前。我猜,那双圆圆的眼睛此刻必定像罗汉般怒睁。
风又起,血溅了满地,像雪里凄异的梅花。
风再起,哭喊染红了台阶,烙进我的铃膛。
我颤抖着,用尽全力抖动身体,多希望能大声呼喊,可仍是沉闷的空响。
“砰!”寺庙塌了,我长眠于地下。
再次醒来,不在风中,在一双温暖的手里。
我急忙抖动身体:“快走!小心!”
他却微微一笑,似是自言自语:“唉,别抖,还没修好。”
那是双似曾相识的眼睛,却苍老了许多,我愣住了。几十年前的场景重新浮现:血色遍天,有寒鸦独立,有破败庙宇……
我打了个寒战,发出沉重的回响。
终于,我被修好了。但铃膛里,总有一片暗沉的痕迹无法清洗干净,也无须被清洗。那片痕迹里,有陌生士兵的英勇无畏,有平民百姓的誓死抵抗,或许还有那双圆圆的眼睛曾淌下的泪水……今天,我终可无风摇曳,奏出震耳欲聋的一曲。
静默,静默,可绝不是沉默!
“哐当,哐当……”我的铃声依旧是那般沉闷。但这次,哪怕无风相伴,也有哀相送,只为30万人的尊严!
“哐当,哐当,哐当……”铃声经久不息,与漫长的历史相对峙。
这,就是我的回答。
老师评语
本文的写作视角十分独特,作者借寺廟中一只哑风铃的经历,坚定表达了自己对惨痛的历史事件和饱受争议的新闻时事的思考。历史书上的一句,或许便是他人的一生;已成历史的人、事、物,或许静默,但不意味着沉默。作者的思考深刻,语言极富感染力,主动关注过去与当下,是当代青少年的应有之责,结尾的“回答”虽是无声,胜似有声。
责任编辑/ 张家瑜
本期主持
何翠宜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梁銶琚初级中学教师,杏坛镇初中语文学科工作室首席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