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根本

2023-07-12 06:57刘健
经济师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刘健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步具备可持续特征。但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对资源消耗非常大,很多生产建设环节产生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既有其必要性与必然性,也有着自身的难点与制约。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稳定,而想要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对各类绿色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章对绿色发展与生态明文建设的关键及根本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 绿色文明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6-017-02

一、引言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优化与升级,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可在满足当前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的前提下,不会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带来破坏,满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绿色发展需加强对各类可循环无污染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角度出发,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现如今,很多人认为科技是万能的,这种思想作用下,绿色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失去创新与发展动力,生态文明体系下的各项规章制度无法被遵守与落实,人们会片面认为科技会改变这一切。因此推行绿色发展,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注重环保意识的激发与引导,从保护角度入手,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共同进步。

二、经济发展背景下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得到极大提升,社会经济体系愈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工作更是进入全新阶段。但很多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没有认清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发展政策与机制不够合理,社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分析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得到提升,但这一过程却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此外,一些地区环保部门工作态度不认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倦怠心理,各项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管理体系混乱不堪,这就导致各项生态环境保障工程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此外,少数企业经营者将自身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缺乏诚信意识与生态道德意识,为降低其生产成本,造成大量的工业污染,且生产过程未能考虑对资源的科学利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反映出我国绿色发展体系的不健全,也同样体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分析我国当前经济体系现状,社会生产生活主体依旧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事实上,当前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体系都没有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各项要求。对此,我国也在不断加大政策倾斜,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加大调研与研讨,针对当前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层面的不协调现实情况实施各类制度建设工作。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就已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但这一发展模式的具体内涵与实现机制却始终未能明确,虚拟化的经济增长让社会生产生活对于资源的消耗更为庞大。当前,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已受到生态环境的限制,资源有限,但人类的生存活动的需求却是无限[1]。以当前房地产行业为例,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却没有拥有全世界最多的适宜生存空间,如果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套房子,那么房地产行业的开发力度就要进一步加强,这会让我国可耕地面积萎缩,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和谐稳定都会受到巨大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入手,不断加大政策制度与制度规范工作,但多数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依旧存在于形式与口头。此外,我国为提高经济抗風险能力,已建立起全世界最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世界多数贸易都与我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一过程中,我国消耗了大量资源,也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虽然过程艰难,但也是我国走向发达国家的必然道路。而想要解决经济建设与可持续理念之间的不平衡,需正确理解生态文明内涵,加快生态文明保障与实施工作,节能减排,全面推进绿色发展。

三、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与根本点

早在20年前,我国就已提出绿色发展之路,各项政策的推进,也标志着我国开始寻求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发展要求低碳环保,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需要对原有的社会生产生活体系进行改造,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模式。绿色发展道路不是一味地保护环境,而是注重绿色与发展的共同进步,实现两者的统筹平衡,保护绿色生态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等角度入手,科学分析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承载量,将生态文明发展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同步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公平、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保证这四项基本要点,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键内容

绿色发展需要将绿色科学创新及生态文明体制创新放在重点。绿色技术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各类生产生活模式对环境的低污染或零污染,而先要实现生产环节的零污染,就要从技术角度入手,科学利用各类绿色能源,如太阳能与风能。此外,全面推行低碳技术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也是推进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快,世界各国开始制定各项碳排放控制措施,低碳技术也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流行。低碳技术在完成产品生产以及相关资源利用时,可有效减少对大气与自然环境负面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循环利用。此外,生态技术模式也是当前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生态技术形成的立体化农业,可实现农业生产智能统一,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管理效率,从农业角度实现生态体系建设。

(二)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点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一定转变,社会各界对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绿色技术也越来越多,但这些技术实际应用范围却并不广泛。一些工厂虽然已设置排污治污系统,但在实际生产中却很少使用,只有环保部门检查时才会临时开启。此外,政府制定的各项生态文明建设方针与制度规范也没有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思想层面,虽然社会各级都在呼吁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但是落实在具体的产业与企业中,却很少有人去遵守。我国政府部门为推动绿色发展道路,提高社会生产生活的可持续性,也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各项监管体系也在快速推进[2]。想要社会稳定,就一定要让社会保持发展态势,而发展就要具备可持续性,因此,绿色发展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前景,不能因保护环境而停下发展步伐,更不能因发展经济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而是需要在两者之间形成平衡,解决绿色发展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

四、阻碍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

我国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均遭受一定的阻力,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严重影响绿色发展进度,其中典型代表就是科技万能论与物质主义。

(一)科技万能论一味夸大科技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有科学技术进步才能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但是科技并不能真正解决一切问题。现如今,一些所谓的精英人士,依旧坚持认为科技的能力是无限的,无论发展建设过程遇到何种问题,无论是资源利用局面如何紧张,都可以采用相应的科学技术予以解决。这些人认为科技可以解决污染问题,可以有效缓解绿色与发展之间的锚段。但是,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利润才是唯一的关注点,金钱才是他们不断扩大生产与发展的源动力,如果科学技术无法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那么这一科技是无法被接受与应用。此外,少数科学家过度崇拜科技,经常会忽视科技的弊端与不足,总是想用科技的办法去解决一切难题,殊不知,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其内涵本质根本就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当前社会发展与未来社会发展之间的冲突,是文明与生态,是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处理。科技的本质在于对地球各类资源与系统的利用,如果科技对资源的利用超出生态系统的承受极限,生态文明将会崩溃,而社会经济体系也会随之瓦解。

(二)从消费者角度分析科技万能论

消费已成为当前刺激经济体系不断增长的关键点,人民群众的消费理念与习惯,已成为决定社会生产模式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现如今,各类消费观念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主义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思潮。生产决定消费,而消费又影响生产,当人们对某一样商品更为渴望时,这一商品所对应的产业就会蓬勃发展,但是,如果这一商品过度发展,那么也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如汽车与手机。此时,单纯使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已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消费是人类本能的欲望,科学是无法从技术角度去抑制,只能是不断寻求更为妥善的生产方式,不断去提高生产能力以及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从消费角度分析,科技只是帮助人们不会违背自然规律,并根据人们欲望的变化,不断调整生产与文明建设手段。

(三)以中庸之道的角度去分析科技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从发展与生态文明角度分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自身的极限,这一极限可计算,亦可预知,与之相对应,各类工厂生产存在一定的限度,其污染排放也存在一定的限度,人们的消费更是存在上限,这些数据可通过具体计算得出[3]。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中庸之道,相信任何事物都要适度,如果过量或达不到都是存在问题,这种思想延伸到物质文化层面,就是对财富的追求应保持限度,而这也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人们可以不断去寻求物质享受,但是付出的却是生态环境的剧变与恶化。所以,中庸之道是解决当前社会环境问题与过度追求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桥梁。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自然内在的联系极为复杂,而人类的活动只是这一体系中的一环,而不是全部,因此,科技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不能指望用科技去解决当前存在的一切难题。大自然的创造力不可捉摸,而人类的发展则是要寻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规律,秉持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的基本原则,最终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四)对物质主义观的剖析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已进入全新阶段,物质享受成为多数人追求的终极目标,物质主义已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这一思想也是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对于人类思想而言,将三观建立在物质主义之上,那么无论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都将逐渐扭曲。物质主义的本质是生产与消费,不断增长的消费与不断增长的生产才能创造更多的金钱,这也是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这种趋势如果不能得到遏制,那么其最终的影响将会是绿色发展的全面终止。以科技角度分析,创新是推动科技發展的原动力,是创新优势物质主义创造更多财富的方法,但是,对于生态文明而言,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而是思想与生产模式的创新,是发展理念的创新,是幸福定位与人类思想境界的创新,只有实现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才能真正感受到创新带来的魅力。如今,社会发展与生产正是需要这种超越物质的精神文明,当精神幸福的思维理念真正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道路,而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就要从思想观念层面入手,认识到科技万能论与物质主义存在的弊端与限制,将物质追求转向精神追求,以更为卓越的思想建设模式推动社会整体发展,让人类活动真正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良好契合科学绿色发展的各项要求,并加快实现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雷明,邹培.绿色生态减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之关键[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0(04):45-48.

[2] 李蓉菲.论绿色发展理念在我国的形成发展及其实现[D].南京财经大学,2018.

[3] 卢风.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根本[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1):1-9.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000)

(责编:建峰)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