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门阀政治之影响

2023-07-12 01:17刘欣凯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8期
关键词:士族

【摘 要】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而本是晋室旁支司马睿,最终却能够承袭晋室。究其根本原因是在于世家大族对其的支持。世家大族也因此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特权,从而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本文旨在以世家大族在东晋一朝中发挥的作用,讨论门阀政治下对东晋朝局的影响。

【关键词】东晋;门阀政治;士族;北府兵

【中图分类号】K2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8—036—03

一、士族门阀的起源

欲探求门阀政治对东晋朝局的影响,我们应要溯其本源从门阀士族的起源来进行观察。

西汉初期,由于楚汉战争的缘故进行了大规模的拜爵封侯,扶植了一大批军功地主阶层,这就使得军攻地主成为了地主阶级中的上层,而惠帝以后,拜爵政策发生了变化,这就使得军功地主阶级逐渐没落。文帝、景帝时期实行“入粟拜爵”的政策。当时地主,大商人拥有大量的粮食,他们将粮食运往边地即可获得爵位,或免于罪罚。武第时,任用桑弘羊为代表的商人为官,这就使得商人、地主、官僚三位一体,这实际上,扶持了豪强地主阶级的势力,提高了豪强地主的政治地位。东汉时光武帝依靠豪强地主阶级的力量,恢复了汉朝的封建统治,使得豪强地主阶级进一步发展,他们在經济上,不断地兼并土地和佃农,经营田庄。政治上,东汉时期,士人阶层主要通过由下到上“察举制”,和由上到下“征辟制”出仕,被举荐者成为了举者的门生、故吏。而门生、故吏为报答举荐者的恩情并且要获得更多的利禄,往往举荐举者之子弟,以求固结。同时大官僚为了在朝廷之中增强与维持自己的政治势力,往往又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利益集团。因此豪强地主在政治上便垄断了仕途。三国时期的袁绍称其家世“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有很强的社会号召力,原由及此。而文化上,则呈现出一种豪族大姓的士族化,所谓“士族化”即豪强大族令其子弟研习经书,因而逐渐士族化。而在古代造纸术与印刷术并不发达,书籍是十分珍贵的物品,因此读书的成本是很高的,一般家庭能够维持温饱就已经非常艰难,更不要谈使自己的子弟读书了。更何况士族所学文化一般为家学,如龙亢桓氏家传《欧阳尚书》,汝南袁氏家传《孟氏易》,那么他们从一开始在文化上便具有了优势。并且在当时儒学与政治的联系十分紧密,因而使得儒学成为东汉取士的标准。这就使得豪强大族与政治逐渐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士族的初始形态。

曹魏时期,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恢复集权的封建统治秩序,曹操广泛的招纳人才提出“唯才是举”的原则。曹操的选材虽然摒弃了儒家的原则,打击士族的势力,但在许多情况下还必须要依赖于士族。曹丕时期在“代汉自立”的问题上为取得士族集团的支持,采取陈群(出身于颍川陈氏)的建议设立九品中正法。这一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本质上也是与士族相妥协的产物,是为士族服务的,这一制度的实行确保了士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得到保障。逐渐使士族阶层逐渐固化。

西晋时期,九品中正法敝态日显,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永嘉之乱后,东晋朝廷在南渡士族与吴地士族支持之下建立起来,门阀政治逐渐形成。西晋时期是皇权下的士族,则东晋成为士族下的皇权。东晋朝廷在“皇帝垂拱,士族当权,流民出力”的特征下延续了百年国祚。

二、论“王与马,共天下”

“王与马,共天下”本是民间俗语,“共天下”一词古已有之,其原指“分疆裂土”的分封关系,例如汉朝初期的“郡国并行制”,汉初为封赏在楚汉战争之中立有大功的将领,分封了大批异姓诸侯王,与之“共天下”,而在东晋是“共天下”指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在权力分配和尊卑名分上与一般君臣不同的关系”。为什么江左会出现这种政治局面,按其本质来说,是由于江左政权是在南来的北方士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按《晋书》卷六五《王导传》云: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舆,具威仪,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按《晋书》所云司马睿能够在江左立足,是由于在王敦,王导的运作下,使得吴地士族的归附。反应出了“王,马”的关系。而元帝欲改变这种状况,重振皇权,于是任用刘隗、刁协抑制豪强,推行“刻碎之政”,与琅琊王氏等门阀势力相持,引起了王敦之乱。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以“清君侧”为由,于武昌起兵,攻入建康。元帝遣使谓敦曰:“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则天下尚可共安也。如其不然,朕当归于琅邪,以避贤路。”同书卷九八《王敦传》记元帝言曰:“欲得我处,但当早道,我自还琅邪,何至困百姓如此!”元帝形势危机之时不敢以君臣之名分来责备王敦,只得低声下气,好言相劝,全无天子之威严,企图用这种方式来继续维持司马氏与王氏的共安。他请求的口气希望王敦不要擅行废立之事,不要破坏“共天下”的局面。如果王敦一意孤行独吞天下,破坏“共天下”的局面,元帝是无能为力的,唯有避走琅琊这条路可走了。可见此时的司马氏皇权在门阀士族面前是如此的软弱无力。太宁二年(324年),王敦再次起兵进攻建康,欲行废立之事,确遭到了士族的共同反对,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王敦的两次叛乱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起兵是为了反对“刻碎之政”以维护士族的利益,无疑会得到士族的支持。而第二次起兵则是想要的代晋自立,企图破坏司马氏皇权与士族的共治局面,必然会遭到士族的反对。因此,说明司马氏的皇权不容许任何士族行废立之事,只有保持司马氏与士族共治的局面,才能维护士族的利益保持政局稳定的局面。当琅琊王氏之后又相继出现了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权臣时,虽出现了桓温的废立,但本质都是“庾与马”“桓与马”“谢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东晋与南朝都存在着门阀政治,但真正意义上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一朝,在东晋末随着士族自身的腐化与孙恩、卢循起义对士族的打击,使得门阀士族逐渐趋于没落,而严格门阀政治也确定不疑的一去不复返了。刘宋以后皇权逐渐复兴重振,而经过一百多年的门阀政治的影响,皇权不可能再一次朝代的更迭中巩固下来,从而使得政权内部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导致政局动荡,改朝换代的时期时有发生。而在东晋的门阀政治下,必须维持几个有力士族间的平衡,起到彼此制约的作用,反而使得东晋政局相对稳定,使得东晋国祚延续百年。

因此,门阀政治中的各家士族,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以维持政局的稳定。

三、京口与建康

在西晋末年,因贾后乱政,引发了“八王之乱”,北方动乱不安,北方士族大量的南迁。随后以晋氏旁支的司马睿崛起在以王导王导为代表的扶持下建立了东晋王朝,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也正因如此决定了东晋皇权的性质,即士族下的皇权。

随着北方的动乱,大批士人南迁,跟随南迁而滞留于江淮之间的流民,逐渐发展成为流民武装,他们的首领即是流民帅,这些流民帅所率领的流民武装固然是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所统治的政权势不两立,但他们与司马睿所建立的东晋也并没有太多的和谐。这些流民帅所率领的流民武装,他们大多处在南北方之间的缓冲地带也就是江淮地区,他们在南北之间所形成了缓冲区域。这些流民武装,他们所统领下的武装力量与之长期相随,具有一定程度的私兵性质。由于东晋朝廷自身并无较强硬的军事实力,因此东晋朝廷不得不重视他们,但又不敢放心大胆地利用他们。对于那些南来的流民帅,东晋常常以军事理由令其担任江北地区职衔,不使其常驻南方,如祖逖南来东晋令其北任徐州刺史,苏峻南来令其北反彭城,任淮陵内史,兰陵相。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以清君侧为由,起兵攻入健康。而王敦能够如此轻易攻入建康的原因之一就是东晋朝廷无兵可用。从王敦之乱我们不难发现,由于东晋朝廷自身并无较强硬的军事实力,如果某一世家大族的首领发动叛乱,则建康就会危在旦夕。在这样的背景下东晋朝廷将目光投向了江北的流民武装,这就为流民武装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机遇。北府兵的创立始至郗鉴,其本身还具有士族的身份(出自高平郗氏),因而由他出任京口能够得到各士族的认可,同时他又出身流民帅,能够得到各流民帅的支持,由他联络流民帅建立一支能够为朝廷所用的军队也是非常适宜的。

这样的影响直到谢安入职中枢阻止其行篡晋的活动,并在桓温死后为防范桓氏势力扩张和北方势力的南下。于是于太元二年(公元377年)任用其侄谢玄为兖州刺史,重整京口的军事力量,组建北府兵以拱卫中枢时才逐渐消失。谢玄至京口后除了招募流民为兵,更为重要的是集合一部分以刘牢之为代表的前本属北府,后来分散开来,处于独立、半独立状态的江淮宿将和流民武装,这些流民帅所属的流民武装具有一定的私人武装的性质,因刘牢之之父刘健为谢氏谢尚的豫州旧将,在谢玄组建北府兵的过程中,刘牢之一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谢氏家族之所以能够控制北府兵,其根本在于它能够控制以刘牢之为首的流民帅,如其不能控制他们那么北府兵就不能为其所用。因此北府兵是一支依附于门阀士族的武装力量,并非是一至独立于门阀政治之外的武装力量。肥水之战后谢安,谢玄相继过世,太原王氏的王恭出镇京口,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王恭联合殷仲堪、桓玄、杨佺期讨伐起兵讨伐司马道子,王恭依靠北府兵而起兵,却常以高门自居,又薄遇刘牢之。由此可见门阀士族对流民帅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以北府兵将武力自持,又以高门大户之资薄遇流民帅,而司马道子正是利用这种矛盾,派遣高素劝反刘牢之,刘牢之临阵倒戈使得王恭的反叛失败被捕,送往建康斩首。而司马道子作为汇报,将京口重镇交由刘牢之统领。这也就更加说明了京口的北府兵是门阀士族下的武装力量,他们不能够脱离门阀士族而独立纯在,或者凌驾于士族之上。而这种情况的改变在刘裕时期,桓玄代晋立楚,逐渐削弱刘牢之的军权,引起刘牢之的警觉,发动叛乱,但这时的刘牢之早已经丧失了人心被迫自缢于途中。刘牢之部下刘裕则收拢北府旧部在京口起兵对抗桓玄,最终斩杀桓玄,恢复了晋氏,由此刘裕也掌握了东晋的政权。而此时北府兵的性质也变成了凌驾于士族之上的一支武装力量。刘裕最终依靠着这支武装代晋自立,这是刘裕的胜利也是次等士族的胜利。因此东晋一朝“安也京口,亡也京口”。

由此我们来讨论一下京口对建康的影响。按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中所论:“京口重镇形成后,它的战略价值表现在,首先京口对建康的政局起到了威慑作用。陶侃、庾亮欲起兵废除王导,但仍与郗鉴进行商榷,与郗鉴商榷的原因就是忌惮郗鉴所统领的京口势力,最终在郗鉴的调和下最终作罢。这就是一例。其次,虽然建康的政局发生了巨变,京口仍可以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当桓玄代晋立楚,刘裕利用进口的北府兵驱逐桓玄,恢复晋室。同时,由于京口的存在,使得上下游的门阀势力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桓温死后,桓冲镇荆州,在上游对建康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压力,使处于中枢的谢安感到不安,于是令谢玄出镇京口,组建北府兵,以保持上下游的势力平衡。”我认为所论是比较全面的,但是我还想借此补充几点,首先我们应当还要看到京口重镇的建立使得东晋加强了对三吴地区的控制,三吴地区是东晋的腹地,是钱税的重要来源,也是士族的隐居之地。京口重镇的设立防止了三吴地区受到海盗的侵扰,同时也起到了威慑三吴士族的作用,使得三吴地区更加的稳定。另外北府兵抵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保卫了东晋朝廷,使汉族政权得以存在。太元八年,“坚发长安戎族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晋书·苻坚载记》)苻坚率八十余万大军进攻东晋,企图灭亡东晋政权,以统一天下。东晋利用谢玄所创立的北府兵来抵御符坚的进攻。谢玄利用苻坚轻敌的心理,打赢了淝水之战,并乘胜追击,收复大片土地。保存了东晋政权。东晋王朝、因北府兵而得以保全。淝水之战的胜利,保住了汉家正朔,对汉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四、门阀士族的影响

在五胡乱华之后,北方陷入混乱大批的北方士族衣冠南渡,大批士族阶层皆从南迁徙而来,使得东晋王朝在南来士族的建立,司马氏得以继续在江南立国,一方面这满足了广大汉族官僚贵族和百姓在南方建立与自己民族利益相一致的政权,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随着司马氏政治中心的南移,北方的士族门阀纷纷南迁,进一步壮大了南方汉族官僚贵族的力量,这为东晋政权奠定阶级的基础,使得东晋政权的建立成为可能。在西晋灭吴之后,三吴地区总是易动难安。而北方的世家大族衣冠南渡也势必会同南方土著的利益发生矛盾,王导研习吴语就是一例。为了寻求政权的稳定,东晋政权尽量兼顾三吴大族的利益,使得南来的侨姓士族和吴地本土士族的矛盾得以缓和。促进了三吴地区稳定。南迁士人加快了对南方的开发,在他们在南方开展生产活动,将北方带过来的农耕技术应用在南方,由此江南地区开始成为汉民族的政治文化與经济中心,成为江南地区后续一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开始,而作为首都的健康,也拉开辉煌的历史序幕。北方的中原文化与南方的吴越文化发生交融碰撞,对中华民族总体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使得中原文化中心由北向南推移,在民族矛盾尖锐,战乱平凡之时,以华夏正统为号召与北方少数民族相抗衡,对于保证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具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维护了江南地区的稳定和谐,对于江南经济的稳步发展,文化的繁荣昌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同样具有重要影

参考文献:

[1]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刘欣凯(2001—),山东济宁人,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历史学。

猜你喜欢
士族
从赵郡李氏南祖房善权支几方墓志看唐代士族的中央化
南北士族协调与东晋王朝的建立
从抵制到推崇
北朝门第婚姻考述
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现象的成因与历史遗留问题
电影《梁祝》中祝母形象分析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为何这么牛气?
天下第一行书
魏晋士族门第婚姻研究
浅议日本西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