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乡村空间治理

2023-07-11 03:30王代印许庆福李新卫刘玮玮郭晨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6期
关键词:沂源县

王代印 许庆福 李新卫 刘玮玮 郭晨

摘要:乡村空间治理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乡村空间治理从要素上是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要素的治理,从功能空间上是对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治理。以山东省沂源县流水片区为例,探讨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乡村空间治理路径和方式。乡村生态空间治理,首先构建乡村生态空间网络,强化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注重山体、水系等生态空间修复;其次,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再次,优化村落空间结构形态、完善街巷空间组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营造温馨庭院空间,使得人们能够“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关键词:乡村空间治理;土地综合整治;沂源县;山东省淄博市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doi:10.12128/j.issn.16726979.2023.06.011

0引言

国土空间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仅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為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仅涉及乡村地域的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也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空间治理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目前,有关乡村空间治理的研究多集中于以村庄规划为主的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和以乡村治理为主的社会科学领域。前者通过规划实现空间管制与引导,后者通过治理解决乡村空间中的社会问题[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乡村空间治理会发挥特殊的作用,是实现乡村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对一定地域内存在的空间格局失衡、土地资源利用低效、生态质量退化等问题,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恢复、修复与重建,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补齐功能短板,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3-4]。通过以“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与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为基本内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塑造人地关系协调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5]。乡村空间治理是以乡村空间为治理对象,通过规划和协商等方式,治理不适应乡村发展的空间形态,实现乡村空间结构与功能优化,推动城乡空间公平配置的综合治理过程[6]。无论是显性的实体空间(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还是隐性的非实体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7],乡村空间治理首先关注的是空间实体形式,通过不同功能空间及其协同治理,实现空间优化和功能完善。因此,乡村空间治理可以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格局,挖掘乡村空间潜力,提升乡村空间品质,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乡村生活品质提高和生态质量提升[8],实现乡村空间的系统治理。本文以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流水片区为例,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手段,探讨乡村空间治理的路径和内容。

1研究区域概况

流水片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图1、图2),由北流水村、东流水村、南流水村和车场村4个自然村组成,面积17.46km2。片区内地貌类型较多,以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地为主;村落位于山谷地带,四周有大峪顶、孤山子、胡拦顶、大崮顶、灯山子等山体环绕。片区内的三岔河是弥河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齐鲁水塔”;有齐长城遗址、南流水铜矿遗址、高老师庙、老泉等历史文化古迹,其中齐长城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片区内拥有丰富独特的水资源,自然水系环绕村落,山水相应,风景秀美。村内有石砌房屋,为鲁中山区典型的传统民居;还有古朴的石板路、石阶和石墙,彰显着村落久远的历史感。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片区内土地资源总面积1745.61km2,以农林用地为主,面积1508.9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6.44%。在农林用地中,耕地362.95km2,林地573.38km2,园地430.71km2。建设用地较少,面积55.21 km2,仅占总用地面积的3.16%;其中,村庄用地45.13km2,其他为基础设施及少量加工业用地。自然保留地181.49km2,占总用地的10.40%,主要为裸岩石砾地、其他草地和陆地水域(图3)。

2乡村空间治理对象与路径

2.1乡村空间治理对象

乡村空间是乡村地域结构和功能的物质载体。乡村空间治理是对乡村空间系统进行的治理,是通过乡村资源优化配置,重构乡村空间结构和格局,促进乡村空间功能提升和价值实现的过程[2]。乡村空间治理的目的是调整和完善乡村空间地域结构和功能的不合理状态,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和平台[9]。

从治理要素上看,乡村空间治理是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要素的治理;从治理空间上看,是对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治理。因此,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乡村空间治理,需要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辨析乡村空间治理客体,聚焦乡村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治理[10],强化“要素”与“空间”的统筹治理,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11]。

2.2乡村空间治理路径

结合研究区域状况,针对不同功能空间,提出治理路径:对于生态空间治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以河源区域生态修复为抓手,以水资源保护为重点,实行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对于生产空间治理,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抓手,从产业发展基础及潜能出发,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发展特色林果业和富锶农产品,以及特色乡村旅游,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对于生活空间治理,以保护现状空间机理,优化空间结构形态,完善街巷空间组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营造和谐、温馨的庭院空间为主线,整治村庄居住环境,配套公共、公用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保护全石民居、百年老泉、特色民宿、百年古树等,使村民能够“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3乡村生态空间治理

乡村生态空间是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乡村国土空间,主要由河流、水库、坑塘、林地、裸土地等地类构成。良好的乡村生态空间是乡村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产业载体及生态文化根基。乡村生态空间治理需要通过构建生态网络、实施生态空间保护和修复等措施,提升乡村生态生产力及文化影响力[12]。流水片区位于齐鲁水塔腹地、三岔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任务艰巨,应构建生态空间网络,强化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推进受损生态空间修复治理。

3.1乡村生态空间网络构建

乡村生态空间网络是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发展的基本框架。在宏观尺度上,遵循自然生态演替规律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将大片林地、水域等作为网络中心,将河流、沟渠、道路等作为廊道,构建乡村生态空间网络,提高乡村生态系统的弹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形成乡村生态安全基本框架,成为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空间[13]。在中观尺度上,以村落为重点,将其内部的大片林地、坑塘水面等作为次级网络中心,河流、排水渠道、街巷道路等作为次级廊道,构成村落生态网络。在微观尺度上,以庭院空间为单元,将庭院内花园为局域生态网络中心,将庭院外围树篱作为廊道,形成各具特色的庭院生态网络。

3.2乡村生态空间保护

乡村生态空间管制是实现乡村生态空间保护的重要手段。按照生态功能重要性,将乡村生态空间分为乡村生态保护红线和其他乡村生态空间,采取不同的管制措施。流水片区地形坡度较大,植被覆盖少,缺少拦蓄设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坡耕地。因此,需要加强生态空间的保护,在生态保护红线内禁止一切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其内的建设用地、零星耕地需要逐步退出。加强小型水库和蓄水池维护,建设雨水收集、涵养、利用系统化工程,保障农业灌溉等用水安全。

3.3乡村生态空间修复

乡村生态空间修复应坚持自然恢复为主、避免过度人工干预,实行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合理选择生态修复模式。结合流水片区生态本底状况,应重点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河流水系生态修复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

流水片区地处山区,水土流失严重,需要加强三岔河源头水土流失防止,实施崮顶生态绿化,提升林地质量;修建山腰防护梯田,种植林果及中药材,提高水土保持能力;修建谷底塘坝,种植水生植物和湿地植物,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提升河流生态联通性,提高生态流量,需要进行河道疏通;滨水驳岸采用自然斜坡形式,以生态驳岸为主,适度采用硬质驳岸;以亲水型植物为主,营造滨水植物景观,提高河流自净能力。

注重道路廊道生态修复,主要道路廊道采用乔木列植或乔灌混植,次要道路廊道采用小乔木、灌木、乡土花卉和爬藤植物,提升道路廊道生态景观价值[14]。强化村落内部水系修复,以自然石块干砌为主,以苔藓、杂草混土嵌缝,配挺水植物并嵌入木桩,形成生态硬质驳岸,提升水系统中物质、生物与能量流动性(图4)。

4乡村生产空间治理

乡村生产空间主要指农业生产空间,不仅是农业生产活动的载体,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由耕地、园地、设施农用地等地类构成。乡村生产空间治理主要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农用地整理,优化用地布局,促进提质增效。

4.1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结合流水片区资源及产业优势,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形成生态涵养区、山里泉乡旅游区、新型乡村发展区、特色林果种植区、富锶农业生产区、休闲观光农业区、烟草种植区、药材种植区(图5)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特色林果种植主要有苹果、油杏、草莓、猕猴桃、大榛子、栗子、山楂、柿子等;烟草种植区、药材种植区主要有桔梗、丹参、黄芪等中药材及黄烟等经济作物;乡村特色旅游主要依托特殊的地理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小桥流水、山水相映、风景秀美的传统村落,以及齐长城遗址、全石民居等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以“水”为特色的乡村旅游。

4.2乡村农业生产空间治理

乡村空间治理能力的提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空间,村域空间是实施耕地保护的基本单元,在落实耕地保护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要加强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保持耕地数量基本稳定。

乡村空间利用不合理是限制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善生产基础条件实现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转型发展[15]。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流水片区耕地地块空间相对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影响资本、技术、劳动等要素投入,生产能力和效益难以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应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耕地相对集中分布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将零星分布的园地、林地逐步调整为耕地;通过坡地改梯田、小块并大块,配套完善灌排设施、优化田间道路布局等措施,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综合效益的提高(图6)。

5乡村生活空间治理

乡村生活空间是村民进行生活、居住以及休閑等活动的空间,主要由庭院、街巷、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园绿地等构成。乡村生活空间治理应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保护特有的村庄空间肌理和建筑风貌,通过宏观尺度上的空间形态优化,中观尺度上的街巷空间提升和公共空间建设,微观尺度上的庭院空间营造,形成顺应自然的空间形态、曲直相间的街巷空间、和谐适用的公共空间和温馨舒适的庭院空间。

5.1空间形态优化

在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乡村生活空间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和时空演变,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空间形态,并影响着其功能布局和空间肌理。流水片区的村路在宏观空间形态上,主要存在布局散乱、集约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进行布局优化和整治提升。

优化北流水村布局形态,将零星分布的农房迁至村庄北侧,并完善村庄内部设施。进行南流水村整治提升,优化村庄空间形态,整治分散农房。优化东流水村布局,对车场村农房整治提升,对具有地方特色的石头房进行保护性维护提升。

5.2街巷空间提升

街巷是乡村生活空间肌理的骨架,是生产生活、交通往来空间,是展示村落景观面貌的重要窗口,反映着整体空间风貌特色和历史文化脉络[16]。流水片区村落现有街巷空间主要存在墙体色彩杂乱、道路狭窄、缺少休闲空间等问题,需要从不同空间尺度上进行有效保护和整治提升。

在宏观尺度上,要加强街巷格局的保护,维持现有街巷空间机理;在中观尺度上,要彰显街巷空间特色,串联不同的历史文化空间,增设小型休息空间,配以石桌、石凳等小型休憩设施;在微观尺度上,要维持现有石板路、石阶、石墙的形式与色彩,适当增加乡土树种和花卉的配植[17]。对北流水村、南流水村内部街巷整治提升,维持石板路的古朴风貌,彰显村庄街巷格局与形态的年代感。

5.3公共空间建设

乡村公共空间是生产公共价值、凝聚集体行动能力的重要载体[1],是乡村生活空间中具有标识性的空间节点,主要有文化广场、祠堂、寺庙等。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是一个实体性的公共场所,为村民提供交往空间和文化娱乐场所,而且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向往的体现[18]。乡村公共空间主要有邻里空间和集体活动空间等类型。

邻里空间是创造或增进邻里之间交流,营造温馨的交流氛围而建设的公共空间,主要是完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如社区服务中心、礼事堂等。集体活动空间是为满足村民进行健身、游戏等活动而建设的公共空间,如村民公园、健身广场和小型绿地等。结合片区村民的生产、生活和民俗乡情,建设文化活动站、互联网信息服务站、图书阅览室和户外活动广场,提升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水平。

5.4庭院空间营造

庭院空间是乡村生活空间的核心区域,具有居住、休憩、生产等多种功能。流水片区的庭院空间可分为“平原民居”和“山区民居”两种类型。前者是红瓦坡屋顶与平屋顶结合,为典型的合院式布局,略呈方形;后者是典型鲁中山区特色的传统民居——石头房,需要重点保护。受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山区民居”庭院大多沿山路或河流而建,呈“一”字型、“L”型院落,形制较为自由。

在庭院空间营造中,以二层单独院为主,并配置花园;优先选用当地的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墙面以白色为主,墙裙宜用当地石材。结合绿化、凉亭等丰富庭院景观,增加空间舒适度。以经济树种为主,将绿化美化与发展庭院经济有机结合。

6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乡村空间治理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乡村空间治理的目的是调整和完善乡村空间地域结构和功能的不合理状态,在要素上是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要素的治理,在功能空间上是对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治理,同时强调“要素”与“空间”的统筹治理,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乡村生态空间治理应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构建乡村生态空间网络基本框架,强化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注重山体、水系等生态空间修复;应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应以保护现状空间机理,优化空间结构形态,完善街巷空间组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营造和谐、温馨的庭院空间,使人们能够“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6.2讨论

乡村空间具有物质性属性和社会性属性,是拥有丰富资源的自然空间和承载复杂乡土社会的存量空间的综合体。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乡村空间治理,主要是乡村物质空间治理。实际上,乡村空间治理还应包括乡村空间组织治理和乡村空间权属治理,通过三者的协同治理,实现物质空间结构功能的重构,空间组织关系的重组,空间价值分配的重塑,进而实现对乡村空间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 李娜,刘建平.乡村空间治理的现实逻辑、困境及路径探索[J].规划师,2021,37(24):4653.

[2] 朱从谋,王珂,张晶,等.国土空间治理内涵及实现路径:基于“要素—结构—功能—价值”视角[J].中国土地科学,2022,32(6):1018.

[3] 严金明,蔡大伟.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战略思考[J].中国土地,2022(7):47.

[4] 肖武,侯丽,岳文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困局与对策[J].中国土地,2022(7):1215.

[5] 金晓斌,罗秀丽,周寅康.试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基本逻辑、关键问题和主要关系[J].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1):112.

[6] 戈大专,陆玉麒,孙攀.论乡村空间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J].地理学报,2022,77(4):777794.

[7] 龙花楼,陈坤秋.基于土地系統科学的土地利用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J].地理学报,2021,76(2):295309.

[8] 许庆福,许梦,张晓艳.生态化土地整治视角下的村域“三生”空间营造[J].山东国土资源,2021,37(2):6772.

[9] 戈大专,陆玉麒.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乡村空间治理机制与路径[J].地理学报,2021,76(6):14221437.

[10] 黄晓芬,白鸥,朱铨.我国乡村空间治理研究进展与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小城镇建设,2021,39(12):103110.

[11] 林坚,赵晔.国土空间治理与央地协同:基于“区域—要素”统筹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36(5):3648.

[12] 崔彩贤,王子悦,吴普侠.秦岭生态空间治理:逻辑转换、症候检视与关键策略[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4):4752.

[13] 龍花楼.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J].地理学报,2013,68(8):10191028.

[14] 许庆福,许梦.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理念下的多尺度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J].山东国土资源,2021,37(1):6773.

[15] 戈大专,孙攀,周贵鹏,等.传统农区粮食生产转型机制及其安全效应:基于乡村空间治理视角[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6):15881601.

[16] 李美艳,欧阳文.河北邯郸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形态解析[J].北京规划建设,2022(3):7884.

[17] 边宇浩,高侨,张维妮.传统村落街巷景观提升策略研究:以北京昌平长峪城村为例[J].北京建筑,2021,18(32):4953.

[18] 张慧,赵晓峰.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生态文化内涵[J].河北学刊,2008,28(3):245247.

Rural Spatial Governance Based on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in the Entire Region

——Taking Liushui Area in Yiyuan County in Zibo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ANG Daiyin1, XU Qingfu1, LI Xinwei1, LIU Weiwei2, GUO Chen1

(1.Shando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ciences, Shandong Jinan 250013,China;2.Zibo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Zibo 255025,China)

Abstract:Rural spatial governan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erritorial spatial governance, and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implementing rural spatial governance. Rural spatial governance is essentially the governance of natural resource elements such as mountains, rivers, forests, fields, lakes, and grasses, while functional space is the governance of ecological space, production space, and living space. Taking Liushui  area in Yiyuan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path and methods of rural spatial governance have been studied based on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across the entire region. Network of rural ecological spaces should be firstly built in the governance of rural ecological space, the protection of important ecological spac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restoration of ecological spaces, such as mountains and water system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he layou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optimized and the large scal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should be promoted. Optimiz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villages, improving the organization of streets and alleys, increasing public activity space, and creating a warm courtyard space allows people to "see the green mountains, green water, and remember their homesickness".

Key words:Rural spatial governance;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Yiyuan county; Zibo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猜你喜欢
沂源县
一道分式中考题的两种解法
山区农机推广工作研究
送教到家
沂源县荆山路小学开展预防溺水主题班会
沂源县飞机施药防治松阿扁叶蜂技术研究
严把四关 促进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苹果选美
开启多彩收获季
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旅游业中的开发利用
山东省沂源县耕层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