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冬梅 苑 莹 宁 烨
钢铁行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代表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程度,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钢铁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而钢铁产业技术创新也是技术、市场、管理和政府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为推动辽宁省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辽宁省科技厅先后通过省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省科技创新基地计划等支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截至2020年,已在钢铁新材料领域布局组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16个、部署省级科技创新重点任务8项,有效提升了辽宁省钢铁企业的产业综合竞争力。
对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能够发现当前该产业在资金、技术、人员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属性和特征。本文在已有创新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比其他主要省市地区钢铁企业的发展状况,对辽宁钢铁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论也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一种多指标的评价体系,基于系统性、可比性、科学性的原则,结合钢铁产业特征选择4组12项能反映科技创新能力且可以获取数据的主要指标。其中,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级指标包括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分别用F1、F2、F3、F4表示。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钢铁产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全国各省市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本文选取了12个主要钢铁生产省市的数据,分别包括北京、上海、辽宁、河北、广东、江苏、浙江、山西、湖北、湖南、山东和安徽。数据来源于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等。
为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科学性、专业性,并且能真实反映钢铁产业的创新水平,需要确定各个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参考胡莺等[1]的研究,采用专家评判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其优点是使用简单、易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该方法的操作步骤为:确定评价指标,并对每个指标设定评价等级,其标准用100分值表示;请专家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其打分形成数据集合;对打分后的指标值进行预处理,公式为X*=(X-μ)/σ,其中μ为所有样本数据的均值,σ为所有样本数据的标准差;采用Excel和SPSS软件对进行数据预处理后的每一列特征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得到评价权重;根据评价权重,结合各省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数据,得出评价对象的总分值。
本文邀请了20位技术创新领域的专家,基于我国部分省市主要钢铁企业的指标数据,对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打分,之后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指标权重分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钢铁产业创新评价指标权重
根据上述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12家主要省市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分析,并根据所得到的分值按照百分制进行标准化处理,对各主要省市钢铁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各省市钢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排序
由表3可以看出,在12个主要钢铁生产省市中辽宁省钢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排名第四,得分为76.14,在所统计钢铁企业样本中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辽宁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好、综合竞争能力较强。但从各项分级指标的得分情况看,辽宁钢铁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创新基础一级指标的评价中,辽宁钢铁企业的得分为73.5,排名第五,落后于一些省市的钢铁企业。根据具体统计的技术创新基础3个二级指标显示,科技研发人员占比在全部统计样本中排名第六,科研机构占比排名第四,科研经费占比排名第五,说明辽宁钢铁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较薄弱,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
辽宁钢铁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得分为72.5,位于北京、上海、山东、广东和江苏之后,处于中游水平,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地区存在一定差距。二级指标中的R&D科研经费投入占比、科研设备支出占比、新产品研发支出占比得分在12个省市钢铁企业中排名均靠后,也说明辽宁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辽宁钢铁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得分为74.3,在12个省市钢铁企业中排名第四,处于中上游水平。二级指标专利申请成功率、研发成功率、新产品利润率均位于北京、上海、广东之后,说明辽宁钢铁企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与发达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
基于以上评价结果,根据国家《关于推进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以及“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技术创新领域的发展方向,结合宝武、山钢、河钢等钢铁企业创新发展规划的实践,提出辽宁省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建议。
面对钢铁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加剧、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和国家实施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辽宁钢铁企业在基础性、前沿性和引领性技术研发上存在科研项目顶层战略设计不足,缺乏引领性、高水平大项目的问题[2]。基于此,一方面从政府角度出发,应大力支持辽宁钢铁企业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产业创新联盟等高水平创新平台。鼓励企业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对于已取得实质性创新突破的项目,财政在后期予以持续资助,以保证创新技术成果能够得到转化与应用。另一方面,辽宁钢铁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制定科技攻关目标,建设科技研发框架,在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上实现新突破,从而实现在产品领域对前瞻性、引领性、战略性、产品质量和技术全面领先的目标,提高辽宁钢铁企业在技术改造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包括资金、人员和设备3个方面。
首先,应加大对辽宁钢铁企业的资金投入,扩宽企业创新融资渠道。目前,辽宁钢铁企业的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政府资助力度与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还存在差距。因此,应从政府角度出发,加大对辽宁钢铁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并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同时,设立技术创新改造专项资金,当企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和成果时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配套资金支持。此外,企业需设立专门账户管理财政资助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将资金切实投入到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
其次,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增加技术创新人员投入[3]。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要完善科技人才发展体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对于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方面的优秀人才应给予适当倾斜,改善其薪资待遇、赋予其技术创新项目资金的使用权和处置权,以及后续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权,建立创新成果与收益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加入辽宁省钢铁企业,为科技创新攻关奠定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
最后,应加大辽宁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的固定资产投入。科技创新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以此带来更多的工业增加值和新产品产值。在科技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中,要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比率,围绕低碳冶金、高效轧制、节能环保等关键技术要求,安装先进的电弧炉、高端检测、高品质特殊钢等专用设备和零部件,提高创新产品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水平。
从企业层面看,辽宁钢铁企业要加快自身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首先,在企业内部要设立技术研发中心。要立足于企业实际,结合国家“十四五”钢铁行业发展战略规划,选择适合企业技术的创新发展模式。例如,鞍山钢铁制定了《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25科技领军计划管理办法》[4],在项目计划制定、领军人才选拔、计划实施、绩效考核等方面建立了较完善的科技创新研发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创新成果。
其次,企业在进行创新体系建设时,要采取整体性发展策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包括规则系统、决策系统、资源系统等子系统,各系统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钢铁企业对于各个系统的建立要做到统筹兼顾,不能对某个创新项目或系统过于倾斜,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最后,辽宁钢铁企业应建立科技项目负责人制度,制定合理的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对项目的计划制定、负责人选拔、计划实施、成果转化与后补助激励进行闭环管理,形成以科技领军人才为核心、配备技术首席专家和技术总监的研发团队,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从根本上提升辽宁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供给服务化,即钢铁企业的科技创新要与实际需求相一致,创新的目的是服务生产实践、服务产业发展。因此,建立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系统对钢铁企业至关重要。目前,辽宁钢铁企业的服务业发展不能满足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辽宁不能跻身于钢铁强省的重要原因之一。钢铁服务业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物流配送、结构安装、钢材贸易、企业融资担保等门类。应将钢铁服务业的发展与辽宁钢铁企业的创新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相联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业态,探索规模化定制、远程运营与维护服务、电子商务等制造业新方式,提高钢铁企业产品的服务附加值,增强辽宁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辽宁省的大中型钢铁企业都建有自己的技术中心,但企业自身的研发力量有限。企业应当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长期的联系制度,共同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企业应定期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对接,针对技术攻关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同时,科技研发人员应深入到企业实践中,在一线发现问题,再筛选出关键共性问题,上升到理论研究,然后和企业生产相结合,将研究成果转化到生产实践中,形成受企业欢迎的创新结果,进而实现成果的高质量应用转化。只有把钢铁科研的供给端和钢铁企业的需求端紧密结合,才能为辽宁钢铁企业的科技进步提供持续不竭的动力。
本文在我国“十四五”钢铁行业发展的背景下,以全国12个主要省市的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技术创新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辽宁钢铁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辽宁钢铁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在我国钢铁行业中居于上游位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按分类指标评价显示,辽宁钢铁企业在科技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创新评价结果,结合辽宁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提高辽宁省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建议,具体包括加快钢铁企业的高水平技术改造、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完整的钢铁服务产业链、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最终提高辽宁省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是无止境的,通过技术攻关可以开发出更多高性能的钢铁材料,进而降低钢铁生产成本,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构建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对辽宁钢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短板并进行改进,不仅有利于辽宁省钢铁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为我国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