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飞 毛景粉 张彩霞
(1 河南省工人龙门疗养院 洛阳 471023;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 医院全科医学科 河南洛阳 471000)
脑梗死(CI)主要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后致使脑组织发生弥散性、局限性功能损害,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临床表现主要有半身不遂、昏迷、语言丧失、智力障碍、口歪眼斜等。该病具有发病进展快、预后差、致死率高等特点[1]。CI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会对患者脑功能造成严重危害,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为脑部缺血缺氧,患者在进行积极治疗后仍会出现全身功能障碍或局部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3]。部分CI 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加之自我护理能力低,会造成生理和心理双重不适。常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加速患者康复,但是对患者的情绪状态关注度不高,影响康复效果。情绪管理能够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重点护理,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取得理想的预后效果[4~8]。本研究探讨情绪管理对CI 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1 年8 月收治的CI 患者84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干预组男性24 例,女性18 例;年龄63~83 岁,平均(71.68±3.59)岁;梗死部位:基底节、枕叶、额叶、小脑、其他部位分别为16 例、12 例、3 例、10 例、1 例。对照组男性25 例,女性17 例;年龄62~84 岁,平均(71.71±3.62)岁;梗死部位:基底节、枕叶、额叶、小脑、其他部位分别为15 例、13 例、4 例、9 例、1 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参考《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采用影像学技术诊断,确诊为CI;首次发病;发病时间在24 h 内;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心、肺等器质性疾病者;伴精神障碍者;伴恶性肿瘤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干预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解CI 疾病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告知其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调整饮食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做好患者个人护理,若患者长期卧床,床铺保持干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吞咽、咳嗽等消失,但口腔分泌物黏稠,需实施拍背护理,使用吸痰器及时排除分泌物。加强生活管理,为患者提供安静的治疗环境,室内需保持恒温、恒湿,加强消毒管理,定期通风,指导患者合理休息,家属探视时间需尽可能减少,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结合患者尿液量,测量每天入液量,若患者存在呕吐、多汗、高热现象,需合理增加入液量。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由护理人员与患者面对面交流。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出现的负性情绪进行针对性干预,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干预组给予情绪管理护理。心理护理: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将治疗康复的病例向患者进行讲解,建立患者康复的自信心;定期开展讲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情况;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给予专业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之间多交流,缓解自身紧张情绪,进一步改善负性情绪。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性格、喜好及文化程度选择合适的音乐,缓解患者的情绪状态,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转移注意力:了解患者的喜好,组织患者定时观看相关的视频、电视节目,鼓励患者多参加锻炼及社会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寻找更加广泛的兴趣爱好,如看书、下棋、画画等,使患者保持身心愉悦,情绪得到改善。安神干预:每天定时组织患者进行静坐,将自身思绪放空,保持情绪轻松愉快,通过活动、语言等状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患者的进步予以肯定,使患者积极配合度提高。环境支持:根据患者情绪状况保持病房及周围环境安静,调整病房内的光线、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适宜的住院环境,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在患者休息时尽量减少各种操作,防止对患者造成影响;患者在入睡前用温热水泡脚,并适量饮用温牛奶,让其身心保持放松状态;叮嘱家属多陪伴患者,对患者应多倾听,适当给予支持和鼓励,使患者感受到关心和爱护。两组均干预1 周。
1.4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评估量表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HAMD 共包含17 个条目(0~4 分计分),总分0~68分;HAMA 共14 个条目(0~4 分计分),总分0~56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越严重。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 周后进行评价。(2)生活质量:干预前、干预1 周后分别采用简明健康问卷(SF-36)进行调查,共包含8 个维度,分别为活力(VT)、精神健康(MH)、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生理职能(PF)、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每个维度分值为0~100 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3)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Cronbach's α=0.853)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理论、操作技能等,总分为100 分,非常满意为≥90 分,满意为70~89 分,其余为不满意。护理满意为非常满意与满意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应用SPSS25.0 软件分析。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HAMD评分、HA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HAMD 评分、HAMA 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n时间HAMD 评分HAMA 评分干预组42对照组42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14.12±1.34 5.83±2.31*#14.16±1.35 9.03±2.43*14.42±3.61 5.97±2.38*#14.46±3.58 9.11±2.42*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VT、MH、RP、SF、RE、PF、BP、GH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n时间VTMHRPSFREPFBPGH干预组42对照组42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54.26±8.69 69.06±9.13*#53.99±8.71 63.24±9.09*55.68±7.68 66.03±8.79*#55.72±7.71 60.69±8.82*58.67±8.12 68.34±9.34*#58.59±8.16 63.31±9.04*50.03±7.62 59.68±8.53*#50.11±7.59 55.59±8.21*52.14±8.67 64.03±9.42*#52.16±8.59 56.37±8.86*54.52±8.33 67.39±9.64*#54.61±8.29 60.43±9.04*58.34±8.73 72.01±9.81*#58.41±8.83 64.03±9.57*58.34±8.73 72.01±9.81*#58.41±8.83 64.03±9.57*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CI 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致残致死率均较高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由脑血流循环障碍造成的。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明显的生理不适,影响个体的活动能力,使其生活质量降低。在医院治疗时间相对较短,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需出院进行自行调理,大部分CI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或残疾,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能力造成严重威胁[7~10]。患者发病后,坏死病灶的周围组织会出现缺血半暗带区域,这些细胞功能恢复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但长期卧床会使患者的软组织受到压迫,影响血液循环,造成压力性损伤,影响脑功能,出现神经功能紊乱、应激性溃疡等情况。应及时对患者采用科学的干预措施,对缺血半暗带区域进行刺激,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恢复,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增强,使其正常的运动模式得到恢复[11~13]。此外,CI 患者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还存在吸烟、酗酒、作息时间紊乱、饮食习惯不合理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应对患者进行正确引导,叮嘱家属参与护理干预过程,促进患者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心态积极配合。
常规心理护理模式中,针对CI 患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不重视疾病发展的特征,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心理调节能力较差,且缺乏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效果不佳。情绪管理会对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进行密切关注,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善,使其情绪状态得到缓解;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建立患者康复的信心[1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HAMD评分、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为,情绪管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参与疾病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让患者身心状况的适应行为得到强化,促进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的提高,并指导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使患者感受到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双重安抚,使其情感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帮助患者克服身体不适,使其参与自理行为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改善负性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VT、MH、RP、SF、RE、PF、BP、GH 评分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为,情绪管理干预中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沟通技巧,能够促进护士、家属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得到患者的信任,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换位思考,给予患者科学正确的引导,让患者感受到理解和关爱,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护理干预,可积极参加康复训练;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让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可改善患者的预后,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62%) 高于对照组(80.95%)。这是因为情绪管理干预中护理人员能够理解患者的情感能力和处境,让患者感受到关爱、温暖和尊重;积极了解患者的实际情感信息,了解其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倾听的方式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医患关系;并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思维来面对生活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采用情绪管理护理干预CI 患者,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