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敏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利用文言文教学帮助学生构建语言与运用语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信等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利用丰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核心素养
文言文与现代文的表达方式几乎完全不同,理解难度较大,导致文言文教学效果不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自身教学理念,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既要完成知识讲解,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文言文学习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学生现代汉语学习的效率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既有着相同的根基,同时又存在着差异。开展文言文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效率。语言学习的重点在于积累,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有效积累相关字词句,不断提升理解能力,为现代汉语学习提供助力。
(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现代汉语融合各种语言,其中会有不同的方言,或外来语等,这些语言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文言文最有中国语言的特点,通过文言文学习形成语感之后,学生能够清楚了解现代汉语当中哪些内容是源于中国的。
(三)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情感等的综合体现。其中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拓展自身的文化视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而文言文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体悟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志与道,感受到中国特有的文化与精神,从而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
二、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欠缺学习兴趣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一些句式存有很大的差异,并且在文言文中还有很多的多音字、通假字或者是典故,因此,很多小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没有兴趣,自然也难以准确地把握文言文的内涵。
(二)教师忽视对文言文内涵的讲解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在文言文学习上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对文言文句意与字意的理解上。针对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会用大量的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句意和字意,侧重对文言文内涵的讲解。学生难以感受到文章中所蕴藏的情感与哲理,体会不到文言文的魅力。
(三)学生参与性低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地重视课堂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留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比较少。在小学语文教师所主导的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很少能够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缺少自我表现的机会,抑制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主动性也会降低。
三、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利用诵读建构语言
对于文言文学习而言,诵读是比较传统的方法。诵是一种能够以情传声的表达方式,读主要是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诵读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字音、停顿、节奏感及学生情感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正确诵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的体会与感悟,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促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等,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例如,在《古人谈读书》的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进行阅读示范,在示范的过程中一边读一边表演。注意教师示范时自身的表情和情绪都要到位,要能够触动学生内心,使其对文言文产生初步的认知。然后利用问题推动学生进行思考,如提问学生文言文阅读与现代白话文阅读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当班级学生进行诵读时,教师要认真聆听,对学生的诵读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指出学生在读音或者是节奏上所犯的错误,之后让学生再次进行诵读。这里需要明确一点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
(二)利用留白讲有趣的故事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有趣的故事比较感兴趣。讲故事是学生站在当代社会的视角观感古人的生活和文学创作,也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选择与重组。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以想象、补白的方式讲述故事情节。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有效实现文言文的育人功效,增强学生自身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及再加工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具有文言文氛围的情境,突出班级学生的主人公地位,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对故事进行讲述;引导学生在合理的想象当中,增加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在有深切感悟的基础上讲好故事。例如,在《自相矛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符合文章故事情节的情境,引导班级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特点,想象卖者叫卖的场景、动作及心理活动等。学生在发挥想象的过程中,要有层次地补白文本,使得人物形象越来越突出,而文本所蕴藏的内涵也会由此逐渐显现出来。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讲故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班级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故事中,既增强了自身的叙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讲述故事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与能力二者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是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互相渗透的过程。学生运用语言知识时,不论是词语的选择、句子的重组还是逻辑的推理等,都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显现,符合新课标要求下學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要求。思维能力的发展伴随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联系实际,古为今用
传统文化发展至今仍旧给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启发我们的心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不仅是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更是为了激发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在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之上,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从而自觉继承并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秉持古为今用的理念,联系实际,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精神。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爱国精神的文言文,如《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促使班级学生感受到作者期盼国家繁荣富强的愿望和对中国少年的赞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具体写了什么内容,思考作为小学生如何在当下做到爱国。比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将中秋全家团圆的场景与边防战士守卫边疆的场景进行对比,让学生在直观的图片、视频比较中感受边防战士为了保卫国土、守卫国家安全而做出的伟大贡献,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等等。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并不是在战争时期才能够爱国,爱国随时随地都可以,是不限年龄与身份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一些文言文,不仅仅蕴含丰富的文化意义,还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对其进行学习,能够提升学生感悟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及审美 观念 。
在小学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小學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筑牢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之上,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以班级学生实际学情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高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19):108-110.
[2] 黄贵钰.注重语言建构与运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文言文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2(14):48-49.
[3]沙小莉.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文言文教学浅析[J].小学语文教学,2022(14):50-51.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