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综合艺术课程与儿童生活的建构

2023-07-11 19:45:14岳伟娜
科技风 2023年17期
关键词:艺术课程艺术

摘 要:艺术课程会对儿童日常艺术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既不是线性的,更不是机械的,而是一种网络状、千丝万缕的生态构成与融通。艺术来源于生活,并超脱于生活,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艺术与生活在不同的维度发挥着相同的功能,是生活的记录,是生活的升华;同样,生活也滋养着艺术,为艺术发展提供水和养分,为参天大树和百花齐放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因此,本文深入探讨艺术课程与儿童教育的前提,就要深刻理解艺术和生活的辩证关系,不能割裂两者间密切联系,通过分析艺术课程与儿童生活,引发对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艺术;儿童生活;艺术课程

日常艺术生活不但是实现艺术教育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添加剂。艺术生活作为传播媒介,使目的和手段实现统一,持续升华儿童艺术学习价值。儿童日常艺术生活是生活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并非孤立存在的概念,在和艺术课程的结合建构中不断发酵增质,为课程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气息。然而,美好愿景尚未达成,儿童日常艺术生活的能量在和艺术课程的隔离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寻求艺术课程现状的改善方法,通过构建艺术文化共同体的尝试,在日常艺术生活和艺术课程之间搭建相互联系和建构的平台,将拉近现实与愿景的距离。

一、建立课程同生活结合的课程理念

全方位理解日常艺术生活和艺术课程,更离不开课程理念的澄清。认识澄清才有可能走出艺术观和课程观的种种误区,才有可能建立日常艺术生活和艺术课程相互融通。从而引领儿童获得、享受丰厚的日常艺术生活的赐予,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自由,不断靠近更有意义的自我。

艺术课程拥有多层意义,不仅仅指向知识技能的未来前景,更是一种包容和情怀。对大多数儿童而言,通过与日常艺术生活的结合,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沐浴艺术带来的快乐,这是最理想的教学方式。课程魅力通过与生活结合充分发酵,充分散发出愉悦带来的芬芳,对教师教育也是一种互动式的肯定与回馈。这种走向日常生活的艺术教育,能够更加感受到这种辩证统一,有助于深入认识这一课程观的丰富内涵。艺术课程的理念应该遵循以下几方面:

(一)开放性

在目前已有的调查中,儿童畅所欲言,或是对艺术生活的看法,或是对艺术课程的迷惑、期望。正因他们不同的表达,把课程和儿童日常艺术生活之间的疏离揭示出来,使我们得以发现艺术开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真正了解儿童想学什么,对哪些艺术形式和活动感兴趣,为艺术课程提供开放的空间,能够实现更有意义的日常艺术生活。艺术课程的开放性是一种双方互动的交流,而不是单方面的倾听或诉说,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将意义传达给对方,在自身的经验中领悟对艺术生活意义的理解,正是在相互碰撞、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生成丰满的日常艺术生活。

艺术课程的开放性不仅仅是机械重复性地诉说和倾听,而是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实施、评价直至新一轮课程的不断生成,贯穿儿童艺术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更不是流于形式的夸夸其谈或矫揉造作的表面交流,而是通过艺术与他人共享经验,体验内心自由,表达个性,实现自我。

(二)生活性

基于儿童日常艺术生活的意义,艺术课程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内容,而是实现儿童丰富多彩的人生目标、获取情感愉悦、树立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折射出儿童当下艺术生活的鲜活过程,也能反映儿童未来艺术生活的结果。艺术的影响将伴随个体整个人生,艺术能够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變得更加美好。强调艺术课程的生活性质不是追逐潮流,也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寻求更深的意义。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不仅没有停滞不前,还在追逐中实现彼此超越。艺术课程更应在把握生活的同时发挥其属性带来的灵魂,为实现更高的价值不断奋斗。浸入课程的艺术生活是积极向上的,要提供儿童所熟悉的素材,让儿童在引导中主动选择,撬动他们独立思考的阀门,实现最大限度的教育成果。

(三)儿童的核心地位

儿童在艺术课程学习中的核心地位,对艺术教育指导方向的确定、课程教学方式的选择等具有规定性的影响。主体形态处在不断发展中的儿童具有自主、能动、创造的潜力,蕴含于儿童丰富的日常艺术生活经验当中。潜力的发挥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关键的条件是儿童主体地位的确立。唯有把他们视为独立、能动、有价值的人来看待,他们的主体能力发展才有可能。作为艺术课程和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他们不仅进行学习、认知、审美和交往,与此同时还自我发展和创造。走向生活的艺术课程,必须为儿童主体性格和能力的养成提供充足的空间,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他们培养艺术领域和感知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主体不只是作为孤立的个人存在,而是与他人共在,主体不只是作为个体主体,而同时具有交互主体或类主体的意义”。合理性是确立儿童核心地位时应考虑的问题,课程形式化的现象显然是单向度追求孤立个性的结果,合理的儿童核心地位,既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绝对的民主。相反,确立合理的儿童核心地位,首先需要拒绝完美主体形态的假设,充分地认识他们尚未完善的主体形态带来的现实条件,继而采取合理的引导方式实现更好的主体发展。另外,合理的主体地位需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建立共享,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保留足够的个性空间,不断获取有意义的经验。因此,“以儿童为本”才是生活的艺术课程所要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总之,合理确立儿童核心地位的课程观念是实现艺术生活课程的必由之路。唯有全面深入地认识课程和日常生活融通的内涵,才能避免肤浅的形式化,实现艺术课程与日常艺术生活的意义契合及超越。

(四)面向全体的课程性质

专业艺术教育的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枯燥的训练中渐渐反感艺术课程,正是因为遗忘了普通教育的性质所致。摆正普通艺术课程的位置是首要的工作任务。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说:“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人,而音乐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培养人而绝非完全是音乐技术的事情,首先为许许多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使他们具备音乐的基本素质,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享受音乐所赐予的人生乐趣。”艺术素质能力评判的标准不是看少数艺术尖子的水平,而是实现艺术感知能力普遍提升。明晰普通艺术课程所服务的对象是贴近儿童日常艺术生活,这是实现高质量艺术教育的基本前提。

二、建构艺术课程同日常艺术生活的紧密联系

艺术课程与儿童兴趣、艺术生活融会贯通,紧密相连。课程教材设计是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的同学觉得新课本有趣,就会经常主动翻阅,这些新课程的教材设计较充分地站在儿童一方考虑,具有更强指导意义;另外,很多教师并不确定教材是否适合学生需要,不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甚至还有的教师依然按照简单的“示范+练习”的单向教育模式开展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隔离课程同日常艺术生活的紧密联系。可见,日常艺术生活与艺术课程的连接,仅仅依靠教材设计的突破还远远不够。根据已有调查,有的学生直接表示“课程枯燥,内容脱离生活”“教师教得不好”等原因不喜欢课程,落实新颖的课程教材设计,切实建立课程与儿童日常艺术经验的连接,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

第一,在课程主题的确定上,要考虑吸收学生丰富多样的日常艺术生活经验,倾听和了解学生的感受和建议。发挥教师长处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灵活采用单科切入和主题进入的形式;第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建立整体的艺术生活观,提供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艺术形式素材;第三,在方法的选择上,要结合包括知识技能在内的多种方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儿童的艺术经验作为宝贵的资源加以利用,寻求基于他们日常艺术生活的校本课程开发,构建艺术文化生活共同体,是实现高质量艺术课程的必由之路。

三、注重建立在艺术生活上的校本课程开发

日常艺术生活与课程的结合做得到不到位,关键在于学校,在于教师,在课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也是课程的直接承担者。通过他们才有可能实现新课程与儿童日常艺术生活的现实融合,才能摆脱课程和艺术生活疏离的境遇。经过调查,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对解决艺术生活和课程间的距离有着明显意义。他们观察、反思、琢磨出来的校本课程,才是适合儿童需要的课程。首先,校本艺术课程需要集合本学校实际,“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同儿童现实日常艺术生活建立层次分明的联系。其次,校本艺术课程要充分利用学校条件,不断挖掘有价值的资源,同日常艺术生活环境相结合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校本艺术课程能通过引进丰厚的日常艺术生活,更好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首创热情,为课程增添活力和生机。通过校本艺术课程还可以搭建生活与教学之间的桥梁,优化课程配置,赋予校本艺术课程开发更大价值。

四、加强儿童日常艺术生活资源的利用

(一)把握有限的条件

展开属于特定教师和儿童的课程开发需要一定客观条件的支撑,其中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是非常关键的条件。光有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愿景而缺少可能的实施条件不足以开展行之有效的课程改善行动。许多教师坚持为丰富课程资源而不断努力,为了弥补资源不足常常利用休息日跑书店、上网寻找大量的视听和图像资料,却忽略了身边有限而珍贵的资源,就在学校和儿童日常艺术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个瞬间。

学校和日常生活空间中的艺术气息对儿童的影响远不及大量声音、图像的冲击来得震撼和强烈,但这种气息幽远而持续地滋养心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接近他们的感受。正如一堂音乐欣赏课,教师把精心挑选的古民乐作品一首首放出来后,教室里顿时沸腾了起来。孩子们不是在感受曲子的美,而是在争相议论自己在哪听到过,热闹的声音甚至淹没了乐曲。日常艺术生活中潜藏的资源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有待更多的理解和运用。

(二)发掘可能的资源

整体提升课程质量不是凭借学校或教师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要善于发掘可能的條件,充实力量是必然也是必要的选择。将艺术教育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中,也是积极开发和利用日常艺术经验资源的重要途径。

社区和家庭的日常艺术经验资源不能仅满足于边缘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将其引入课程主题当中也是可行的,且需要不同角色人员的共同努力,联络员的作用十分关键。据调查,在我国存在类似的角色,如各地教育局的学科教研员,学校多且分布广,单凭他们的工作显然不够。一些地区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联络员,由学校的学科教师担任,负责校内外信息联络。从而在学校和教育机构、社区之间形成畅通的交流,为儿童日常艺术经验和艺术课程的沟通创造条件。只有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合作,充分发挥作用,日常艺术经验资源才有发掘的可能,儿童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和艺术课程达到对话和融合。

五、构建艺术文化生活共同体

不论是针对特定教师和儿童的课程开发,还是加强资源利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儿童享受与艺术生活相融合的课程更有意义。在此过程中培养和促进艺术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也是为了在教师、学生、教育机构和社区等主体间的良好理解和沟通,为了给课程和生活的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

艺术文化共同体的设想来源于重建“学习共同体”的构想。基于“共同体”的设想,能够创造共同空间,包括学校教育、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等要素,在不断交流碰撞中发挥最大的效能,创造最适宜的温度。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永远是综合艺术唯一的源泉,综合艺术也是生活的反映。作为学习者或者教育人员,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对艺术课程现状进行改善,本文通过构建艺术文化共同体的尝试,在日常艺术生活和艺术课程之间搭建相互联系和建构的平台,将拉近现实与愿景的距离。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的整合[J].文艺研究,2001(01):98112.

[2]柳志红.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3]滕守尧.审美文化与艺术生存[J].浙江学刊,1997(05):47+49+48.

[4]高蕾.情感·艺术·生态式艺术教育——试论儿童情感教育的审美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李同玺.浅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13.

[6]孟颖.幼儿综合艺术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7]王丽.艺术通感与儿童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8]张波,张群.美学视域中的综合艺术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258260.

作者简介:岳伟娜(1989— ),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艺术课程艺术
可爱的艺术罐
儿童绘本(2018年22期)2018-12-13 23:14:52
纸的艺术
美育教育在小学艺术课程中的应用
潍坊民俗舞蹈在幼儿园艺术课程中的开发利用
信息环境下中俄边境高校共享艺术课程研究
浅谈小学艺术课程对儿童价值取向的影响
浅谈舞蹈普及教育在小学艺术课程中的应用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