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瑾,谭朵廷,李金霞,钟森杰,范星宇,廖晓倩,胡志希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长沙 410208)
中医诊疗设备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能够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仪器、设备、器具等。中医诊疗设备主要包括中医诊断设备和中医治疗设备两大类。其中,中医诊断设备可以依据四诊分类,分为望诊、闻诊、问诊和脉诊设备。中医治疗设备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穴位刺激设备、灸疗设备和拔罐设备。中医诊疗设备发展历史悠久,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很多贡献,但其源流不清、发展方向不明,缺少清晰的起源与历史发展路线,导致人们对中医诊疗设备了解甚少,设备临床应用并不理想。因此,明确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史,增加对中医诊疗设备从古至今发展的认识,实现其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尤为重要。本研究对中医诊疗设备的源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展望进行梳理,以期为中医诊疗设备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思路。
望诊在四诊中居于首位,由于视觉直观简便,备受人们的重视。望诊理论从最初的全身望诊,望神色形态,到后来专指面色诊、局部望诊、小儿望诊,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国内开始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望诊,逐渐将红外热像仪、数码相机、图像分析软件等仪器应用于面部色诊[1]。
望诊设备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颜色为主,通过对颜色进行观察来判断人的面色,符合中医学“五色主病”理论。日本产的CP6R-1001DP 型携带式色差计可对中医望诊的病理五色进行量化、数据化研究[2]。2012 年,郑冬梅[3]研发了中医色诊客观化研究系统,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MATLAB 程序语言处理中医色诊图像,还可以根据中医色诊色部定位法提取五脏颜色部位对应区域。
第二类是从面部血管血流容积变化着手,通过观察人面部血流容积变化,从而反映面色的变化,该方法可作为望诊客观化研究的方法之一。2008 年,胡志希[1]研制了GD-3 型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如图1 所示),该仪器性能稳定、波形真实可靠,可通过计算机软件计算和测量相关指标,能真实地反映不同面色的局部血流容积情况和面色的变化,辅助进行中医证候的分类、鉴别、诊断及治疗。从人面部光电血管容积入手,能较好地反映机体心脏、血管、血液和微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进一步证实中医“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的理论。未来可考虑以光电血管容积作为望诊的突破口,对机体的唇、舌、脉、爪甲等不同部位的血管容积进行检测,以期为中医面诊、舌诊、脉诊、甲诊的深入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
图1 GD-3 型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1]
第三类是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主,根据面部皮肤的寒热温差提示面色的改变。寒热是中医八纲理论中鉴别疾病属性的2 个主要的纲领,符合中医学“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理论。20 世纪70 年代,我国研制了首台红外热像仪并应用于临床诊断[4]。2004 年,Herry 等[5]提出了自动红外热成像计算机技术,用于定量评估经历疼痛的人的相关热图。2006 年,胡斌[6]根据人体红外热辐射本质,研制了医用红外热图自动处理与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红外热图和诊断信息的远程传输和诊断。2009 年,Cheng 等[7]开发了三维远红外热成像系统,该系统可在2 s 的测量周期内从皮肤表面获取精细的颜色和温度信息,并可量化某些疾病的皮肤温度状态和颜色变化,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望诊设备日趋成熟,多种自动化面诊检测仪器出现[8-10],望诊设备逐渐朝着智能化和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舌诊仪的研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20 世纪80 年代,中国科技大学和安徽中医药大学开始运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研究舌诊[11]。1984 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与北京市第二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内蒙古卫生防护所共同研制了物理舌诊仪,它不仅能准确区分舌质或舌苔的颜色,即色调,还能反映颜色的深浅,即彩度和光强度,也能定量地反映舌色变化的不同程度[12]。1994 年,清华大学余兴龙等[13]开发了中医舌诊自动识别系统,以中医辨证论治学说为指导,将计算机软件技术与临床辨舌经验相结合,确定舌象的定义域,并进行纹理分析。2004 年,清华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同建立了一个开放式的舌象分析平台,首次将舌诊研究专家、仪器软件编程人员、图像分析专家等各方面人才有机地联合起来[14]。在交叉学科基础上建立舌象分析平台,打破了中医诊疗设备研究长期以来的僵局,标志着中医诊疗设备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2006 年,徐贵华等[15]使用TP-1 型中医舌象数字化分析仪对患者舌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能够客观描述慢性肾衰竭5 种证型的舌象特征。舌诊仪由此逐渐应用于中医疾病诊断的临床研究。2008 年,王忆勤等[16]研制出ZBOX-Ⅰ型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并通过舌象数据采集、舌象分析、病例数据管理开展了相关临床应用研究。2015 年,Nakaguchi 等[17]研制出一种非接触式测量舌头水分的舌诊图像分析系统(如图2 所示),该系统可以通过捕获图像中的光泽度来测量舌头上的水分,定量且一致地记录舌头表面的颜色和光泽,可以提供过去无法用于舌头诊断的新信息。2018 年,上海道生公司研制了道生四诊仪,又称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型号为DSO1-A),该系统集舌象、脉象、面色信息采集和体质辨识等多功能为一体,广泛应用于医院及中医诊断相关的实验教学和科研课题[18]。
图2 非接触式舌诊图像分析系统[17]
近年来,舌诊仪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医健康管理等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从最初的二维舌图像发展到后来的三维彩色舌体,从单一智能或局部智能到全自动化分析,舌诊仪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市面上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中医舌诊图像分析系统,如台车式、便携式等,通过分析人体舌苔、口唇的颜色与厚度,从而判断人体健康状况。合理、有效地利用望诊和舌诊设备,将其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可以促进疾病的科学研究、教学和临床研究的发展,并进一步促进中医学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融合。
闻诊既包括患者的咳嗽、喘息、呃逆、语言等听觉信息,又包括病体气味、排泄物气味、病室气味等嗅觉信息[19],闻诊从耳听扩展到鼻嗅,内容不断丰富。
20 世纪90 年代出现了一种电子鼻,又称气味扫描仪,作为一种模拟人工嗅觉系统,由气味取样器、电化学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系统3 个部分组成,能识别复杂的气味,得到与人的感官品评一致的结果[20]。近几年各类型的闻诊设备逐渐问世。2006 年,赵景波等[21]研发了电子鼻肺癌诊断系统,利用传感器阵列测试肺癌患者的呼吸气体样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 年,刘英东[22]利用由7 个气敏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阵列建立了病理气味数据分析模型,开发了口腔气味检测系统。2010 年,宋镇贵[23]研发了一款电子鼻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将气味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并分析气味类型、温度和湿度,以识别气味成分并诊断疾病。2012 年,林雪娟等[24]研发了基于第3 代薄膜型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中医电子鼻,用于检测和分析人体气体,形成气体特征图谱。该图谱基本囊括气体的所有特征,为中医的闻诊和闻诊设备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电子鼻这种高科技产品可为中医临床诊断提供无创、科学、简便、快速的闻诊诊断,从而推动中医诊断技术的发展。此外,口气测量仪、气相色谱仪等也正在迅速进入市场[25-26]。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闻诊研究将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中医声诊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91 年,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无线电所研制了数字化实时声图仪,该设备具有三维声图显示功能、声图定量分析功能、时域和频域细化分析等多种功能,其技术性能达到当时国际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7]。
闻诊设备的临床应用较少,其智能化研究更依赖仪器的精密度。实际上,要想实现闻诊的现代化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传感器性能有待提高,缺乏气味和声音的大样本数据库,诊断模型亟须建立和优化,中医闻诊中的“证”需要进行定量描述[28]。尽管目前仍存在明显不足,但电子鼻、声图仪等智能便携的科技设备为中医闻诊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促进了中医闻诊的客观化进程,推动闻诊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迈进,从而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诊断。
问诊是四诊中最直接、有效收集病情信息的方法。明朝的张介宾将问诊方法概括为十问歌,言简意赅,至今在临床中依旧广泛使用[29]。相比以往,现代中医问诊的方式、方法更为系统化和智能化。2009 年,刘国萍等[30]研制了中医心系问诊量表,王天芳等[31]研制了疲劳自评量表。专科疾病问诊量表的研制及应用为问诊提供了新的规范化思路,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有效的问诊。2011 年,Wood 等[32]研制了面部疼痛量表(如图3 所示),可监测4~12 岁儿童的疼痛强度,解决儿科问诊难的问题。2021 年,刘银芝等[33]研发了智能问诊服务应用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医新模式。同年,迪盼祺等[34]研发了中医智能问诊系统,该系统融合四诊数据,只需进行13 次提问,便能获取患者的核心症状并完成中医辨证,提高了问诊的效率和诊断的准确性。在互联网的推动作用下,线上问诊平台迅速发展,较新颖的还有智能机器人,可以和人进行对话,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利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经过数据分析给出一份详细的问诊结果[35-36]。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了中医问诊信息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减轻了医生的负担,可为未来的中医问诊规范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图3 儿童面部疼痛量表[32]
脉诊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脉诊是中医辨证体系的核心和灵魂。1860 年,法国的Vierordt 采用杠杆和压力鼓等构件,制造出了第一台弹簧杠杆式脉搏描记器,对脉诊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7]。1957 年,朱颜首次将杠杆式脉搏描计器与中医脉诊相结合,后来被用于中医脉象的研究[38]。1958 年,陈可冀研制了压电式脉搏拾振器,该设备可以记录高血压病的弦脉脉象波形图[39]。由此脉象研究从示意图进入到波示图阶段。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脉冲设备和脉冲传感器相继问世。近20 a 来,许多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各种形式的脉象检测、记录仪器设备,从单功能到多功能,从手动到智能,种类繁多,如上海欣曼医学的XM-MX-5 型、北京医疗仪器厂的BYS-14 型四导心电脉象仪,北京工业大学研制的TP-CBS 型、天津MTY-2 型脉图仪,上海腾荫教学仪器有限公司的ZM-Ⅰ型、ZM-Ⅱ型、ZM-Ⅲ型脉象仪等[39]。2000 年,汤伟昌等[40]研制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换能器,其中的多路换能器除了能检测到普通换能器检测的脉象信息,还能检测到脉象的宽度方向等有关信息。2001 年,袁肇凯等[41]研制了BC-4 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图仪,不仅能描记光电容积图、分析血流参数,还能输出脉压、脉率、波幅等数值参数。2005 年,郑小伟等[42]研制了一种中医指套传感器脉象仪,该仪器小巧便携,医生在诊脉时不仅可以摸脉、查看脉象波形,还可以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对脉象进行相关的分析判断。2007 年,还出现了可用于中医院校教学的中医脉象教学考试仪(如图4所示),可以模拟人体26 种脉象,帮助学院派的中医学子较快掌握中医典型脉象的临床特征[43]。2012 年,HU 等[44]研发了配备传感器阵列的三维脉诊仪,是目前较权威的带有触觉阵列传感器的脉冲测量仪器。2015 年,周侃恒[45]研制了新型三探头自加压脉象仪,利用微型触力传感器实时采集脉象信号,实现了脉象的“三部九候”采集过程和实时分析处理功能,可对脉象进行客观定量分析。2016 年,上海中医药大学自主研发了PDS-1 型三部脉诊仪,配有可伸缩式的脉枕,可使用该脉诊仪观察寸、关、尺三部脉象之间的参数差异[46]。2021 年,Polley 等[47]发明了可穿戴式蓝牙分诊医疗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进行远程检测,同时检测患者的脉搏、体温和呼吸状态。
图4 中医脉象教学考试仪[43]
近年来,脉诊设备研发发展迅速,为脉诊的现代化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基于计算机测量方法的新型虚拟仪器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硬件,使诊脉结果更加准确和客观。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将脉诊设备与超声检测和超声显像技术相结合,脉象研究也从波示图进入到声像图阶段。各种类型的脉诊设备逐渐被大众接受,期待未来在临床上被推广使用。
穴位刺激,又被称为针刺疗法。针刺疗法历史悠久,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针刺工具的演变大约经历了箴石、铜针、铁针、不锈钢针和电针等阶段[48]。早在远古时期,古人将动物骨骼、陶土和竹子等经过磨制后,做成了骨针、陶针、竹针等针刺工具[49]。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古人生产出青铜针、铁针,甚至发明出金银针等针刺工具[50],是中医治疗设备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近现代以来,金属针具在材质和形状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革新和发展。1810 年,一位法国医生Louis Berlioz 提出了在针上应用小电流的想法,电针由此诞生[51]。电针的发明将针与电2 种刺激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这也标志着针刺器具发展进入到下一个全新的阶段。电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科和针灸理疗等科室的疾病治疗。1953 年,在承澹盦的倡导下,我国研制出不锈钢质的针灸针,针身相比于之前的更细,既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又能提高临床治疗的效率和疗效,被广泛推广使用[49]。不锈钢质的针灸针代表了针具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20 世纪末,随着人们对医疗无菌操作意识的增强,我国又成功研制出了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即拆即用,使用简便,减少了病患出现感染的风险[52]。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在临床上广受患者和医生的好评,这也推动了针灸的国际化传播。
时至今日,大量的针刺仪器得到了更好的继承与发扬,出现了激光针灸仪、微波针灸仪以及计算机针灸仪等新型多功能针灸仪,功能更丰富,能更好地满足临床病患的个性化医疗需求[53]。2002 年,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开始研制多通道激光针灸仪(如图5 所示),该针灸仪由柔性光纤组成,传导激光到激光针,激光针灸刺激强度最开始不如金属针刺激强,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刺激强度可持续上升[54]。2015年,Shin 等[55]开发了一种杯状激光针灸装置(如图6所示),将医用激光照射装置与拔罐疗法结合,采用这种方便安全的激光针灸技术,治疗疾病的效果更令人满意。
图5 多通道激光针灸仪[54]
图6 杯状激光针灸装置[55]
上述各类针灸针及针灸仪各有其优点,然而在目前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电针仪,它具有较好的穴位刺激作用,能更好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电针仪包括蜂鸣式电针仪、降压式交流电针仪、音频振荡电针仪、晶体管噪声式电针仪、声电针、脉冲式电针仪等多种类型[56]。2019 年,王荣欣[57]利用SDZ-Ⅱ型华佗牌电针仪(如图7 所示)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电针仪能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并且疗效更为显著[58]。将先进的科技手段融入传统针灸理论后,中医治疗设备得到了最全面、最先进的发展,进入了现代中医发展的新阶段。
图7 SDZ-II 型华佗牌电针仪[57]
早在很久以前人类便将火运用于医疗实践中。最初的灸器是各种可以用于帮助灸疗的物品,如芦苇、竹子、陶器等。这些古人的灸疗器具发明为后来灸疗设备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现代灸疗设备的研究解决了灸烟燃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防止灸烟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灼伤,改变了灸疗的应用方式,如温灸盒、温灸筒之类的温灸器灸。在传统中医中,艾灸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局部热疗法。然而,由于艾灸的治疗温度取决于医生的经验,而且目标区域的温度分布并不均匀,治疗的效果难以量化。2011 年,Takayama 等[59]开发了局部热刺激的传热控制装置(如图8 所示),通过该装置和高分辨力超声测量血流参数,可以量化局部热刺激的效果。也有一些设备仿照艾灸的原理,结合现代科技,使用红外线、光电、电磁波辐射等技术达到灸疗的效果,如红外灸疗仪、频谱治疗仪等仪器设备。这种新型的灸疗设备有别于传统艾灸,发热时间快,温度更容易控制,操作更加简便,对人体更安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2021 年,萧文科等[60]研制了可穿戴艾叶暖宫贴设备,以艾叶为治疗载体,采用石墨烯加热膜加热增强热量,可实现温度控制和温度实时监测。该设备体积小、携带方便,可作为家庭远红外理疗产品。2023 年,张雪涛等[61]设计了自动除灰热敏灸装置(如图9 所示),可实现精准控温、艾条自动点火、自动除灰,既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又提高了临床疗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将现代科技与古代艾灸器具结合研制的各类新型灸疗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艾灸的临床疗效,且更加安全、便携,是未来中医治疗设备发展的方向。
图8 传热控制装置[59]
图9 自动除灰热敏灸装置[61]
拔罐疗法,在古代时期被称之为“角法”[62]。通过考古发现,人们发现了秦汉时期用于拔罐的陶制罐;拔罐疗法在唐代得到广泛应用,罐具随之发展,出现了竹罐;清代陶瓷技术逐渐成熟,出现了瓷罐[62]。后来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创新,拔罐所用到的罐具材料也在不断更新换代。19 世纪末,中国的玻璃生产工业发展迅速,出现了至今仍在使用的玻璃罐,使用玻璃罐进行拔罐操作,更有利于观察拔罐过程中皮肤的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调整[62]。近年来,众多医家在拔罐疗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刀等操作技术,开发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2016 年,杨洋等[63]研制了一种集拔罐、推拿、刮痧于一体的集成罐,该设备融合了局部负压、低频振动、经络刺激的优势,不仅可以同步采集局部血流阻抗、皮肤温度等生物反馈信息,实现诊治同步,还可以监测留罐期间的局部血流动力学,帮助医生判断刺激的强度、安全性和有效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一系列新型拔罐设备被研制出来。如通过负压源使罐内产生负压,从而吸附在肌肉上产生良性刺激的罐疗仪、电动拔罐器和真空拔罐器等,操作简便,是目前较普及的新型拔罐设备[64-65]。电罐的出现使拔罐设备进一步智能化和自动化。电罐集热疗、磁疗、电针等多种刺激方法于一体,通过电流控制温度和负压,从而直接刺激穴位起到治疗作用。此外,还有橡胶罐、多功能震动按摩拔罐器等拔罐设备、间歇式拔罐装置,这些新型拔罐设备使用更加便利,自己在家就能进行操作,为拔罐疗法的全民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62]。
研发技术水平是中医诊疗设备获得大众认可和投入临床使用的前提。与西医设备相比较,现有的中医诊疗设备研发水平还是相对较低,其中公认有效的中医诊断设备更是稀少[66]。很多新技术大多处于实验性研究阶段,缺乏规范系统的临床有效性评价证据。而且中医诊疗设备大多存在技术含量低、功能简单、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差、分类标准不明确、灵敏度低等问题[67],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医诊疗设备的操作程序较复杂,且缺乏人机交互性,高度依赖专业人员的操作。尽管医院配备了仪器设备,但使用它们的专业人员未进行系统培训,技术不一,甚至存在部分人员对于检测方法和设备不熟悉的情况。平时也很难有专业的医学计量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测维护[68],设备后续的更新升级也没有跟上,导致设备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故障。因此,在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大多数医生对中医诊断设备缺乏信任感,使用意愿不强。相关技术人员匮乏和研发水平不足现已成为中医诊疗设备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69]。
中医诊疗设备形态多样、功能各异,且缺乏针对中医医疗器械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导致我国现行的中医医疗器械标准较少,中医诊疗设备的标准体系相对西医设备来说不够健全[70],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中医诊疗设备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技术指标,应制定针对各类中医诊断设备和中医治疗设备的技术标准,完善其标准体系[71]。由于中医诊疗体系的独特性,实现中医诊疗标准化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社会、人文的影响,疾病也逐渐发生变化,相应的标准也要随之调整,以期更好地适用于临床,最终促进中医诊疗设备产业的发展。
起初,中医诊疗设备的研究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究其原因,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主要依赖于医生积累的临床经验和主观感受,且中医对诊疗过程的解释比较晦涩难懂。由于缺乏具体的检测数据,四诊的相关信息无法共享,这也使得中医诊断标准无法统一。诊疗设备的作用是如实记录真实的四诊信息,将其量化,用可视化的数据进行描述,给出疾病和中医证候信息等,再由医生来做出最终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因此,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应由定性向定量转变,提高设备的可重复性,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将中医由传统的经验描述向量化、客观化的数据转变。
中医诊断类设备研发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检验报告单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使相关诊断和治疗的结果更客观、标准和规范。影像检测和生化检验等技术都可作为中医诊疗的辅助手段,从血液生化、细胞、分子、基因水平等较深层次辨别证候,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72],进而提高中医诊疗设备的检测水平和临床疗效。将传统的中医诊疗手段与现代医学技术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有利于探索出更完善、更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案。中医诊疗设备研发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新兴的数据挖掘技术,智能化感知患者的面象、舌象、脉象等信息[73],这也是未来中医诊疗设备发展的方向之一[74]。
在中医诊疗设备开发研究过程中,相关科研人员应将继承发展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符合中医特点的设备临床操作指南;开发一批有效、规范的中医诊疗设备产品;建立诊疗设备技术评价和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形成国际公认的诊疗技术和设备标准规范体系;建立中医诊疗设备相关重点实验室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诊疗设备研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搭建中医诊疗设备研发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对于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设备,必须规范中医临床术语,用中医学的语言表达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脏腑经络、卫气营血等功能状态。总之,中医诊疗设备研究必须与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符合中医临床要求[75]。
中医诊疗设备发展至今,经过了无数次的更新换代,现已实现了智能化、人性化、现代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社会、人文日新月异,疾病谱也正在发生变化。现代中医诊疗设备应跟上时代的节奏,与时俱进,将传统中医诊疗与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相融合,利用西医的检查仪器作为中医四诊的延伸,弥补中医“黑箱”理论的不足,实现中西数据汇通,为中医临床诊断提供智能决策辅助支持。最终建立具有辨证论治内涵的中医诊疗设备系统,形成与中医医疗、科研、生产有关的关键技术规范,做到利用现代科技去武装中医,推动中医实现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