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国乡村地区基层党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与政治领导能力,需要集中力量解决基层党建模式中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分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调整基层党建思路与工作方法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并指出了目前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所存在的潜在问题,列举了促进基层党组织发展、提高党建效率的可行性措施与解决方案。
新时代的基层党建工作需要满足潜在的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党和国家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调整工作方法与管理思路,发现目前党建工作模式中潜藏的漏洞与缺陷,并采用合理措施加以优化与改良,妥善解决不同类型的党建问题,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与领导功能,使新常态经济下的基层党建工作受到先进思想理念的指引,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动员能力与政治教育能力,引导我国农村地区走向脱贫致富,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健发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组织党员、凝聚人才、动员群众、乡村发展等多项使命,是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可以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量得到全面提升。
党的力量来源于组织。组织力体现为党组织指导,动员,整合党员、群众和其他社会组织,使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切实贯彻执行。组织力是指将多种力量聚合、协同作用形成的强大合力,而不是单一的力量。在农村社区,组织力外化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和发展推动力五种力,同时也作为检验与衡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实力的重要因素和重要指标。
革新工作思路、提高基层党建
效率的必要性与社会意义
1、强化政治指引,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促进党的部署扎根基层
党的领导深入基层的重要载体就是基层党组织,负责指导政治建设,寻找并抓住政治建设的“根”和“魂”,促进党的部署扎根基层。
自觉履行确定立场,做好政治发声,为党担忧,为党服务,守护党的使命和责任。贯彻党的政治路线,遵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确保党中央的最终决策权,确保党员干部正确树立“四个意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将“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贯彻执行,使之常态化、制度化,推行党员积分制、固定活动日等实践管理,让广大党员始终把好政治关。
在进行团队管理和团队建设时,时刻贯彻执行政治标准。加强政治引领,认真履行责任,明确发展方向。优化并完善党组织讨论决定农村重要问题和重大事项的机制,落实街道、社区将党组织领导本地区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责贯彻落实,保障党组织充分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
2、强化思想指引,加强理论武装,保障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基层党组织需要持续加强科学理论武装。作为党员,需要自觉重视学习,提升党性修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始终保持意志坚定思想统一及强大的战斗力。作为党员干部,需要加强党章学习的深度和力度,增强组织观念和党的意识,在思想上自觉认同组织,在政治上要依靠组织,在工作上听从组织,在情感上信任组织。
现如今,中国共产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的“必修课”,加强基层干部、党委书记、党员的深入教育,深刻领会基层党的理论并付诸实践,从而使得基层党员干部水平和政治素质全面提升。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借助方言可以将中国故事深入到基层,增强群众政治意识、理论意识,做好宣传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有助于凝聚党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知。
3、充分发挥组织动员力量,保障农村经济有序发展
作为党和群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基层党组织承担着组织、宣传、团结、服务群众的基本职责,强化群众组织力,做好办好任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情,从而为党的建设源源不断地注入最广泛、最可靠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需要将党的群众工作的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的生活中,去倾听群众呼声,体会和观察群众的疾苦,有利于党员干部理解群众情感和群众观念。善于站在群眾的角度思考问题、看问题,将公众的满意度评价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时刻把群众放在首位,以服务群众为重要的政治立场,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就有党员的服务,切实建设一支懂基层、爱基层、爱群众的党员干部队伍。
贯彻党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精神,不断整治“四风”,坚持从严治党,消除围绕在群众周围的腐败问题,解决部分基层政权干涉、侵占的问题,进行农村基层政治生态整治。随着省委战略部署持续推进作风整顿,要严守纪律,净化政治环境,确保基层党员干部树立“五个好作风”,争当“三个好把式”。严格落实党务公开等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为促进我国农村地区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需要重点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效率与工作能力,使之为各项经济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实施提供秩序层面的保障,提高乡村经济建设活动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高水平的基层党建工作能够统筹各方面社会资源,避免党建工作流于表面,让地处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的经济发展,为广大基层农户普遍参加的合作组织与农村企业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发挥社会管理职能,调控农村地区劳动力的流动方向,满足不同类型农户的个性化需求,协调各类社会性组织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进乡村经济建设,将经济建设与党组织建设结合在一起,使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者与组织者的作用。[1]
4、提高农村治理效果,改善社会环境
党建工作能够发挥引领乡村地区社会治理制度发展的特殊作用,在地方政府实施乡村治理的过程中施加监督与调控,有利于提升施政正确性与管理效力。我国乡村地区的党组织可通过采用不同种类的可行措施与手段,充分利用区域性法制资源,组织集体协商、听证会、记者会等活动,使农村地区的底层农户参与到乡村治理与公共事务决策环节中来,将新时代的乡村治理引入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正确轨道,使基层农户实现自主决策与高水平的自我管理,唤起农民党员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进一步重构乡村地区的社会秩序,改善外部社会环境条件,促进最新市场信息与国家政策的流动与传播。
通过革新工作理念与工作方法,乡村地区基层党组织能够使自身的服务能力与组织能力达到较高水平,能够适应新常态经济下农村经济建设对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维护广大农户群体的经济利益,使党组织成为乡村地区经济建设事业的领路人与主导者,将党和国家所颁行的各类农村经济管理政策传达到农村基层。[2]
我国现代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中潜藏的问题与缺陷
1、可支配经济资源不足
目前多数基层党组织未能建立与工作制度配套的经费筹集机制与待遇保障制度,难以保证党建工作的实际效率与持久性。由于可自由支配的资金与物质资源不足,因此基层党组织领导与党员干部的福利待遇较差,难以通过物质刺激激发多数基层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规模与持续时间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难以发挥党组织的全部工作潜能,基层党员因缺乏物质层面的保障而不愿主动参加各类基层党建工作。
部分基层党组织领导忽视了提升物质待遇的必要性与重要作用,未能面向社会各界筹集开展乡村经济管理工作与党组织建设工作所须的经费,无法满足多数基层党员的物质需求与精神文化需求,基层党员因此容易萌发工作惰性,影响党建工作的实际效能。
2、基层党员素质较差
部分基层党员因个人文化素质水平较差,不理解前沿性的农村经济管理政策,无法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思想意蕴与社会价值,未能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进步逐步更新自身的工作理念与认知思路,对基础性的管理技能与市场经济波动规律缺乏较为全面的了解,无法把握党和国家所颁行的社会治理政策的要点与核心理念,存在过度依赖其他政府部门支援和帮助的态度问题,应有的公共服务意识,廉洁意识与道德意识较为淡薄,在执行岗位基本职责的过程中未能聆听广大群众所提出的正确意见,长期漠视基层农民党员的利益诉求,致使不良的机关作风形成,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党建工作的正常进行。[3]
3、党建工作理念与思路僵化落后
个别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习惯于以强制性命令式方式指挥乡村经济建设,未能及时转变思想理念,选择更为适宜的工作方法,所采用的领导方式、组织建设措施、管理技巧难以满足服务农村群众的基本需要,这种管理方式难以充分调动基层农户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无法获得群众的信任,不利于保持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良好关系。由于基层党组织领导者仍然在新时代使用缺乏实际效果的一元化工作方式,党建工作缺乏应有的组织弹性与合理性,违背了群众路线,党组织负责人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普遍利益诉求,解决不了常见的劳动纠纷与社会矛盾,不利于农村地区社会环境的改善与产业的发展升级。
改善党建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党建
效率的可行措施研究
1、构建待遇保障制度,吸纳社会经济资源
为发掘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潜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减轻其日常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应当集中各方面力量筹集社会经济资源,为农村地区党组织的工作提供物质层面的支持与保障,构建系统性的待遇保障机制,使得党建工作有固定的、持久的经费来源,为优秀的党员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与活动环境,使之能够自由支配充足的社会资源与资金,提高基层党员的物质待遇水平。通过构建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可唤起农民党员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农村地区党组织的运作效率。
2、组织系统性思想教育,提高党员文化素养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通过组织集体化思想教育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觉悟水平与文化素养,使之在定期开办的集体学习班中学习党中央所颁布的各项社会治理政策与有关法律条例,使基层党员进行不间断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控制,提高其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党员的道德意识及对政策内涵的把握能力,紧抓思想政治教育,使负责具体管理工作与组织工作的党员理解并掌握乡村振兴思路。党组织负责人还应选拔一批掌握高层次农业生产技术与经济管理理论的优秀党员,使之负责处理与农业生产、农民群体思想教育等不同方面的党务工作。
3、革新思想理念、采用全新工作方法
为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调动广大基层党员的工作積极性,促使其发挥个人潜能与工作能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尽可能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思路与集体活动组织方式,清楚地认识到基层党组织在新时代农村经济建设活动中应当肩负起的公共服务职责,通过采用合理措施与有效策略,使基层党组织为农村地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提供政治层面的领导与监督,主动放弃传统的一元化强制性管理方式,提高党建工作的亲民性,发掘党组织的社会服务潜能,帮助基层农民群体处理常见的经济问题与劳动纠纷,提高党组织应对外部复杂环境、调和激烈矛盾的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以满足多数农民党员利益诉求为基本施政目标,定期与群众中的积极分子进行联系,做好舆论引导与群众基础建设工作,提前制定处理各类突发性问题与事故的预案以及应对措施。[4]
结 论
乡村基层党组织抓好党建工作的基本要点,采用正确有效的措施应对时代变化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与负面影响,通过组建高素质的党员队伍、革新工作理念与工作思路、完善考核指标、提高党建工作的实际效率,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提升乡村地区党员参与公共服务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乡村基层党员队伍的工作能力与文化知识水平,进一步构建促进人才与资金双向流动的循环发展机制,促进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郑智超,蔡伦:《抓党建促稳定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研究——以新疆库车县康村和阿格村为例》,载《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8(4):24-29页。
[2]徐文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以上海松江区泖港镇为例》,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2):59-62页。
[3]罗新阳:《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机理、实证与行动逻辑——兼论绍兴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五星达标、3A争创”机制》,载《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9(4):37-44页。
[4]闫海青:《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专业化发展路径》,载《中国集体经济》,2020(25):5-6页。
作者简介
冯小娟 中共成县委员会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