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意义深远的育人功能。探索将其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在宏观意识和微观方式上融合,有助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和文化育人能力提升,更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一代代中华儿女通过勤恳劳作、实践探索,铸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高尚的道德标识、先进的思想观念、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架构与基座。这些文明精髓,滋养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激励和提振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构建和积淀起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继承和弘扬、继承和弘扬什么、怎样继承和弘扬等重大问题。
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就明确要求:“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1]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确定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重点之一。[2]同年10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出台,《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材内容应自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
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观,课程思政聚焦对学生理想信念、人生境界、道德修养等视界与维度上引导的力度、深度和效度,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全新路径。然而,当前课程思政效能的发挥还与满足大学生个人成长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顶层设计不足、教师素养欠缺、教材建设不力、教学方法单一,未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要素、未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融入生硬等诸多问题。因此,推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使学生们在获取知识、习得技能的同时,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已成为高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學英语课程思政的价值
1、有助于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发挥
近年来,全国上下共同抵御疫情的行动满溢出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效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民族意识也成为了很好的课程思政素材。疫情防控的实践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战胜各种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撑,是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家国情怀的代代传承,同时也对其他国家施以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关切。它所呈现出变通达久的智慧和自强不息的活力,也让新时代的大学生们耳濡目染、共进同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教育影响方式由灌输变成了唤醒,大学生们也在熏陶和浸染中渐渐锤炼出了仁爱、担当的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承者。
课程思政的根本指向是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高尚道德情操具有共通的取向,这种宏观意识和微观方式上的融合,也有利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现从外向性跨文化教育转向结合内省的立德树人教育的范式转移。《纲要》出台后,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的价值引领和文化传播要求,而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英语课程,将立足中国视角,坚守中国立场,弘扬中华文化,使其思政功能的体现更为立体。既能在文化传输中直接培养造就文化传播人才,又能通过教材、辅助课程资源等将课程的显性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隐性思政教育相结合。
2、有助于教师作为教育者先受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南》(2020版)从五个方面对高校教师提出了素养提升要求,首当其冲的便是育人素养。[4]大学英语教师群体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西方文化基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要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大学英语教师就必须育人者先育己,厚植师者应具备的文化底蕴,不断拓宽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中汲取方法智慧。同时摒弃传统文化中功利化、实用化、迷信化的错误思想,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凸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内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会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从而自觉注重文化的有效传播和代际传承,自觉促使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个人意识,外化为个人品行。继而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新要求,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适合大学英语课堂的表现形式。
3、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更加重视知识的讲授,技术的迭代,技能的习得,而忽略了文化的浸润,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在职业教育培养中的重要价值。长此以往,便背离了教育施人以教化的功能,动摇了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基石。
语言学习是一个双向文化传播交流的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为大学英语课堂提供更多的文化滋养,对其传播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仁爱、中庸、谦和、真诚”为人生观,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价值观,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为世界观,是集儒释道于一体的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高校引领大学生修身养性、建立心灵品质、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精神食粮。[5]大学英语课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使学生能够在正确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从单一的文化素质培养到批判性思辨能力培养转移,进而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认识西方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的传播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
1、以顶层宏观设计理痛点
大学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其基本指向是在语言文化的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有英语知识、有正确价值观和高度文化自信的主体。作为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举足轻重。然而,其人文性与工具性还存在不平衡现象,课程思政效能的发挥还与满足大学生个人成长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存在差距。因此,做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教学中,使得大学英语课程的显性教育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相融合,有效地实现课程渗透文化、文化涵养思政,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不但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英语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义不容辞的责任。
2、以育人能力提升疏堵点
何以为师?习近平主席告诉我们,要以信念,以情操,以仁爱,以学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就是《论语·述而》中“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现代诠释,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创造性吸收。大学英语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的深度、与教学资源融合的力度以及在课堂上呈现时的态度是其有效融入课程思政的关键。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群体就必须在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以专业知识所涉及的文化为基点,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类课程,教师就必须育人者先育己,不断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不断拓宽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只有增强了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堂,才能正确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正确处理民族和世界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古人智慧、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文化信心、立足当下现实、融通古今资源、面向未来创新。
3、以教材开发建设破难点
一是要加大大学英语教材建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占比。大学英语课程的讲授内容绝大部分来自于教材,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量直接决定了教师授课以及学生学习时涉及的传统文化信息量,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应体现新时代新特点,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注重自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体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所在。[6]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在教材建设时,应适当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和比例,尤其在涉及基本精神、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可以开辟专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二是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的隐性育人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难点在于价值观如何与“硬知识”柔性对接。大学英语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资源存量较为可观,但分布较为零散。应根据课程思政目标,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传统文化的当代意蕴的视角去理解经典,深度挖掘提炼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形成挖掘的基本思路,合理设计挖掘的基本框架,达到应挖尽挖,可挖尽精,在教学中精准投放。在充分发挥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综合素质的核心作用上加大思政元素的挖掘力度。
结 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文化感染力、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意义深远的育人功能。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有益于当代大学生群体形成文化认同,有利于培养其文化自觉,有利于其树立文化自信。从而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高校切实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17-2-28(2)。
[2]《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育部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023-4-12。
[3]张勇,张雪莉,徐小芳:《基于教材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研究》,载《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11):85-87页。
[4]何莲珍:《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修订依据与要点》,载《外语界》, 2020(4):13-18页。
[5]朱玉芳:《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教育》,载《光明日报》,2018-12-20(14)。
[6]刘正光:《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载《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20(21):12页。
作者简介
张 蕾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