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分段训练模式是指在符合小学生语言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学段进行循序渐进的作文引导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精准化地帮助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能在反复实践中逐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学生的心智也逐渐成熟,课堂上有一定的自制力,语言发展也趋于成熟,但仍然存在语言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写作方法单一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在分段训练的模式下,教师可以针对中学段的学生写作训练要求以课本知识为基础,以积累为出发点,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每单元的写作练习主题和教材内课文所学知识基本都存在相关性,教师在利用课本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好这些素材,引领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不断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库。在讲解同类型的文章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探索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相应的写作小练笔的活动,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写作技能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这样就能够在以读促写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荷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积极探索开展以读促写的分段教学方式。《荷花》这篇文章不仅描写了植物的形态和姿势,更加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植物的喜爱之情。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把荷花的样貌描写得栩栩如生,训练学生这样描写植物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首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这篇课文中的语段文字,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文中相关语段的描写,说说自己所喜爱的画面。此时学生就会找到文中的比喻句,“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写得很生动,仿佛自己眼前也看到了像大圆盘一样的荷叶呢!”还有的同学会补充说:“挨挨挤挤这个词语,用的很形象。这句可以看到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我们自己在写作文章的时候也可以选用这样具有动态化的词语来进行描写。”……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这时教师就可以趁机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某个植物的形态,要求能够写出事物的特点。这样一来,学生在找到文中优美的句子并交流讨论后,自己尝试运用仿照来描写自己喜欢的植物,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便完成了小练笔,也在一定基础上完成了本单元的“我的植物朋友”的写作主题的练习。通过以读促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掌握了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也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再比如教师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眼中的美丽风景作为写作题目,逐步引导学生展开自由的写作。首先,可以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感受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把自己想象中的风景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真正地将写作方法与情感表达融合起来,能够在运用所学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文章,在以读促写的过程中提高写作的能力。
教师要学会运用教材中的课文以及语段的练习,来帮助学生进行以读促写的训练,从而更好地完成单元习作的任务。
大部分同学对写作感到比较困难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写作的思路,而分段训练模式的写作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分析整理自己的写作思路。在运用分段训练模式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情以及学生阶段发展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拓展写作方法,从而幫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不会再畏惧习作。所以,教师要通过分段训练的模式引导学生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方法,从而能够自然地动笔进行写作。
比如,教学《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这一习作主题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过的关于描写人物的习作,回想当时写作的步骤。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取本篇文章想要描写的有特点的人,学生可能会选择教师、家长和同学等作为写作对象,因为这些对象都是身边熟悉的人物,所以写起来也会比较简单。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逐步理清写作的思路。“你选取的有特点的人是谁?你对他有怎样的印象?如果用一个词语概括他的特点,你会用哪个词语?你为什么会用这个词语来总结他的特点呢?这个有特点的人做了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呢?”其实,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顺着问题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那个有特点的人和他所做的事,从而凸显人物的特点。再比如,完成四年级《推荐一个好地方》这一习作时,教师也可以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有哪些喜欢的地方。接着,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帮助学生整理写作的思路,如“你推荐的地方是哪里?它有怎样的特点?好在哪里呢?你有怎样的感受?”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充分地写出自己推荐的理由,不仅能够交代清楚推荐地方的特点,而且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分段训练模式,需要教师通过引导拓展,帮助学生整理出自己的写作思路,这样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小学生的学段逐步提高,他们的反应与思考能力也会相应增强。此时教师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干预,而是给足学生空间,让其自主分析写作的主题以及运用怎样的写作方法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一篇好的文章总是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所以,教师在引导小学高年段的学生进行写作时,要教会学生融合渗透自己的情感,指导学生将文字表达与情感抒发相融合,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注重情感的表达。
比如,在进行四年级的习作《我学会了_______》的教学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从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中挑选出一种,回忆自己学习的过程。接着,让学生列出写作提纲,找到自己写作的情感核心。然后,再根据中心展开每个段落的描写。这样的分段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突出写作的主题,从而能更好地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提升文章的情感表达。再比如,在六年级《让真情自然流露》这一习作主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件以及其带给自己的情感感受。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写作的情感及中心主题写下来,再将选取的真情流露的事件过程借助关键词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随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确定文章详写的部分以及略写的部分。这样一来,学生写作出来的文章就能够中心明确,情感丰富细腻。
教师在进行分段训练时,一直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同时要能够融合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表达,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运用分段训练的模式,对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具有较大的帮助。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运用分段训练的模式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写作信心,通过精准的学段训练要求进行语段训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写作方法。总而言之,通过关注不同学段小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差异来进行逐层递进的分段习作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