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
紧抓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盘锦市盘山县陈家镇四家子村走上了一条振兴路。村党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将支部打造成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红色引擎,辐射带动全村发展。
“我们坚持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聚焦培育‘领头雁队伍、筑牢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着力实现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村党支部书记许大鹏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四家子村党支部先后获得辽宁省标准化规范化党建示范基地、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打造党建工作新阵地
四家子村位于盘山县东部,辖区面积7平方公里,共有村民512户、1933人,其中党员46名。在四家子村,提起《支部生活》这本月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看。它是村党支部自主创办的刊物,其中的文章皆出自村内党员、村民之手,大家用质朴的语言表达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拥护、对家乡热爱的情怀。2016年,《支部生活》一经出版便得到了中央组织部以及省、市、县各级党委和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这本刊物不仅体现了全村党员群众集体的智慧,也为全村党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是村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新阵地。
党员潘大爷是村党支部的常客,农忙之余,他经常来到这里,仔细翻阅《支部生活》。“每一期我都没有落下,这里有不少最新的党的方针政策,还能了解到村里的一些工作和与我们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实用。”每每提到《支部生活》月刊,像潘大爷这样爱读书看报的老年人,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依托《支部生活》月刊,每周二、周五,村党支部都会开展“大喇叭宣讲”活动,每月月底还开设法律讲堂,对村民进行普法教育。多年来,村党支部已开展普法宣讲56次、大喇叭宣讲104次、法律讲堂40余次、发放法治宣传单5000余份。
激活社会服务新动能
“我家在非供水泡田时节,上水沟里却注满了水,眼看着田里刚插好的秧都快浮出水面了,这可怎么办?”村民李贵焦急地拨通了网格员的电话。凭着多年的经验,网格员判断是埋在上水线附近的自来水管泄漏,他第一时间将该情况上报到智慧治理指挥平台,自来水站接到任务后立即抢修,整个问题在3小时内得到了高效解决。
四家子村面積大、自然屯分散、人口多,为了将各项工作做实,村党支部在全村共设置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1名网格员,进行日常巡查,将社会治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百姓“家门口”。同时,网格内40余名党员群众也被吸收为信息员,帮助网格员发现问题、提供线索。
如今,每个网格都建立了党小组,根据党员构成设岗定责,村里大事小情通过党建引领智慧治理指挥平台“一键”办理,有效突破了时空限制,大大提升了服务效能。近年来,全村上报各类网格案件信息共10657件,平均每年处理2132件,做到实时掌握村屯大事小情,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不断增强。
此外,村党支部还积极帮助村里生病的低保户申请民政医疗救助,联系爱心企业为外来务工贫困老人资助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协调润视眼科给村民做眼睛检查,为癌变肿瘤患者申请县医院帮扶治疗……村民们感慨:“我们村党支部干的都是实惠事儿!”
打开群众增收新天地
带领百姓共同致富一直是村党支部工作的核心内容。经过多渠道探索,四家子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实施了“合作社+电商平台”的运行管理模式,并以党支部的名义注册了网络商铺,建造了200亩现代农业观光园,致力于打造培育与经销优质、生态、特色的农产品以及开发“一村一品”的生态旅游民宿。村里充分运用电商平台,培养具有销售经验的电商达人,将本村特色农产品以生态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式推向全省乃至全国。如今,稻田溜达蟹、碱地大米、蟹田大米等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为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10万元,带动群众年增收8万元。
村党支部还着力在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新渠道上下功夫,让每家每户都有的“菜园子”产生效益,把庭院的“方寸地”建成“增收园”——实施“红蒜、生菜两茬轮种”庭院经济项目,在庭院中种植红蒜,红蒜种植期为3月至6月底,丰收期统一回收销往南方,紧接着再种植生菜,生菜种植期为7月至10月,种植期间生菜可反复采摘,采摘好的生菜洗净后包装,由净菜商贩上门收购。如今,全村庭院经济种植面积已达到3600余亩,平均为每户村民每年增收2万多元。村民于玲高兴地说:“过去我们的院子堆满了杂物,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闲置的土地规整出来种上了果蔬,院子整洁了,我们的生活指数也提升了。”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提升基层组织力、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四家子村党支部将继续围绕这一准则,逐步积累,多措并举,结合村情实际,变“输血”为“造血”,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积极按照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总体要求,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持续为全村的百姓铺平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