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才华 王林波
一、引发回忆,引入课堂
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段小视频。(播放惊险项目视频,学生观看。)
师:看来大家很喜欢!回顾一下,这段小视频当中大概出现了哪几个项目?
生:高空骑自行车、走玻璃桥、坐过山车、漂流、滑雪。
师:这么多项目,大家尝试过吗?感觉如何?
生:玩过,很刺激!很喜欢!
师:我们来看几张图片,(出示游客坐过
山车时的表情照片)注意看人物表情。(生大笑)哈哈,相信你们一定想起自己玩过山车时的经历了。谁来谈谈?
生:我第一次坐过山车的经历至今都难忘。太快了,太吓人了。
师:这么吓人,你玩了几次?
生:三次!(笑声)
师:很吓人但很想玩,大实话!
生:我感觉坐过山车很刺激、很爽。
师:他用了两个词,一个“刺激”,一个“爽”。我们都知道坐过山车很吓人、很刺激,但是偏偏又喜欢一次又一次地“虐”自己。其实,过山车也好,高空自行车、玻璃桥、漂流、滑雪也罢,都很刺激。而这个“刺激”的背后,其实就一个字——
生:险。
师:对!都有险情。人类自古就喜欢探险,国外有麦哲伦航海,中国有徐霞客游记,等等。
(评析:习作兴趣的激发至关重要。一开课,彭老师就借助视频、图片,引发回忆,激发兴趣,这样的开课有趣有益。)
二、筛选权衡,聚焦内容
师:是啊,这个世界那么美、那么可爱,怎么能不吸引我们?来看!(出示“热带雨林、茫茫大漠、海中荒岛、幽深洞穴、南极冰川”图片,并配以轻松欢快的音乐。师诗意描述;生静静观看,陶醉其中。)
师:好看吧?(生:好看。)但是,请注意看——(原彩色图片变为黑白,并配以紧张、恐怖的音乐。学生观看,神情紧张。师提示:你可以盯着某一幅图,想象自己到了那个地方。)
师:你刚才盯着的是哪幅图?
生:中间那个洞穴的图。
师:你想到了什么?感觉如何?
生:我感觉山要崩塌了,前面的石头都变成了一群虫子。
师:哟,这想象!山洞要崩塌,连那些石头都变成虫子一样的东西。毛骨悚然!
生:我刚刚盯着的是沙漠那幅图,我看到天空中有一块块黑色的东西,感觉有很凶的东西在接近我,而地上的裂纹就好像蛇一样。
师:沙漠里的响尾蛇可厉害了!天空也想到了,地面也想到了。没错,我相信你们盯着的每一幅图,可能都有一个不妙的东西正在向你逼近。
(评析:探险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情,但热带雨林、茫茫大漠、海中荒岛、幽深洞穴、南极冰川又是距离他们很远、很陌生的地方。如何才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想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彭老师先是借助配乐,利用图片色彩的变化营造氛围,然后引导学生盯着某一幅图展开想象。因为有着充分的铺垫,所以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奇妙的。)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将写一次“神奇的探险之旅”。(出示“探险攻略”,见表1。)
师:这里有一份探险攻略。有一个人准备要去热带雨林,准备干吗呢?去寻找枯叶蝶。他可能遭遇的险情是——
生:遭遇毒蛇、下暴雨、迷路……
师:这些险情都极有可能啊!探险还得带上队友,队友小马的特点是——
生:胆大,鲁莽。
师:要去探险,胆大是优点,但是鲁莽——
生:会带来更多的危险。
师:是的,有句俗話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为了制造一种险情,不妨带上——
生:猪一样的队友!(笑声)
师:当然,有人拖累你,给你制造险情,也一定会有人帮助你,为你保驾护航。比如,这里的——
生:王博士。
师:生物学家王博士一定知识
渊博,富有经验,会有帮助。那么,他带的装备有——
生:药品、雨衣、食物、地图……
师:这些装备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师:请特别注意看哦,他选这些装备有什么奥秘啊?
生:和险情有关系。
师:太棒了!跟险情对应上了。比如说,下暴雨就得准备——
生:雨衣。
师:比如说遭遇毒蛇,可能要用到——
生:药品。
师:是的,既然我们是去探险,自然要玩点儿刺激的,对吗?那么,我们的准备没那么充分,有没有可能?(生:有可能。)也就是自然界的险情向我们逼近的时候,结果因为人为的原因,又增加新的险情。
(评析:透过这段文字,我们是能看到现场教学场景,甚至能听到课堂上学生欢乐的笑声的。这一切源于彭老师心中有学生,他满怀童心,与学生进行着轻松愉快的对话。谈笑风生之间,彭老师已引导学生明白了人物的特点与可能出现的险情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险情、装备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
师:同学们,回到刚才的这几幅画面。想象一下,里面可能有哪些险情?你可能和谁一起探险?你们带了哪些装备?(播放紧张、恐怖的音乐。出示表2。生选择、填写。)
师:(出示)提示1:省略号就意味着还可能有其他的险情哦。提示2:至少选两个队友,像课本里的人物表格,两列都要选哦!提示3:装备方面,你可以把所有该带的全都带上,也可以让自己落下一样两样没带,这样可能更好玩儿哦。(笑声)
师:我看到同学们都非常认真
地在做选择,有的同学在括号里打上勾,然后又把它划掉,然后又重新选择,太棒了!我们刚才在干什么?
生:纠结。
师:说得好!其实,纠结的过程就是在思考,你在想这次探险我怎么写,你在想整个险情我究竟会遇到什么,最后我怎么样脱离险境。这就叫——
生:(小声地)构思。
师:(惊喜地)大点儿声说。
生:构思!
师:太棒了,这就是“构思”啊!
(板书:构思)来,你选择的险情是什么?
生1:遭遇猛兽和雪崩。
师:哇!又有猛兽,又有雪崩。猛兽是什么?
生:雪狼。
师:雪狼。你熟悉雪狼这种动物吗?
生:在电视上看到过有关它的生活习性。
师:它会主动袭击人类吗?
生:饿的时候会。
师:那么,先是遇到雪狼,还是先遇到雪崩?
生:先遇到雪狼。
师:太好了!你选择的队友是谁?
生: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
师:他可以帮助你干什么呢?
生:遇到狼群时可以教我怎么脱离险境。
师:这个生物学家太重要了!假如大家都不懂的话,就玩儿完了啊!还选了谁?
生: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
师:这个表哥有没有制造险情?
生:有!他大声叫喊制造了雪崩。
师:哇!他是真的了解雪崩。那么,带上的装备是什么?
生:指南针、饮用水、地图、药品、食物、打火石。
师:带这么多,看来你很有经验。有没有忘带的?
生:忘带护目镜了,还有雪杖。
师:哎呀,这有可能导致险情,是吧?再请一位同学。
生2:我探险的目的地是热带雨林。险情是遭遇猛兽、暴雨袭击、迷路、落石崩塌。
师:为什么选这么多?
生:因为我觉得都有可能发生。
师:是啊,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一篇文章就写一种险情,我们很快就把它解决掉了,脱离了险境。这样的文章好看吗?
生:(齐)不好看。
师:什么原因?
生:因为不够刺激。
师:是啊,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只有一个陡坡,一会儿就结束了,你喜欢吗?
生:(自由应答)不喜欢。
师:也就是说我们得多制造几个险情,对不对?(画出情节起伏的线条)
生:哇,好像心电图。
师:是的,心电图。我们写探险小说,就是要让别人——
生:要让别人心跳忽快忽慢。
师:对啊,这样的探险小说才会吸引读者,对吧!再请一位同学说,你选了谁?
生: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
师:另一列人物中,你选了谁?
生:心细而胆小的同学。
师:生活中,有些心细的人确实可能胆小。哎呀,这胆小有可能成为你探险中的——
生:一个麻烦。
师:一个麻烦、一个拖累,太好玩儿了!装备带了几样?
生:几乎都选了。
师:几乎都选了,看样子还是尽量少给自己制造麻烦。你请,简单说说。
生3:我选的也是热带雨林,险情是遭遇猛兽、暴雨袭击、装备丢失和迷路。
师:注意,她刚才说到“装备丢失”,为什么想到装备丢失?在这个热带雨林丢了什么?
生:丢了指南针或者地图。
师:这两个东西的功能差不多哦!是不是这两个东西都丢了?(生:是。)在茂密的森林把这两个东西丢了,你就找不到——
生:找不到路了。
师:打听一下,最后是怎么出去的?
生:最后是在一个空旷的地方遇到直升飞机。
师:好的,你的文章你做主。好了,同学们,在稍后的写作中,你还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刚才的构思。
(评析:要想让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就必须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架。这里,彭老师从场景选取、险情预测、队友及装备的选择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支架,让学生的表达有了支撑。同时,彭老师还引导学生明白了构思是有技巧的:我们可以让人物来制造险情,也可以有意忘带某些装备,从而让情节更曲折。)
三、细化险情,动笔写作
师:相信同学们的构思在脑海里已经越来越清晰了。动笔前,我们一起再看看这篇文章。[出示范文《雪山遇险记》(见课件),生默读。]
师:同学们注意,相比“神奇的探险之旅”,《雪山遇险记》这个题目怎么样?
生:《雪山遇险记》更吸引人。
师:对!“神奇的探险之旅”只是这次写作的主題。要想让自己的文章更吸引人,还得想想题目怎样确定。这篇文章大致的顺序,大家看出来了吗?
生:先写他们进入了一个危险的地方,然后遇到了雪崩,最后成功地逃出来了。
师:是的,这是一个基本的顺序。简单地说,就是入险地、遇险情、脱险境。这个顺序,对大家来说应该没什么问题。问题是,究竟怎样把这次探险之旅的过程写得更详细、更吸引人呢?(师生交流,师相机出示。)
1.通过写“所见”“所闻”“所感”等细节,凸显险情;2.人物表现要交叉写;3.写出探险的曲折经历,让故事多些波折。
师:请同学们看这样几个开头——(出示)
A.“嗷——”,突然间,森林里传来一声嚎叫……
B.远处,一个巨大的漩涡飞一般地朝我们的轮船袭来。“不好!是龙卷风!”李叔叔大声叫道……
C.黄沙漫天,天上的太阳火辣辣的,真让人难受啊!我摇一摇水壶,大概只剩下两三口了……
D.……
师:大家从中选择一个,或者全都不选,按自己的想法写。都行。另外,还请大家注意一下,(出示)我们一起读一遍。
依攻略, 巧构思,
事情发展记心间。
抓细节, 交叉写,
一波三折更惊险!
(生齐读)
师:请大家记住刚才定下的攻略,记住自己构思的探险过程,不需要题目,直接切入险境,开始写吧。
(生写作)
(评析:进行习作教学,范文引路是很有必要的。彭老师出示的不仅有较为完整的范文《雪山遇险记》,还有能够带给学生启示的几个开头;彭老师不仅让学生读了范文,还引导学生聚焦题目、写作顺序等,让学生借助直观的范文,掌握写作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实效性很强。)
四、即时修改,得法得言
师:好,同学们停一停。我知道很多人实在是舍不得把笔放下,因为自己脑海里一环扣一环的险情非常清晰,就恨不得一口气写下来。现在我们要稍停一下,回头看看你写下的片段,此刻你可能有些开心,甚至有些得意,因为你精心编织的故事好像十分完美,似乎无懈可击。但是,请看——(出示本单元语文园地里叶圣陶给肖复兴修改的习作图片)
师:我们可以看到,作家肖复兴初三那篇习作,乍看上去无懈可击,但经过叶圣陶先生一修改,才发现问题其实不少。来,我们也拿起自己的文章,一边读一边想:我这样写好不好?有没有漏洞?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发现问题,立刻改正。
(生修改习作)
师:好了,同学们,大家都在非常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习作,真是一道最美的风景。好文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一定发现,刚开始写得有些急了,有些地方表达得并不是特别准确。好的,谁来分享一下自己写的?
(生朗读习作。略。)
师:好,谢谢!她一直把险情叫作“那东西”,那个东西其实是什么?
生:蛇。
师:为什么一直不说蛇?
生:因为她起初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写“那东西”就更显得恐怖。
生:这是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师:好,你们都是她的知音!我觉得这是文章当中一个特别大的亮点。还有第二个亮点,大家看看第1自然段,在所闻、所见、所感这几个方面,哪个最突出?
生:所闻。
师:是啊!“快点!”“要到出口了!”“小心啊,快点!”“扑通”一声,“轰!”……这些有关声音的描写,仿佛把读者带到了现场。另外,我还要表扬她朗读也特别好。有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是的,她突出了、强调了这个地方的恐怖。把掌声送给她。
(生鼓掌)
师:大家也帮忙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我觉得“拿了一點膏药”不合适,可以改成“一贴膏药”。
师:真好!你是她的“一字之师”!我们改过来。
生:我觉得最后要公布“那东西”是蛇。
师:你最后会公布吗?
生:会的。因为我还没写完。
师:好。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生:我觉得她的语言描写比较多,可以再增加一些动作描写。
师:语言描写很丰富了,可以强调一些动作,太棒了!“随着森林的深入”,这句话要不要改呀?谁来试试?
生:可以改成“我们向森林深处走去”。
师:好!我们向森林深处走去,光线越来越暗……这里有个数字①。你是在这一处加了些文字对吗?
生 :对!
师:“光线越来越暗,一棵棵巨人一样的大树挡住了阳光。”太棒了!(稍顿)有的同学可能只顾一个劲儿地往险处写,其实,不要着急,别忘了,你是来玩儿的,先欣赏一下风景嘛!(笑声)
师:(继续读习作)“前面的小宁突然一声尖叫:‘啊!把我们吓呆了!大家连忙问:‘怎么了?!‘蛤……蛤蟆!嗐!这家伙,吓我们一身冷汗!”哈哈!先来个蛤蟆试一试我们的小心脏,是吧?(笑声)
师:(继续读习作)“张叔叔那原本笑得灿烂的脸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慢慢地张开嘴:‘可能有猛兽要来了。我们一听,都不约而同地往一旁的草堆里钻,小宁脸色苍白,不停地打着哆嗦。”从张叔叔的表现写到我们的表现,再写到小宁的表现,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
生:(自由应答)抓细节,交叉写。
师:好,谢谢你!表扬你,修改得如此认真!经过修改,我们的文章变得越来越好了。正是——(出示)
好文不厌百回改,
精益求精更出彩。
(生齐读)
师:同学们,要写好这类文章,今后我们还需要读更多这样的书籍,比如《八十天环游地球》《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等。大家可以边读边思考,看看作者是怎样构思的,是怎样把细节写具体的,是怎样让险情像过山车一样,让人感受到探险的刺激与乐趣的。下课!
(评析: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进行习作教学,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修改的习惯。彭老师进行的是习作教学,但他并没有将习作教学孤立起来,而是统整了语文园地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运用修改方法进行自主修改、相互评议,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习作的品质以及习作修改的能力。)
教学总评
可以这样让学生爱上写作
透过文字版的教学实录,我是能够清晰地看到这节习作课的教学场景的,是能听到课堂上学生的欢笑声的,是能感受到学生在这节习作课上的成长变化的。让学生爱上写作,学会写作,其实并不难。
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我们都知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性,但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彭老师的这节习作课充满了乐趣,秘密在哪里?
第一,他有着资源意识。信息时代,找到相关的教学资源并不难,但有效运用并不是人人都会。彭老师开课时用到了视频、图片资源,同时还链接了生活。我们会发现,这里的教学推进是环环相扣的,是由表及里的。聚焦人物表情,很自然地就引发了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忆,很自然地就聊起了那段“刺激”的经历。
第二,他有着儿童视角。在这节课上,彭老师与学生聊得很尽兴,学生很乐意与彭老师对话,因为彭老师懂他们,会运用他们的话语体系进行交流。于是,对话轻松了,聊天有趣了,课堂上笑声多了。
第三,他有着欣赏的眼光。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只有我们不断肯定学生的发现,赞赏他们的进步,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才能满怀兴致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节课上,我们时常能够听到彭老师对学生的赞赏,这一句句赞赏的话语都能产生无穷的动力,激励着学生不断尝试表达。
掌握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写作。学生的表达经验不足,要想落笔成文,实属不易。这节课上,彭老师教给了学生不少写作方法。
第一,要入情入境地想象。写探险类文章,学生对于热带雨林、茫茫大漠等场景都是陌生的,彭老师借助音乐、图片色彩变化、语言描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展开想象,打开学生的思路,于是,学生就有内容可写了。
第二,要借助支架完成构思。彭老师出示图表让学生填写,这看似在填写表格,实则是在帮助学生进行构思,明确了场景,选好了队友和装备,预测了险情,这篇文章大致的内容就清楚了。这时候再画出情节曲线图,依照情节发展来写,完成这篇探险类的文章也就不难了。
第三,要从范文中学写法。指导小学生写作,范文往往能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彭老师不仅用到了范文,而且用得恰到好处。他并没有将范文呈现了之,而是引导学生就题目、情节进行剖析,通过梳理与探究,发现写作的方法。彭老师呈现的不只有范文,还有几个精彩的开头,这对学生的启示是多角度的,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养成修改习惯,让学生受益终身。在习作指导课上,老师们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方法的讲授上,习作的修改则成了机动环节。
纵观统编教材,我们会发现,编者是非常重视习作修改的,三年级上册第三次习作就要求“写完以后小声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第四次习作更是明确提出了修改的要求。而后的每一次习作,都有关于修改的要求,这足见编者的良苦用心。
彭老师是非常重视习作修改的,他先出示了语文园地中叶圣陶给肖复兴修改习作的图片,让学生明白习作修改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应的修改方法;接着让学生动笔进行修改,然后进行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感受修改的效果。
彭老师还特别重视对学生修改的评价。“一字之师”“表扬你,修改得如此认真!经过修改,我们的文章变得越来越好了”等评价语都能很好地激励学生。就连结课时的拓展阅读,我们也会发现彭老师在修改方面的用心,他推荐学生阅读探险类书籍,向作者学习构思及把细节写具体等方法,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我相信,好文不厌百回改,在彭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一定会精益求精,习作一定会更加出彩。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