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金 编辑/长歌
他是天才,他是疯子,他是红发小王子,他是罗纳河畔那抹星光,他是奥维尔麦田里绝望的群鸦……
在大多数人眼中我是谁?
什么都不是,一具空壳,一个不受待见之人,
一个从来没有,也不会有任何社会地位的人。
简单地说,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
——凡·高写给提奥的信
他是文森特·凡·高,西方美术史里最具传奇色彩的画家之一,任何华丽的辞藻都不足以在此向他致敬。
讽刺的是,他在短暂的37年人生中经受贫穷和精神疾病的双重折磨,受尽世间冷暖,至死只卖出过一幅画。而那声枪响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他的作品不仅被炒作到天价,还被全球各个领域的艺术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致敬膜拜着。今天我们不聊艺术,只从一个精神科医生的视角,用书写病史的方式,记录凡·高短暂而又不凡的一生。
一般情况:文森特·凡·高,男,1853年生,荷兰人,未婚。神学院肄业;无业。
主诉:冲动鲁莽,行为怪异两年余,总病程不详。
供史人:本人及弟弟,考据自其书信自传《亲爱的提奥》,可靠但欠详尽。
现病史:凡·高自幼内向耿直,求学及工作期间诸多不顺,曾因工作、家庭等原因出现情绪低落,不想说话,悲观消极,觉得“活着比死难”。1880年,被解雇后开始作画,悲观消极情绪有所好转。1888年2月,凡·高因创作需要旅居至法国南部阿尔勒,其间逐渐出现兴奋,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花大量时间作画,乱花钱,租赁昂贵房子。同年10月,凡·高与另一位画家高更发生剧烈争执,此后出现紊乱行为,嗜酒,情绪易激惹。12月,其症状突变,在给其弟的信中写到“自己很失败,也许我死了可能会让家人好受些”,认为自己是家人的累赘,一无是处。12月23日,他割下半个左耳。
1889年5月,凡·高主动要求住进圣雷米修道院(精神病院)疗养,诊断及治疗方案不详,仍能坚持作画。1年后,凡·高出院,于1890年5月去巴黎北部村庄奥威尔的圣-保罗精神病院接受保罗·加歇(Paul Gachet)医生的治疗。起初其精神症状稳定,作息规律,和弟弟保持书信往来。医生鼓励文森特进行艺术创作,有助于改善病情。文森特再次出现精力旺盛、睡眠需求减少等情况,并在这一期间创作出大量作品。2个月后,即1890年7月27日,凡·高散步至麦田中,开枪自杀,腹部中枪,因失血过多、伤口继发感染,于7月29日离世。
既往史:不详。
个人史:有一双胞胎哥哥,在分娩后不久夭折;下有一弟三妹。神学院辍学,美术学院辍学。与父母关系差,与弟弟提奥关系亲密。两次单恋史,一次恋爱史,均不顺遂。自幼性格内向、慎虑。有嗜酒史,具体情况不详。
家族史:母系有可疑精神疾病病史,不详,欠考证。
因为缺乏充分证据,凡·高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猜想。从他和弟弟的书信中我们可知,治疗和画具已经耗尽他们所有积蓄。穷困潦倒的画家几乎找不到一个欣赏他的人,带着绝望和对美的向往,在给弟弟的最后一封信中写到:我以生命为赌注作画,为了它,我已经丧失了理智和正常;死亡对我而言并不是最难的事情……
后人对凡·高所患何种精神疾病的观点并不一致。比如最早有医师认为他患有癫痫,但没有典型或非典型发作的记录。有人认为他是神经梅毒,理由是他有一个从事性工作的女友,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被感染,何况从感染梅毒至梅毒侵犯神经系统的平均病程在10年左右,时间不符。在精神分裂症这一疾病概念被定义后,有人认为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可是凡·高并没有典型的幻觉妄想症状,也没有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相反他用优美的构图、饱和的色彩和丰富的情感向世人传递艺术之美。有人认为他是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还有人认为他有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这些猜测不是证据不足,就是很难解释,没有一个令人完全信服的答案。直到近现代,有学者提出凡·高可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一观点得到不少学者的认同。但往事无法考证,凡·高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什么病症使他失去理智?腹部中弹的自尽方式所意为何?这一切将永远是个迷。
我们不妨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凡·高的疾病,并非要给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做一个诊断,而是借由他的故事了解一种疾病:双相情感障碍。顾名思义,它和单相抑郁障碍区别在于多出来的一“相”:在全病程中,患者除了有抑郁发作,还有典型的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可能你要问,躁狂发作是什么样?就是自残割耳朵吗?当然不仅仅如此。
躁狂发作是指持续(至少连续几天)且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心境高涨、活动增多、精力旺盛、睡眠需要减少、容易发脾气、自负自傲、行为莽撞的状态。你可能会想,这不是挺好吗?不,这还是轻症,如果症状发展为:自我评价过高甚至自我膨胀、夸大,注意力飘忽甚至无法投入工作学习,过度兴奋甚至挥金如土、具有攻击性,行为鲁莽甚至严重扰乱正常社会秩序、伤人伤己,这还算好吗?
回过头去看那时的凡·高,他至少有过一段时间的躁狂发作表现,精力充沛,活动和计划增多,易激惹,睡眠需求减少等。而他的自伤自杀行为则可能和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发作有关。要知道,双相情感障碍最大的危险因素不仅仅是躁狂状态下的冲动伤人,还有在抑郁发作期自杀自伤的高风险。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风险至少是普通人群的15倍,实际上,在所有的自杀死亡中,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占到四分之一。看到这些症状和数据,可能有人会想,既然双相情感障碍那么恐怖,凡·高英年早逝似乎也没那么惋惜,早点离世倒让自己变成了传奇。笔者不认同这种想法,《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队列随访研究显示,虽然在20年的时间里精神病性障碍都有数次复发,但是双相情感障碍的衰退程度与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相比呈良性趋势。也就是说,控制好症状,凡·高说不定可以多创作10年。
如果有时光机可以穿越回奥威尔的麦田,你想和凡·高说些什么?不如先试着告诉身边或者以后可能会碰到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当一次次从高处跌落,又一次次失控般到达极致,想必这种体验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仍要心怀信念,相信自己,相信医生,相信科学。而我们绝对不会变成欺凌凡·高的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