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胤 杨宇鹤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元宇宙”作为一种新型的虚拟空间,早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实体性空间,进而转向虚实相生的状态。本文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出发,探索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在由实体空间转向元宇宙虚拟空间后所具备的展陈设计可能,总结了元宇宙语境下博物馆展陈设计所面临的瓶颈,从而为博物馆的元宇宙发展之路提出方向性建议。
关键词:元宇宙 博物馆 空间 展陈设计
亨利·列斐伏尔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空间”面向,将人们从纯粹的时间魔力束缚中解放出来。“空间”不仅从经济层面积极参与了商品的生产进程,也从社会层面参与了历史的演化进程。汪民安认为,空间的生产在当代具有决定意义,若将经济生产的重心置于空间生产,空间及其附属都将成为生产剩余价值的中介和手段。人们通过生产空间逐利,空间的瓜分变成了血腥战场——土地、地底、空中甚至光线都被纳入其中。元宇宙作为一种虚拟空间形态,近年来被快速卷入到商业布局之中,在资本和科技的双重影响之下,人们对“空间”的关注焦点渐由“实体”向“虚拟”流转。而元宇宙这一虚拟空间在被应用于经济生产领域之余,还可以应用于文化普及与文明传承,拓展人们的“心灵空间”。这其中,“元宇宙+”博物馆为传统博物馆的展陈设计提供了新的灵感和取径,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元宇宙作为一种虚拟空间形态,其“空间”概念早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实体性空间,进而转向虚实相生的状态。过往研究以不同标准对空间类型进行了划分,较为常见的是“客观性空间”与“主观性空间”的二分法;亦有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超越了主观与客观的二元思维而将空间一分为三:感知的空间(Perceived Space)、構想的空间(Conceived Space)与生活的空间(Lived Space)。他认为空间不仅是物质性的存在,也具有极强的精神属性,“现代人类置身于其中的空间是一个主体性、客体性水乳交融、胶着一体而不可分离的社会性空间,它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既是实体的也是表象的”。由此,元宇宙空间技术会使得沉浸式和交互式的“元空间”体验成为可能,并进一步为博物馆展陈设计提供可资想象的虚拟空间。
2022年3月26日,60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了《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呼吁博物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方向,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这充分说明了博物馆依赖新兴技术可以丰富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方式,提升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增强文化的艺术性和影响力。
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在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记录和保存了一个特定地区或城市的文化和发展,具有“历史档案”的价值,同时也是向全球传播地方文化的窗口。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富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社会性,既是一座地方城市文明与发展成果的重要记录者,同时又是外地旅游者认识该地历史文明与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
面对如浪潮般汹涌而来的元宇宙,传统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展陈形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观众趣味性、交互性、沉浸性的观展需求。因此,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亟须改变传统的展陈设计方式,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审美环境,使用新兴技术来展示和传播本地区的独特文化特征。只有这样,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才能继续在元宇宙时代、在地方文化日益同质化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
文物的存在形态分类法是按照文物存在的物理形态来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可移动文物,如文物的实物、图片、文件等;二是不可移动文物,如建筑物、遗址、纪念碑、墓葬等。
1.可移动文物的展陈逻辑。可移动文物是指可以从其原本位置移动到其他位置,但不影响其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这些文物通常包括雕塑、绘画、装饰品等可以移动的艺术品和文化遗产。人们在观看可移动文物时,通常想要从文物展览中获取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了解文物的观赏价值,并最终理解和欣赏文物。
目前,传统的文物陈列通常是由博物馆工作人员根据学术研究成果、表达实物和表达手段而设计出来的,这种陈列方式注重传达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准确性,可以根据文物的类型、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因素设计不同的展示方式。常见的展览方式有主题展览、历史沿革展览、单独展览等。博物馆惯常通过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文物展览的内容,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文物。
针对实物类文物,可以从文物本身的用途、来历、纹样上汲取灵感。可以利用AR技术将文物的用途或使用原理进行还原,如维也纳技术博物馆利用AR技术手段,将发动机的原理动画直接在展品本身上进行还原,让观众可以直观地理解机械的运作原理。也可以采用AR技术手段对文物的原貌进行实景还原,如采用增强现实技术,还原秦始皇兵马俑出土时的鲜艳色彩,或还原已经腐朽消失的俑的手持兵器,从而打破时间上的局限,让观众一睹文物的真容。
在利用元宇宙技术针对图片、文字类文物进行展陈设计时,还有一种方法是对文物本身进行艺术再创作。这种再创作可以通过给文物赋予动画效果来增加其吸引力。例如,在古画上为小鸟赋予飞翔的动画效果,或在瓷器上为花纹制作灵巧动画,都可以增加文物的趣味性。这样不仅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文物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波兰克拉科夫纺织会馆博物馆利用AR技术,为波兰艺术家瓦迪斯瓦夫·波德科温斯基的著名作品《狂喜》(Frenzy of Exultations)制作了一段动画。原画中一个红发女人骑着一匹黑马,骑马的女人闭着眼睛紧紧地扣着它的脖子,松散的头发散开,向上飘扬,与马鬃融为一体。当观众用手机扫描这幅画后,可以看到手机中这匹马像“活”起来了一般,甚至带着骑在它身上的女人一起冲出了画框。增强现实手段的运用,让观者真正感受到作品匠人在实际制作中的复杂心境,从而更容易适应不同感官的感受需求,既可以使沉浸型陈列区的展览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进一步释放展览中的艺术生命力,也可以使博物馆陈列的艺术魅力更为浑厚,同时还能聚集更多受众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地接受展区所传达的不同讯息,更有助于激发受众的参与主动性。为观众带来更具大众参与性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总之,要从文物本身出发,充分考虑地方文化特色,从而凸显出地方博物馆的文化特色。通过使用最合适的新型科技,如AR技术、VR科技等,可以给人提供全新的感官感受模式。这样的新体验模式,不仅可以迎合未来时代受众对博物馆展品的感官期待,还可以实现文物的更加生动的展示。通过新的视觉、听觉刺激,不仅能使文物更具生动性与趣味性,更能使观众更加关注和了解博物馆展览的文物。这样,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就能实现信息的传播,并获得更高的社会价值。
2.不可移动类文物的展陈逻辑。不可移动文物是指不能轻易移动或不应该被移动的文物,包括建筑、古迹、遗址、纪念碑、墓葬、艺术装置等。这些文物是固定在某个特定地点的,因此不能被收集、运输、展示和交流。人们在观看不可移动文物的展览时,通常想要从文物展览中获取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同时也希望在观看过程中沉浸其中,感受历史文化的氛围;有的人还希望在展览中获得视觉上的震撼和艺术享受。
因此,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在展陈设计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不可移动文物由于其不能移动,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一般采取的展陈形式多是通过微缩模型、照片陈列、微缩景观复刻等,使得绝大多数文物都已经离开了原有位置,变成孤立的“物”。这也使得在诸如研究、陈列和博物馆信息提供与传递的进程中,文物的空间位置、人文环境、生活风俗等原生因素缺失。其中许多模型和影像资料由于技术原因和维护修理不当,呈现出破损、模糊的状态,带给游客的观感不佳。文物作为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在展陈设计中如何能够更好地体现其价值是十分关键的。与此同时,因为此类文物在空间上不可移动,为了满足观众异地展览和线上游览的需要,将不可移动类文物整体进行数字化重构也可以成为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的选择之一。
为了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可移动类文物及特殊形态文物在设计展陈时,可以结合空间影像互动学和元宇宙技术,创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互动环境,使参观者不仅可以观看文物,还可以与文物互动,从而提高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理解和体验。
例如,可以在博物馆已有的微缩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在微缩模型上进行情景还原和精准说明。巴黎博物馆和微软联合,使用由微软研发的Microsoft HoloLens全息透镜装置,通过精密的感应器、全视角高清晰3D光学透镜头戴式显示屏和环绕音响,使得在增强虚拟现实效果的同时,参观者能够通过眼睛、语言和手势与展馆内的圣米歇尔山微缩模型进行交互探索。观众透过设备可以看到特效制作的仿真人在模型各处生活行走,也可以通过手势点选具体的位置查看详细说明,甚至可以看到围绕实体模型展示的圣米歇尔山的起源和演变。观众可以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点,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细节,并虚拟地传送到今天位于诺曼底的历史遗址。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也表示,他们选择了一处代表着具有特殊意义的法国历史和文化的点。微软使用新技术,帮助人们以全新的方式了解它,并希望能够借此吸引新一代的博物馆参观者。
除此之外,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所代表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博物馆中,大多会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记载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受限于设备与场地因素,这种展陈设计形式取得的效果不佳。为此可以借助三维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场景重建。在整个景区内搭建了一个可互动的虚拟现实建筑模式,利用来自于现实数据的数字化场景,给旅游者提供的叙事可视化、人物虚拟化、与体验交互化的全新观展体验。敦煌研究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为不可移动类文物的展陈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思路。运用华为河图科技,他们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选择了“九色鹿”和“飞天仙女”等经典莫高窟壁画形象,对其进行艺术再加工,搭建覆盖整个景区的“虚拟莫高窟”。通过将虚拟莫高窟和实景融为一体,使参观者在实际参观的同时感受到更清晰、更真实的AR数字内容展示效果,由此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沉浸式的石窟参观感受。这不仅仅是一种展示不可移动文物的方法,而且是一种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文物的手段。这种方法的成功实践为今后在博物馆等展陈场所中利用元宇宙技术进行不可移动文物的展陈设计提供了一种积极的示范,为地方综合性博物館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总之,不可移动文物的展陈设计应当紧密围绕文物本身,运用先进的技术以弥补传统展陈设计的不足,避免文物被离开原本的存在环境,从而使历史文化信息的传递不足。借助多种方法,增加展览的趣味性,提高参观者的沉浸感,以达到更好的历史文化传播效果。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在设计不可移动文物展陈时,需要更好地利用元宇宙语境,对文物进行更深入的展示。
作为博物馆资源利用和展示水平的提升平台,元宇宙技术应当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元宇宙语境下博物馆面临的瓶颈,如资金问题、技术瓶颈、数据安全等,并进一步提供可供参考的破局方向。
1.合理使用资金,应对经费短缺窘境。在设计和建设元宇宙语境下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时,资金支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多为公益事业单位,大部分费用来自财政拨款。必须充分考虑博物馆的财务状况,才能将有限的投资资金用于合理的发展方向。尤其是风险社会中的社会治理,尤其需要让资金利用更加合理有效。在这个前提下,博物馆并不需要对元宇宙领域进行粗暴的投资,而需要通过科学分析、选取正确的入手点,以保证在资金与技术储备领域获得充分的支持,并在元宇宙有关的领域开展试点式的应用。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出元宇宙的价值,同时也能在更加环保的前提下,确保博物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2.引入全息技术,弥补观展官能缺失。传统的展陈手段通常存在如下问题:单向陈列,仅容许观者根据一定次序观看藏品,缺少互动性;距离观众过远,传统博物馆展陈中的展品通常是珍贵文物,观众无法直接接触或近距离接触,从而造成了观者和展品之间的距离过大,藏品的更多细节也无法让观者理解;抽象性过强,传统博物馆展陈通常较为抽象性,没有生动形象的表现方法,难以吸引观众兴趣,如一些残缺的文物,无法仅仅通过图版或文字引导观众想象其用途和原貌;展示空间有限,因种种客观因素,部分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较小,在无法扩建的情况下,许多展品无法得到展示机会,常年展出的文物数量甚至达不到馆藏文物数量的十分之一。在元宇宙语境下,博物馆展陈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瓶颈。首先,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应该围绕館藏展开,但是,目前的数据收集方法得出的素材存在着与原件的误差,即使是最先进的数字技术也无法完全代替原件。其次,由于目前的信息技术方式无法把藏品中所包含的全部信息提取出,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XR等技术手段,所提供的也只有部分视觉信息,因此在元宇宙语境下,如何让观众在博物馆展陈中获得全面、真实的体验,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
3.配套制度法规,依法规避数字风险。在元宇宙语境下,博物馆的展陈设计所面临的瓶颈之一就是与企业合作时所涉及到的文博数字资源管理问题。为了满足合作需求,博物馆必须提供藏品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文博数字资源,包括近年来不少博物馆所进行的藏品三维采集的成果。因此,保障这些文博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获取应有的回报价值,是博物馆需要进行合理谨慎处理的重要问题。同时,国家文物主管部门也有责任及时跟进,提供政策和法律方面的指导和规范,以确保博物馆的文博数字资源得到妥善保障,避免因缺乏相应支持而造成资产流失。此外,在技术方面也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博物馆的藏品数据资源被合作企业或其他机构盗用或滥用。只有在综合考虑合作、法律、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博物馆才能在元宇宙语境下,以安全、合法、有效的方式,为游客呈现充满价值的展陈内容。
虚拟世界将变成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类物理生活方式与虚拟世界真正地融为一体。博物馆应采取以数据为基础的方法,以艺术作品的感人之美、以交流与开放的形式激励与引领参观者的欣赏、思考与研究。唯有采用这样的方法,才可以产生既具备博物馆艺术意识、博物馆艺术心灵,又具备元宇宙视角的数字化产品。因此,有必要对博物馆的展陈设计方法进行适当的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最终,期望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能够充分利用元宇宙技术的优势,以科学的分析与评估为基础,从合适的切入点开展试点,提高展陈设计水平,为人们带来更丰富的艺术体验。
元宇宙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概念,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与不确定性,但毋庸置疑的是未来科技的新形态正在随着人类在各个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投入,大步向我们走来。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作为地方名片,更应抓住机遇,借助科技力量,成为当地旅游文化新热点,打造民族文化新名片。总之,博物馆展陈设计方面的未来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只要博物馆和设计师能抓住机会,充分利用科技,不断探索创新,就一定能在未来取得显著的成效。
作者系南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2]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
[3]苏克军,曲涌旭.作为空间媒介的社交短视频及其空间生产研究——以列斐伏尔的生活空间理论为基点[J].华夏文化论坛,2021(02).
[4]李玉静,闫洁.VR/AR技术赋能自然博物馆虚拟展陈设计应用研究[J].艺术品鉴,2022(21).
[5]顾振清,肖波,张小朋,等.“探索 思考 展望:元宇宙与博物馆”学人笔谈[J].东南文化,2022(03).
[6]王子璇.博物馆展览中运用沉浸式体验的实践探索[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9).
[7]陈睿.虚拟博物馆系统建构需求及实例分析——以梧州市博物馆为例[J].丝绸之路,2019(03).
[8]朱幼文.教育学、传播学视角下的展览研究与设计——兼论科技博物馆展览设计创新的方向与思路[J].博物院,2017(06).
【编辑:钱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