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新
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强调学校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要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指导优势。笔者认为,要落实上述要求,需构建新型家校关系,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在观念上的指导作用。
学校要主导构建新型家校关系。我国有着深厚的学校、老师和家长沟通交流的传统,但沟通交流一般是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家长会也大多安排在考试之后,内容更多的是总结成绩,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可以说,“告状式”沟通、“批评式”溝通占有很大比例,而这往往给家长带来更多焦虑。
只有构建起新型的家校关系,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才能真正发生。
新型家校关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平等性,尽管学校是发挥指导作用的一方,但家校双方的关系不存在地位高低的差别,这是家校有效沟通的基础;二是友好性,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应是亲近友善的,学校对家长应是欢迎和接纳的,而不是指责和批评的;三是协同性,为了学生的教育,家长和学校之间要形成育人共同体,相互沟通、相互支持,共同发力。
学校要指导家长树立学习观念。现今的家庭教育,自然型居多,即家长或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和理解去教育孩子,或是沿袭上一代的方式教育孩子。在陈旧观念指导下的家庭教育很难被当今的孩子接受。另外,尽管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情况在家庭教育中有所减少,但是对孩子的语言暴力、冷暴力等情况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是家长执迷于自身的家庭教育观念,没有意识到做家长也需要学习。
家庭教育需从自然型向专业型转变,家长要学习家庭教育专业知识,以上观念的树立离不开学校的指导。在指导家长树立学习观念的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创设学习条件,比如开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进行系统性学习。
学校要指导家长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价值观念形成的途径,与以往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当今家庭亲子之间的年龄差和以往相比变化不大,但亲子之间的“代沟”却比以前更加明显。比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家长和学生共处时间增加,客观上为家庭教育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但很多家庭由于教育失当,增加的共处时间反而造成了亲子关系的紧张。类似的情况在初高中阶段较为明显。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基础。家长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采取“家长制”的方式,对孩子缺乏理解和宽容,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在缓和亲子关系的过程中,家长一般比较固执,学校介入对家长进行指导,比亲子之间自然缓和关系要快得多。学校和老师一方面要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采用正确方式进行家庭教育,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尊重家长、理解家长,这样就会产生更好的协同育人效果。
学校要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家长的期盼,家庭之间的攀比增加了家长的压力,很多家长出现了家庭教育观念偏差,用力过猛。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一些家长认为别人家孩子行的,我家孩子也应该行。错误的认知让家长做出很多违背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行为,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致出现学业问题甚至是心理问题。
事实上,学习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过程。学校要指导家长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等错误观念,结合孩子自身特点帮孩子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在简单的攀比中,给孩子施加过大压力,这样不仅无法达到目标,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作用,需要学校提高认识,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学校的职责,同时更需要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自觉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本领,这样才能在观念上、方法上给予家长有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