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娟 张秀丽
音乐节奏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美育内涵。有效的音乐节奏教学不仅能让幼儿产生极大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节奏感,还能为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打下坚实基础。然而,目前一些幼儿园主要采用“重复记忆”的方式进行音乐节奏教学,忽略了幼儿的兴趣,导致幼儿产生厌倦。为改变当前幼儿园音乐节奏教学存在的问题,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探究音乐节奏的教学策略,致力于让幼儿在学习音乐节奏的过程中,自由地表达自己、释放自己,获得美的体验。
感知音乐节奏特点,培养内心听觉。幼儿对于音乐韵律的感知,多半是从“听”入手。内部听觉指的是主体在心中所展开的音乐节奏行为,即在心中对乐曲的音色、音调、长短等进行幻想。也就是说,内部听觉是一种音乐节奏幻想,如果幼儿拥有了内部听觉能力,就可以做到“听得出、唱得准”。
心灵的聆听,是对乐章的感知,这种感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采用各种方法,让幼儿体会到音乐的节拍,并进行累积,这样幼儿的心理素质才能得到切实提高和发展。例如,在唱歌过程中,可以让幼儿多听范唱,体会音乐节奏的音调、长短,并让他们在心中默唱出来,还可以开展“看谁猜得出”“藏起来的歌”等游戏,培养幼儿的内部听觉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所知道的內容,让幼儿大胆猜测,并给出相应的奖励来激励幼儿积极参加,从而推动幼儿内在听力水平的发展。
创编游戏,增强教学趣味性。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生动活泼的音乐节奏游戏集中体现了音乐的艺术性、技术性、抽象性,更加接近儿童的天性。节奏游戏可以将这些要求以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在玩中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寓教于乐。教师可以主动创造一些音乐节奏游戏,让幼儿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幼儿的学习特点创作音乐节奏游戏。比如,大班“火车跑得快”音乐活动,教师让幼儿站成一排,举办一场“拉开列车”的比赛,比赛要求幼儿把双手放在其他幼儿肩上,组成一排列车,再由教师演奏节拍,让幼儿跟着感觉做出相应反应。乐曲的节拍越快,列车的速度越快,而当乐曲的节拍变慢,列车的速度也会相应变慢。比赛中,幼儿能够感觉到乐曲节拍的强弱。这种形式大大增强了节奏教学的趣味性,使幼儿在更加放松和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音乐节奏技能。
感受固定节拍,培养节奏感。对于幼儿来说,歌曲和节奏的记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唱歌的时候,幼儿通常会先将歌词背下来,而后是学习节奏,最后是演唱歌曲。语言成为音乐节奏的一种表现形式,幼儿可以利用吟唱句子间隔的长短、速度等差异,体会各种节奏在时值长短和速度上的差异。幼儿回想起某种乐段的时候,语言内容和节奏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让幼儿回想起来的介质,可以帮助幼儿增加长时记忆。比如,在“老巫婆的汤”音乐活动中,教师希望幼儿能够感受到节奏,了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之间的关系,可是幼儿在唱歌的时候,很容易忘记这两个音符之间的时间长短,于是,教师利用剪刀、蜡笔、铃鼓等配合幼儿有节奏地朗读。
语言节奏能够帮助教师将抽象的音乐节拍符号转变成用文字表达的节拍,以便让幼儿更好地了解音乐节拍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幼儿熟悉的儿歌,与音乐节拍相配合,一起朗诵来加强对音乐节奏的训练,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把握节奏的速度,提升幼儿的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种策略激发幼儿学习音乐节奏的兴趣,提升幼儿对节奏的掌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