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英 王亚琦 胡宇强
[摘 要] 在“互联网+”背景下,尝试在“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中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引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合理分配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手机作为学习工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注重过程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在教学改革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探索可推广的“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模式。
[关键词]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改革;精细化学品化学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内蒙古工业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团队(2020);2022年度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网络+背景下‘精细化学品化学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改革及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研究”(2022212)
[作者简介] 王丽英(1977—),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博士,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有机化学研究;王亚琦(1981—),女,内蒙古包头人,博士,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研究;胡宇强(1980—),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1-0075-04[收稿日期] 2022-08-20
引言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模式相融合的教学方法。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埃里克·马祖尔教授创立了同侪教学法;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教师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成功实践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在当前信息化教育和“互联网+”背景下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实施有着较大的影响。随之发展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较之传统课堂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目前,国家的创新发展需要更多高水平的学习型人才,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正好能够为社会培养这样的人才。线上线下融合是我国目前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讲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以线上翻转课堂和线下传统授课方式进行融合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必要[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工具。翻转课堂是一种让手机成为学习工具而不是玩的工具的有效方法,而且翻转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问题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互联网极速发展的现代教学中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非常必要[3]。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替代完全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扩大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并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师利用多种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要在教学改革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资源,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4],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重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以“立德”为先,探索可推广的“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改革可以在学习上给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也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培养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一、“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手机易分散上课注意力
在“互联网+”时代,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提供有趣的东西,使知识体系庞杂、化学反应多、综合性强的“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内容越发显得枯燥乏味;“滿堂灌”的被动授课,容易造成教室前几排学生被动听课,后几排学生玩手机不听课,对知识点根本没印象。
(二)传统教学上课效果差
在传统教学中,一些学生没有课下及时复习的习惯,知识点遗忘快,没有理解的内容无限搁置,知识点无法连接,课堂听课效果差,最后易失去学习兴趣,且考试突击复习现象严重,成绩不理想,未能掌握学习方法。
(三)学习没有内驱力
“精细化学品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与基础化学、化工等多门学科密切交叉联系的专业课程。上课单一教授课程知识内容,易使学生缺乏内驱力,没有学习目标,缺少学以致用及爱岗敬业意识。
二、“精细化学品化学”融合式教学实施方案
(一)引导学生将手机作为学习工具
“互联网+”时代可以让手机成为学习的工具。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将课前导入、课中学习、课后反思有机结合,其实践流程如图1所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既然学生离不开手机,那教师就应把手机充分利用到课堂中,让学生没有时间玩手机,而是利用手机来学习。教师在云班课App中创建自己的班课,生成的邀请码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邀请码加入自己的课程班级。
课余时间,教师将学习资料包括课件、短视频等上传至班课,并要求学生简要记录笔记,提出问题,深入思考,将笔记及思考题作答上传至云班课作业板块,方便教师上课前看到预习情况。通过要求学生课前看课件及短视频进行预习,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用手机玩游戏的时间,让手机成为学习工具。
上课伊始,进行电子20秒签到或手势签到(教师在黑板上现场画手势后要求学生签到,以避免未出席学生进行电子签到),快速统计缺勤学生,然后教师课下督促学生上课。上课开始签到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手慢签不上,所以不管上课前几分钟学生是在玩游戏还是看网络,通过紧张的电子签到,都可以把学生注意力拉回课堂。
上课期间,由于云班课已经统计未交课前笔记学生的名单,因此,教师可以先行提问,作为提醒。整个课堂过程可以随时通过摇一摇“选人”功能,随机或手动点名,对学生进行提问,答对者加分,促使教学变得既有趣又神秘,让学生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让手机成为学习的工具,而不是玩游戏的工具。针对重点内容,教师利用PPT进行重点讲解,中间插入提问;学生利用平台上传答案,方便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课堂时间设计如表1所示)。
课后,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发起作业,要求课下完成上传,设置截止时间(到时间未提交者,则无法提交),避免拖沓。云班课实时统计作业提交情况,不用学习委员收作业再统计,便于教师随时查看;同时,在讨论区进行答疑讨论,及时解决消化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为下一次课程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选择适当内容进行线上学习线下分组讨论的融合式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上课形式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所以,课堂形式应多样化,除了传统讲课,还可以将课件、短视频上传到云班课,督促学生自主选时间进行线上学习,利用省出的线下课堂时间进行分组讨论。
对于“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来说,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分组讨论模式,很多基础知识仍需要教师详细讲解。以《表面活性剂》章节内容为例(课本为《精细化学品化学》,闫鹏飞、周婷主编,第2版)。《表面活性剂》章节中概述、表面活性剂基本作用两部分内容比较基础,但涉及较难理解的作用原理,需要学生课前预习自学后,教师深入浅出详细讲解,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加深理解。
对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等部分叙述性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课前上传的课件、短视频等学习资料进行学习理解,不用教师花时间详细讲解。这样节省的时间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加深记忆,便于教师解决疑难问题。
(三)课程思政融入课堂
课程思政建设是精神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是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上课适时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提升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效果,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毕业后爱岗敬业,以下述教学内容为例,介绍课程思政融入路径。
绪论内容的课程思政融入:精细化工的发展史,面向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化工需求。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强调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的重要性。
洗涤剂内容的课程思政融入:从行业发展出发,建立“绿色生态”和“节能环保”技术观,融入新时代鲜明的思想特征和社会需求,认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食品添加剂内容的课程思政融入:以三聚氰胺奶粉等事件为例,宣传诚信守法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工程伦理、遵纪守法的意识,使其学会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
(四)考核方式改革
实施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彻底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核模式。
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中,根据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参与情况(是否课上积极参与讨论,是否具备搜集资料、知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课后复习情况给出相应分数;期末要求学生将学期内的上课讨论总结形成报告,考查报告书写能力,为就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做准备。
所有环节的综合平均值为过程性考核成绩;最终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期末试卷成绩。由于考虑到学生对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适应性,过程考核成绩逐渐从30%过渡到40%。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势在必行,教师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专业课程设计的创新研究中,基于课程自身建设规律,在保证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爱国精神,严谨细实、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勇于实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潘鹤林,王铭纬,黄婕,等.基于翻转课堂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J].化工高等教育,2021,38(1):52-56.
[2]邹霞,郑佳炜.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践研究[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4):
86-100.
[3]冉建宇,顏帮全,张尚民.线上、线下学习特性对大学生翻转课堂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线上学习有用性感知和翻转课堂体验的中介效应[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1,37(6):116-128.
[4]徐永芬,黄焰根,赵圣印,等.《有机化学》思政课程建设的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9(40):38-39.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Reform of Fine Chemical Chemistry
WANG Li-ying, WANG Ya-qi, HU Yu-qiang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51,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is integrated in “fine chemical chemistry” teach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introducing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 of combining online and offlin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hrough th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guide students to use mobile phones as learning tool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classroom learning, guide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process learning, and improve learning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organically integrated, and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fine chemical chemistry” that can be popularized will be explored.
Key words: online and offline integration; reform in education; Fine Chemical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