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与大湾区的“双向奔赴”

2023-07-10 05:59石依诺
教育家 2023年22期
关键词:集成电路大湾芯片

石依诺

集成电路,被称为电子产品的“心脏”、国家的“数字粮食”,身居信息技术产业发展“C位”。这一领域虽大有可为,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国每年要为进口芯片耗费2000多亿美元,国内市场对“中国芯”的需求与呼声越来越高。直面挑战,广东工业大学于2021年整合“微电子学院”与“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以下简称广工集成电路学院),攻坚“卡脖子”技术,切实服务粤港澳制造业,有效破解产教融合“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困境,实现“中国芯”与大湾区的“双向奔赴”。学院在挺起地方院校发展脊梁的同时,亦为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燃起了“芯”希望。

这份“双向奔赴”的背后,是人才培养的横向与纵向融通——横向打破专业壁垒,以“2+2”“3+1”学制探索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纵向打通校企合作渠道,以IC班、匠心班等特色班紧密对接大湾区产业需求,为助力广东地区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输送高契合人才。

从战略谋划到实际落地,院长熊晓明是广工集成电路学院从创立到发展的主要执行人。对于地方特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融合,他带来了新思路。

中国心打造“中国芯”,横向融通击碎学科壁垒

在美国工作25年后,熊晓明决定辞职回国教书。“个人的事业成就再大,其社会价值也比不过为祖国培养人才。”熊晓明认为,中国集成电路专业急需高层次人才,以毕生所学培养幾代学生为国家作贡献,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带着对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思考回国,一颗赤诚的中国心与多元的西方经验碰撞出一套中西合璧的育人理念,并将这份理念融入集成电路特色专业建设中。

他牵头创建了本科“2+2”“3+1”学制(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专业班),即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或三年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习,在大三或大四参与学院的选拔,集中进行集成电路培养。集成电路专业需要学生掌握物理学、材料学、计算机学等相关知识,这种跨学院、多专业的横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大大提升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效率。

这种横向融通学科的理念,亦赋能到“卡脖子”技术攻坚中:很多难题涉及多学科知识,学院汇聚全校工科力量,以工为主、工理交融,多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将各领域技术握成“拳头”。“集成电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卡脖子关键难题,但我院学生今年拿下第四届集成电路EDA设计精英挑战赛全国一等奖。”据熊晓明介绍,学院以广东省集成电路“卡脖子”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他自己与国内龙头企业合作,将AI技术融入传统EDA工具并取得一定突破和成果,相关技术已被企业采纳,准备投放到产品中。

“集成电路学院,让我们的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更为体系化,就像一棵大树般,有根有干、有枝有叶。”熊晓明说,学院包括两个系部(微纳电子学系、集成电路工程系),针对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这4个细分领域,设置了“微纳材料、工艺制备、设计EDA、电路设计、封装测试、系统应用”6个特色学科模块,打造注重产业前沿实践的“特色”学科体系,形成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些学科的课程设置中,软硬件一体化与EDA是学院依托集成电路软硬件一体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华大九天等EDA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围绕人工智能辅助EDA、集成电路软硬件一体化、高性能微体系结构开展研究;模拟与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依托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围绕射频与毫米波芯片、信号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开展研究,研制覆盖Sub-6GHz与毫米波频段的射频功放/低噪放/开关等核心单元芯片,并在中兴通讯等公司取得成果转化与应用;芯片先进封装与装备依托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内第一条、国际上最大板幅的大板级扇出封装示范线;集成纳电子科学引进以徐永兵、闵永刚等多名国家级人才领衔的创新团队,围绕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材料、传感器等领域展开研究,所研制的光敏聚酰亚胺有望助力光刻胶等关键基础材料实现国产化替代,研制光电子能谱测量与先进材料生长联用系统,支撑自旋电子学与磁性传感器开发。

如今,该学院已获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同时拥有约1500名学生,是广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学院。

“牵手”名企实现“双向奔赴”,纵向打通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

广东工业大学是省属高校,生源的90%来自大湾区,毕业生90%的就业去向也是大湾区,所以学院的专业建设以大湾区经济发展需求为主。“与大湾区共成长,为大湾区发展作贡献,是我们学校的精神底色。”

除促进国际交流外,熊晓明力主纵向拓展,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学院聚集30余家企业资源,与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合作共建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打造芯片“EDA—设计—制造—测试—应用”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已建有“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教育部集成电路软硬件一体化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7个。

“集成电路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突破往往不在高校和研究所,而是在龙头企业。”在企业工作25年的熊晓明,深知实践对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广工集成电路学院“2+2”“3+1”模式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就是学院与企业协作完成——依托IC班展开,实践环节占比近40%。学院还“牵手”华为、粤芯半导体等30多家企业,开设“粤芯班”“匠心班”,集成电路学院的教师与企业导师带领学生一起扎根企业一线,直面产业难题。通过校企共同开发专业与课程标准、共同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共同制定行业标准等,打造互利共赢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在深度合作下,学院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让企业在多个领域摆脱了对国外厂商的依赖。

“产业学院最大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方向灵活,行业痛点、企业需求是什么,我们就培养怎样的人才。”熊晓明说,未来将继续扩大集成电路芯片应用班规模,及时回应行业、企业需求。

产教融合,要将学院的办学成果有效服务于区域产业——只有将一线研发思路与最新市场需求融入教学过程中,才能让学生学到最新的技术技能,从而对企业生产、产业发展发挥作用。同时企业与学校也要共同为集成电路人才搭建做事、创业的平台,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真正实现学校与区域的“双向奔赴”。

筑好人才“蓄水池”,促进人才培养的“横纵贯通”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学科交叉互融不够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具有多元学科背景、丰富产业经验的高水平师资。”熊晓明呼吁,高校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须配备一支强有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因为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缺乏高水平人才。“学院引进培育专门人才,师资力量更为专业,更有利于交叉融合培养集成电路领域复合型人才。”

如何吸引高水平集成电路人才进高校,这也是国内各大高校都在关注的焦点。直面师资问题,广工集成电路学院从三个层面进行突破——放宽年龄限制,积极引进海外高水平人才;充分挖掘企业资源,邀请经验丰富的一线精英入校做导师;着重培养年轻力量,兼容并包、看重潜力。

据了解,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讲师27人,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广东省领军人才、珠江人才计划本土创新团队,并在粤芯半导体、华大九天、珠海全志、工信部电子五所、海格通信等芯片龙头企业聘有兼职硕博导30余人。

人才是高水平学科建设的第一资源。筑好人才“蓄水池”,引得源头活水来,才能有力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广工集成电路学院对人才的重视得益于广东工业大学整体对人才的尊重氛围。“人才是引进来的,也是请进来的,要靠感情、事业请进来,在生活上关心、事业上支持人才。”熊晓明认为,学院要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支撑引领作用,人才集聚效应才能持续增强,促进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横纵贯通”。

猜你喜欢
集成电路大湾芯片
首个原子级量子集成电路诞生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的关系探讨
芯片测试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基于CMOS集成电路闩锁效应理论的实践
74HC164芯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