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明翔
在统编本教材中,有一类文章,作者以自然为本,将自然界中的所见所闻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将工具性、人文性、科普性结合在一起。如何充分发挥该类文本的育人价值,实现吸收与内化,促进学生从“会阅读”到“会表达”的转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自然科普类文章的特点及育人价值
由于该类文章在内容、结构上富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教学与自然科普相关的篇目时,教师应当明确其在育人方面的价值,在充分挖掘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辐射和教化。
1.基于“百科知识”助推学以致用
自然科普类文本的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可以成为该类文本的写作对象。而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丰富的知识就藏在自然界的千万种事物之中。通过阅读该类文本,学生能够在了解事物特点的基础之上,感受到世间万物的奇妙,并由此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在教学此类课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同学分享各自的奇思妙想,将好奇心转化为探究的动机与动力,对兴趣浓厚的部分展开资料查找、记录整理,将文字信息、图片信息、音视频信息进行整合,扩大知识面,为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积累更多素材。
2.基于“寓情于景”寻求情感共鸣
如果对事物的描写脱离了情感,那么,这样的描写就是苍白的、单调的。因此在阅读该类文本时,也要注意体会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丰富情感。作者的喜怒哀乐、作者对某一写作对象的喜爱、作者在观察时所表现出的细致与投入,都是值得阅读者好好玩味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依托关键词句体会情感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可以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选择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其他事物进行情感抒发的训练,强化情感抒发方式在表达过程中的运用。
3.基于“文化熏陶”促进品质提升
除了对自然景物、生物等进行科普性描述外,在该类文本中,也有对特定环境、时代背景下出现的现象描述。在这类故事中,往往包含着浓厚的文化信息,学生需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加以体会。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媒体资源起到回溯作用,加深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文化的认知,取其精華,以映射到现实生活,明白其在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现实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尊重文化、热爱文化、学习文化的意识与能力,继而达到改善素养与品质的目的。
二、自然科普类文章“向阅读学表达”教学样态
以生活为本、以自然为基的科普性文章,其共性特征在于文本具有真实性、亲和性以及广泛性。学生在阅读该类文本时,可以接触到未知的科学知识,并能够与已知晓该知识的人进行更深入的互动交流,形成良性循环,探索更广范围的知识与信息。
在教学自然科普类课文时,教师应当充分关注课文的特点,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该类文本的特点,将指导阅读与指导表达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之中,习得作者表达方式的妙处,从而由一篇到一类,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界多样事物的看法与情愫。
1.课前深挖,找准“读写融合”落脚点
(1)单元要素,读写之本。
统编本教材在编写时就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各单元都设置了明确的单元要素。在科普类文本的学习中,也应当将落实单元要素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使单篇教学寓于单元教学之中,步步为营,层层推进。
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搭船的鸟》,在教学该课文之前就应当关注到本单元要素指向学生的观察与记录,鼓励学生通过学课文体会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式,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写下观察所得。因此在进行读写融合环节设计时,就需要充分考虑文本中表现作者的观察,即对翠鸟的外形和习性描述,以此作为读写生长点,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笔法,描绘生活中观察到的同类现象或是其他事物。
(2)重点定位,一课一得。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常会发现一篇文章有着多个值得进行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点,但是课堂时间终究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踏踏实实做到一课一得,那么这40分钟的价值就已然能够体现。同样以《搭船的鸟》为例,作者从翠鸟的样子与捕鱼过程两个方面进行观察与记录,语言生动,条理清晰。执教本课应抓住这两点,但是在设计读写结合的教学环节时,却可以将翠鸟的样子或者捕鱼的过程这两个重点中的一个,作为重点品析的段落,给予学生向读学写的平台。这样无论是学习作者抓住具有特色的身体部位描绘动物外形这一突出特点,还是学习作者通过丰富多样的动词展现动物动态的行为过程这一表达方法,都能够实现引导学生经历向读学写的整套思维过程。
2.多彩课堂,开拓“读写融合”多路径
(1)贴合学情,营造情境。
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就如同两个存在交集却又不完全吻合的区间,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学生的见识范围都有可能对理解课文产生影响。再考虑到自然科普类文章取材于生活见闻,因此在课堂上依托文本创设适当的情境是必然的步骤。这能够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增加学生反复品读文章时的代入感,从而以投入的姿态感受课文的表达妙用。
中年级学生在语言素材的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开发上还处于比较稚嫩的阶段,因此,教学中教师需用心地创设富有趣味的情境。如观察事物的外形特点时,通过让学生当一当“小画家”,以画一画的方式,扎实地关注到物体丰富多彩的颜色,再将学生所画的与作者所写的进行对比,感受作者的匠心构思;再如品读事物活动的动态过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做一做“摄影师”,将镜头抓拍下来。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下,看视频、读课文、思写法,课堂效率才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不断积累,高年级的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储存量与运用能力上,相较于中年级时期都会呈现更高阶的表征。因此,在课堂情境的创设上,教师要更多地注重实用性。中低年级常用的身临其境式的角色代入,到了高年级时因为学生自我意识的萌发,学生对于代入他人角色会因尴尬而出现抵触情绪,课堂上会出现讨论过程热闹无比但交流环节遇冷场的问题。所以,在高年级教学,引发学生阅读、思考的情境,可更多进入旁观者角色,以第三人称视角来评价文中的人、物与事,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放开手脚,课堂的参与感自然就能得到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炼的表达方法也能更好地普惠更多学生。
(2)积极互动,多思多想。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教师在执教该类课文时,应当从讲台区域走出来,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展开自然流畅的对话互动,让良好的交流贯穿课堂的始终。教师在设计和执教的过程中,都需要做到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走近学生群体,站在学生的身旁,配合上弯腰、点头、轻拍等肢体语言,静静聆听学生的发言,并在学生回答不到位时给予一定的帮助,鼓励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回答。“你看到了什么?”“你会说什么?”“这个时候你会想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是课堂上的良好工具,教师在课堂上不“抢戏”,而让学生的回答推动教学一步步进行,教师的陪伴与引导则起辅助作用。如此一来,学生在互动与讨论中度过了由课堂外向课堂内的磨合,进行自我创作与表达时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如在执教《三黑和土地》时,就可以融通自生生活实际与课文创作背景。比方说文中出现的“土疙瘩”“顺溜”“蹚坏”“痒抓抓”等词语,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言来描述这些词语,教师可以先带头做示范。学生有了自己熟识的语言要素作为基础,理解起这些并不常见的词语也就不难了 。继而体会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形式,就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而富有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也是每个地域的人生活的一部分。在仿写创作的时候,同样可以带上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来表达对一方土地的热爱。尤其在抒发对于家乡、故土、祖国的独特情感时,适合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来展现真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语言描写时,通过谐音的方式再现人物真实语言,也可以在动作、神态描写中运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词句,让场景更加真实,展现原汁原味的人情之美。
(3)调动感官,有法可依。
对自然的感知,从来不局限于单一的感官,课文内容是如此,学生在进行表达时同样如此。而不同感官的体验与表达方式,又往往是各不相同的。视觉是认知事物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感官,在描述一个人所看见的事物时,常会从形状、颜色等基础方面入手,力求客观写实。而听觉则不同,在语言表达上,生动的、合适的拟声词往往是表达听到声音的不二选择,有时也可通过对比或想象的方式来表达耳部的感知。
人的感官是多样的,在表达时也常常将多感官的感受结合起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想清楚本节课需要调动学生的哪些感官,并通过提炼出反映各种感官接收信息的不同方式,达到学会运用的目的。利用板书加以罗列与整理,将不同感官以及与其对应的表达方式用表格清晰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在表达时就有了可用的抓手,调动感官时带着语用目标,就能在感知与表达之间形成较好的良性循环。
3.灵活机动,丰富“读写融合”新样态
(1)收放自如,读写不拘泥。
由于课堂时间的局限,对于教师在40分钟内带领学生体验“读写融合”的全过程是有着较高要求的。因此在课堂节奏的把控,以及对课堂内容的取舍上,教师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如果当堂完成习作的时间成本比较高,教师可以将向读学写这一环节下放难度,用向读学说的方式,既节约课堂时间,还能够给予更多的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机会,班级中的其他学生在倾听与评价的过程中,也能渐渐明确表达时需要涵盖的要点。这样的方式尤其适用于低年级的教学与指导过程中,以及教学第一课时。读与写的结合,形式不应拘泥,教师收放自如地选择适当的方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课为引,读写非现在。
当遇到课文语用点丰富、理解过程较长、教学环节较复杂的情况时,在课堂上进行读写结合常常会成为一个走马观花的步骤,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文章中精妙的表達方式,在表达时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将整理语言、组织语言、写下语言的步骤留到课后,通过对课堂收获的回顾,甚至对多节课所呈现的知识点的整体把握,再寻求书面表达的尝试与训练,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尤其是遇到特殊单元,多篇课文往往联系紧密,就更适合在长程阅读之后,编织思维网络,为书面表达提供更多帮助。
自然科普类的文章是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涉及的知识面广泛,蕴藉的情感饱满,背后的文化厚重。欲将“读写融合”的教学理念寓于这一类文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要素界定与内容选择上下足功夫,配合以高度贴近文本的情境、热烈亲切的互动和多重感官的调动,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文本,理解作者,最后以灵活的形式组织表达与创作,这样,“读写融合”的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稳固的、高效的。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龙锦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