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宝琦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当代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与技能为目标,目的是使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充分保护和利用非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本文研究了周口市中小学手工课程与地方非遗文化的融合现状,并尝试提出了周口地区在学校手工课教学中采用“地方非遗”与“手工课”相融合的发展方案。
【关键词】周口;手工艺;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7—207—03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好的重视、保护和传承,并逐渐走向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近年来,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不断加强,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乡村地区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周口市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花木兰之乡”“中国戏曲之乡”和“中华民间艺术之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同时,还有着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些都为周口本地中小学开展乡土文化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开展地方文化课程,传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开设地方文化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 在农村中小学手工课堂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教师在手工课的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教学过程中对课件的讲解,忽略对学生制作实践的指导;其次是在教学中,教师一味照本宣科是不够的,同时还应该让手工课堂贴近生活;最后是缺乏对本地区传统手工艺项目特色的挖掘和整理。为了使区域内的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创新,使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好传播推广,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技能以及非物质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就要努力做好非遗文化与手工课堂相融合的有益探索。
(一)周口市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课程现状
周口市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较多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14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7项、市级3项、县级2项。同时,周口市也有一些高校开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社团和手工课程。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小学对非遗文化的相关课程进行了专门设计和实施,但仍存在认识不足、认识不清、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不利于师生对非遗文化的学习。为了使非遗文化与手工课程融合发展,学校都采取了各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宣传与推广,如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在班级、学校、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相关课程信息;组建校外非遗文化教师志愿者队伍。此外该校还成立了周口市校本课程研究小组、周口市校本课程实验班等小组。为使课程更具实效性,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周口市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周口市校本课程实验实施细则》规范各环节操作标准与流程。如周口市实验小学制定了《周口市地方教材非遗制作教学指南》《周口市校本课程实验班教学资源表》等规范教材制作流程,还专门组建了社团骨干教师团队和校本课程研究小组。
(二)周口市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课程存在的问题
以周口市实验小学作为案例,通过调研了解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例如,传统技艺与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方式不够新颖;学生操作中动手能力欠缺;优秀手工艺课程资源短缺等。因此通过调整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课课程方案,能够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做手中的一些物品,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也能进一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结合周口市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课堂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周口市实验小学在现有课程资源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师经验不足、学生制作技能有限等因素影响下,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课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困境,需要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路径。首先对于教师本身来说,要加强对学校优秀手工艺项目课程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充分利用我校优质手工艺项目资源;其次针对学校手工艺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以学生作为主要授课主体;再次要积极发挥非遗教师的引领作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知识走进更多同学生活当中来。
二、研究过程及主要做法
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民族精神的依托。学校开展地方文化课程,要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就需要充分挖掘地方非遗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非遗文化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周口市教育局和周口市语委会根据本地非遗文化、地方语言、区域文化等地方特色设置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本土语言、音乐戏剧等内容的校本课程。如在非遗文化学习中融合了中原木偶戏、豫剧、评剧等文化艺术;在乡土生活体验中融合了民间艺术、剪纸、面塑等艺术。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乡土文化与非遗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与能力提升,就需要持续推进本地特色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手工课程的建设。因此,学校开展地方文化课程设置时,应当考虑如何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傳统手工艺、区域传统手工艺术等内容融入其中。
研究过程是根据周口市中小学手工课现状展开的,研究采取的是分学科对手工课与地方非遗课程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以周口地区中小学手工课程与地方非遗课程相融入为研究对象,开展访谈、问卷调查、座谈、查阅资料等形式的比较搜集和整理工作。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各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特色等。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周口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儿童对地方非遗课程的接受程度都不是很高。由于年龄方面的限制,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手工课认识不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各年级学生所接触的地方非遗技艺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另外学生中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也不强。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对各学科教师进行培训并将周口市非遗文化教育纳入学校年度教研计划中来。
(一)进行系统研究,纳入教研计划
目前,我国中小学手工课教育理念较为传统,“重视作品鉴赏和技术理论”等陈旧思想已占据了大部分教学时间,教师对学生动手的重视程度也低。所以要想改变目前我国中小学手工课教育质量较低的局面,必须改变现有的传统思想观念,从教育理念入手,研究改进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应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全面考虑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以“教”为主线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同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出发点,要关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关注小学生如何独立地将自己手中所制作出来的作品与社会所需知识结合起来。
(二)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
在地方非遗培训上,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主要是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学习和交流互动,分散培训则是教师各自对周口市的非遗文化教育项目展开调查并进行交流研讨,从而促进学校非遗文化教育的发展壮大和普及传承。
首先,通过公开课、教研活动等形式,对非遗资源进行广泛、深入地学习与挖掘。其次,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本学科非遗文化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学校组织的乡土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非遗体验家与剪纸艺术家的作用,向学生展示乡土人文文化底蕴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再次,教师将地方文化、剪纸、年画资源用于班级特色教育及学生的作品展示与评比。最后是教师注重创新与实践、总结与反思。运用多种教育模式与方法、学习小组合作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课程整合+活动设计+指导评价”的模式开展课程实践与研究。针对本地传统民间艺术和手工类非遗知识进行有目的的拓展与传承。
目前,周口市多个教育部门组织的地方非遗课程培训都已经纳入到学校的教研计划之中,同时,非遗文化教育也已经纳入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将校本研修和区域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课程中。
三、取得的成果与不足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周口市教育局和当地学校领导对如何推进地方非遗文化与手工课程相融合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好的认识。本次研究以周口市为中心区域,选取周口地区手工课与地方非遗课程融合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将对周口地区中小学手工课程与地方非遗课融合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尝试采用“地方非遗文化+手工课”相融合的新模式进行教学研究。
本次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推动地区中小学手工课程与地方非遗文化相融合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但是,由于调查时间和范围有限,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会涉及更多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其次,对调查结果仍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充分考虑不同学校之间和区域间资源差异等问题;最后,对探索经验进行总结与推广。
(一)地方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校在地方非遗资源开发利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开发和利用地方非遗资源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对于手工课程来说,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在从事手工活动中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工具和设备,以及在这些材料和工具上创造出来的各种形态。《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或创造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工具和设备进行手工制作和设计”。但由于目前一些学校没有开设手工课程的条件和资源,导致学生们无法进行动手制作手工作品。如:周口学院附中组织孩子们制作刺绣作品《五色云锦》;周口四中则组织学生根据周口四中的美术课程要求准备一些剪纸作品《大花旦》。在课程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课堂教学进行有限的资源挖掘。如果没有更多资源供孩子们学习非遗、感受本地非遗文化,那么学生将不会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家乡非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二)手工课程与非遗教学结合不紧密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周口地区中小学手工课程与地方非遗项目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一方面,虽然开展了很多形式多样的手工活动,但是由于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方面的原因,大部分中小学生的手工活动均以传统的手工操作类为主,这些手工课大都没有充分地将历史、民俗等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周口木版年画就没有将历史文化融入到手工课中,使得学生很难真正地认识这门技术。另一方面,地方手工课程与地方非遗课教学内容相同,但由于传统手工与地方非遗课程二者之间存在重合之处或教材复用情况,学校开展地方非遗项目教学活动时,往往无法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要将地方手工与地方非遗项目相结合起来才能使之真正地发挥其作用,这也是未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发展方向,即进一步完善周口市中小学手工课程与地方非遗项目相融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三)地方非遗文化教师供不应求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地方非遗文化+手工课”的融合模式,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方非遗项目的传承对象是当地学生,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首先是“手艺人”少,多数学校都没有条件开设地方非遗课程;其次是学校领导对地方非遗的认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对地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进行深入了解,比如其从事过何种传统手工艺,掌握何种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要充分考虑地方手工课程资源是否丰富和全面,在选择与课程融合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及学校之间在这方面资源是否存在差异。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于地方课程建设滞后于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因此,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将是根据现有經验及各地区各学校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对这两方面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总结。
四、结语
手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技能。目前国内手工课程较为单一,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缺少对非遗文化价值的认识,使非遗文化的传播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和价值。非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教育意义。将非遗文化与手工课程相融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学生更能深刻地了解非遗文化,并且将文化价值融入到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得更多更深层次的体验与思考。非遗文化承载着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而手工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与技术教学实践,它为课程创新提供了机会。因此在课程建设中一定要高度重视非遗文化教育与手工活动有机融合问题。首先要提高教师对手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加强学习能力训练;最后建立一套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实践活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