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锦红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一种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以突发眩晕、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患病率约为20%~30%,发病年龄多为40 岁以上人群,应及时给予合理治疗,否则约1/3 的患者可进展为脑梗死,因而,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对于预防和降低脑血管意外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1]。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单纯依靠西药治疗长期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中西医联合治疗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2,3]。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一种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兼施的益气活血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临床效果[4]。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6 月~2022 年6 月本院收治的84 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 例。对照组中男26 例、女16 例;年龄42~70 岁,平均年龄(57.8±8.5)岁;病程0.5~11.0 年,平均病程(1.8±3.1)年;病因:颈椎病17 例、脑动脉硬化14 例、高血压11 例。观察组中男27 例、女15 例;年龄40~70 岁,平均年龄(56.9±8.8)岁;病程0.5~10.0 年,平均病程(1.7±3.4)年;病因:颈椎病18 例、脑动脉硬化13 例、高血压1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临床诊断标准;②经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确诊;③脑部占位性病变;④患者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①耳源性眩晕;②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者;③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病变;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两组患者对原发疾病均进行对症治疗,调整饮食,保持适当运动。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盐酸氟桂利嗪,5 mg/次,每晚服用1 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方:黄芪60 g、当归15 g、赤芍10 g、红花10 g、川芎10 g、地龙10 g、桃仁10 g、何首乌30 g、川牛膝10 g、葛根10 g、田七6 g,高血压者加石决明30 g。高血脂者加生山楂10 g,麻木者加全蝎6 g。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成200 ml 药液,1 剂/d,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30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LVA、RVA、BA 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①临床疗效:治疗30 d 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复查TCD 显示动脉血流正常,症状体征消失为显效;TCD 显示动脉血流明显改善,症状明显减轻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及治疗30 d 后采用TCD 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LVA、RVA、BA 血流速度)。③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④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VA、RVA、BA 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A、RVA、BA 血流速度快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LVA血流速度(39.45±3.61)cm/s、RVA 血流速度(42.23±4.04)cm/s、BA 血流速度(49.03±5.13)cm/s 均快于对照组的(30.84±3.22)、(34.22±3.75)、(40.86±4.74)c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cm/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cm/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3.13±0.66)mPa·s、血浆粘度(1.53±0.20)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3.10±0.32)均低于对照组的(4.02±0.60)mPa·s、(1.95±0.22)mPa·s、(3.46±0.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血管狭窄,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异常,出现内耳前庭和脑干前庭中枢血运障碍,出现眩晕、视物旋转等症状[5-7]。祖国医学认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虚者居多,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脉络瘀阻,脑失所养,发为眩晕。补阳还五汤是治疗气虚血瘀证的具有代表性的方剂,符合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发病机制[8-11]。
本文采用的加味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地龙、何首乌、川牛膝、葛根、田七组成,方中黄芪起到大补脾胃元气,当归起到补血养血的效果,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和当归通过改善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发挥防治血管再狭窄的作用,黄芪、当归5∶1 配伍对血虚导致的颈总动脉血流量减少改善作用最好[12-15]。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二者联合能够有效抑制寒凝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16]。赤芍、川芎是著名的活血化瘀药对,二者配伍能够起到同类相须、相辅相成,在脑血管疾病应用能够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护脑组织及神经等作用[17]。地龙的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溶解酶及纤溶酶原激活物,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1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LVA、RVA、BA 血流速度快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LVA血流速度(39.45±3.61)cm/s、RVA 血流速度(42.23±4.04)cm/s、BA 血流速度(49.03±5.13)cm/s 均快于对照组的(30.84±3.22)、(34.22±3.75)、(40.86±4.74)c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3.13±0.66)mPa·s、血浆粘度(1.53±0.20)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3.10±0.32)均低于对照组的(4.02±0.60)mPa·s、(1.95±0.22)mPa·s、(3.46±0.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