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国玉
踝关节作为人体下肢负重的重要关节,可将机体垂直重力经转化变为弓态结构来负重[1,2]。然而若受到外界的反作用力冲击,一旦踝关节无法得到有效缓冲,则易发生损伤,主要包括踝关节骨折、踝周韧带撕裂、踝关节脱位等类型,且大部分患者由外踝韧带撕裂所致[3,4]。对并发韧带受损骨折患者,需予以手术复位与修复来展开治疗。既往临床在开展骨折内固定术时,常会应用到金属材料,虽然其在生物相容性、强度、刚度等方面趋于完善,然而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如需再次手术取出材料、金属侵蚀等,不易被患者所接受[5,6]。临床需寻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质量起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92 例踝关节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其治疗期间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92 例踝关节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6 例。常规组男25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48.2±9.6)岁。实验组男22 例,女24 例;平均年龄(48.5±9.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②满足手术指征;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本研究;④有完整病史资料;⑤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①合并重大内科疾病者;②合并机体脏器功能衰竭者;③既往存在精神病史者;④不具备正常交流、沟通能力者;⑤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常规组给予金属螺钉展开内固定术治疗。全身麻醉后,调整患者体位为仰卧位,于前内侧取一个弧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后,充分显露出骨折断端,以巾钳作为临时固定工具,结合患者骨折情况,合理选择钻头,待钻入适当深度与直径,再攻丝后将金属螺钉拧入,对体积较大的骨块,可拧入2 个金属螺钉;对体积较小的骨块,则拧入1 枚即可。韧带受损患者一并进行修复。对患者展开被动屈伸运动,查看螺钉有无松动现象、内固定是否脱落等,借助X 线查看复位情况,待得到满意结果后缝合伤口。实验组给予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术治疗。所有操作步骤与常规组一致,不同点是将金属螺钉更换为可吸收螺钉。术后给予两组患者以石膏托外固定,术后7 d 指导患者展开关节功能锻炼,可借助拐杖下床活动;术后14 d 若踝关节处消肿,且没有存在明显压痛感,可指导患者尝试以脚尖落地行走,结合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加大活动量;术后4 周指导患者展开负重训练,3 次/d。术后6 周经X线检查,若形成骨痂,可指导患者全面展开负重锻炼。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治疗效果 结合踝关节肿胀程度判定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相较于健肢,患肢长度≥5%,且呈重度肿胀状态为无效;患肢周径比健侧长3%~5%,且呈中度肿胀为有效;患肢无肿胀,且患肢周径和健侧相同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2 术后恢复相关指标 主要包括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
1.4.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异物反应、皮肤感染与异物骨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比较(,d)
表3 两组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比较(,d)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常规组出现异物反应4 例、皮肤感染2 例、异物骨化3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6%。实验组出现异物反应1 例、皮肤感染1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95,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在踝部骨折中,踝关节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是由于间接暴力造成,如足外旋、足内翻等[7,8]。踝关节是人体重要负重关节,一旦受损未得到良好复位或者对位对线不合理,则易引发患者出现创伤性踝关节炎,故需尽早展开治疗干预[9,10]。因踝部骨折大多是由间接暴力所引发,存在内外踝骨折,很容易造成骨折移位且韧带松弛,若以手法复位,成功率较低,需采取内固定与切开复位疗法治疗[11,12]。既往临床在开展手术治疗该病时常以克氏针、金属螺钉作为固定材料,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患者需接受二次手术将其取出,且疼痛感较为明显,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与感染风险,还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不易被患者所接受[13]。可吸收螺钉属于一种可吸收材料,经不断发展后,其强度与松质骨较为接近,且弹性模能够有效降低螺钉断裂发生率,患者不需要经过二次手术取出螺钉[14,15]。本研究通过分析金属螺钉与可吸收螺钉接受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结果发现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以可吸收螺钉实施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既具备有效性的同时,还具备较高安全性。究其原因可能与内固定特性有关,金属螺钉易对骨折处产生应力遮挡作用,进而对骨折端愈合造成影响;可吸收螺钉的生物相容性较为良好,对组织肿胀存在显著优势,置入人体后早期机械强度较好,随着机体对可吸收螺钉的吸收,使得机械强度下降,应力将逐渐转移至骨组织,利于骨折愈合及重建,还能降低应力遮挡作用。
但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量较小、未对患者展开随访分析其远期疗效、治疗费用等,临床应加大样本量,深入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可吸收螺钉的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相较于金属螺钉,以可吸收螺钉开展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