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传承的教育路径研究①基金项目:2022 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墓葬中的比较艺术学:丝绸之路中西墓葬艺术比较与“类型” 研究(1—8 世纪) 》(22CA161)。

2023-07-07 01:51李舒妤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文化旅游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文化教育教学

李舒妤(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文化旅游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在非遗文化传承的教育实践研究中,非遗文化往往被视作社会文化诸多外在因素的产物,而忽略了其内在智性对教育领域潜在的、创造性的作用。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非遗文化传承的教育实践研究首先必须回归到对非遗文化创作本身的系统性理解。

校园无疑是非遗文化枝叶生长的新“栖息地”。然而,目前地方校园内,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并不乐观。[1]部分地方校园或表现得过于功利,使得非遗文化走进校园流于形式,或缺乏生动有效的教育机制,导致非遗文化传承效果甚微,或难以让师生对非遗文化达成价值认同,忽略了非遗文化的内在智性。究其根源,是非遗文化自身带有的较强的民间属性,与校园文化之间存在生态系统的差异,导致在传播过程中,极易出现非遗文化与时代的“割裂”,从而丧失生命力。

因此,实现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创新关键在于挖掘非遗文化内在智性,找到其与时代精神、校园文化的契合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重塑文化生态,最终实现协同发展的文化共生体。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数据库、教育教学体系、校园传承基地、校园环境、校园孵化器这“五大平台”建设,来驱动非遗保护,实现高校内涵发展的主要诉求。[2]

图1 基于场景的进阶式模块化课程内容

图3 “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教学目标

图4 “项目导向+四步六环+虚实结合+综合评价”教学策略

图5 特色非遗教育框架图

图6 “技能大师引领,五平台四融合”教学组织

图7 综合教学评价

一、课堂教学实践

非遗课程教学模块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基于项目策划流程设计教学内容,将传承发展非遗文化贯穿课程始终,邀请非遗大师进课堂,创设沉浸式教学情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项目贯穿、五步联动”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学生非遗项目创新策划的应用能力,培养成为文旅策划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要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培养大量专门人才;要培养大量专门人才,必须要有高品质的科学研究作支撑,在研究实战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本身就是最好的社会服务。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高校应发挥“智力” 资源,参与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协助申请、方案规划、直接开发等社会服务。[3]

1.基于真实项目,重构教学内容

课程教材选用2017 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该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及会展设计案例的角度,按照基本理念和技术手段双向入手进行编写,从立项策划调研到会展评估和跟踪服务,较为完整地展现了非遗适用的展示方式。同时根据非遗课程,采取校企共同创编新型活页式教材,依据国家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接非遗类会展策划师岗位职业标准,项目策划呈现从易到难、从单一内容到多方位、多维度策划的递进关系,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一方面,教材设计遵循“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项目驱动,建立以非遗文化传播工作过程为框架的课程结构”的思路,基于真实的活动场景,以非遗文化项目策划为主线,采用“活页教材 + 活页笔记 + 实践训练 + 功能插页”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深厚的综合职业素养,满足“活动策划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与“课程教学设计”的有效对接和融合。

2.依托数据画像,精准学情分析

本课程基于对国内外非遗数字化项目的调查,分析非遗数字化实践的经验,确定授课对象的目标岗位为非遗文化传播公司活动策划师。通过对往届学生学情数据的分析,对本届学生就业意愿进行调研,结合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数据跟踪,得出大致学情如下:

1.知识与技能基础。学生已基本掌握文化项目策划的流程,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初步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和进社区项目的策划,但创意策划的综合培训仍需加强。

2.认知与实践能力。通过前部分模块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传播活动的热情,大部分同学选择了从事文化活动策划的相关工作,但工作实践经验缺乏,职业目标规划不明确,以及具体的非遗技术技能相关知识掌握不够。

3.学习特点。学生倾向于沉浸式、竞赛类、对话式等参与性较强的学习方式,且乐于接受新媒体技术,偏爱通过虚拟仿真、微课、动画等信息化的方式,进行项目案例的学习,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仍有待加强。

3.课标对接岗位,三维教学目标

校园文化生态以其无可比拟的系统性、丰富性、完整性,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为教育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资源保障。[4]要想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学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问题,而这门学问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5]依据国家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根据课标对接专业岗位需求,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为非遗文化传承提供人才动力。非遗策展课程中三维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是掌握“活动策划—文化内涵—发展历程”的基本要求,能力目标是提升“独立思考—分析辨识—创意策划”的综合能力,素质目标是培养“善沟通、能协作、重创意”的职业素养;同时确定了教学重点是非遗文化推广、社区文化服务、项目主题策划,教学难点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创新设计、项目策划的创意设计。

4.“五步任务联动”教学策略

“五步教学法”其基本程序是: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拓展—检测小结。“五步教学法”模式依据的是皮亚杰·维果斯基所代表的建构主义理论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五步教学法”基本模式,力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根据项目策划工作流程,将教学项目分解成为“引、创、习、匠、研”五步联动任务。

“引”,联系现实生活,引入真实社区项目,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角色扮演分组分工,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与现实经验的暂时性矛盾,融入情感体验。

“创”,非遗大师带领学生进行策划方案的创新创作,通过非遗大师示范表演,学生角色扮演、沉浸式排练等方式引领学生直观感受非遗技艺之美,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深刻体会非遗创新,不仅仅是传承,更是个体审美创造力的再次爆发,用自己的方式让古老再次流行,将锐意创新的非遗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习”,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增长能力,掌握方法,形成思想成熟的探索过程。并通过抖音、微博、微信等自媒体途径传播策划项目,用实际行动传承与创新传播非遗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深刻领悟无私奉献的非遗工匠精神。

“匠”,从目前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以自然人或是工作室的形式存在,运用团体标准的形式,可以更加充分发挥传承人和行业社团的积极性和技术优势,吸纳更多的技艺传承人、社科工作者参加,使标准质量更高,更具生命力。[6]

“研”,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原生性,在原生性土壤和环境下能够更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发挥其作用。[7]采取沉浸式情境教学法进行市场调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实现数字赋能,丰富教学资源

通过AR 虚拟仿真等技术,加快建设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优秀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并契合专业课程的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化与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堂。

学校创建设立非遗大师工作室,丰富非遗技艺体验设施,为非遗文化项目策划提供硬件资源。本课程具有丰富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沉浸式的课堂形式。“一库三平台”(国家级非遗教学资源库、学校非遗劳动教育平台、智慧职教云课堂平台、腾讯课堂平台)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实现课堂的信息化、可视化。

二、社会活动实践

鼓励各学校建立非遗社团“齐民社”,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联合校团委、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南京市结伴前行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南京市建邺区关爱下一代公益发展中心等,落实“结伴前行·益起成长”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计划,丰富实践平台,将非遗文化有效融合教育发展,扎实推进实践育人新格局。平台不仅仅定位于提供浅层的文化数据服务、资源展示和知识服务,还要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机构利用平台,探索利用非遗智慧数据打造非遗动态的监测和治理、非遗数据分析与数字人文研究、文化记忆建构与触发,精准化文化服务与知识服务等智慧化服务场景。[8]

1.以文化育人为导向,打造非遗传统技艺传承的教育实践研究平台

以文化育人为导向,将非遗教育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教学内容,联合南京金箔集团、南京郭俊云锦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的“非遗文化学院”,成立非遗文化传承研究理事会,下设“神帛堂”云锦工艺传承创新工作坊、“简凡”金箔创意工坊、植物染织工作室等非遗传承创新研发机构。组建由“非遗传承人+资深教授+能工巧匠+青年教师+学生”构成的产品研发结构化团队,建设1000 平方米非遗创新作品展示厅,将非遗教学、产品研发、项目实训、生产、成果展示融为一体,构建起一套完整、有效的“非遗文化+劳动”育人平台体系,传承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地方特色传承项目品牌。[9]

2.以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为标准,构建非遗文化传承劳动教育新机制

打破校园与企业的边界,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构建非遗文化学院的“跨界融合、开放共享、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学体系。校企双方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标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师资计划、技能实训、教学评价等,通过融企业设备于实践教学条件、融企业技术标准于课程内容、融企业人力于师资团队、融企业生产工艺于技能训练、融企业质量品控于教学评价等路径,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依托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孵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精准培养具有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非遗后备人才。数字化非遗内容的产业化不仅能培育新的产业优势,也有助于在保护非遗的同时发挥其经济社会效益。[10]

3.以工匠精神培育为重点,建立非遗文化传承劳动教育实践新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工匠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而有必要借助德国工匠精神培育的经验,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11]围绕学生爱岗敬业、专注执着、精益求精、追求创新、报国奉献的工匠精神培养,构建现代学徒“一制三化”(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和国际化)实践教学工作室,创新劳动实践教育方式,实施项目化教学。校企合力打造“实践教学工作室+传统项目+创新项目”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以非遗产品传承与创新为专业定位,将企业生产项目融入工作室的课堂教学。在导师指导下,学生互助协同合作完成校企项目,以项目带动教学,创新带动创业,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依托学校的劳动基地精心设计“蓝印花布”非遗劳动项目,将“种蓝草—收蓝叶—靛蓝色—染蓝布”全过程融入劳动课程,让学生在“亲手种下种子为始到制作蓝印花布工艺品为终”的整个过程中体会劳动的魅力,品尝创作的喜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美德。

4.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实现非遗文化传承劳动教育融合式教学改革

非遗文化传承劳动教育在线下遵循传统师傅带徒、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云课堂、虚拟现实、仿真实验等云课堂教学手段,将传统的线下理实教学、技艺教学与线上、AR 现实技术全面融合。学徒班开始之初举办简朴而隆重的签约仪式,组织学生和企业师傅进行“拜师会”,之后安排基本的理论教学和系列的技能训练。同时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建设非遗技艺在线交流平台,克服传统教学中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扩大非遗文化传播途径与影响力。通过将传统教学“线下”实践课堂和在线教学“线上”云课堂两种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渐进式引向深度学习,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程跟踪管理和对教学需求的全面掌握。增强非遗传播实效,促进非遗开发利用,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推进非遗科学研究,为非遗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条件和手段。[12]

5.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推动非遗文化劳动教育的社会化传播

借助双微平台以及线下最流行的短视频平台进行合理营销,拓宽传播渠道以及范围,吸引年轻群体主动关注并参与其中,即可真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真正的活态传承还是应该存在于实体社会之中,且可进行持续传承的活动。[13]依托非遗文化学院、非遗工作室,构建情境化、体验式的思政课程,融入“创新+非遗工艺传承+红色”思政元素,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红色经典、民族手工艺传承、科技创新融入课堂和案例,实现思政元素与手工艺设计教育和技能训练有机融合,通过“走进社区、走进中小学”系列项目或邀请中小学学生参观非遗工作室等活动,支持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和职业启蒙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云锦、金箔、蓝染等非遗文化体验类劳动课程。以体验式劳动教学的形式开展非遗文化教育,提高高职院校汉语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三、创新创业实践

通过积累传统手工艺技能在院校传播的创新实践,可以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路径和框架。以二级学院非遗学院和创新创业中心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SECI 模型,通过对非遗学院与其他教学体系之间关系及互动的考察与研究,来探究高职院校学生如何进行非遗技能的积累,从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SECI模型解释了企业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通过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整合化(Combination)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四个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促使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知识转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厘清该模式下的职业人才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形成脉络和发展特点,探索科学培养路径,制定有效支撑策略,对于现代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有着深远意义。[14]

1.高职院校传统手工艺非遗技能积累的发展现状分析(创始场Originating Ba)

1.非遗学院的教学体系分析。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一制三化”工作室制,高职院校与本地特色文创产业校企共建非遗技艺传承创新工作坊,强化实训基地建设。

2.非遗学院的实践体系分析。建设非遗工艺团队,合力打造互联网+“实践教学工作室+传统项目+创新项目”的平台。

3.柔性引进非遗大师与能工巧匠,基于职业能力项目团队学习的教学模式。

2.高职院校传统手工艺非遗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对话场 Interacting Ba)

1. 社会机构方面。开拓线下非遗教育社会体验课程,线上拟建立“锦·箔文化传播互联网”教育平台。课程以亲子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云锦和金箔制作传统手工艺为主要内容,以非遗工艺实际操作为主要形式,在校非遗学院基础上聘请云锦、金箔大师和学校非遗学生学徒作为授课老师,与当地中小学校、社区街道、文化机构合作,使非遗教育进入校园和社会,实现创意与非遗资源的有机结合,使非遗文化得以活态传承。

2.企业方面。共同研发当代年轻人喜爱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包括非遗云锦和非遗金箔元素的首饰、包饰、装饰画、靠垫、抱枕、DIY 服饰品以及墙绘,将全新能量注入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制作中。

3.政府服务方面。积极配合当地政府解决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响应“六保”国家政策,开发文创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高职院校传统手工艺非遗教学实践整合建设路径分析(系统场 Cyber Ba)

1.鼓励在校学生与毕业生(创业顾问),建设社团工作室,模拟公司运作,拓宽营销推广的路径,拓展市场。

2.组织不同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交叉学科组团,科学合理搭配,凸显创业团队优势,在创新、运营、管理等专业领域拥有独特优势。

3.整合创新创业群体,帮助大学生将所学技能快速消化,内化为能力、外化为创造,为传统手工艺非遗技能注入新的活力创新点,有效提高社会服务质量。

4.高职院校传统手工艺非遗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分析(实践场Ba)

1.首先以文化育人为导向,营造校园非遗文化氛围,在我国各个高职院校,具体落实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和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此外,在高职院校内开展艺术教育,全面落实传统手工艺技术教育的举措,能够有效解决国内目前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难以得到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措施。[15]以非遗传承基地建设为抓手,建设非遗工艺团队,贯彻“做中学”的实践真理,打造传统手工艺非遗技能第二专业。

2.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分析。通过技能的转化积累,开发出全新的非遗手工艺品等相关周边产品,并投入社会检验,实现创意与非遗资源的有机结合,将高度专业化的隐性知识转变成可以为社会大众理解的形式。

3.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分析。从历史来看,非遗的创造和生产一直与科学技术发展相联系。非遗在世代传承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和融合不同时代的科技成果,从而使自身呈现鲜明的时代特点。[16]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的大数据和信息技术进行分析,结合传统手工艺非遗技能、艺术设计、市场等方面情况引进市场评价,实施教育训练计划,帮助学生了解新技能,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总结出新观念或新方法,得到全新的创新创业技能,带动高职院校就业提升。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