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久红
摘 要:文章通过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的调研,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提升学科服务水平的策略,以期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5-0061-03
1 背景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中心、资源中心和数据中心,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积极参与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服务对于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述评
2021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等共同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高校图书馆积极执行上级部门的规定,在服务学科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工作探究。专家学者对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如何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角度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进行了对比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服务策略。例如,杨小莉、黄杉等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网站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从高校图书馆学分教程、专题培训、入馆教育、定制讲座、嵌入式教学、微课堂、MOOC及信息素养大赛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阐述,构建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型[1]。刘萌对我国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进行了调研,介绍了这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建设、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和学科服务工作开展等情况,提出了我国“双一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2]。有学者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利用ESI学科分析软件对高校学科建设进行测评分析的情况,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分析和人才管理提供了借鉴。有学者对中国和美国的学科服务团队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指明了发展方向。有学者从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内容、制度、平台搭建和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3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
3.1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缺乏创新
互聯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科服务机制不健全。二是宣传力度不够[3]。三是服务内容无法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四是学科服务方式落后。
3.2 学科馆员服务能力亟须提升
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与院系联系的桥梁,由于图书馆人员编制和专业力量不足,学科馆员人数较少,无法满足高校学科建设的需求。统计结果显示,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人数较多,湖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人数较少;一位学科馆员需要负责几个院系的服务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推进工作的深度开展;学科馆员的个人服务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服务对象深入开展科研工作的需求,定期跟踪、定题分析需要借助学科服务团队的力量;仅有少数高校图书馆组建了学科服务团队,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等;学科馆员的服务效果不明显等。
3.3 图书馆学科服务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近年来,一些高校图书馆利用“双一流”建设的契机,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深入开展学科服务和学术分析,以期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的学术竞争力分析和年度学科发展报告,为北京大学和其他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但是,很多高校图书馆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科服务体系,学科服务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的读者不认可学校的学科服务,有89%的读者不了解学科服务的内容。
4 学科服务水平提升策略
4.1 创新学科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可利用AI技术、大数据技术、存储技术和智慧分析技术,对读者的学科背景、课题背景等进行分析,对读者进行分层管理,拓展学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学科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推动学科服务的深入开展。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延伸,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在开展学科服务的过程中根据图书馆服务的总体要求和高校的教学特点,把读者分为决策型、教师型、学习型和科研型读者,对读者进行分层管理;根据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务策略,推送不同的服务内容;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特点,采用一对一的学科馆员服务方式,或组建专业的学科服务团队,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强的学科服务。
对于高校领导层来说,他们需要国家教育政策、高校发展方向、发展策略、院系整体学科建设及时事新闻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学科馆员要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了解学校的发展动向,收集一些国家政策、行业数据,以及国内外同级别或更高级别高校发展态势、关键数据、技术指标等相关内容,为他们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依据[4]。北京大学图书馆在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期间,积极在网站主页推出“沙特/古籍阅览室”,为决策层及时了解时事动态和相关历史、重点知识等提供针对性服务。
学习型读者主要包括高校学生和一般科研人员,他们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是满足学习和科研工作需求。学科馆员可根据学习型读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社会知识、课程建设、信息素养培训、专业文献传递、职业认证信息等服务,为他们开展学习和科研提供帮助。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针对学生读者开展了“一小时讲座”、定制讲座、信息素养课、信息素养能力评测、信息素养游戏、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堂等活动,获得了学生读者的一致好评。
教学型读者主要包括高校教师、教授、专家学者等,学科馆员或学科服务团队可积极嵌入课堂教学,为他们提供课堂授课所需要的报表数据、检索公式、教学设计等。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东南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型读者主要包括承担国内外大型课题或招标课题的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以及预计有科研任务的教师群体,高校图书馆可在开展学科服务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课题分析、定题跟踪、专利分析,以及本校的学术竞争力与同类院校学术竞争力分析等服务,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态势,为他们申报课题或完成研究提供帮助。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通过新手上路、学科初探、开展研究、“挖掘宝藏”、工具助力等,为研究型读者提供全过程学科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2 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高校图书馆主要依靠学科馆员为读者提供学科服务,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水平决定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要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完善学科馆员选拔和任用制度。学科馆员一般由图书馆学专业或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馆员担任。高校图书馆应把选拔和任用学科馆员作为重要工作,根据学科馆员的选聘条件、专业背景、学科能力、个人品格等制定详细的选聘任用制度[5]。高校图书馆还可采用公平竞争的方式招聘兼职学科馆员,完善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学科服务队伍。二是设立专门的学科馆员岗位。稳定的学科馆员队伍是学科服务深入开展的保障,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师生数量,建立一支稳定的学科馆员队伍,为学科服务的持续开展奠定人才基础。三是组建专业的学科服务团队。高校承接着国内外大型课题、研究项目或招标项目,工作量较大,特别是各种研究项目的前期工作,往往需要大范围、多角度、跨专业收集信息资料,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专业的学科服务团队,为服务对象提供针对性强的学科服务。四是加强对学科馆员的培训。虽然学科馆员拥有一定的学术背景,但目前科技发展极为迅速,科研数据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学科馆员的培训,引导其学习新知识、树立新理念。高校图书馆要制订具有前瞻性、发展性的学科培训计划和考核计划,定期面向学科馆员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学科馆员的业务能力。
4.3 加强资源建设
丰富的馆藏资源是保证学科服务顺利开展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要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各个院系的学科建设特点,及时调整资源建设策略,确保资源建设的权威性、科学性,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6]。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科馆员系部联络人的作用,加强与院系的沟通交流,通过学科馆员的宣传引导,提升学科资源建设质量,构建完善的资源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多元化信息需求。
4.4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对馆藏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举办电子资源及数据库使用培训班,向读者推介馆藏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开展学科服务提供资源支撑。高校图书馆还可利用网站、QQ、微信公众号、博客、抖音等媒介,积极宣传推广学科服务内容,尤其是学科服务的成功案例,为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针对性强的学科服务,拓宽反馈渠道,鼓励读者为图书馆服务建言献策,推动学科服务的高效开展。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充分了解读者的核心需求,将学科服务更好地嵌入教学、科研,才能推动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在高校“双一流”建设和评估中作出贡献。这是高校图书馆突破目前学科服务发展瓶颈,推动学科服务深入开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杨小莉,黄杉.“双一流”高校学科服务现状与优化研究[J].图书馆界,2022(4):44-50.
[2] 陈延章.“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广西M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2.
[3] 唐鹏宇,李白杨.面向“双一流”建设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模式与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22(5):57-66.
[4] 刘萌.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5] 吴绍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之回顾与展望[J].图书情报研究,2020(4):57-64.
[6] 张现龙.“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调查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8):115-122.
(编校:孙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