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玲 褚千山 余秀英
扎根生产一线,闻伟破解了一项又一项生产难题,摘得了一颗又一颗创新之星。
近5年解决各类难题620余项,完成科研、创新、科技论文及合理化建议260余项,推广应用成果21项,获得国家专利85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76件,成果应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300余万元……
从热爱启航,劈波斩浪,破解一项又一项困扰生产的难题,摘得一颗又一颗璀璨的创新之星,中国石油华北油田采油二厂文西采油作业区苏一气站维修班班长闻伟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第八季“大国工匠”荣誉,可谓实至名归。
把根深扎在一线
1992年,闻伟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华北油田采油二厂文西作业区维修班。从此,他便深深地扎在了油田生产一线。
“刚到作业区时,周围一片荒芜,厂房很简陋,要坐着拖拉机去井站上维修。”闻伟回忆说,“当时,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以后不会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吧。”
事实上,让他头疼的事还不只这些。
维修班员工负责站队生产井的维修与养护,每天要接触原油泥水,一身油一身泥是常态。抽油机24小时运转,油井随时都可能生病。如果没能及时医治,就将严重影响油田产量。这意味着,他们时刻不能离岗,要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
越是天气恶劣,维修班员工越紧张。闻伟深刻地记得,一次赶上下大雨,一处井站发生了故障。他们接到通知后,立即开车拉上装备赶往现场。但是,井站在偏远地区,路不好走,雨天车开不进去。他们就将氧气瓶、乙炔瓶、电焊机等装备抬进井站抢修。等回到车上,他全身都被雨水浇透了。
抽油机上有个装置叫曲柄销子,是关键件,但很容易损坏。过去,一个曲柄销子坏了,维修班5个人排好队轮流站到减速箱上,抡起18磅的大铁锤砸销子。左右手倒换,四五个小时才能换好。“到吃饭的时候,手不停地抖,连筷子都拿不住。用勺子吃饭,碰得盘碗叮当响。”闻伟回忆说。
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有保养抽油机中轴。至少需要用油枪加20枪,就像给自行车打气一样,用手上下用力加压。他一天最多给4口井做过抽油机中轴保养。等做完保养工作,下梯子时手和木头一样没有了知觉。
但是,就在这样艰苦的工作中,闻伟干得认真。时至今日,同事唐永辉依然清晰记得一个场景。“那时正值冬天,风呼呼地刮,我们站在控油平台上检修机器。几分钟我就冻得受不了了,可闻伟足足干了近两个小时。你们看他的双手很干很粗糙,裂的都是大口子,都是干出来的。”
锁定生产难题
在采油一线工作久了,闻伟深刻感受到石油工人的艰辛与不易。因此,干每一项工作的时候,他总是问自己: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有没有更安全的方法?有没有更节约成本的方法?能不能设计一套工具代替或减少人力的消耗?……
带着问题边干边琢磨,创新的思想在他心底扎了根。“创新无处不在,解决现场问题最实在。”闻伟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也落实到行动中。他的创新灵感来自生产一线,创新成果也准确回馈生产一线。
聞伟所在的文西采油作业区有很多油井为单人驻站值守。一旦发生盘根渗漏,一个人根本无法操作。如何才能解决单人加盘根难的问题呢?闻伟对着盘根盒琢磨上了。
自费买配件,找廉价的加工厂加工,一次次改进……终于,新型加盘根器诞生了。这一貌似不起眼的创新成果,让员工独自一人仅需15分钟就可以完成加盘根操作。
闻伟发现一些日常工作不仅需要人员多、时间长,而且非常费力。他琢磨着研制既省时又省力的工具,大家就不用这么辛苦了。高度的适用性成为他带领团队开展技术创新的首要亮点。
他研究出抽油机曲柄销子专用撞击扳手。用这个工具两人就能换好一个曲柄销子,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换4个。他还研制了电动润滑油枪,工人们给抽油机做保养就轻松多了。
针对抽油机调平衡、调冲程、调电机等采油工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他陆续研制了抽油机平衡液压式调节装置、一种抽油机皮带的安装设备、一种便于拆卸无线功图传感器的悬绳器等一系列维修、调整工具,解决了生产难题。
为生产现场及时解决各类“疑难杂症”是他创新的永恒目标,但创新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就拿新型火花塞的研发来说,无数次的失败曾让他几近崩溃。但骨子里军人的那份坚韧和执着让他坚持了下来。500多个日日夜夜,10多次往返北京,先后选用了12种绝缘层材料,最终新型火花塞研制成功,使每台发电机每年40000元的火花塞成本降至1000元。
勇于打破常规
“踩着别人的脚印,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不破不立,常规操作中发现不足和弊端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予以精准突破。”在创新中,闻伟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并以顽强执着的信念,去完成看似遥不可及的突破。
长期从事一线设备维修,闻伟对抽油机调平衡这项工作非常熟悉。从这项再平常不过的工作中,他发现了创新提高点。
调平衡常规操作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由4至5名员工站在减速箱上来回晃动、移动平衡块;第二种是利用摇把调节平衡块;第三种是利用吊车移动平衡块。
通过观察,闻伟发现以上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第一种方法员工需站在减速箱上抡大锤拆卸平衡块螺丝,而减速箱距离地面3米多高,员工没有合适的站位,安全系数低,操作风险大,极易发生人身伤害;第二种方法需要操作平台,不易实现;第三种方法需要利用吊车,成本过高。
能否研发出一种同时解决三种弊端的调平衡装置呢?
在请教专业人士、深入学习工程流体力学相关知识后,他决定利用液压原理实现机械功能的轻巧化、科学化和最大化。
从2021年秋冬开始,闻伟带领团队开展液压拆装抽油机平衡块螺栓及调节平衡装置研究工作。经过反复试验改进,2022年初,新装置研发成功。运用新型装置只需2人,用时30分钟,不用抡大锤就可以快速完成调节平衡操作,从生产技术层面实现了大幅跨越提升。
“创新解决了实际问题,我很有成就感。”闻伟说。一项项成果的运用,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创新热情。工作之余,他就把自己关在工作室内,查阅专业书籍,学习理论知识,上网查找改进维修工具的方法,或是到处购买配件,查找加工点,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助力数字油田
“作为一线创新人,只有帮助企业解困除忧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企业的培养和期望。”闻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带领团队花最少的钱为企业解决最大的难题,挖掘到可观的效益点,促进安全生产得到有效保障,展现出创新带来的强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从2016年开始,为了更好地与设备智能化、数字化接轨,他一有时间就请教老师,学习模块的结构原理及编程,希望通过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为企业奉献的能力。
针对作业区拉油站点逐年增加的情况,半年多时间里,他每天背着工具箱,在值班点和苏55集中拉油注水站之间来回奔波,精心调试远程防盗控制器的程序。为了保持每一个回执信息的灵敏度,仅阀门开关角度,就反复调试了上百次。
最终,通过应用智能模块、PLC等数字电子设备,闻伟研发完成了《用于拉油鹤管阀门的远程防盗控制系统》项目,实现了防盗箱开关、鹤管阀门角度变化、打开时间等每一步操作都有实时信息反馈。管理人员随时可以对拉油点进行监督检查,促进拉油站安全、廉洁风险的有效管控。
他在2018年研制的《原油储罐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远程实时监测大罐液位、远程开启和关闭电加热棒、大罐液位异常远程报警、液位达极限高值抽油机自动停机,并实时监控抽油机的工作状态,具备远程自动测电流、开机停机语音提示等功能,提高了油井的开井时率,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力投入。
随着创新成果的不断应用,河北省能工巧匠、道德模范、特殊贡献技师以及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纷至沓來。闻伟说:“企业给予我这么多荣誉,单位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舞台,让我对技术改造、创新创效更有信心。”
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出色的临场表现,闻伟的创新团队取得了诸多优秀的成绩。
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2022年创新方法大赛,工程建设板块共有80余个项目参赛。闻伟带着他领衔研发的《单井储罐一键装油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参赛,获二等奖。
在河北省2022年创新方法大赛,共有130余个项目参赛。闻伟团队研发的《机采井多功能悬绳器的研制与应用》《液压拆卸平衡块螺栓及调节平衡装置》项目,分获二、三等奖。
“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条都算数。”坚守工匠信念,闻伟在创新的路上不停奔跑。未来的路途上,他表示将继续全力拼搏,继续以匠心筑梦。
责任编辑:陆晓如
znluxiao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