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角下的网络热梗现象探析

2023-07-06 15:43马冬梅
艺术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亚文化符号学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网络依赖度越来越高,网络也在不断丰富人们的语言表达。网络热梗就是不同于日常表达方式的一种语言符号。网络热梗凭借其封闭性、可玩性和具体性等特征深受亚文化群体的喜爱。网络热梗在网络世界迅速传播,逐渐成为社会文化肌理的一部分,表达网民日常生活中的自嘲与调侃,为枯燥乏味的生活带来一丝乐趣。“马冬梅”作为社交资本,对其的使用使网民融入群体,建立多元社交网络。此外,网络热梗是一种新型的表意方式,而且这种特别的表意方式是与网络空间中的文化景观紧密相连的。文章利用符号学视角分析网络热梗,以从喜剧电影中出圈的“马冬梅”为例,从符号意义、符号传播和符号赋权这三个方面剖析网络热梗的符号学传播意义。网络热梗的广泛使用能为我们带来更加活跃的网络空间氛围,但与此同时,社会需要警惕过度娱乐化,防止亚文化过度幽默。

关键词:网络热梗;符号学;亚文化;符号互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3-0-03

0 前言

在社交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赋权于受众,使受众具有多元化的表达渠道,可创新多样化的表达内容以及拥有广阔的表达空间。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对时空结构的重构为趣缘群体的大规模聚合提供了可能。网络“玩梗”是趣缘群体互动的产物。“梗”偏向于构建文化共同体,趣缘群体借此仪式来增强对该群体的身份认同。“梗”这个字实际上由“哏”这个字异化而来。“哏”字有幽默、滑稽、好笑之意,常用于相声表演中,如我们常说的“逗哏”“捧哏”。随后,“梗”字成为“哏”字的误用并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梗建构起了一种新的话语体系,在不同的情境中,群体对梗有不同的编码与解码方式。“马冬梅”作为网络热梗经久不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象。本文从符号学视角切入,分析“马冬梅”的符号意义、生成与传播。

1 “马冬梅”的符号意义

“马冬梅”出自2015年上映的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这是片中女主角的名字。“大爷,楼上322住的是马冬梅家吧”“马冬什么”“马冬梅”“什么冬梅”“马冬梅”“马什么梅”,这段台词促使“马冬梅”演变为网络热梗。网友竞相模仿,将其运用到各种对话语境中,衍生出许多网络热梗。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其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能指用来表示抽象概念,所指则是指使用的语言符号指代的具体事物,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能指指单词的词形或词音,所指是指单词所表示的对象或意义[1]。在网络热梗“马冬梅”中,它的能指就是这个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戏谑、幽默、搞笑之意,电影中的喜剧角色就是“马冬梅”的所指。罗兰·巴特在其著作《神话学》中提到索绪尔的“能指+所指=符号”只是符号表意系统的第一个层次,巴特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系统基础之上提出了“能指+所指=意指”,即“第二层的符号系统”[2],第二层表意系统又称为“含蓄意指”或“内涵”。从表意系统的第一个层面来看,“马冬梅”一词来自喜剧电影,其所指表达了幽默、滑稽、搞笑之意。从表意系统的第二个层面来看,“马冬梅”作为符号,成了网络流行语,成了亚文化内容的一部分。“马冬梅”被趣缘群体广泛使用,已可以被用来指代一种现象,亚文化群体称之为“马冬梅”现象或“马冬梅”效应。此现象是联系电影情节衍生出来的内涵,指转头就忘、记忆力差的人。

2 作为社交资本的“马冬梅”

芝加哥学派的符号互动论为解释“马冬梅”作为符号进行传播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根据米德的符号互动论,符号是社会交往行动的媒介,个人利用符号进行具有社会意义的互动,由此实现自身的内在沟通,并通过自身沟通实现个人的社会化。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具有符号意义的“马冬梅”被作为个人和他人交往的社交资本,并在传播的过程中达到扩散的效果。

2.1 符号生产:媒介情境下的符号表达

米德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来看待“自我”构建,即他认为“自我”是由“主我”和“客我”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主我”和“客我”的不断互动,有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主我”与“客我”的互动又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产生的。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梅罗维茨提出了著名的媒介情境论。该理论认为所谓的“社会情境”并非纯粹的,而是带有特定社会预期的特定行为展示场合。通常是指具有扮演一定社会角色的公众及其观众所共同决定的令人费解的场景[3]。新媒体时代,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也为社会互动构建了更加多元的场合。新媒体技术的出现重组了社会场,个体需要动用更多的资源以适应社会。混合媒介情境的出现,使个体不断地创新符号表达,以实现更好的社会交往。

使用“马冬梅”这个符号是用户为了寻求自我个性化表达的产物。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总结了符号使用的一般原则:任意性。因此,符号的使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社会经验赋予符号意义。在梅罗维茨看来,电子媒介时代,个人可以在媒体上实现多元社会角色的转换。拥有多元角色也就意味着会形成多元且复杂的社会互动网络,拥有丰富的社会互动关系。不同的社会角色可以使个人赋予同一符号不同的意义。从个人角度來看,使用符号“马冬梅”可以作为塑造自身幽默、可接近、善交际角色的手段。符号互动论的另一代表人物布鲁默提出符号互动理论的三个前提,其中提及人们根据事物对他们的意义而对这些事物采取行动,以及这些事物的意义来自人们的社会互动。个体使用符号表达的目的是进行社会互动。自2015年“马冬梅”从喜剧电影中被受众提取出来,就拥有了社会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符号意义。因此,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无论是个体层面还是主题层面,基于社会情境和社会互动的需要,作为符号的“马冬梅”应运而生。

2.2 符号传播:网络迷因下的符号复制

“马冬梅”作为符号的传播既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又得益于幽默的文化意义。互联网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点状人际关系的产生使得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以裂变的形式进行病毒式传播。病毒式传播所承载的内容通过迷因的形式复制而来。迷因,又译米姆、弥母或模因,《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是“以非遗传的方式(如模仿)传递的文化元素”。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将通过模仿而传播的文化基因称为模因。模因就如基因一样,具有更强生命力的模因的特征包括长寿、生殖力和精确的复制能力[4]。文化传播就像基因的传播一样,创造了一条进化之路。互联网对模因的传播来说是一个非常肥沃的生态系统。

模因的生成既有单纯复制,又有仿拟。单纯复制的符号“马冬梅”多用于与喜剧电影相同的情境之下。例如,个人在没有听清对方的问题时,为了活跃气氛照搬电影中的对话。也有对“马冬梅”的仿拟形式,最常见的就是“在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或知识的时候,我们总会陷入背了就忘,忘了再背的死循环。打开书:马冬梅。合上书:马什么梅?打开书:马冬梅啊!合上书:什么冬梅?再打开书:马冬梅,等到要用的时候:孙红雷吧”,这就是仿拟变化之后的内容。社交媒体带来的社交化传播也是形成病毒式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托当下便利的网络与社交圈,将自身感兴趣的内容传达给自己身边的人。迷因复制后的符号也成了社交资本,活跃在社会交往中。

2.3 符号扩散:社会共鸣下的情绪感染

“马冬梅”之所以能够快速扩散,除了受人际互动中多种平台渠道、“意见领袖”的影响之外,还与其蕴含着社会成员的情感共鸣有关。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便携的工具,个体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如可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多个界面进行工作,手机的使用也使人无法合理分割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社会发展得越快,生活的节奏越快,我们会感到时间越来越稀缺,自己也越来越忙碌[5]。碎片化、超量化的内容将我们紧紧包围。科技进步、社会变迁使人们必须紧密安排自己的行程,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繁忙的工作、缺失的时间使个体和社会都无法体验到“时间的芬芳”。无论是对“数字劳工”的研究还是对“996”工作制的关注,都体现出当下个体和社会的崩溃。在高强度的工作、学习状态下,常常会产生遗忘的现象。“馬冬梅”的符号内涵能够满足人们排解压力的需求,为大众在私人空间日益狭窄的社交软件中提供释放情绪与娱乐的出口,从而帮助大众进一步舒缓社交焦虑心理[6]。“马冬梅”作为一种网络热梗,用戏谑的方式调侃遗忘这种尴尬又无奈的状况。

3 “马冬梅”的符号赋权

消费社会化、社交性消费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新趋势,作为符号的“马冬梅”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也完成了符号的赋权。

3.1 个体维度: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构建

个体是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完成自我建构的,从而展现出“表达个性与追赶潮流”的自我形象。法国精神分析理论家雅克·拉康提出了著名的主体理论,该理论主要是指主体通过语言形成,主体即“言说的主体”。只有在对话与言说的过程中,自我与他者形成了互证关系,个体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在不断的交往中,构建出完整的自我。表情包、网络热梗都是个体在社交网络表演的工具,是具有人格的妆造。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也提出了“拟剧理论”,他认为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一种表演,因此在“前台”与“后台”,个体会扮演不一样的角色。选择和使用网络热梗,可以使个体尽情展示不同的网络角色。网络热梗将真切的情感和体验,通过蕴含具体化、生动化以及情绪化的符号表达出来,使个体在虚拟世界获得另一个甚至多个自我与意义表达的空间。利用积极情绪创造价值,能使人们获得情感支撑,更容易进入积极的状态,高效活动并产出更多价值[7]。特别是当个体参与表达时,使用“马冬梅”符号成为一种寻求自我的可实验性资源,是一种广泛的文化实践,也因此成为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一环。

3.2 集体维度:网络狂欢中的玩梗共同体

“马冬梅”成为一种亚文化表达方式的过程充斥着巴赫金狂欢理论中的“狂欢精神”。在学界,更多的学者依托狂欢理论对网络表情包展开研究(杨嫚,2017;王薇,2017;姜云耀,2020)。网络热梗实际上和网络表情包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网络表情包的使用还是网络热梗的传播,都带来了网络世界的狂欢。当前,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消费,转而将注意力投向了文化消费,而符号消费是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伯明翰学派看来,这种使用网络热梗的手段是一种天然对宰制性话语保持距离的做法,是弱者利用符号对社会权力进行抵抗的尝试。但这种抵抗也有可能在狂欢和表演中模糊了其核心诉求,转而落向一种浅显的文化消费。根据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狂欢具有全民性、仪式性、平等性、无原则性等特征。在仪式性与颠覆性的网络狂欢中,人们暂时形成了玩梗共同体,共享符号消费带来的快感与意义认同。

4 结语

“马冬梅”这一网络热梗充分展现了符号的创新性与趣味性,在多元文化社会下具有独特的魅力。面对无奈的生活,趣缘群体通过“马冬梅”这一戏谑的方式得到了救赎。但网络热梗的传播导致人们对网络上的一切事物都以娱乐为首要需求,形成了以娱乐为衡量价值的首要因素的社会现象。一些网民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娱乐至死。“马冬梅”这一网络热梗也在此前西宁悬赏缉捕人贩子这一社会事件中被过度娱乐化。我们可以在枯燥烦累的生活中,通过使用网络热梗获得乐趣,但需要以主流文化指引网络热梗。

参考文献:

[1]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2.

[2] 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M].屠友祥,温晋仪,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69-173.

[3] 何梦祎.媒介情境论:梅罗维茨传播思想再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10):14-18.

[4] 彭兰.网络的圈子化:关系、文化、技术维度下的类聚与群分[J].编辑之友,2019(11):5-12.

[5] 哈尔特穆特·罗萨.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5.

[6] 彭佳妮,冯广圣.“拟在场”:网络社交礼仪功能辨析:以微信“拍一拍”为例[J].东南传播,2021(3):130-132.

[7] 冯菊香,邹嘉楠.认同与重塑:网络游戏社区中拟态关系的影响研究[J].新闻知识,2021(2):21-26.

作者简介:马冬梅(1998—),女,安徽合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指导老师:冯菊香

猜你喜欢
亚文化符号学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符号学理论初探
符号学的得与失——从文本理论谈起
高职校园不良亚文化现状调查
电视剧《走西口》的符号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