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视野下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2023-07-06 15:06赵学强付晓雨颜婕童崔汇
艺术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保护与利用工业遗产旧址

赵学强 付晓雨 颜婕童 崔汇

摘要:山东作为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因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鲜明的地域特色,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工业遗产是联系人类、历史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资源,为人类与历史建立起有形和无形的联系。保护与再利用建筑工业遗产,是一种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方式,能够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丰富城市的文化,具有传承意义。同时,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科学和经济价值。作为德州市工业遗产之一的德州机床厂曾是国家机械工业的龙头企业,号称中国机械工业的“小十八罗汉厂”之一,是德州市最早的工业企业之一。德州机床厂的建筑至今保留着苏式风格,其是城市建筑文化与历史记忆的载体,也是一个时代集体记忆的留存,应当得到重视,有必要对其美学价值和保护再利用策略进行研究。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城市不断更新发展,残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城市老工业厂房面临何去何从的难题,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成为城市更新发展中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实地测绘、走访调研以及查阅文献的方式,从德州机床厂的历史沿革与建筑特色入手,探讨其作为国家级工业遗产的价值,以及机床厂的保护与再利用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近代建筑;德州机床厂;工业遗产;旧址;保护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K872;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3-0-03

1 德州机床厂旧址简介

德州位于华北平原区的中部,是全国主要的农业区,形成了沃野千里的“平原粮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州在稳步发展农业的同时,也不断探索工业化的道路。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德州就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棉花、大豆、花生产地。解放战争初期,德州市是全国最大的棉纺基地之一,有“中国棉纺城”之称。这里有德州市最大的工厂——德州机床厂(德州建华铁工厂,现更名为山东普利森集团有限公司)。德州机床厂从1948年落户德州开始,一直是德州工业发展的先锋,在德州人心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德州机床厂原址位于铁西南路116号德州普利森技工学院,在德州市运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家园社区,紧靠京沪铁路,占地面积为36亩。院子里的街道呈品字形,两旁分别矗立着机床厂最主要的建筑物:职工会堂、职工餐厅、办公大楼。此外,还保留着20世纪60年代工厂工人修建的防空洞窟、毛主席雕像和其他具有重大意义的建筑物。2015年6月2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德州机床厂原址为山东省第五批历史文化遗产。德州机床厂于2020年12月17日,入选工信部发布的第四批全国工业遗产名录。

1.1 历史沿革

德州机床厂这个工业遗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火纷飞、列强环伺的20世纪30年代。1938年,以李仁凤为团长的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支队十团,为了筹集军费,在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县边区建立抗日民族根据地,当时十团供给处以它的名义印制发行“益寿临广四边区流通辅币”,在以上四县及周边根据地流通。当时这个修理部印钞所设在淄博市临淄县许家庄的一个防空洞下边。

1948年10月,建华铁工厂从利津县东堤村迁到现在的位置,此时的铁工厂从以军工生产为主改为面向农村制造新式农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该厂在党的领导下,从革命根据地印制钞票变为组建印刷机维修部件,从专职印刷钞厂修理部发展为初具规模的机械工厂。其在山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其他革命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所见的是1951年兴建的德州机床厂旧址,原称德州建华铁工厂,旧址上的三座仿苏式建筑物有工人礼堂、工人餐厅、办公大楼,此外还有20世纪60年代设立的毛主席塑像及厂房工人挖掘的避难所,具有重要的紀念意义。其中建设时间最长的是工人礼堂。

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要一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建华铁工厂生产组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德州建华铁工厂研发生产了一台手动压力机。1952年11月,建华铁工厂的大礼堂正式动工,次年2月落成,灰色砖石、红色瓦片、砖木结构,南山的墙壁上有部分用水泥浆作为装饰,后来部分在邢台大地震中遭到破坏。2006年,普利森技工学校迁于此,改为学生餐厅。

周云普是全国劳动模范,人们常说大庆有个王铁人,德州有个周云普。1952年,他来到建华铁工厂当工人。1959年,他和当时家喻户晓的劳动模范时传祥一起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6年,上级确定德州铁工厂以生产机床为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派出4批人员赴大连机床厂学习,并开始试制C620车床(仿苏式机床),在当时位居全国前列。

原德州建华铁工厂职工食堂于1957年建成,现更改为普利森技工学校图书馆和多媒体礼堂。由于一直在使用,维修保护持续进行,所以这些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建华铁工厂在1958年更名为德州机床厂。

德州机床厂旧址的办公大楼是在1960年建成的,总共有4层,建筑结构全部为仿苏式红砖拱券,局部水泥装饰,整栋楼的楼板为砖砌拱券结构,因此全楼无楼板,上面用灰土填平,在全国都是很罕见的。这种结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是比较流行的一种顶子搭建方式[1]。在如今的德州市以及山东省乃至全国,这种建筑都非常少见。德州机床厂办公大楼还为我国研究苏联建筑及欧洲文化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具有时代性及不可替代性,在建筑艺术领域同样具有极高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曾对大楼进行防震加固,现为德州普利森机床博物馆。

20世纪60年代,在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德州机床厂庞大的干部队伍职工开挖了地下防空洞。进口的拱形是砖套的形式,然后用水泥进行简单修饰。该厂从20世纪30年代的渤海军区银行印钞机械修理厂发端,曾拥有建华铁工厂(1945年10月)、德州铁工厂(1954年)、山东省工业厅德州铁工厂(1955年)、德州机床厂(1958年)、山东普利森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等名称,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

1.2 建筑特色

苏式建筑(苏联建筑样式)是指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具有苏联特色的红色建筑,德州苏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德州机床厂创建于1951年。德州机床厂原址建筑群由四个具有鲜明年代特征的建筑物组成,分别是德州机床厂办公大楼、建华铁工厂职员餐厅、建华铁工厂会堂、德州机床厂地下避难所。

德州机床厂办公大楼共4层,砖石结构,楼面及楼板均为砖石拱顶,占地1429平方米,是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关系期间,模仿苏联简约风格而建,整体呈E字形,办公大楼以中轴对称为主,中部偏高,两侧偏矮,主楼拔地而起,外墙装修既体现了欧洲建筑的特色,又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社会主义的内涵,国家的样式”的特点。

建华铁工厂员工餐厅(现为普利森技工学校图书馆和多媒体礼堂)建筑共一层,双坡屋顶是砖混结构,屋面由红色机瓦排列组成,建筑墙体是由灰砖砌成,品字形方形木屋架,占地733.04平方米,南侧外墙以欧洲风格的花纹及红色五颗星星(红楼)作为标识,使用木质框架,框架跨度20.1米,材料少,跨度大。员工餐厅建于1957年,原本是为了满足员工的用餐需求,整个建筑采用灰色的砖瓦,砖木结构,为了更好地利用,在这里建造了一个舞台,后来被改造成了礼堂。1965年其内部被隔断,开办德州机床厂半工半读中等专业学校和德州机床厂职工大学,一度荒废为基建仓库。普利森技工学校于2006年搬迁至此后,此地改为一座具有观众席的图书馆及一间多媒体教室。

建华铁工厂礼堂(现为普利森技工学校的学生餐厅),红机瓦顶棚,一层主体,双坡砖混结构,砖砌墙体,人字形方形框架,建筑占地面积为515.2平方米。

德州机床厂防空洞(“文化大革命”时期人防工程遗址),1969年根据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建成全长800米的地下人防工程,现仅存百米洞道和地下指挥系统,包括医疗室、救护室、指挥部、发电室、枪械室和防空洞。

1.3 工业价值与历史意义

德州机床厂旧址建筑群是德州市近代工业历史记忆的符号和文化发展的链条,浓缩了我国机床发展的历史,静静地诉说着民族工业在新旧社会沉浮的历史变革,展示了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企业文化的良性传承。

它诞生在枪林弹雨的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中萌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强盛,其发展历史是党在山东革命的工业史,与近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大潮一脉相承、紧密相连。

在近70年的风雨中,这一座座厂房见证了为中华民族工业崛起的拼搏史,反映了其在抗日战争中起源,在解放战争中成长,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壮大,在改革发展中辉煌的发展历程。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将继续滋养这座城市,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

拥有80多年发展史的工业遗产是一种极为年轻的遗产类型,这些老旧的设备和厂房蕴含中国工业精神,镌刻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足迹。对其的保护和利用,对引领城市更新改造,加快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换,具有积极作用[2]。

德州机床厂是中国在漫长的工业史发展过程中诞生的具有极高历史价值、技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工厂。

2 保护与利用成果

在2001年3月全省扭亏增盈大会上,陈声环被省政府评定为“全省扭亏增盈先进单位”德州机床厂的代表,他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大家的普遍重视[3]。2002年2月,在全省机械行业大会上,他与时风集团、小松山推等七个单位的领导共同作了典型讲话。陈声环之名在全省乃至行业中越来越为人所知,德州机床厂也迎来了从破产到卷土重来的光辉历史。

在陈声环的带领下,2006年,公司总部搬迁到德州市陵城区,作为重要工业遗产的机床厂旧址则被普利森技工学校完好地保留下来。一方面,这是为了给机械制造行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这是为了给旧建筑增添新的内涵,更好地开展社会文化宣传和社会教育[4]。2008年,公司在办公大楼一楼,利用1400平方米的土地建立了德州普利森机械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对公司的发展历史、中国乃至世界机械行业的发展历史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参观者能更好地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增强参观者的实业兴国意识。自2008年开始,该博物馆吸引了超过10万名游客,取得了良好的文化宣传效果和社会效应。德州普利森机床博物馆获得了2009年度德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的荣誉称号。德州机床厂原址建筑群于2011年获批为德州市重点文化遗产,2015年列入山东省2A级旅游景点及重点文化遗产,2017年德州普利森机床博物馆被评定为4A级社会组织单位,2018年入选山东省产业旅游业联合会常务理事。2016年,在省文物局的指导下,组织相关单位对德州机床厂老厂房进行了修缮和保护,于2020年公司成立80周年前全部完成,将这片给全城人留下深刻回忆的老厂房,以具有历史原真性的面目展现在世人眼前[5]。2020年年底,德州机床厂旧址被列入我国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

3 结语

文化是无形的,而建筑是有形的,将文化的内涵提取并融入建筑的语言和符号,再将其浓缩到建筑的要素中,把文化的精神意蕴通过建筑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现出来,是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建筑可以通过其存在的方式、形态、功能等承载革命记忆、先烈的优良作风、历史传承、民俗习惯、优秀传统、风土人情等,从而唤醒党员同志的革命斗争精神,使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魏晓芸.德州机床厂:历经抗战烽火的红色军工[J].山东档案,2022(2):22-23.

[2] 张立明,白一峰,董凌含.德州机床厂旧址工业遗产保护初探[J].中国机电工业,2020(1):88-91.

[3] 以创新为灵魂以改革兴企业:记德州德隆(集团)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声环[J].山东机械,2002(6):52-53.

[4] 缪驰.不改革一切无从谈起:记德州德隆(集团)机床有限责任中董事长陈声环[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1(Z6):144.

[5] 石坚,王德长.超前思维 果断决策 稳步发展 德州德隆集团七年创建三个德州机床厂[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6(1):3.

作者简介:赵学强(1976—),男,山东青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与理论。

付曉雨(1997—),女,山东德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颜婕童(1999—),女,山东泰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崔汇(2000—),女,山东德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保护与利用工业遗产旧址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峥嵘岁月——黄崖洞保卫战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