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乾 唐积超 李天赐 乃晓峰
摘 要 草地资源在生态、经济、社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草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地位日益突显。简要介绍广西草地资源概况、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当前保护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初步的保护利用策略。
关键词 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广西
中图分类号:F323.2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04
1 广西草地资源概况
1.1 气候条件
广西春夏两季温暖湿润,雨热同季,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对发展农牧业生产极为有利。广西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区,山地资源丰富,立体气候类型丰富多彩,常出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色,因此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类型繁多[1]。
1.2 草地资源概况
据草地资源普查统计,全区共有各类草山草坡毛面积869.9万hm2,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36.8%,可利用面积650.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7.5%。为农耕地的2.48倍。草地面积居全国第八位,南方13个省区的第三位。
1.3 草地分布
广西草地主要分布在全区各地绵延的山地、丘陵上。其分布规律是,山地面积大,草地面积也大[2]。大体可分为5个大区:桂北高寒山区、桂西干旱区、桂中地区、桂东地区和桂南及沿海滩涂区,详见图1。
图1 广西草地分布规律
2 广西草地保护与利用状况
2.1 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
2004年以来,广西连续10 a实施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2014年监测数据显示,全区监测样地平均盖度为88.3%,较上年提高1.7%,样地总产草量为6104.3 kg/hm2,较上年提高3.15%。2014年,全区草地综合植被盖度为87.71%,较上年提高3.5%,综合植被高度为75.78cm,较上年提高16.4%。
关键期物候监测。草地返青监测:2014年3-4月对兴安县和宜州市两期草地返青监测结果显示,至4月4日草地植被已返青80%以上,草原返青期早于上年10 d左右,植被长势总体良好。草地生长期监测:2014年7-8月对兴安和宜州生长期监测,观测区年草地植被平均产草量、草本平均高度、灌木高度均比2013年有较大提高,植被平均盖度与2013年基本持平[3]。草地枯黄期监测:2014年9-10月对兴安县和宜州市的草地枯黄期监测数据显示,9月中旬宜州市的牧草平均枯黄率为13.75%,兴安县样地牧草枯黄率为23.75%,草地植被开始枯黄;10月中旬宜州市的牧草枯黄率为45%,兴安县为55%,草地植被进入枯黄期。
2.2 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效益监测
从2009年起开展草地石漠化效果监测工作。2014年7-8月在田东、平果、天等三县共监测草地样地60个及固定监测点3个。样方平均总盖度为80.26%,比去年降低1.56%,平均总产草量4484.81 kg/hm2,较去年提高13.4%,草本平均高度44.22 cm,较去年提高9.1%。监测数据表明:项目区平均总产草量及草本平均高度有较大提高,覆盖度小幅下降,总体指标向好,说明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切实有效,推进了广西岩溶地区生态修复进程。
2.3 监测结果与分析
2014年,草地植被生长季节以高温多雨天气为主,全区大部分地区气温正常略偏高,降雨量偏多,光照充足,全区草地植被各项生长指标均好于去年,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
2.3.1 气象条件有利于草地植被生长
6月全区月平均气温大部偏高,降雨量大部地区正常到偏多,日照时数全区大部略偏少;7月受台风影响,前中期广西以多雨天气为主,后期以晴热和阵雨天气为主,全区大部气温偏高,光照较为充足,降雨日数较多,气象条件总体上对广西草地植被的生长较为有利。
2.3.2 监测样地状况稳定
在2014年的122个样地中,未利用样地有66个,占全部样地的54.1%,超载及严重超载的有5个,占全部样地的4.1%,分别比2013年减少了3.16%和1.55%;合理及轻度利用的有51个,占全部样地的41.8%,比2013年增加了4.7%(图2)。在样地综合评价中,评价为“好”的样地有35个,占全部样地的28.69%,评价为“差”的有23个,占全部样地的18.85%,分别比2013年增加了4.49%和2.72%;评价为“中”的有64个,占全部样地的52.46%,比2013年减少了7.22%(图3)。
图2 2014年样地利用状况统计 %
图3 2014年样综合评价统计 %
从统计结果来看,样地基本情况变化不大,全区大部分样地情况良好,利用状况较为合理,超载样地仅占4.1%。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存在严重超载样地,生产力较差的样地较上年也有所增加,说明部分县市存在较为严重的过牧现象。
2.3.3 草地植被生长情况趋好
从2015年所调查的122个样方统计结果看,2014年样地植被平均总盖度达到88.34%,比2014年提高了1.72%(图4);草本及矮小灌木平均高度为53.94 cm,比上年提高了15.3%(图5);样地平均总产草量鲜质量达到6 104 kg/hm2,比去年提高了3.14%(图6)。
图4 2012-2014年样地植被总盖度对比 %
图5 2012-2014年样地草本平均高度对比
图6 2012-2014样地总产草量鲜质量对比 kg/hm2
2.3.4 样地总产草量区域分析
从2014年各项目县的平均总产草量鲜质量数据来看(图7),有9个县的总产草量与去年相比有不同程度上升,有4个县总产草量比去年略为下降,有2个县总产草下降幅度较大,超过20%;今年新增加了昭平、龙胜两个监测点。从全区样地分布来看,产草量较高的监测县集中在桂北和桂中一带,桂西一带产草量较低,和广西的草地分布特点基本一致。
图7 2014年广西各项目县样地总产草量鲜质量对比kg/hm2
2.3.5 草地综合植被盖度及高度增加明显
2014年广西综合植被盖度为87.71%,比2013年的84.72%增加了2.99%。超过全区平均值的有11个县,其中荔浦县的综合盖度最高,达到99.60%,最低为大新县,仅为71.41%。
2014年广西草地综合植被高度为75.78 cm,比去年增加16.44%,超过全区平均值的有8个县,最高的为昭平县,达到117.63 cm,最低的为龙胜县,仅为22.75 cm。
广西主要监测的草地类型为热性灌草丛,在进行草地综合植被高度测算时,对灌木高度进行了加权计算,因此草地综合植被高度与牧草、灌木的种类的分布有关,与草本平均盖度、产草量和所在区域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如龙胜县的高山草地以纤毛鸭嘴草、鸡脚草、白茅等中低型牧草为主,灌木较少,平均高度仅为22.75 cm,但草地覆盖度达到95%,草的质量较好,产草量达到5891 kg/hm2,对比产草量处于同一水平的融安县,产草量为5301 kg/hm2,草地综合植被高度却达到了100.10 cm(见表1)。
3 广西草地资源保护良好
植被种类、长势、草地综合植被盖度及高度增加明显。维持生物多样性,广西草地更是珠江流域中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4]。
据有关资料和江西水保局研究表明,林草所形成的植被,枝叶可截持一部分降雨,使地面免受雨滴直接打击,增加土壤入渗量;林草植被盖度越大,水土流失越小。有研究报道,25~50 m2的草地可以吸收掉一个人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量。
4 草地利用率低
广西规模的草地多位于山高坡陡的高山地区,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这些草地丰草季节“有草无畜”,草地没有及时利用,导致杂草丛生,逐年退化,牧草无法有效利用。
5 大面积推广人工牧草,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草食畜牧业
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优势,每年种植桂牧一号等优质高产牧草面积约6.67万hm2,是发展草食畜牧业的重要饲草料补充。全区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秸秆总量约4 000万t,是宝贵的饲草资源,是发展草地畜牧业重要资源补充。近年来,全区加大科学利用秸秆的示范和推广工作,每年采购及发放切草机械100多台,2014年,全区科学利用秸秆饲料690万t,同比增长1.85%。
6 广西草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1 草业在南方处于弱势地位
草业与农业、林业相比还处于弱势产业,从政策、投入、机构、队伍设置都存在很大差距。首先进入决策层面的是林业措施,在林业方面国家制定的政策多,投入力度大,而投放到草业的资金大部分都只占全县总投资的10%,比例非常小,再次说明草业的弱势地位。
6.2 林草争地
重林轻草、挖草种树。退耕还林政策远优于退耕还草。种树比种草节水的思想根深蒂固。目前,广西种植的200万hm2桉树,占全国桉树种植总面积的1/2以上,其中占用了相当部分的草地面积。
6.3 草地退化严重
全区有石山灌丛类草地面积202.82万hm2,其中石漠化草地面积112.07万hm2,占全区石山灌丛类草地面积的55.26%。草地石漠化面积有1万hm2以上的县(市、区)有33个,石漠化草地面积有5万hm2以上的有5个。石漠化生态环境已严重制约广西经济的发展。
6.4 重畜轻草,草地利用率低
各地发展牛羊的积极性较高,过高追求数量和规模,忽视草地管理和牧草生产,农区存在畜多草少、有畜无草的情况。
6.5 人工成本高
广西草地以草山、草坡为主,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和运输,草业生产劳动强度较大,人力成本高,饲草生产成本高,利润少,饲草加工企业少,商品草少,饲草生产产业化程度低。
6.6 投入不足
重利用、轻保护,重索取、少投入,草地保护建设严重滞后。广西每年投入草原保护建设方面的资金平均每667 m2不到0.1元。广西的天然草地大多处于边远贫困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地方财政和当地村民也没有资金用于草原保护建设。
7 解决广西草地资源现存问题的措施
7.1 加快草原确权
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法规宣贯,强化草原保护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力度。积极推进草地确权工作,出台《草原法》配套法规,做到“草定权、人定心”。
7.2 稳住现有草地
尽快划定广西草地保护红线,遏制草地退化,像保护农田一样保护草地。防止并纠正“ 垦草种粮、挖草种树、占草建房、压草修路、毁草开矿”非法侵占行为。实施草地承包经营。把“管、建、用”和“责、权、利”统一起来,推行“谁使用、谁管理、谁建设、谁受益”的政策。
7.3 坚持生态优先
广西山多地少,生态脆弱,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草地的生态作用巨大,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优于传统林业和农业。草原生态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是面积最大的生态屏障,草原生态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和生态过程对人类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生态福利。
7.4 实施草地改良,推广人工种草
引草入田,草当粮种。大力推广青贮玉米、饲用甜高粱等。推广草、粮、林、果、经济作物间套轮作技术。推广果林地、农闲地、冬闲田种草,免费或低价供应草种。推广草业机械,提高牧草播种收机械化率,降低人工成本。
7.5 坚持草畜配套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牧场,充分利用山区草地资源,以草定畜,避免有畜无草现象出现。农区发展规模经营的草食动物养殖场,充分利用农闲田种植优质高产牧草,推广科学利用秸秆,通过氨化、青贮、微贮等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增草增畜。
7.6 提升草业科技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举办短期草业培训班,提高草地管理人员和草地农业经营者科技水平;加强草业交流合作。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建立示范基地,引进和推广高新技术,攻克草业技术难题;鼓励草业企业。
7.7 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和地方要从保护草地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增加广西草地保护建设资金的投入,优先在草原退化严重地区实施,增加项目的持续性和实用性。设立草畜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草地恢复、草地监管、草业科技支撑、草畜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草业,坚持谁建谁管谁受益。
8 结语
广西草地资源要保护和利用并重,在草原确权、划定广西草地保护红线、草地改良、人工种草、草畜配套、推广高新技术和加大资金投入方面科学管理,坚持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草地资源在生态保护、生产发展、增加畜产品和农牧民增收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加文.南方草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战略选择[J].中国牧业通讯,2007(5).
[2]徐秀霞.青海省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青海草业,2006(9).
[3]李文龙,李自珍,王刚.西部高寒湿地系统的草地资源保护与优化利用模式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4(9).
[4]李毓堂.草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会议,2003(6).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