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崇高的人性是党性

2023-07-06 13:22张心科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党性人性

张心科

【关键词】《桥》;诗化小说;人性;党性

《桥》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与托尔斯泰的《穷人》、杨旭的《金色的鱼钩》共同构成小说单元。小说该如何解读和教学?笔者认为,固然要关注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但是相比单元内其他两篇小说,《桥》又有其独特性,是一种将诗的意蕴内化到小说中的“诗化小说”。作为“这一篇”,它又与一般的诗化小说以及西方的情节小说、我国的传统小说在结尾的设置方面不同。因此,本文将从诗化小说这一小说大类中的亚类出发,解析《桥》的文本特点,进而明确它不同于其他小说的独特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小说的主旨内涵。

一、“这一类”的文本特点:作为诗化小说的《桥》

作为小说中的一个亚类的诗化小说,在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环境的设置上都会呈现出一种诗意,或者诗味。比如,孙犁的《荷花淀》和沈从文的《边城》,都是诗化小说的代表。具体到这篇文章来讲,其诗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营造的意境化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艺术表现方面追求的最高境界,即将内在的情感、情绪、情趣与外在的景物、景致、景况相交融。环境的意境化,是诗化小说非常重要的特点。

首先,是自然环境的散点化。在《桥》这篇小说中,开篇没有细致地描摹当时的自然环境,只是提到黎明的时候突然下暴雨,山洪暴发;在人们奔跑的过程中没有写洪水如何汹涌,只是用了“逼近”“蹿上来”“舔着人们的腰”“吞没了”等形象化的词语来表现洪水的状态。寥寥数语,便足以让我们感受到雨水之大、洪水之汹涌。

其次,是社会环境的虚设化。这篇文章发表于1989年12月25日的《北京晚报》,从文章本身来看,并没有具体交代当时的社会背景。这种虚设也恰恰给了我们莫大的联想空间。文章中设置的环境是—个在山区的村子,有党员、有群众。平时生活中,党员和群众一样,都是普通百姓。然而,在危難的时刻,党员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承担责任,这其实就是当时中国大部分村子的样子,甚至到现在也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

2.情节设置的片段化

所谓情节的片段化,就是小说不是完整地展现故事的首尾,而是在中间似断实连、忽实又虚,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在这个故事中,在山洪暴发之前,对于村子里的老支书以及人们的生活我们是不清楚的;两个人被洪水吞没之后的情节,我们也是不清楚的;最后老太太来祭奠之前发生的事情,我们依旧是不清楚的。这三个片段中间有许多空白点和未定性,给我们留下了相当大的想象和联想空间。这与传统小说有头有尾、严丝合缝是不一样的。另外,通过结尾,我们可以推断出山洪暴发时,老支书的妻子也在撤离的群众中,但作者不直接在故事情节中将其表述出来,而是让读者自行揣摩,不知不觉中便产生了一种诗意。

3.人物描写的写意化

人物写意化是借用中国绘画的概念,指在文章中以简洁洗练的语言将人物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而不对其作细致的描摹。

这篇小说中,主要写了三类人:老支书、小伙子(儿子)和群众。无论是单个人物的表现,还是对人物群像的描摹,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是写意,而非工笔描绘。我们不知道人物的长相和穿着,只是看到其语言和动作。这便是鲁迅先生所言的“正如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这种大笔勾勒,而非工笔描绘,也充满了空白点和未定性,引导读者联想,从而产生一种诗意。

二、“这一篇”的独特意蕴:《桥》的结尾艺术

相比孙犁的《荷花淀》和沈从文的《边城》等诗化小说,《桥》除了与二者一样采用意象化、情节片段化、人物写意化等手法,还有两点不同。一是内容。《荷花淀》《边城》虽然写到了战争、军人,但是写得如田园牧歌;《桥》写的是灾难、逃离,写得非常悲壮。二是结尾。这一点更为特殊。一般的诗化小说,除环境意象化、情节片段化、人物写意化以外,在结尾处往往也会采用诗意的写法。这种充满诗意的结尾有几种写法:戛然而止,也就是留白;不确定性,也就是模棱两可,如沈从文的《边城》,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结尾;寄寓或渲染某种思想、情感甚至某种情绪、氛围的景物描写,如《受戒》的结尾,写芦花、芦穗、野菱角等,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怅惘。而《桥》的结尾则有以下特点。

1.内隐性的逆转

在《桥》这篇小说中,结尾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诗意写法,而是采用了西方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在写短篇小说时常用的手法——逆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随着情节的推进,我们发现老汉和小伙子两个人都在这次山洪中丧生了,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两个人竟然是父子。稍有不同的是,西方短篇小说结尾的逆转常常是一种显性的逆转,就是延续前面的情节来转折,如《项链》《麦琪的礼物》等;而《桥》的逆转是暗示,就是没有明确且故意地表现出老汉和年轻人的关系,而是通过老太太祭奠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含蓄地告诉我们丧生的两个人是父子,体现出一种东方式的含蓄。

2.未团圆的结局

除此以外,这篇小说的结尾还通过悲剧的结尾展现了一种“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诗意之“悲”。传统小说通常有头有尾,采用大团圆式的结局,但《桥》并没有采用大团圆式的结局让所有人都得救,作者甚至“残忍”地没有设计偶然的情节让小伙子侥幸地活下来,而是让老汉和儿子全部失去生命。作品如果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处结束,不交代他们最终的结局其实也是可以的,同样留下诗意的想象空间;或者采用相对团圆的结局,如老汉去世,但是儿子活下来了,也可以像我们常见的传统小说结尾一般——当一个家族面临灭顶之灾,一些人不幸死去,只要能让孩子(年轻的生命)活着就能给人带来希望。由此看来,老汉和儿子的去世正是让人在这样的“了无希望”中受到震撼,让读者明白“党员”二字的真正内涵。在我看来,小说这么设置,既有其深意,也产生了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效果。

三、最崇高的人性是党性:《桥》的主题及主旨探索

理解了“这一类”(诗化小说的特点)和“这一篇”(《桥》的独特价值),我们还需要关注这篇文章到底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和主旨。正如前文所说,这篇小说社会环境的虚设化可给我们带来一种超越时空的推想,每个时代、每个地点,都可能发生这样的故事。其着意体现且比较显豁的两个中心:一是舍己为人,二是父子情深。除此以外,文章似乎还有另一层的含义,就是“党性”和“人性”的关系。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深受触动,还因为它内在的隐含主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最崇高的人性是党性”。笔者拟从“党性”内涵的彰显,小说三要素的互动关系及小说标题的内涵、外延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1.牺牲的凛然:“党性”对“人性”内涵的升华

入党宣誓的时候,誓词中有“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而《桥》这篇文章中老汉的所作所为便非常鲜明地表现了他身上的党性——牺牲自我,舍己为人。他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在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像一座山一样,“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当人们慌乱逃生的时候,他在拥挤和混乱中让群众先走,选择牺牲自己;当自己的儿子和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他提醒儿子党员的身份,让儿子不要先走。文章中的老汉像领头羊,带领村子里的人走出危险。当然,在儿子身上,也彰显了他鲜明的党性:父亲把儿子从队伍中揪出来,让儿子“站到后面”,此时儿子的行为不单单是在服从父亲,更是在服从组织的命令。

当然,文章中彰显的“党性”并不是与“人性”割裂的,而是对“人性”的升华。当人们都离开了,只剩下父子二人,“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让父亲先走,这是小伙子以儿子的身份表达对父亲的爱。父亲却吼道“少废话,快走”,然后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作为一个普通人,当我们愿意为另外一个人奉献生命的时候,大多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方是自己的子女,愿意为孩子献出生命;二是应激性情况,比如我们常在新闻中看到,有人在看到别人落水时奋不顾身地去救人,而在事后的采访中,救人者常常会说自己当时没有想太多,也没有害怕,只是不忍心看着另外一个人失去生命。这就是人性善良的地方,而这种善良的人性的最高境界,就是党性——愿意为了别人,为了大家的利益主动选择牺牲自我。

2.“党员也是人”:小说三要素的互动关系

在《语文有效阅读教学》一书中,笔者曾经提到小说阅读及其教学在于重构三要素的关系,也就是以获取文本内容信息为切入点,围绕人物自身的表现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情节)来探讨,并分析人物某种言行举止及其处理与他人之间关系时的处境(通过设置处境来呈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目的(通过各种人物的塑造来表达主题的不同侧面),最后结合文本的叙述、描写以及作者对人物、事件等直接评说的文字来探究作者的看法(主题)。在阅读《桥》这篇文章时,我们也可以此探寻其内在主旨。

在小说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竞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这句话是文章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点。“有人”,这个人是谁?作者为什么要说“有人”而不具体指出是谁?我们可以假想,这里的“有人喊了一声”可能有三种情况:第一,喊话的人是除了老汉和儿子以外的其他党员;第二,喊话的人是老汉的儿子;第三,喊话的人是群众,而非党员。接下来,我们逐一探究三类人的表现,思考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于什么目的喊出了这句话。

第一,如果这个人是党员,这是极端的情况,他当时的处境可能是在危急之中。此时,人主要出于本能,目的是求生,这样的一句喊话暗含的是对老支书的不满。然而,从在老汉“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的呵斥之后“竞没人再喊”的结局来看,“退党”在这个人心目中的严重性比失去生命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凸显了“党性”在党员心目中的分量。

第二,如果这个人是老汉的儿子,他的处境同样是在危急之中,出于求生的本能。不过其目的不单单是求生那么简单,还有对父亲的怜惜。他深知,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年迈的父亲随时可能被吞没。另外,我们联系上下文可知,年轻人的母亲也就是老汉的妻子,也在慌乱撤离的人群中。所以,即使是站在有些人的前面,从儿子保护母亲的角度来看也是情有可原的。接下来,老支书在人群中揪出了自己的儿子,让儿子站在后面,他便服从地站在了后面,且在最后关头推了父亲一把,让父亲先走,可以看出儿子是既有“党性”又有“人性”的。

第三,如果这个人是群众,那么结合前面所写“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在这种情况下,群众能说出这样一句话,更显可贵。他们怜惜其他人的生命,更不愿意“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牺牲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党性”既有了来源,也有了归宿。老汉如果是一个更在意自己利益的人,群众是不会拥戴他的;群众如果对党员不是这么的拥戴,也难以激发其更深层次的“党性”。

无论喊出“党员也是人”这句话的人是其他党员、老汉的儿子,还是普通群众,通过探析他们所处的境地和目的,均能发现党员身上那种源于人性之善,又超越普通人性的党性。

3.“桥”的隐喻:小说标题的内涵和外延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再来看本文的标题“桥”,不难发现隐喻之义。这也是理解文章主旨的一个重要线索。

就文章所写的故事内容来看,首先,“桥”是有形之物,在危急的时候,“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桥是一种有形的凭借,是人们逃生的必经之路。其次,这里的桥还是生命之桥。“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老支书和小伙子,这对父子,这两个共产党员,在危急的时候为大家搭建的生命之桥。最后,桥还是精神的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可能会为蜗角虚名东奔西走,为蝇头微利斤斤计较,但是读了这篇文章,其中党性的光辉和人性的善良让我们深受感动,内心会油然而生一种崇高感。在这个意义上,桥就是救赎的意思,让我们从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变成一个精神高尚的人。或者像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最后写到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简而言之,《桥》这篇小说虽然短小,却呈现了一种诗化的美好,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在大的灾难面前,最能够体现人性,也最能够体现党性。文章通过写一个老汉、一个年轻人,凸显了我们党和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在特殊时期、特定情境下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读罢这篇小说,我不由得想起《我和我的父辈》这部电影里的一个情节:因为日本军队的到来,村子里的人需要转移,为了保护村民,父亲把战火引向了儿子的那一边。儿子战死,父亲送给儿子的战马独自跑回……这种诗化的留白,正如《桥》的结尾一样,有生命之哀,更有人性的美、党性的崇高!

猜你喜欢
党性人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功能与人性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