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2023-07-06 22:27冯春蓉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古诗词教学策略

冯春蓉

摘 要 学习古诗词不仅能让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在分析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强调应采取积极措施开展古诗词教学:呈现背景资料,理解人文之美;通过朗读,领悟文字之美;传唱诗词歌曲,感受音韵之美;找意象品意境,体会情感之美;借助联想想象,构建画面之美;贴近生活实际,拉近距离之美。

关键词 古诗词  现状分析  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它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优秀古诗词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还包含了中国特色传统文化。阅读鉴赏优秀的古诗词能够帮助高中生洗涤心灵,提升文学修养,获得审美能力,发展个人品格。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1]语文教师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古诗词教学。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古诗词精炼简短,最短如五言绝句,仅二十个字,但其中的意蕴却深远悠长。由于古诗词与现代用词的方式存在较大差别,导致高中学难以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深层含义,无法品鉴古诗词的美感,久而久之就会对古诗词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加之古诗词作者所处时代与现代社会相距甚远,使得学生对作者的经历、当时社会风俗不清楚,加剧了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上的困惑。笔者通过对当地多所高中学校的语文教师以及班级学生进行调研后了解到,很多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采取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只是带领学生逐句翻译,让学生了解诗词大意,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基础知识,并背诵全文,并未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这使得学生难以体验到古诗词的精妙之处。上述种种现象加剧了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困难,语文教师需要积极转化教学观念,采取多元化方式开展古诗词教学,从而唤醒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让学生爱上古诗词。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呈现背景资料,理解人文之美。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难以与作者进行情感共鸣,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要想解决这一难题,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为学生讲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那一时代的背景以及社会风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依托教學大纲以及课程标准为学生讲解本节的重难点知识,并借助新媒体手段为学生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以《短歌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详细介绍一代枭雄曹操,再为学生讲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风俗有基本的了解,为后续的情感教学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音频,让学生有感情地跟读,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短暂时光的感慨之情,并认识和理解曹操求贤若渴的思想情感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明白曹操是一个雄心勃勃、唯才是举的人。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探究,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曹操渴求人才,期望建功立业的急迫心情。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扩展型作业,要求学生搜集曹操为招贤纳士采取了哪些举措,又通过何种方式将贤才收入麾下,在下一次上课时让学生将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该环节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朗读诗句,领悟文字之美。古诗词十分讲究平仄,学生能够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音韵之美,进而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诵读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课堂朗读中感悟古诗词的音律美、意境美、文化美以及情感美。具体做法为:首先,请学生朗读全文,引导学生建立基础的学习认知;其次,带领学生进行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当中解析文本,把握作者情感;最后,当学生熟悉文本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传达的思想内涵。

以《登高》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请多位同学诵读这首诗,并鼓励他们说出对这首诗的见解,该方式能够让教师掌握到班级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一些学生能够在诵读中发现,首联和颔联作者描绘出了一幅宏伟壮阔的画面,而后两句则在抒发悲己之思和忧国之情。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分析文中意境,最终学生能够明白杜甫在创作本文时虽逢重阳佳节,但却孤身一人在异地漂泊,年老体弱依然为国事心力交瘁。最后,教师可播放专家朗读音频,指导学生感悟文章情感,学生在聆听中能够深刻体会到景物的萧瑟,人物的落寞。

传唱诗词歌曲,感受音韵之美。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人需要运用成熟的艺术技巧,按照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诗就是合乐而唱的,用吟唱的方式开展古诗词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参与至课堂中,并对诗词内容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当打破诵读的常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兴趣点来筛选吟唱版本。学生在吟唱中可以学习生字词,可以了解古诗词大意,进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环节中为学生播放胡彦斌在“经典咏流传”舞台上演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歌曲节奏明朗、富有音律,能够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能够在跟唱中学习生字的读音,熟悉诗词内容,在记住音乐的同时了解到古诗词的内涵。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歌唱比赛,看哪一位同学能够将词曲内容正确背出,该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够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素养。

找意象,品意境,体会情感之美。意象是指包含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体。意境是指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是与诗人审美情感相融合的一种艺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2]古典诗词中的所有景物本应该是静止的,客观的,不会掺杂任何主观情感。它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特征,被赋予不同的情感都是诗人主观情感注入的结果。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出文本意象,仔细分析它的内涵,探究其营造的意境,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内涵。

以李清照《声声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全文,勾画找出词中所有的意象,并请学生讨论这些意象(淡酒、晚风、雁、黄花、窗儿、梧桐、细雨)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发现“酒”这一意象,在不同的环境下中可代表不同的含义,但结合本词的词义能够明白作者借酒传达自己的哀愁;“晚风”让人倍感寒冷,代表了作者心理上的落寞凄凉;“雁”则勾起了词人对往事的无限回忆,反映出词人眼下凄苦的处境,学生在探究中能够联想到鸿雁传书,因此了解到作者借雁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这些意象来分析作者营造了何种意境,学生在总结后能够得出答案,即凄冷落寞。陆机在《诗赋》中提到了“诗缘情而绮靡”[3],诗歌是因作者情感激动而作,《声声慢》中的意象掺杂了作者的情感,意境也传达了作者的情绪,因此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就能够发现,作者是想要抒发自己韶华流逝、光阴不再的感慨。

通过联想想象,构建画面之美。我国许多古诗词都意蕴悠长,且古人在写作中都喜爱借景物来营造意境,所以我国传统优秀古诗词画面感都极强,很像山水画,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根据诗词内容展开联想,说一说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或者把自己所理解的画面画下来。

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教学为例,这首诗采用了白描的方式为大家描述了一段场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映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并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看法。学生在绘制图画中可以发现,作者描述了一幅十分生动、形象的景象:有供耕种的土地,供居住的草屋,房子后面有榆树和柳树,院子前有桃树和李树。做饭的时候,烟囱里有炊烟,听到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上叫。由于班级学生画的景物具有不同的空间距离,这导致学生对事物的感受也不同,比如针对文中“狗吠”一词,有的同学觉得嘈杂,画了一只凶神恶煞的小狗,而有的同学则觉得狗吠是平静温和的,画的就是一只可爱活泼的小狗,教师对此不能评判孰对孰错,而是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解读。

贴近生活实际,拉近距离之美。由于古诗词作者与学生间存在着较大的时代鸿沟,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十分茫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消除距离感,教师要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古诗词教学中,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古诗词内容虽然简短却意蕴丰富,教师为学生设计的课堂問题应当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勾起学生的同理心,有效提高学生在古诗词课堂中的参与度。

以《氓》教学为例。许多语文教师会因为它涉及两性婚姻,对很多东西都避而不谈,其实这样非但不能保护学生,反而会使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感到懵懂与好奇,不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因此教师应当将高中生当做独立个体进行讲解。在课堂开始环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婚恋观的看法,并假设自己遇到了文中一样的情境会怎样进行处理。学生在讨论中一致认为,在一段感情中的双方本应该相互扶持,相互包容,共同进步。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些结论去分析文本中的不同人物的行为:《氓》中男女主人公是在集市相遇,一见倾心便私定终身。谈恋爱时女生每天患得患失,见不到对方便“泣涕涟涟”,见面后就“载笑载言”;准备婚前事宜时,氓急于成婚,却礼仪不周,自己还发脾气,女子为了缓和矛盾就将婚期定在秋天;成婚之后,女子整日操劳,夙兴夜寐,但随着时光流逝,女子姣好容颜的逝去,氓却开始“二三其德”,刁钻刻薄,还对女子施暴,女子恐亲族取笑,无处哭诉,最终女子不堪所累,下定决心离开。学生在将自己的婚姻观与《氓》中两位主人公的行为进行对比后,就可以形成更加客观理性的认知,明白了作者传达的主题内涵。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已经趋于成熟,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当适当放权,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度剖析,带领学生挖掘诗词意境,进而形成完善的语文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开发多元化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3.

[2]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25。

[3] 陆机.诗赋[M].郭绍虞.中国历代文选论(第一册)[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71。

[作者通联: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古诗词教学策略
踏青古诗词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