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文化遗产的校本化传承

2023-07-06 10:54邹东艺王震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5期
关键词:校本化课程建设

邹东艺 王震

摘要:鸿山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鸿山文化遗产可从理念、制度、环境三方面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具体的校本化传承举措包括 :编写校本读物 ,赓续乡土文化精神血脉 ;借力信息技术 ,创新文化遗产活化手段 ;建设课题项目 ,促进传统文化育人发力 ;实施多样课程 ,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 ;组织文化游学 ,助推文化传承走深走实。基于实践 ,还有加强目标导向的课程规划、优化持续发力的课程资源、构建多元综合的课程评价等课程建设方面的展望。

关键词 :鸿山文化遗产 ;校本化 ;课程建设

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指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 (物质文化遗产 )以及各种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表演艺术、节庆礼仪、传统工艺等 ,蕴含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 ,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 ,担负着传播和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而学生应该首先成为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受社会经济发展、大众传媒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对城市生活和现代文明有更多的向往和依赖 ,鲜有机会脚踏土地 ,感受乡土广博敦厚的赠予。与乡土文化的隔膜 ,让很多学生失去了应有的乡土情愫 ,造成了人文缺失。所以 ,推动本土文化遗产进校园、入课堂已是急切的现实需要。

一、鸿山文化遗产的价值

鴻山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地区之一。新石器时代的彭祖墩文化遗址至今静卧鸿声镇伯渎港畔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 ,泰伯南奔于此 ,缔造东吴文明。2004 年,鸿山越国贵族墓发掘 ,出土了大量吴越文一是融入理念文化建设。我们确立了化特质的珍贵文物 ,填补了我国战国时期越 “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奠基 ”的办学理念和 “ 文化考古的重要缺口 ,散发着中华古代文明 做有家乡情怀的鸿山人 ,做有国际视野的中的无穷魅力。鸿山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人 ”的育人目标 ,凝练了 “博学、精业、求真、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个,市级文物保护 致美 ”的校训 ,“崇德、厚生、格物、笃行 ”的校单位 7个。从远古时代开始 ,先民们就在这 风,“敬业、修身、竞先、善新 ”的教风 ,“励志、块土地上生息、繁衍 ,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灿 明理、乐学、慎思 ”的学风 ,以及 “内敛包容 ,崇烂辉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让王位 ” 实黜华 ,自强不息 ”的校园精神。通过学校层千古颂 ,“举案齐眉 ”美名扬 ,“鸿山十八景 ”佳 面的文化育人策略 ,带动师生建立文化遗产绝处 ,记载了时光的往来与故事。近现代 ,鸿 保护和传承理念 ,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本土文山更是人文荟萃 ,翘楚如云 ,享有 “院士之乡 ” 化传承与创新。的美誉 ,涌现了钱穆、钱伟长、钱俊瑞、钱临 二是融入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定了照、钱令希、邹承鲁、钱易等院士大家 ,他们的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和相关管理精神和德行在家乡交口传颂 ,永垂桑梓。在 制度、激励机制 ,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开现代化进程中 ,大坊桥、西仓等古村老街仍完 展,强化师生参与的效果评价与引导。同时 , 整保存着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格局 ,轻柔 与吴博园、吴文化研究会鸿山分会、相关村居绵软的 “后宅闲话 ”依然是地方独特的标识 , 社区等签订合作协议 ,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文根植乡土的各种非遗文化以各种方式留存在 化保护扶持行动和各类文化实践活动。通过乡村的肌体里 ,是乡土文化的根脉所在 ,是民 完善文化遗产支持系统 ,以及与区域内文化众文化情感的寄托 ,蕴含最本真、最淳朴、最机构的有效联动 ,推动文化遗产的项目管理滋润的教育涵养。

多年来 ,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学致力于 三是融入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的整鸿山地方文化的校本化研究和实践 ,以多种 体规划布局中 ,鸿山文化基因的植入为校园活态化的方式对文化遗产相关资源进行重构 文化注入了灵魂 ,尚贤、崇德、集美、致善等与现实融入 ,使之成为学生可触、可感、可学 楼宇文化 ,厚德、睿园、润园、煦园等院落文的文化形态 ,用其中所蕴含的文化道德力量 化,行知、迎曦、春晖、日新等道路文化 ,春来提升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 ,培育文化情 晖、成长、日晷等景观文化的设计 ,让每一寸怀,推动本土文化的再造和传承 ,走出了一条 土地、每一面墙壁、每一处空间体现出人文个性化的文化延续、文化育人的实践之路。

二、从多个角度将鸿山文化遗产融入校 韵”连廊、“吴韵越风 ”文化墙、鸿山墓群文物

园文化建设 围栏、鸿山院士浮雕、乡贤文化主题展示、鸿 学校深深浸润于吴越文化的熏染之中。 山非遗体验馆等一批本土特质的文化设施 , 吴越文化融合、创新、务实、崇文的地缘特质 , 让师生行走在校园 ,时时处处都能触摸、体 与学校育人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我们从理 验鸿山文化的内涵和馨香 ,徜徉在丰盈积极 念、制度和环境等角度 ,将鸿山文化内涵融入 的精神世界中。另外 ,“吴韵鸿山 ”“乡贤美 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融入理念文化建设。我们确立了“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做有家乡情怀的鸿山人,做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的育人目标,凝练了“博学、精业、求真、致美”的校训,“崇德、厚生、格物、笃行”的校风,“敬业、修身、竞先、善新”的教风,“励志、明理、乐学、慎思”的学风,以及“内敛包容,崇实黜华,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通过学校层面的文化育人策略,带动师生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理念,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本土文化传承与创新。

二是融入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和相关管理制度、激励机制,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开展,强化师生参与的效果评价与引导。同时,与吴博园、吴文化研究会鸿山分会、相关村居社区等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文化保护扶持行动和各类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完善文化遗产支持系统,以及与区域内文化机构的有效联动,推动文化遗产的项目管理和校本行动。

三是融入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的整体规划布局中,鸿山文化基因的植入为校园文化注入了灵魂,尚贤、崇德、集美、致善等楼宇文化,厚德、睿园、润园、煦园等院落文化,行知、迎曦、春晖、日新等道路文化,春晖、成长、日晷等景观文化的设计,让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壁、每一处空间体现出人文意境,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千年吴韵”连廊、“吴韵越风”文化墙、鸿山墓群文物围栏、鸿山院士浮雕、乡贤文化主题展示、鸿山非遗体验馆等一批本土特质的文化设施,让师生行走在校园,时时处处都能触摸、体验鸿山文化的内涵和馨香,徜徉在丰盈积极的精神世界中。另外,“吴韵鸿山”“乡贤美德”等云平台,实现了鸿山文化的数字化展陈,赋予文化遗产以现代感,拓展了文化传播半径和学生学习时空。

三、鸿山文化遗产校本化传承举措

学校着眼于从多种途径、多个角度使文化遗产教育呈现出持续的 “动态 ”和 “活态 ”,从而保证地方优秀文化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有利于完善校本课程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素质教育领域 ,形成文化遗产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编写校本读物 ,赓续乡土文化精神血脉

将文化遗产以读物形式加以系统、完整地保存 ,学生更感兴趣、更易接受 ,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现实需要。自2008年出版乡土文化读本《乡贤之光》以来 ,学校对鸿山文化资源的统整、挖掘持续深入 ,相关的读本不断问世 ———2014年《美德与乡贤 ———感受鸿山文化》, 2018年《鸿山乡土诗文选读》、《吴韵鸿山》(尚德、印象 ),2021年《人文鸿山》系列之《乡贤记忆》。读物从历史文化、乡贤人文、自然风物、民俗风情、传说传承、耕读家传、诗文经典等方面 ,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鸿山的文化渊源和人文风貌 ,让学生在阅读和体悟中感受鸿山文化遗产的丰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以文化润泽激发爱乡爱国热情 ,提升文化自信。

(二)借力信息技术 ,创新文化遗产活化手段

随着 “吴文化 +物联网 ”项目的落地 ,学校借助鸿山物联网小镇建设的技术优势 ,整合鸿山各类优秀文化资源 ,建立文化资源网上博物馆 ,与社区协议启动 “吴文化游学 ”项目,合作开发 “云游鸿山 ”“云问鸿山 ”云“享鸿山”游学平台和 “美德与乡贤 ”学习平台 ,借助裸眼 3D技术和 5G、VR技术 ,让学生在全景视角下云端行走鸿山 ,实现高清云游景观、览

观古今、品读文化、体味非遗。线上展陈、云游、沉浸式体验等技术手段的运用 ,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 ,使文化遗产成为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生态 ,必将延伸和创造更大的文化价值。

(三)建设课题项目 ,促进传统文化育人发力

我们充分挖掘、提炼文化遗产潜在的文化价值 ,将物形文化及非物质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因素深度融入学校教育 ,推动文化课题、项目建设 ,使地方文化精髓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内驱力。“乡贤先哲对初中生成长的影响研究 ”(江苏省 2011年度规划重点课题)、 “鸿山乡土文化引领的道德体验 ”(无锡市 2018年度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吴文化游学基地 ”(江苏省首届游学基地项目)、乡“贤育德 ,敦品励行 ”(无锡市新吴区 2021年度基础教育 “5+N”高品质创享行动内涵建设项目)、 “吴越人文情境中初中生行知课程 ” (无锡市 2022年度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 )等课题或项目的立项与实施 ,让学生在吴风雅韵的不断熏陶中获得独特的精神力量 ,推动鸿山文化在其内心深根厚植。

(四)实施多样课程 ,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

开发校本课程 ,实质是学校文化的重建。我们基于鸿山丰厚的人文资源和学生成长的个体需要 ,系统构建体验性多元课程和环境 ,并通过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综合实践等渠道予以实施 ,以此彰显学生个性 ,释放学校文化力。开展体验类课程活动。将吴文化节、清明登高、鸿山节场等传统民俗活动和家乡美食 (三让团子、端午粽子、推酥麦饼等 )制作引入 ,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家乡风土 ,感受家乡味道。开展德育类课程活动。以品格提升项目为抓手 ,进行乡贤美德架构的德育实践 ,践行乡贤精神 ,砥砺品德成长。开展文学类课程活动。组织春晖文学、诗词鉴赏社团 ,开展鸿山诗文诵读、乡土征文比赛、吴韵乡愁故事会 ,品味文学内涵 ,提高文化修养。开展艺体类课程活动。举办校园艺术节 ,开设鸿韵艺术、鸿山民歌、吴韵墨香、蔚蓝之舞、妙刻生花、器乐演奏等乡土曲艺培训 ,将地方传统游戏引入校园生活,品味传统文化艺术风貌 ,培植乡土情怀。开展劳动类课程活动。依托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开心农场建设 ,开设基于地方农耕文化的劳动课程 ,以四季为轴、节气为点 ,在校园绿化美化、应季果蔬种植的劳动实践中,体验田园乡味和劳作之趣 ,让学生了解劳动内涵。通过实施地方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身的文化课程 ,让文化遗产真正 “活”起来 ,并有效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五)组织文化游学 ,助推文化传承走深走实

在古迹中怀想历史 ,在展馆中追慕先贤 ,在实践中体验非遗 ,在书香中传承家风 ,在鉴赏中领悟艺术 ,在自然中感受风物。依托本土丰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资源 ,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旨渗透于游學之中 ,精心设计文化游学路线 ,带领学生走入广阔的社会生活 ,触摸历史脉络 ,探究文化内涵 ,激活文化传承。组织学生探访泰伯墓群、鸿山遗址博物馆、吴文化广场、鸿山十八景、梁鸿湿地等文化景点 ,感受鸿山悠久的历史文化 ;到钱氏怀海义庄、钱穆钱伟长故居、院士阁开展研学活动,追忆鸿山乡贤先哲的丰功伟绩和耕读家传;深入全国美丽乡村 “七房桥 ”,打卡新农村建设网红村 “东塘街 ”,见证家乡变化 ,了解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地域特色的文化游学 ,为弘扬和传承优秀地方文化、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打开方式 ,促使学生在 “寓教于游、育德于学 ”的文化浸润中提升本土认知 ,滋养德行。

四、反思与展望

文化遗产入校园是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和再造的重要举措 ,也是地方文化保护、传承的有力举措。相关实践使学校积累了较为完善的鸿山文化遺产资源库和校本化传承策略,提升了学校文化品质。当然 ,倘若将文化遗产的校本化传承置于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之中 ,整体撬动育人模式的变革 ,形成特色办学的新途径 ,我们仍大有可为。

(一)加强目标导向的课程规划

站在文化育人、增强师生文化自信的高度,学校的文化课程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缺乏顶层设计 ,系统性、整合性、长远性不够;课程实施以综合实践和社团选修为主 ,学科渗透比较欠缺 ;重实践轻反思、重主题轻评价 ,缺乏家长、社会的联动响应等。目095前,亟待制订一份地方文化传承的课程发展计划 ,在课程目标、课程开发、实施路径、课程评价、共享推广等方面作出长远规划。在现有基础上 ,还要进一步挖掘资源 ,充实课程内容 ,构建整合性、科学性、逻辑性、层次分明的课程系统 ,纳入现代教育课程体系。同时 ,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程设计 ,创新渠道形式 ,推动智慧文创产品和文化数字成果建设。

(二)优化持续发力的课程资源

地方文化课程如何开发、如何实施 ,没有明确而具体的教育法规要求 ,鲜有经验模式可循。在不少教师看来 ,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仍摆放在博物馆内、故纸堆里 ,束之高阁 ,遥不可及。很多教师对鸿山本土的历史文化、民俗乡情知之甚少 ,常常以占用教学时间为由 ,对开发文化遗产课程兴趣淡薄 ,甚至望而却步。加上随着时代变迁 ,文化遗产也无可避免地遭遇了传承的难题 ,让文化记忆和精神贴近受众、融入现代生活 ,还需要更为现代的转化方式。因而 ,必须提高教师的文化遗产知识素养和识别、捕捉、积累文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生成文化遗产课程的能力。我们将通过健全教研机制和激励机制 ,鼓励更多教师投身文化遗产课程的广阔实践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组建学校为主、社区协同、地方文化研究、运营机构支持的研究团队 ,通过区域协作和资源共享 ,形成课堂向课外延伸、知识与人文融合、现实与虚拟交互的多维一体的教育框架 ,以目标一致、整体联动的课程行动 ,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三)构建多元综合的课程评价

文化遗产教育有别于传统的学科教育 ,其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更多地体现于课程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之中以及学生思想品行的变化上 ,所以 ,亟须建立科学、有效、动态的课程评价机制。首先 ,评价主体应包含课程受益者 (学生)、课程实施者 (教师 )和课程本身。学生评价注重在本土历史文化、乡土人文、优秀传统等的认知以及文化意识、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于对课程理解、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等专业素养的提升。课程评价着眼于课程定位是否准确适切 ,内容组织是否贴近生活 ,过程设计是否注重探究体验 ,教育资源是否得以有效开发与利用等。

其次 ,文化传承非朝夕之计 ,需要长期浸染、熏陶与巩固。评价重在过程 ,以调查分析、作品展示、知识竞赛、社区宣传、非遗比赛、文旅志愿服务等方式搭建体验平台 ,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三个维度相结合 ,既有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掌握的量化评价 ,又重视学生发展变化、情感态度的质性评价。同时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开发 “文化教育学分银行 ”、在线展示认证系统等 ,及时分享课程建设成果 ,让大众参与评价交流 ,扩大课程的辐射面、受众面。

鸿山丰富瑰丽的文化遗产 ,承载历史的基因 ,是地方血脉之依、灵魂之系 ,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最本质、最接地的支撑。保护、延续和发展文化遗产 ,夯实学生的 “生命之根”,重塑学生的 “精神家园 ”,不仅是传承优秀中华文明 ,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 ,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召唤。在城市化进程风起云涌、多元文化浪潮冲击的当下 ,文化传承与学生成长的有效衔接将成为一种非同寻常的尝试 ,不仅是我们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文化使命 ,也将让 “最鸿山 ”的文化特质成为学校闪亮的名片。

(邹东艺 ,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震,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学。)

猜你喜欢
校本化课程建设
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校本化”使用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探究
校本化视角下初中“阳光体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