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

2023-07-06 16:54:04张子瑞
新课程·上旬 2023年7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张子瑞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口语表达水平,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也能使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得到提升,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达到人才个性化培育目标。

一、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的本质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语文的德育作用和教育意义不言而喻,因此语文课堂成为素质教育的第一平台。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应紧扣素质教育主题,帮助学生明确小学阶段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并了解自身优缺点。作为小学教师,要明确全面发展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在传授语文知识时不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都离不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支持,因此,各位教育从业者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必须提升科技应用水平。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核心目标在于克服传统教育中的缺点和不足,特别是传统教育只注重书面成绩和理论知识的错误观念,小学语文教师需不断深化教育内涵、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另外,在多媒体教学设备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善用多媒体设备作为辅助,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汉语言文化内涵深厚的高品质节目,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畅游在语文的海洋中。

二、面向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以生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心智正处于发展阶段,其个性和行为往往比较自我,若学生个人意愿得不到尊重,那么教学工作将会难以落实。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育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人意愿。第一,布置作业时给予学生更多发挥空间,如学习《安徒生童话》或《格林童话》等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搜集其他童话故事,并在下节语文课开始之前为学生设置一个讲故事环节,巧妙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这便是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体现。第二,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鼓励其向自身擅长的方向积极发展,并将学习内容丰富化,为每位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结合小学阶段语文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理念,要想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就必须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语文教师则需要通过引导性教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举措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倡导并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例如,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区分课堂和课下状态,课下教师可以与学生积极展开交流,如带领学生唱歌,为学生讲述故事,或者同学生分享生活中的新鲜事等。而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则可以借助带领学生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程学习状态。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首先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题目进行自由发言,收集学生的学习疑问,如:爬山虎是一种动物吗?它的脚有什么特别的呢?使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向学生抛出引导性问题:爬山虎真的是动物吗?爬山虎的脚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大家不妨通过阅读文章进行探索,从而切实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学生完成课文阅读后,教师则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爬山虎作为一种植物是怎样逐步往上爬的?为什么作者能关注到这个细节呢?他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关注的?从而有效导出本课,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的生长方式,引导学生领悟“耐心观察生活”的教学重难点,进而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有效塑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必要前提。通过此种方法,教师能够从不同学生的个人情况、学习水平、知识接受能力和思维认知偏好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指导,为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充分参照,并收获良好教学成效。

(三)组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活动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境来开展阅读与习作结合教学,并按照课堂教学的任务和重点导入学生具体的生活情境来组织课堂教学,以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在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要紧扣课程任务,做到环环相扣,使每一堂课都做到生活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运用分组研究的方式,针对生活中遇到的情境进行探究和学习。

(四)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语文教学生活化最关键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达,人们能够利用各种渠道获取需要的资讯。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通过充分地整合所获取的照片、视频等资源提高课堂的生活化效率,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创新的思想,进而降低语文教学的难度。教师也可使用PPT,设计几个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更直接、更轻松地了解和把握生活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然,虽然语文教学具有生活性,但并非每一节课都离不开多媒体,教师只需运用它来处理那些用普通的教学方法不易理解的问题。

比如,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草船借箭》《景阳冈》等名篇,此类故事与现代社会生活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对古代文化一时之间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影视剧的片段,让学生从影像中直观感受古代生活和文化。在书本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方法下,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经过影视作品的提炼与整合,学生更能理解文章中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活动,以此提高感知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工作。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科学使用,促使其多种教学功能和强大的教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出来,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将深奥知识浅显化,让枯燥无味的知识在学生面前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

(五)尽情想象,创造发挥空间

想象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课堂应该是解放学生思维的地方,而不是束缚学生想象力的枷锁。例如,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一课时,可以在一些关键情节转折处向学生提问,收集他们对下文情节的看法,让他们对后面的情节作合理猜测。为了在荒岛上生存,鲁滨逊会做什么?当鲁滨逊惊恐万分地发现沙滩上的脚印时,大家觉得脚印会是谁留下的呢?又或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课后布置一篇小作文,续写鲁滨逊回到英国后的故事。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这样的课堂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学生不再被限制于课本上有限的文字之中,而是可以天马行空地放飞自己的想象力。文本变得不再单一,在学生各异的思想下,课文也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六)开展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逻辑思维,即协助学生学好如何与人沟通,应用聪慧的方法去处理在沟通交流中的矛盾。据此,教师可以使用合作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确保每一组学生能力相当,民主化推选小组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再被动接受,引导学生围绕特定的知识内容进行主动学习探索,这符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恰当的融合。如在讲解《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课文中,自主朗读、自主记忆。然后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分工合作,找出与场景描写相关的句子,了解其中的核心内涵,分析句子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很多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彰显个人的才华,积极为他人提供帮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还能够留下深刻印象,学会自主感知、大胆想象和自由探索。例如,教学《守株待兔》的过程中,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下教材内容,随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人一直靠着树桩等小兔子?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还可以挑选班里的多个学生来饰演这篇课文中的角色,演出完毕后,讓学生对文章进行探讨,并讲出从文中得到的感受。

(七)落实体验式教学活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认知水平,关注各种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其中体验式教学活动符合这一教育目标,能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社会实践指明道路。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将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积极优化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全程参与、全身心投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断促进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升级。学生在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指导下主动感知语文学习的奥秘,了解语言文字的魅力,剖析文章的内涵,实现个人语文思维能力的综合锻炼及提升。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田家四季歌》时,有的学生自主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弱,无法了解这篇课文的语言内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词,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鼓励学生对文章中所描绘的精彩段落进行反复阅读。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应歌曲,让学生自主探寻其中的规律,确保学生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能动性。

(八)教学内容多元化

小学语文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时要以促进学生个体综合发展为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将知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按部就班地学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为例,在开始讲课之前,首先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写作背景,带领学生通读全篇,让学生初步了解这首诗。接着对重点词汇进行解析,使其理解古诗中意象的含义,从而进一步体会其中的意境。之后,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翻译出整首诗的意思,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熟读、梳理进行整体感知。最后,让学生分析作者想要揭示的深刻道理,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学生在这一自主探究过程中学会分析、思考并解决问题,领悟古诗背后的含义。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古诗文和现代文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知识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应该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创新性思维与个人想象力。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不断丰富语文教学形式,创设轻松的教学情境,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拓展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提高表达能力,学会交流、合作的学习模式,提高语言认知,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彭宗菊.素质教育思想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之创新[J].清风,2020(16):63.

[2]牛庆喜.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A].2020年“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350-351.

[3]吴春花.面向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A].2020年现代教育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20:51-53.

[4]施思.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5):86.

(作者单位:甘谷县谢家湾乡永丰九年制学校)

编辑:赵飞飞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