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2023-07-06 10:41中共南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群众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南通高质量建设

中共南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着眼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四个必须”的重要要求,寄予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提出“四个走在前”的重大任务,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南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理论学习示范带动作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历次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第一时间以集体学习研讨和专题辅导等形式开展学习交流。通过学习,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总蓝图,有了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领悟,进一步增强了感恩奋进、走在前列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南通处在沿江经济带和沿海发展带“T型”交汇点,是上海“1+8”大都市圈长江以北的唯一城市,也是江苏“1+3”功能区中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一员。独特的地理区位奠定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在南通交汇叠加,让南通天然具备“战略节点”优势,承担着承接上海苏南辐射、沿海向北沿江向西传导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任。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通调研时,要求南通登高望远、敢为人先,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作为全省唯一滨江临海的城市,得天独厚的江海资源赋予南通广阔的发展空间,江岸线166公里、海岸线276公里,分别约占江苏的1/7、1/4,沿海可利用土地面积约30万亩,土地开发强度仅有24.8%、沿海不足20%。我们有责任、有条件在全国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扛起应有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奋进新征程,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点赞勉励的城市,省委寄予厚望的高质量发展重要板块,南通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坚持以学促干、学干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四个必须”的重要要求、“四个走在前”的重大任务,牢牢把握新征程上江苏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总蓝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做大总量、提升质量、调优结构“三大目标”,着力提升创新、产业、交通、城市“四大能级”,全面激发跨江融合、优江拓海、园区扩能“三大动力”,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

一是更高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制造强市。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研讨,牢牢把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刻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制造业。对南通而言,制造业是根,要想根深叶茂,就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奋进“下一个万亿”的关键抓手,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立科技创新双月例会机制,实施高企培育三年行动,积极招引科创项目、科创人才,建成各类科创平台近200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近900家,培养引进省“双创”人才604人、团队40个。拥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7家、总数全国第10,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高新技术企业2886家,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高端纺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走项目支撑、创新驱动、集群发展的制造强市之路,聚力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把科技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63222”攻坚行动,高水平打造沿江科创带,加快建设长三角光电技术创新中心,做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科技招商力度,着力培育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专精特新企业为标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力争每年培育科创项目1000个以上、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以上,2025年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20强。把招商引资作为永恒主题,持续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强化项目建设“龙虎榜”比拼机制,着力打造“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力争每年新签约注册总投资超5亿元内资项目400个以上、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100个以上,持续保持省级重大项目数全省领先。把壮群强链作为重要目标,培强培优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布局生物医药、第三代半导体等“新赛道”,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创深度融合,在提升现有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基础上,力争到2025年再形成1-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更深层次推动跨江融合,服務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研讨,牢牢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南通通江达海、紧邻上海,是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我们积极抢抓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努力打造重要战略支点,2022年四条过江通道同年开工,“海陆空、江海河、公铁水”大交通格局全方位突破,近三年新引进苏南和上海亿元以上项目500个以上。我们将持续放大“南通好通”优势,深入实施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协同等五个方面重点工作,宽领域融入苏南,深层次接轨上海,大力度推进苏通跨江融合,加快建设“新苏南”“北上海”,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产业创新协同协作。把产业和创新协同协作作为跨江融合的关键抓手,建强一批跨江合作共建园区。积极谋划共建长三角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合作区,与相关地区共同探索“基地+拓展区”“总部+协同中心”等模式,创新载体共建、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等机制,实现更多“上海苏南孵化、南通转移转化”,加快形成更多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突破性成果。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把战略性交通工程作为跨江融合的先导,加快北沿江、张靖皋、海太等过江通道建设,推动苏通二通道、如通苏湖铁路尽早开工,加速构建“八龙过江”格局,建设“轨道上的机场”,全面融入长三角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襟江带海、联通内外的战略性开放枢纽。突出江海联动向海发展。深化优江拓海、江海联动、陆海统筹,坚持以产立港、港产融合,以新能源、石化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等为重点,加快推进一批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长三角万亿级临港产业新基地,更好支撑全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

三是更大力度抓好乡村振兴,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研讨,牢牢把握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南通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统筹抓好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具有南通特色的农业强市之路。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89万亩、占耕地84%,改造后粮食亩产提高100公斤,以全国0.3%的耕地面积贡献了0.5%的粮食产量。创新建设区域农技服务中心,全力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74.5亿元、全省第三,拥有地理标志农产品17个、全省第三。我们将以大力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为抓手,努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持续巩固涉粮问题专项巡视整改工作成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发挥好5个国家级、19个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库作用,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全力巩固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试点成果,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行动,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做好产业富民文章。发挥稻米、渔业、花木等产业联盟优势,引领辐射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打造乡村产业新增长极,发展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打造8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区域农技服务中心模式和“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经验全国推广为契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高水平规划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确保2025年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系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和宅基地管理等重点工作,建设江海平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四是更实举措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幸福宜居家园。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研讨,牢牢把握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终目的。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实事解民忧,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1.3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3∶1,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五连冠”,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我们将继续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为770多万江海儿女创造更高品质生活。深化美丽南通建设。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举一反三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護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反馈问题整改,更好发挥长江南通段生态功能的示范效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省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100%等工作成果,保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全省领先,进一步擦亮美丽南通生态名片,努力打造美丽江苏市域范例。用心办好民生实事。突出就业优先,扎实开展新一轮富民增收行动,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确保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1以内。进一步巩固教育“双减”试点和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示范成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能力水平,健全优质均衡可及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放大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效应,持续探索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推动基层党建网格和基层治理网格双向融合,扎实推进“红网格·通通建”“精网微格”等工程,做强全国首家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水平。筑牢安全发展根基。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抓好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工作,深入推进债务“瘦身”三年攻坚行动,持续巩固全口径债务总额和成本“双下降”成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中之重,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重大判断,坚决扛牢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扛起“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责任,高标准谋划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南通现代化建设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深入贯彻落实“四敢”重要要求,牢固树立“崇尚实干、注重实绩”鲜明导向,开展争当“求真务实、敢为善为”好干部活动,全面营造“七虎争雄、十强争霸”的浓厚氛围,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南通高质量建设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