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连云港调研时强调,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对绿色低碳发展提出相关要求。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根基,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连云港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加快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
构建生态环保大格局。突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供给。积极用好立法权限,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2018年制定出台《连云港市海洋牧场管理条例》,率先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体系。随后,又颁布实施《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滨海湿地保护条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多部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强化组织领导,压实环保责任。建立各级党政负责人挂帅、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直管环保工作机制,全面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立“点位长”“河长”“管长”“湾长”“断面长”管理制度,抓细抓实生态环保工作。加大绩效考核权重,把污染防治履职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用层层压实的“生态责任链”,串起环环相扣的“制度保护链”。
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生态之殇、发展之困、转型之痛、抉择之难,刀刃向内、动真碰硬,扎实推进“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流域治理、精准治理”,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铁腕整治“两灌”化工园区。狠抓“两灌”化工园区整治,全方位排查“两灌”化工园区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灌河生态得到极大改善。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整治东海废旧车拆解、酸洗石英砂等行为,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关停7个酸洗集中区、46家涉氟涉酸企业,废旧车拆解实现“园区外无拆解、网上无违法销售、消除园外污染现状”目标,酸洗石英砂实现“两个零一到位”目标,即深加工基地外酸洗石英砂行业“零存在”、保留的有涉氟涉酸工序的企业排放“零污染”、取缔的酸洗集中区生态修复到位。稳步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全国率先开展战略环评和“三线一单”试点,系统推进山体修复、湿地保护等工程,大规模实施国土绿化。“十三五”期间,累计绿化造林89.7万亩,其中成片造林33.4万亩;湿地面积稳定在23.3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4.3%;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陆域面积提高到22.3%,其中海域面积由原来841.9平方公里调增至2058.1平方公里。
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连云港在坚持一手抓污染治理、高质量完成治标任务的同时,一手抓产业转型,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型升级、再造产业基础。针对产业结构偏重、生产方式粗放的情况,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组织实施技改工程、产业强链行动,巩固提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先发优势,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滚动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产业投资5300亿元,盛虹石化、卫星石化、中化化工等一批千亿级、地标型、旗舰型项目落地投产,既为全市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又为未来产业链发展昂起龙头。融入时代大潮、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拥抱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时代“直播之城”,电子商务成为重要新增长极。
不断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更好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绿色作为城市底色、鲜明特色和发展主色,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加快打造绿色公园城市。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一湾、两廊、十带、多点”生态布局,积极推动城市再造和有机更新,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态、生活、生产同步联动、高效统一,探索公园城市建设连云港样本,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积极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落地,开展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建成省内首个能源大数据中心(碳监测中心)。积极推进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丰富绿色生态供给。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绿色生态供给水平,增加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供给,围绕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全域绿色化,让“绿色、安全”成为连云港农产品的鲜明特质。
以上做法贯彻了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新要求,从中给我们带来四点启示。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连云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毅然决然转变发展思路,坚决不走以GDP增长论英雄的老路,坚决摒弃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粗放式发展的做法,注重创新驱动,突出绿色低碳,加快解决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问题,实现了经济发展高质量与生态环境“高颜值”的协同并进、相得益彰。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时代的连云港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关系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努力满足人们对安全食品、清新空气、干净水质等良好生态产品的需求。实践充分说明,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裕、生态富裕”相统一,才能更好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断创造人民群众期待的高品质生活。
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综合施策。连云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注重统筹当前与长远,注重协调整体与部分,既考虑环境治理的问题,又考虑产业升级的问题,既考虑保护修复的问题,又考虑合理开发的问题,既考虑经济发展的问题,又考虑民生需求的问题,统筹推进、协调发展,拓宽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轉化通道,让好环境成为好产品,好风景变为新经济。实践充分说明,只要加强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的统筹,把高水平保护寓于高质量发展之中,把高质量发展放在高水平保护前提之下,就一定能够做到“捧得金山来、留得青山在”。
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勇气魄力。连云港坚持问题导向、狠抓主要矛盾,下大力气铁腕整治“两灌”化工园区,按照“达不到安全环保标准的坚决关闭、达到安全环保标准的坚决支持”要求,全力推动化工产业脱胎换骨式转型升级,打造高水平的绿色生态新园区。实践充分说明,只有拿出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勇气魄力,才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单位: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