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爱玲
摘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林业工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生态环境保护中关键一环,人工造林能提升森林覆盖面,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促进林业经济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政府越来越重视林业经济发展,在林业发展中苗木是基础,其生长质量与林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全面谋划,整体设计,重点加强对林业苗木育苗技术的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重点加强管理,保障苗木的高质量生长,实现绿水青山,助力美丽中国的实现。
关键词:林业工程;林木育苗;技术要点
1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的管理现状
目前,传统的林业育苗方式不利于苗木正常生长,而且还可能限制地方林业的整体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压力的加大,人们高度重视提高经济效益,而忽视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频繁发生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环境效益。在这方面,加强森林管理、有效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积极促进环境工程、有效应用森林种植和管理方法,对实现这些目标至关重要。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种苗管理,制定政策大力支持这项工作,改善种林条件和管理,但我国种林管理技术还不够发达,为了充分满足种苗的需要,这也会导致市场供求矛盾的产生。
2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的管理意义
2.1 提供动力
苗木的培育应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即树种本身的质量和苗木培育和种植需要保证的时间和经济实力。这两个方面都要求技术人员在提高树种质量的过程中控制栽培成本。只有这样,林业的管理和生产才能处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同时,也是提高林业发展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可以为林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2.2 保障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稳定正常发展。与此同时,各部门正在进行结构改革和调整。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我国林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林业的蓬勃发展也观察到一些局限和不足,包括树种的相对同质性。我国在林业发展上也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对苗木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但其质量仍有待提高。因此,改進苗木栽培技术是林业发展最可靠的保证。必须选择适合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的最佳树种,提高其质量,朝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发展。
3 现代林业育苗造林的主要方法
3.1 插条造林
插条造林方法多用于春秋两季,其中,春季造林最佳时间是土壤解冻后和树木发芽前,秋季造林最佳时间是树木落叶后和土壤冻结前。插条造林操作要点如下:
第一,校条粗度介于1.5~2.0cm,树龄为1~2年;第二,修剪校条,去除多余枝条;第三,插穗长度保持在30~40cm,株苗间距适中;第四,插条扦插后踩实土壤,预留2~3cm于土壤外。
除此之外,为使土壤内水分满足造林需求,需在湿度不足情况下及时进行补水。具体包括:首先,整理、清理土壤,作垄之后灌水;然后,垄面使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按照规范距离扦插苗木;最后,塑料薄膜上露出的插孔,需要使用细土进行覆盖,直到叶子长出后,再撤掉薄膜。
3.2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不同于播种造林,需要将优选幼苗移栽至造林地进行培育,绝大部分树种和立地条件均符合该方法造林要求。植苗造林具有工序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造林时,科学筛选苗木是关键,质量好坏对造林效果有直接影响。筛选要点包括:第一,合理选择苗木品种,容器苗、移植苗可作为首选;第二,通过形质和生理指标衡量苗木品质是否满足造林要求。形质包括:根茎比、高径比、地径、苗高,以及根系发育情况;生理指标包括:根、茎、叶水势情况,苗木生理活性等。
3.3 分植造林
分植造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栽植方法,它不同于播种造林和植苗造林,需要以树木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正是基于这一特点,分植造林过程才比较特殊,注意事项也与其他造林方法大不相同。分植造林的关键在于,要对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并定期进行优化处理,这样可以节省成本开支。其优点在于,既可以对林木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又能提高林木抵抗力。有的地区夏季时间短,冬季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且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需要树种具备较强抗寒抗旱能力,否则会影响分植效果。因此,当地工作人员在选择树种时,必须严格遵循气候变化规律,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分植造林。
4 林业育苗技术的关键要点
4.1 种子预处理
通过对苗木进行预处理,可以保证其播种率始终处于稳定水平。在种子预处理期间,需要将化学、物理与生物方法投入其中。相关种植人员要结合选种的实际情况,播种之前必须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有效提高种子萌发速度。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病虫害的实际情况,应用相对应的药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减少种子在出苗过程中的病虫害威胁。并且种子在预处理过程中要根据四季变化来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环境和苗木的生长规律能够得到同时兼顾,提高林业苗木的成活概率。
4.2 育苗土壤选择
在林业育苗栽培前,土壤选择是一项重要工作,要明确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结合苗木种类及其生长习性,对种植地、土壤予以科学化的选择,保证土壤状况良好、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有机质。同时,要确保育苗地地势平坦,灌排水便利,确保周边无高大树木遮挡,保证有良好的光照。要结合苗木品种,选择适宜的土壤,保证土壤pH值适宜,一般在5.5~7.5即可。合理选择育苗地后,要进行深耕处理,对土壤深翻晾晒,杀灭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及虫卵,同时亦可提升土壤透气性。整地时应清理干净杂物、枯枝败叶,为后期育苗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重视对土壤的改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墒情,必要时可采用客土法改良土壤,通过施加拌合物的方式,营造树木生长的土壤环境。如:砂质土壤改良时,可混合泥炭土;黏质土壤改良时,可混合沙土;酸性土壤改良时,可混合草木灰。合理选用土壤改良方法,提高土壤质量,有助于提升育苗成功率。
4.3 播种技术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中,常用的播种技术主要下述几种。其一是点播法,该法适用于一些大颗粒树种,播种时应控制好种子间距,避免密度过大对树苗后期生长造成影响,同时也避免密度过小影响育苗造林效果。其二是撒播法,该法适用于一些小颗粒树种,在种植地内抛撒种子并覆土,出苗后再进行移栽即可。其三是条播法,该法适用于中等大小的种子,需借助机械设备进行播种,提高播种效率。目前,条播配合机械播种方法的应用最为常见,两者配合可实现一次性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各项工作,具备较高的播种效率和质量,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林业育苗栽培工作需求。
4.4 合理灌溉
对林木生长来说,水资源尤为重要,通常林木水源来自灌溉、降水及地下水,地下水和降水无法满足林木生长所需水源,这就需要结合灌溉方式,为林木提供所需要的水分。灌溉还能平衡林木所需要的温度和土壤湿度,不同林木所需要的水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灌溉分为播种前、催苗期及生长期灌溉。不同植被类型吸水性不同,灌溉方式也不同,在灌溉前就需了解林木需水要求,一般情况下,林木出苗阶段和幼苗阶段对水分需求较少,此时应减少灌溉,只要满足林木生长需求即可;林木生长期需要大量水源,就需加大灌溉水量。灌溉也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和气候周期,在霜冻前后要停止灌溉,减少气候条件对林木苗生长的不良影响。灌溉也要考虑土壤条件,若土壤存水效果好,就需要减少灌溉量,对存水效果差的土壤就需要加强灌溉管理,保证土壤湿润,满足林木生长。同时选择最佳的灌溉时间,在早晨和傍晚灌溉,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土壤闷热、气温升高对林木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4.5 施肥管理技术
施肥是苗木培育中的重要一环,为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林业苗木培育人员的施肥工作要结合苗木的生长需求来进行,严格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次数。通常来说,在林业苗木培育生长过程中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底肥,作为苗木生根发芽的基础,底肥以农家肥、鸟粪为主,将其与土壤进行均匀地搅拌,适当地浇灌水分,等到土壤和底肥充分均匀的混合后,则可开始培育种植苗木;第二阶段,中期施肥,林业苗木人员在苗木长到4、5个月的时候,为保障苗木的生长,需做好第二次施肥工作,促进苗木生长,这个阶段以磷肥和尿素等混合肥料为主;第三阶段,苗木培育人员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特征适当追施肥料,最大化地保障苗木的生长和移植。
4.6 预防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病虫害防治研究发展的主流,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开展苗木种植、植树造林、护理等基础科学工作。第二,合理引进捕食性害虫,第一类对驱鸟有用,应包括益鸟,如山雀、灰鹊、啄木鸟,以保护林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平衡,防止疾病和害虫突然爆发。第二类是害虫控制,这是一种常见的害虫控制方法。它通过把天敌引入森林来对抗害虫和昆虫。这种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且可以保持生态平衡。第三类是主要用于病虫害防治的微生物学方法。他们的技术难度比较高,控制要求更为准确细致。目前尚未广泛使用。第三,合理使用害虫捕猎、高温处理、漂白、捕收、扣留等实物保护手段。但是,考虑到物理防治费用高,以及劳动强度和规模过大,一般不建议广泛使用。
5 增强林木工程建设效果的措施
5.1 加强机械移栽育苗技术
机械移栽育苗是目前最常见的使用技术,能够提高幼苗成活率,快速发现幼苗烂芽和死芽情况。优化种植土壤环境,使其更适合林木生长,并且在这种方式下,幼苗也能够快速发芽生根,加速成苗速度。
林木工程发展能促进中国现代化城市进程的稳步发展,在此进程中育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证明中国林业基础建设工作不断完善,丰富了自然资源和森林覆盖面,也缓解了在发展过程中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与此同时,对人们生存环境也起到了优化作用,因此,加强育苗技术,提高林木质量和林木成活率也是林木工程发展的首要内容。
5.2 充分利用分殖造林技术
在林木工程中,分殖技术也是常用手段之一,通过利用林木枝干和根部进行直接种植,减少育苗时间和成本,存活率较高。在育苗前期,保证林木优良品质,培育出更适合的林木,通过扦插、插杆、分根等方式进行繁殖。不同植被适合造林方式也不相同,需根据植被不同需求采用分殖技术。
5.3 提升育苗人员专业素养
苗木培育属于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如何保证其发展质量将是重点考虑的问题,管理人员作为专业技术能力的供给者,与苗木培育具有直接的影响。据此,在育苗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重视其技术应用,加强灌溉、病虫害防治、施肥以及种子预处理等内容管理,利用专业素养提升育苗工作质量,切实在苗木培育工作中发挥出优势功能。同时,林业部门也应针对实际,积极建立更专业化的林业队伍,吸纳更多优秀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保证育苗工作始终处于高质量运行,确保在各项工作中保持高标准,实现苗木培育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另外,在实践中还应关注育苗的成活率,借助专业技术解决成本问题。
5.4 合理林业生产调整结构
在实施林业苗木种植的过程中,应当以管理效率为导向,积极做好苗圃及苗木种植的规划,为其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尤其是面对林业生态工程时,苗木培育更应当结合实际需求,注重在资金、设备、场地上的规划,为林业生态工程提供全方位保障,采取科学合理的协同机制,实现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目标,切实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另外,针对在苗木的品种结构上,则应当注重造林苗与绿化苗木的有机结合,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种植场景,力求达到最佳的培育效果。
6 结语
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变革发展,生态林业需求也在持续增加,苗木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在此过程中,必须要积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采取科学合理的苗木培育技术,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益。同时要加强与各领域的合作,满足绿化及生态工作的需求,采取高效的培育技术提升保障能力,这也将是林业育苗培育行业发展的保障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琴.林木产业化育苗技术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4):69-70.
[2] 吴敏.营林造林中播种育苗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1,15(36):85-87.
[3] 孙治伟,单福生.林业育苗技术及管理养护措施探讨[J].智慧农业导刊,2021,1(22):68-70.
[4] 王正清.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和造林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23):121-122.
[5] 张大伟.基于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分析[J].農业灾害研究,2021,11(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