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庄
两宋社会向来是史学界的关注重点,但限于中国传统史学“常事不书”,现有研究难以勾勒宋代社会的具体生活面貌,大多只能止步于平面的笼统描述。包伟民教授关注到陆游曾长年闲居农村,热衷于观察和描绘浙东乡村生活,“日记式”的诗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文献资料对基层社会记载的空缺。遂整理和提取涉及农村社会的诗句,著有《陆游的乡村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以陆游的诗歌为基础,试图重现南宋时期两浙路地区农村基层社会的生活场景,探究一个中上水平的乡居寓公的社会角色。
就如浙江大学陆敏珍教授所说,《陆游的乡村世界》并非结构化的历史,而是采用了“分镜头”的写作方式。作者关注诗歌中一个个有关乡居生活的“全景”、“特写”镜头,从区域开发、乡里社会、农业经济、饮食生计、商贸聚集、乡居生活六个方面,描绘出陆游视角下两浙路地区的乡村面貌。在全书开头,作者便对浙东山会地区的历史变迁、人口情况进行了概述,给予读者全局印象。继而采用先“全景”再“特写”的方式对当地的农业、贸易等发展境况展开叙述。例如,在描述当地丝织业情况时,作者先利用陆游诗歌勾勒当地桑麻织造业的繁荣全景。再引用诗作中有关植桑技术、蚕妇祈祷的诗句,描绘浙东农民种植桑树、祈福蚕事丰收的具体场面。由此,谈及两宋南方社会,读者脑海中闪现的不再是“农业发达、商业繁茂”等诸如此类的描述性词句,亦非一串串记载人口数量变化的数字,而是一帧帧立体的、鲜活的画面。
本书并未止步于对两宋农村生活具体场景的勾勒,作者试图在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归纳,以达到由浙东乡村的个例描绘过渡至勾勒整体宋代农村面貌的目的。作者就曾借“裹茶来就店家煎”(陆游《书村店壁》)、“怀中茶饼议租桑”(陆游《微疾》)等诗句推测南宋南方地区乡市的茶坊、茶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公共空间”化了。
虽然诗歌可以作为历史材料的补充,但其内容常为诗人的主观感受,单纯从陆游的视角看到的南宋乡村社会是片面的。因此作者将宋代其他文献、已有的研究成果同陆游的诗歌相互印证,以求描绘更为完整、真实的乡村画卷。本书曾引用时人范成大、刘克庄的诗句,分析宋代农村桑叶商品化现象。在具体说明南宋浙东地区农村市场的发育水平时,作者发现陆游诗歌中频频提及的“市船”同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费孝通文集》1999年版)中所描述的20世紀30年代太湖东南岸专门连接农村和市场的航船有相似之处,因而推知“市船”的功用。同时,还将南宋浙东农村类比民国“鄞县”的发展初期,将宋代市墟置于历史长时段下对比,以具象化其经济发展水平。
既然是陆游视角下的乡村世界,作者在呈现浙东农村图景时,亦希冀通过陆游将南宋社会的乡居寓公的形象具体化。本书喜将陆游生活同普通农民的生活进行对比,以区分陆游的士人身份。如陆游多奉行一日三餐,将朝晡两食视为士大夫落魄的表现,但实际上一日二餐制是部分村民的日常。同时,陆游的家境收入、别业环境、日常活动等都能在书中窥知一二。陆游喜于在乡间悠然自在地闲逛,热衷于记录所见所闻。他也会自觉承担作为儒者的义务。即使家计并不宽裕,常常羡慕村落耕夫踏实平稳的生活,但仍执着于业儒生家。闲居之余,他常授书施教于村民小童,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儒家思想对基层社会的渗透。业余习医的陆游家有药圃,乐于向乡民施药。虽然闲居乡村,仍通过官方的榜布、邸报、民间传闻关心国家局势。他的诗歌有对乡村生活的记录,也有直抒胸臆之作,但较少论及时政,对地方事务亦少有干涉。基于以上分析,本书认为陆游属于闲居乡村的“长者”,而非“豪横”。此外,作者也并未仅满足于具象化寓公形象,他常从陆游的日常生活衍生至对宋代史学问题的探讨。在“商贸聚集”部分,他先是讲述陆游喜食肉,继而讨论农村肉类食品售卖情况。又论及陆游好酒,转而分析村酒的酿造品质、酒坊的经营方式。
概言之,包伟民教授将诗歌与现有研究成果相结合,呈现了一幅南宋浙东乡村百景图,既有对浙东乡村全貌的描写,亦将宋代乡民生活、闲居寓公的形象具体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可对本书加以利用。一是教师可基于本书整合教材内容,找寻新的教学思路。本书在描绘农村生活场景的基础上,对宋代经济的商品化等基础问题都有论述,教师可尝试利用这些研究成果重构教学框架。同时,陆游的家乡属于南宋两浙路,是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地区,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往往是教学的重难点,若以山阴县或绍兴府为例,与北方某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将这一问题具体化,有助于深化学生的理解。二是教师可鉴于本书的研究思路,从学生熟知的诗人、诗歌出发进行历史教学,并结合其他历史文献、研究成果,将文学性的“诗材”转化为“史材”,展现历史材料的多元化,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利用多样的史料进行历史学习。此外,教师亦可在课后向学生推介此书。本书将抽象的历史描述转化为生动的历史画面,深入浅出,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宋代农村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