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观沧海》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重要篇目,其主题“统一天下、建功立业”似乎并无争议,但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在回答诗歌主题时会过于轻松地给出上述答案,而对于答案的深意并不知晓,也没有考虑过这个概括是否正确。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使用视角还原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观沧海》和相关文本的阅读,使学生掌握从文本到主题的推导方法,在探究中收获思考的乐趣。
关键词:《观沧海》;视角;主题;群文阅读
《观沧海》是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代表作,在其《步出夏门行》中位列第一章。《观沧海》一诗在各版文学史教材中都被赋予重要地位,如游国恩版《中国文学史》称其为中国诗歌史上“一首比较完整的写景诗”,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称其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題,并逐一进行探讨。
一、“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主题——问题的提出
关于《观沧海》的主题,笔者在备课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总结:“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乍一看,这样的表述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当学生对“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觉?”“你觉得曹操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等问题的回答与上述总结毫无区别时,笔者意识到这个过程是有问题的。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十二岁左右的学生,他们给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这样高度概括的答案,究其原因是对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学生真的能够理解这一答案吗?学生清楚这一主题产生的思维逻辑吗?笔者认为,学生接受标准答案后,就很少会进行思考,而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过于简单,将这一问题轻松放过,就会带来弱化学生思维能力的隐患。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围绕核心素养”展开,而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有多方面的表现,必须要加强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角还原和群文阅读两种方法,展示解决“《观沧海》的主题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在推导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哪些阅读材料”等问题的过程。
二、如何观沧海——从视角还原谈起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观沧海》的解析多从意象入手,在分析具有刚健骨气特点的实景和日月星汉等宏大的虚景之后,结合曹操写诗的背景推导出文本“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主题,而笔者更倾向于使用视角还原的阅读方法进行解读。视角还原旨在通过观察诗歌意象,模仿诗人的视角还原写作现场,使读者更接近写作行为,通过成为诗人的“身边人”进而理解诗歌意象的安排,最终达到理解诗歌的目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是全篇的总起句,说明视角的开始。诗人在碣石山上观沧海时首先看到的是水,宽阔荡漾的海水吸引了诗人,这时诗人的视角是远的,是在眺望。接下来,或许是海水不停拍打礁石的声音让诗人回过神来思考:“我在哪儿?”诗人的视角由远到近,发现自己正在碣石山上,正是“山岛竦峙”。“是怎样的碣石山?”诗人环顾四周,发现其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蓬勃旺盛的野草,这时诗人的视角是平视的。接着一场秋风打断了诗人的环视,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身处的季节,这股秋风从海上来,使得巨大的波涛不断地涌起,诗人的视角又由近至远了。如果这首诗在此结束,诗人的视角是平面的,显然诗人不满足于在萧瑟秋风中远近横拉的观察,其仰望使得这首诗的视角由平面发展到立体。抬头看,诗人看到了日月星汉,这里实写和虚写的结合标志着曹操超越了普通的观察,开始进入想象:“头顶高悬着的日月是从这苍茫的大海里出来的吧,璀璨的银河是这广阔的大海孕育的吧。”
曹操在这几句写景的诗句中,进行了视角的多次转换:由远到近,由近到环绕,由近到远,由下到上。笔者在引导学生对诗人的视角进行研读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诗人,当你完成这一系列的视角转化后,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以诗人身份重返写作现场,想象自己站在碣石山上观沧海,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自然之景是壮阔的,人类是渺小的,脆弱的。”有些学生甚至举出了自己在旅游时面对大江大河时感到的恐惧。笔者及时对这些想法进行了肯定,并提出了下一个问题:“面对过于宏大的事物,人由内心生发的恐惧是正常的,《观沧海》给我们带来的是震惊于自然的壮阔和个人的渺小,那么给诗人带来的感觉是怎样的?面对这些景物的曹操是否会恐惧?是否会生发出无能为力之感呢?”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文学研究要尽量避免以主观臆想替诗人说话,而在教学时教师可基于常理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入角色最好的方法就是拓展阅读,只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诗人的所思所想。
三、观天下与观自我——从群文阅读入手
仰观日月星汉的视角使得诗人可以摆脱限制,诗人随着仰观的视角上升,仿佛“站在地球边上”,在观沧海之外,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下,更隐蔽的内心。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曹操的观天下与观自我,就需要进行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较为盛行,它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对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主题有重要作用。笔者以“观天下”和“观自我”为逻辑主线,在教学中选择了《蒿里行》《让县自明本志令》《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短歌行》四篇文本进行群文阅读。
曹操为何能在《观沧海》中感悟个人的渺小,师生共读《蒿里行》后会发现或许是因为在碣石山外,诗人见到了战争带来的死亡。因董卓的残暴和专权,各路诸侯纷纷起兵讨伐,却因为利益冲突使得义军失败、军阀混战。此起彼伏的战争让士兵没有喘息的机会,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这一方面在说战争的不断,一方面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严重后果:“万姓已死亡。”大量百姓因战争死亡,尸骨暴露于荒野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曹操作为军阀,也可以算是这个结局的始作俑者,但他能够在看到这种惨烈景象时感叹“念之断人肠”,从这一角度来说,曹操比其他诸侯更具人性。
通过阅读《蒿里行》,笔者让学生了解诗人曹操所处的时代,那是一个时局动荡、军阀混战、战争不断、无辜生命遭到漠视的时代。联系《观沧海》,壮阔的自然,无情的时代,在个人面前是两个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曹操是坐视历史车轮呼啸碾过,还是去争做历史的掌舵人呢?学生回答曹操选择了后者,但缺乏依据,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激发,希望知道曹操是不是如其所愿作出了上述选择。笔者继续引导学生阅读《让县自明本志令》。
笔者引导学生辨析曹操的志向。首先,曹操希望成为一名地方长官,推行政治教化,改造人民,留得为政一方的美名,可惜事与愿违,因得罪了朝廷权贵,不得不托病回乡。辞官后,曹操打算告老林泉,“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可是那颗不安宁的心不可能让曹操满足于此,他“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每一次战争曹操都没有错过,因为他要平天下、辅正朔。曹操自负地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由此可见,写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曹操,将视野超越沧海碣石,从日月星汉延展到中原大地,从立志之日起,就是心怀天下的。
通过对《让县自明本志令》的解读,学生理解了曹操的“志”,那么曹操是如何“行”的呢?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和《短歌行》,受课时限制,笔者对这两篇的处理较简单,没有进行全文研读,而只是选取了重点诗句,引导学生发现诗人是如何实现志向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中,提醒学生注意“老骥伏枥”和“烈士暮年”,此时的曹操正值壮年,却称“老”“暮”,其实表达了诗人踔厉奋发的激情和时不我待的感受。大争之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短歌行》中诗人反复吟咏,表达对人才的渴望,“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诗人在这两首诗中宣示实现自己志向的行动。诗人珍惜时间和人才,就是为了平天下、辅正朔,而这一志向缘起于诗人所看到的壮阔的自然和混乱的人间。当笔者把这些材料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探究曹操在“观沧海”之外的“观天下”和“观自我”,学生才得以明白“统一天下、建功立业”这一主题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经过上述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视角的多重切换,阅读与其思维方式高度契合的拓展文本,理解了站在碣石山上的曹操在看到秋风草木、沧海河山时感到的壮阔,领会了曹操对生灵涂炭的华夏大地的怜悯,对“平天下、辅正朔”的志向的坚守,珍惜时间、渴望人才的行动,学生最终理解“统一天下、建功立业”背后的深层含义。
诚然,如今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迅速回答出文章主旨、作者感情等问题,这或许会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但是教师不可忽略这背后的危机,这种轻易说出的答案在提醒教师注意:“学生是否经过思考?是否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是,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思考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得出这个答案的过程。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的满足远胜于一个简单的标准答案。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曹操.曹操集[M].北京:中華书局,1974.
作者简介:王健雄(1997— ),男,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