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外实习是地质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实习显著不同的一点是该类实习通常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存在着自然原因、社会原因、生物原因、个人原因等引发的安全风险。本研究旨在通过工作安全分析法归纳总结各种类型的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防患于未然,增强实习安全系数。
关键词:校外实习;工作安全分析法;安全管理
根据“山水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野外综合地质实习选址吉林大学某实践教学基地。在山水的自然环境中锤炼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野外真实的项目中塑造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旨在培养学生野外地质测绘的核心能力。这是地质类专业学生的一种必要手段和措施,但实习过程中安全风险较大,容易发生潜在风险。
基地位于辽宁省西南部的渤海之滨,区域地质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北部燕山台褶带东段,东南为华北断坳,北邻内蒙地轴。此区域地层齐全,地质现象丰富而典型,是进行地质综合填图、构造、矿床等实训教学的极佳场地。实习的主要内容是:(1)矿物、岩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2)测区出露地层的观察与描述;(3)地质路线及地质观察点的描述;(4)信手剖面和实测地层剖面的编制;(5)区域地质填图等。
一、野外地质实习特点
野外地质实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生产实习,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学生在野外时间较长,容易疏于管理
本校野外综合地质实习时间为4周,每年6月份进行。在该时间段内,学生远离了熟悉的校园,常驻在环境较为陌生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是靠近海边的著名风景区,非教学期间难以约束学生;学生社会阅历浅,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不了解,容易造成潜在风险。
(二)实习期间频繁整队出行和沿路步行,交通安全压力大
实习期间,学生每天都会出野外进行数据采集。交通方式主要以乘坐大中型客车与野外徒步相结合,交通安全问题压力大。
(三)实习期间经常深入荒山野岭,有毒野生动物较多
该校外实习基地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的东部边缘的海滨丘陵。海拔高度一般为20~500m,相对高差200~350m。最高点位于该地级市西北的九龙山,海拔558.7m。野外实习期间学生要进入荒山野岭,毒蛇、毒虫等较多,容易咬伤学生。
(四)实习期间的心理安全问题。
该校是地属南方的院校,学生千里迢迢离开熟悉的地方到陌生的北方实习,环境变化可能带来诸多心理上的变化。另外,与校内教学相比,野外实习天气炎热、野外环境恶劣、作业时间长,实习过程非常的艰苦。学生对于艰苦陌生的环境不适应,吃苦耐劳的意识不强,所以在这样艰苦的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五)野外实习突发安全风险较多
除以上常见的安全隐患之外,野外实习还存在滑坡、泥石流、跌倒扭伤等危险。除此之外,由于野外实习是整班进行,人员较多,经常有学生体力不支、人员掉队等情况发生。
以上是野外地质实习常遇到的一些影响安全的潜在危险因素,且在野外也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援。因此,对于这些安全隐患,预防是关键,学校应该提出一个有效的预案应对这些风险。
二、本校工作安全分析法实施过程
由野外实习特点可以发现,野外实习安全保障更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根据工作安全分析法的工作流程,野外实习安全控制必须经过事前安全评估、事中安全防范和事后安全总结三个阶段。
(一)事前安全评估
1.前期半开放式访谈
笔者拟定了访谈提纲,对实习相关人员进行了半开放式访谈。访谈提纲包括:你觉得校外实习的潜在风险点在哪里、有哪些预防措施等问题,通过半开放式访谈,笔者基本上确定了各环节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2.组成工作安全分析小组
笔者从本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实训管理员、辅导员、实习基地管理人员、学生等人中选定5~8人组成了实习安全风险分析小组,小组成员均具有丰富的实习实训指导经验,其中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在企业工作了十几年,从教后指导该类实习也有十年左右;学生是上一届在该实习基地参加过此项实习的学生;其他人员也都有丰富的经验、较广的知识面。
3.介绍工作安全分析内容
首先笔者向工作安全分析小组成员介绍了工作安全分析的涵义、本次分析主要达成的目标及分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将空白的工作安全分析表分发给小组成员,并介绍该表中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提示填表的要点。
工作安全分析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安全责任人的评估。实习组织管理小组是否指派了专业指导教师、实习管理人员或辅导员,这些人员是否有承担该项任务的资质;实习指导小组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保证所有学生全程实习都在监护之中。第二,对实习地点的安全性评估。是否对实习地点进行过实地考察,包括风土人情,地形地貌,野生动物种类,海洋、湖泊、沼泽等水体等方面。第三,对参与学生能力评估。包括学生体能素质是否到达要求,是否有其他身体或心理疾病及以前的疾病史等。第四,对实习过程安全性评估。包括实习内容是否恰当、实习是否涉及非常危险的地点、每天的实习任务是否过于繁重等。第五,对意外应对能力的评估。包括是否有足够的应急药品、是否能及时向外求救、是否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实习地点附近的就医点及医疗条件等。第六,对交通、食宿安全性评估。交通工具是否恰当、住宿地点是否规范安全、食品卫生是否安全等。
4.事前评估取得的效果
通过事前评估,梳理了野外实习安全风险,具体如下:
第一,自然原因造成的野外实习潜在风险。本案例中野外实习地点是东北地区,具体作业的地点均在野外,环境艰苦,且不可控的自然因素非常多。因此,自然原因就会成为野外实习中重要的潜在风险成因。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常见的风险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地质灾害,包括落石、滑坡、泥石流等;另一类是灾害性天气,包括高温、暴雨、大风、雷电等。针对自然原因引起的野外实习潜在风险,可以根据其发生规律做好預防。
第二,社会原因造成的野外实习潜在风险。这类潜在风险主要包括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交通安全问题、食品卫生安全事件、财物安全问题等。野外实习中要频繁地乘坐汽车或徒步,且实习地点山路较多,路况较差,发生潜在风险的概率也会增加。此外,因参加实习的学生大部分不是本地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等不甚了解,容易引发潜在风险。
第三,野生动植物原因造成的野外实习潜在风险。在野外实习线路上,常会遇到各种有毒植物,如相思子、野山杏、毒芹等。但学生好奇心强,且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可能造成中毒事件。另外,由于该实习每年六月进行,这个季节天气炎热,毒虫活跃,在野外还有可能遇到野蜂、毒蛇或家畜攻击,因此蚊虫叮咬、毒蛇咬伤、野蜂蜇伤、家畜伤人也都是可能会发生的野外实习潜在风险。
第四,个人原因造成的野外实习潜在风险。这类潜在风险,主要是由于实习学生个人身体不适、不遵守实习管理规定或不良情绪而造成的。在野外实习期间,学生不慎摔倒扭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学生因身体素质较差或水土不服,常出现腹泻、发烧、嗓痛、中暑等状况;还有的学生不遵守实习管理规定,私自离队失踪、野外迷路走失,或擅自到海边游泳等;不良情绪,如情绪低落、疲惫、想家、环境适应不良等也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事中安全防范
1.总体安全管理流程
为了避免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发生潜在风险,确保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学校要做到野外实习全过程安全管理。笔者在工作安全分析法指导下,组织多名人员组成分析小组,通过分析并结合我校的做法,绘制了野外实习全过程安全管理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2.各阶段的防范要点
事前安全评估是制度保障,事中安全防范是执行保障。相较于事情安全评估,事中安全方法更需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第一,野外实习前安全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两个方面。物质准备包括个人防护用具,如适合野外作业的服装、鞋袜,防晒、防虫、防中暑等防护用品;团队防护用具,如探路工具、定位工具、标记工具等;应急物品,如必需药品、口哨、救生衣等。思想准备包括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如强调实习实训纪律,保证学生不走失、不掉队;普及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以防学生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普及自然地理环境知识,以防野生动物咬伤;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等等。
第二,野外实习中的安全防护。交通安全,既要保证学生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也要保证学生野外徒步时的安全。首先,指导教师必须事前进行实地踏勘,确保线路安全。其次,所乘交通工具必须有资质;上车前清点人数,徒步过程中随时清点人数,以小组为单位行动;通信畅通;备足食物及饮水;出现突发情况不贸然处理;不要安排过多的实习内容,确保天黑之前返回住处。
3.事后安全总结
作为工作安全分析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事后安全总结不可或缺。笔者以本校野外地质实习为例,将野外实习潜在风险原因分为:自然原因、社会原因、生物原因和个人原因,根据不同的引发风险因素及表现形式,评估其发生的概论,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指南,具体如下:
第一类:自然原因。天气因素引发的洪水、雷电、大风、冰雹、高温。概率评估:易发生,其中高温极易发生。防范指南:提前关注天气预报;雷雨天气立即返回基地;远离危险地区(如大树下、电线杆、河边、海边等);远离危险物品(如远高易倒物、易坠物);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外出;使用防晒霜;戴遮阳帽;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
另外还包括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落石。概论评估:不易发生。防范措施:划定崩塌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在危险区域须佩戴安全帽;发生险情迅速撤离;给学生普及必备的防灾、减灾、避灾知识。
第二类:社会原因。第一,交通事故。概率评估:易发生。防范措施:实习用车必须有相关资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乘车时系好安全带;徒步过程中单列队伍行进,时刻提防机动车辆,禁止在路上追逐嬉闹。第二,人员冲突引发打架斗殴等。概率评估:易发生。防范措施:提前普及当地风土人员,避免误会;强调文明礼让;明确纪律要求,禁止打架斗殴,如发生矛盾及时联系老师。第三,财物丢失。概论评估:易发生。防范措施:妥善保管自身财物,特别是贵重物品;做好防范措施,及时锁好财物。第四,食物中毒。概论评估:易发生。防范措施:注意饮食卫生;饭前洗手;不在基地外就餐;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外植物果实。
第三类:生物原因。第一,野生动物伤人,如蚊虫、毒蛇、野蜂及其他野生动物咬伤。概论评估:极易发生。防范措施:穿着适于野外作业的长衣、长裤及高筒靴;作业时注意观察有无可能伤人的野生动物,注意避让;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准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如有伤人情况发生,立即就医;购买意外保险。第二,家畜伤人,如家猫、家狗咬伤。概论评估:极易发生。防范措施:不要逗弄家畜,远离猫狗等家畜,如有伤人情况发生,立即就医,购买意外保险。
第四類:个人原因。第一,生理疾病,如感冒、腹泻等其他疾病。概论评估:极易发生。防范措施: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告知老师;如有慢性疾病,务必提前告知老师;常备药品;及时就医。第二,各种意外,如扭伤、摔伤、走失等。概率评估:易发生。防范措施:购买意外保险;穿着适于野外作业的鞋子;注意脚下安全;携带应急药品;及时求助;及时就医。第三,不良情绪,如情绪低落、疲惫、想家、环境适应不良等。概论评估:易发生。防范措施:老师及时关注学生的状态;每天任务完成后组织一些娱乐活动;适当地谈心谈话。
校外实习是地学类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野外观察和实地勘察,将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科思维,掌握专业技能,运用工作安全分析法对实习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大大提高了实习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葛云峰,邓清禄,王亮清.野外地质实习中的教学安全研究——以周口店实习基地为例[J].科教文汇,2016(12):4852.
[2]史兴民,高淑莉.高校野外实习的安全性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1):7779.
[3]童亿勤.野外实习安全问题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8(2):159160.
[4]王庆,刘颖.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安全措施的建议[J].大学教育,2019(3):7476.
[5]李鹏翔.注意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J].地质勘探安全,1998(4):1314.
[6]贾忠奎.林学专业野外实习安全管理[J].中国林业教育,2019(3):3136.
基金资助:2019年湖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19SZ21)
作者简介:詹芳香(1984— ),女,汉族,湖南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